学年新课标版生物必修2 双基限时练1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3135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新课标版生物必修2 双基限时练1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学年新课标版生物必修2 双基限时练1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学年新课标版生物必修2 双基限时练1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学年新课标版生物必修2 双基限时练1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学年新课标版生物必修2 双基限时练1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新课标版生物必修2 双基限时练1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docx

《学年新课标版生物必修2 双基限时练1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新课标版生物必修2 双基限时练1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新课标版生物必修2 双基限时练1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docx

学年新课标版生物必修2双基限时练1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双基限时练

(一)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一)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8分)

1.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为纯种的原因是(  )

A.豌豆品种间性状差异大

B.豌豆先开花后受粉

C.豌豆是闭花自花受粉的植物

D.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

解析 四个选项中,A项不是题目要求回答的原因,B项知识错误,D项没有C项全面。

豌豆是自花传粉的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

答案 C

2.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水稻的糯性与粳性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果蝇的长翅和残翅D.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解析 判断具体实例是否属于相对性状,先看是否是同一种生物;再看是否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答案 D

3.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作杂交实验时,需要(  )

A.以高茎作母本,矮茎作父本

B.以矮茎作母本,高茎作父本

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

D.对父本去雄,授以母本花粉

解析 对母本去雄,保留雌蕊,然后接受另一相对性状的植株的花粉。

对孟德尔豌豆实验来说,无论正交与反交,其结果都一致,因此A、B两项都片面,错误。

答案 C

4.隐性性状是指(  )

A.杂交后代表现出来的性状

B.自交后代未表现出来的性状

C.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D.杂种后代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

解析 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F1(杂种个体)未表现出来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隐性性状在隐性遗传因子纯合时可以表现出来。

答案 D

5.关于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正确叙述是(  )

A.两纯合子杂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两杂合子杂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C.杂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杂合子

D.纯合子自交的后代都是纯合子

解析 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都为纯合子;杂合子杂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有纯合子和杂合子。

答案 D

6.基因型为Aa的植物产生的雌、雄配子间的数量比是(  )

A.雌配子:

雄配子=1:

1

B.雌配子:

雄配子=3:

1

C.A雌配子:

a雄配子=1:

1

D.雄配子较多,雌配子较少

解析 本题的关键是克服思维定式,Aa的植物产生雌配子的类型A:

a=1:

1,雄配子类型A:

a=1:

1,但是对于生物来说一般是雄配子数量多,而雌配子数量少。

答案 D

7.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F2表现型的比为3:

1

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

1

C.F2基因型的比为1:

2:

1

D.测交后代比为1:

1

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当F1基因型为Dd时,由于减数分裂形成D和d两种配子,比例为1:

1。

答案 B

8.下列几组植物杂交实验中,其实验结果可以用分离定律解释的是(  )

A.抗病×早熟―→F1

F2

B.杂高×纯矮―→F1

F2

C.高秆×抗病―→F1

F2

D.纯高×纯高―→F1

F2

解析 分离定律是指形成配子时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去。

A、C两项中涉及的都不是一对相对性状,无法用分离定律来解释;D项的两亲本都是同一性状的纯合子,不论互交还是自交,其后代都是纯合子,其结果也不能用分离定律来解释,故B项正确。

答案 B

9.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设计了测交实验,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验证(  )

A.当时孟德尔假设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

B.F1的遗传因子组成

C.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D.杂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

解析 测交就是让子一代与隐性类型杂交,由于能使F1中各种遗传因子控制的性状全部表现出来。

因而可推知F1中含有的遗传因子种类。

但孟德尔设计测交实验的根本目的是验证他所假设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

答案 A

10.下列关于杂合子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杂合子的成对遗传因子中,至少有一对是杂合状态

B.两个杂合子杂交,产生的后代仍是杂合子

C.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能稳定遗传,后代性状会发生分离

D.杂合子至少能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

解析 本题考查杂合子的概念及特点。

由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配子结合成合子而发育成的个体称为杂合子。

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在杂合子的成对遗传因子中,至少有一对是杂合状态。

若两个杂合子杂交,其后代不一定都是杂合子,如Aa×Aa,后代有1/4AA、1/4aa,即有1/2是纯合子。

答案 B

11.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全部为非甜玉米籽粒。

原因是(  )

A.甜是显性B.非甜是显性

C.相互混杂D.相互选择

解析 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之间相互授粉,非甜玉米的果穗上全表现为非甜,说明非甜是显性性状。

甜玉米的果穗上出现非甜子粒也说明了非甜是显性性状。

答案 B

12.豌豆的高茎对矮茎是显性,现进行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若后代全部高茎进行自交,则所有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为(  )

A.3:

1B.5:

1

C.9:

6D.1:

1

解析 高茎豌豆间的杂交,后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说明高茎豌豆是杂合体,则后代全部高茎(1/3纯合+2/3杂合)进行自交后代矮茎为:

2/3×1/4=1/6、高茎为1-1/6=5/6,所以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为51。

答案 B

13.水稻的非糯性(W)与糯性(w)是一对相对性状。

含W的花粉遇碘变蓝,含w的花粉遇碘不变蓝,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F1种子播下去,长大开花后取出一个成熟的花药,取其中的全部花粉,滴一滴碘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花粉(  )

A.全部变蓝B.全不变蓝

C.1/2变蓝D.3/4变蓝

解析 F1遗传因子组成为Ww,其花粉有两种配子Ww=11。

答案 C

14.人类多指是由显性遗传因子(A)控制的一种常见畸形,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只要亲代之一的遗传因子组成为AA,其子女均患多指

B.只要亲代之一含有A遗传因子,其子女就有可能出现多指

C.双亲均为Aa,其子女均患多指

D.双亲均为Aa,其子女患多指的概率是3/4

解析 双亲均为Aa,后代多指:

正常=3:

1,所以后代有可能正常。

答案 C

15.水稻的高秆对矮秆是显性,现有一株高秆水稻,欲知其是否是纯合体,通常采用的最为简单的方法是(  )

A.用花粉离体培养,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B.与一株矮秆水稻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C.与一株高秆水稻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D.自花受粉,观察后代的表现型

解析 考查对自交、测交、纯合体、杂合体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本题易错选B,因为被测验者如果是杂合体,B项就是测交组合,可以判断出被测材料是否是纯合体。

但测交实验需要提供隐性亲本矮秆水稻,题干中无现成材料。

A项也可判断,但需要两年时间且操作复杂。

正确的思路是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一株高秆水稻的基因型可能有2种情况:

纯合体或杂合体。

纯合体自交不分离,若为杂合体,自交后代有高、矮两种性状出现。

因此选择自交是最简单的方法。

答案 D

16.豌豆花的顶生和腋生是一对相对性状,根据下表中的三组杂交实验结果,判断显性性状和纯合子分别为(  )

杂交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数量

甲(顶生)×乙(腋生)

101腋生,99顶生

甲(顶生)×丙(腋生)

198腋生,201顶生

甲(顶生)×丁(腋生)

全为腋生

A.顶生;甲、乙B.腋生;甲、丁

C.顶生;丙、丁D.腋生;甲、丙

解析 根据甲(顶生)×丁(腋生)子代全为腋生,可判断花腋生为显性性状,花顶生为隐性性状,因此,甲性状为隐性性状。

只要隐性性状出现则为纯合子,乙和丙均为杂合子;甲×丁的后代全为腋生,丁一定为显性纯合子。

答案 B

17.人类单眼皮与双眼皮的遗传规律如表所示(A、a表示相关基因)。

一对单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双眼皮的孩子甲(不考虑基因突变),则(  )

AA

Aa

aa

甲性

双眼皮

单眼皮

单眼皮

女性

双眼皮

双眼皮

单眼皮

A.甲是男性,基因型为AaB.甲是女性,基因型为Aa

C.甲是男性,基因型为aaD.甲是女性,基因型为aa

解析 母方为单眼皮,则母方的基因型一定为aa;如果父方的基因型是aa,则孩子甲的基因型一定为aa,表现型为单眼皮;如果父方的基因型是Aa,则孩子甲的基因型为aa时,表现型为单眼皮;孩子甲的基因型为Aa时,女性表现为双眼皮,男性表现为单眼皮。

答案 B

二、简答题(共32分)

18.(16分)下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图解,请仔细看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亲本中,父本是________,母本是________。

(2)操作①叫________,操作②叫________;为了确保杂交实验成功,①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时间上________,操作过程中________,操作后________。

(3)红花(A)对白花(a)为显性,则杂种种子播下去后,长出的豌豆植株开的花为________色。

(4)若P皆为纯合子,让F1代进行自交,F2代的性状中,红花与白花之比为________,F2代的遗传组成有________,且比例为________。

解析 

(1)

(2)涉及植物杂交的实验方法,因为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也就是豌豆在花未开时已经完成了受粉,所以在自然状态下它是纯种。

用豌豆做杂交实验就需要进行人工异花授粉。

不同材料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

孟德尔在做杂交实验时,先除去未成熟的全部雄蕊,这叫去雄。

然后套上纸袋,待花成熟时,再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柱头上。

(3)(4)是在孟德尔分离定律基础上的应用。

答案 

(1)白花 红花

(2)去雄 授粉 要在花粉成熟之前进行 要干净、全部、彻底 要外套罩子(或袋子)

(3)红

(4)3:

1 AA、Aa、aa 1:

2:

1

19.(16分)鸭蛋蛋壳的颜色主要有青色和白色两种。

金定鸭产青色蛋,康贝尔鸭产白色蛋。

为研究蛋壳颜色的遗传规律,研究者利用这两个鸭群做了五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问题:

(1)根据第1、2、3、4组的实验结果可判断鸭蛋壳的________色是显性性状。

(2)第3、4组的后代均表现出________现象,比例都接近________。

(3)第5组实验结果显示后代产青色蛋的概率接近________,该杂交称为________,用于检验__________。

(4)第1、2组的少数后代产白色蛋,说明双亲中的________鸭群中混有杂合子。

(5)运用________方法对上述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可判断鸭蛋壳颜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________定律。

解析 根据表中第1组和第2组的杂交结果分析,康贝尔鸭和金定鸭不论是正交还是反交,得到的后代所产蛋均是青色蛋多白色蛋少,第3组和第4组的后代均表现出性状分离现象,并且青色蛋与白色蛋的比例约为3:

1,由此可判断青色蛋为显性性状,白色蛋为隐性性状。

第5组为第2组的F1♀与康贝尔鸭

(隐性纯合子)杂交,得到后代青色蛋与白色蛋的比例约为1:

1,因此这种杂交应为测交,可用于检测第2组中F1的基因型。

第1组和第2组均为康贝尔鸭(隐性纯合子)和金定鸭杂交,根据少数后代产白色蛋可判断金定鸭中大多数为显性纯合子,少数为杂合子。

将具体的数字转化成表现型比例,对遗传现象进行分析,运用的是统计学的方法,根据表中数据判断,鸭蛋颜色的遗传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

答案 

(1)青 

(2)性状分离 3:

1 (3)1/2 测交

F1相关的基因组成 (4)金定 (5)统计学 基因分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