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苏省南通市盐城市六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通泰化学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31184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3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江苏省南通市盐城市六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通泰化学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江苏省南通市盐城市六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通泰化学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江苏省南通市盐城市六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通泰化学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江苏省南通市盐城市六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通泰化学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江苏省南通市盐城市六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通泰化学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江苏省南通市盐城市六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通泰化学试题.docx

《学年江苏省南通市盐城市六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通泰化学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苏省南通市盐城市六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通泰化学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江苏省南通市盐城市六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通泰化学试题.docx

学年江苏省南通市盐城市六校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通泰化学试题

江苏省南通市、盐城市六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通泰)化学试题(解析版)

“六校联盟”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联合测试

高一化学

1.

下列叙述中,你认为科学的是

A. 某广告语:

本饮料纯属天然物质,不含任何化学成分

B. 到城乡结合处燃放鞭炮,可避免污染环境

C. 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多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饮料必然是水溶液,水是一种化学成分,A项错误;鞭炮燃烧能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和粉尘,会污染空气,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只要燃放鞭炮就会对环境造成污染,B项错误;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但淡水资源极其匮乏,要节约用水,C项错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CO2,D项正确;选D。

考点:

考查生活中的化学及化学环境的污染与治理。

2.

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所以,应该印有的警示标记为D。

考点:

警示标志

3.

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 烧碱、液态氧、碘酒

B. 生石灰、白磷、熟石灰

C. 干冰、铁、氯化氢

D. 空气、氮气、胆矾

【答案】A

【解析】A、烧碱、液态氧、碘酒分别是化合物、单质、混合物,A正确;B、生石灰、白磷、熟石灰分别是化合物、单质、化合物,B错误;C、干冰、铁、氯化氢分别是化合物、单质、化合物,C错误;D、空气、氮气、胆矾分别是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答案选A。

4.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 CH3COOH

B. 蔗糖

C. NH4HCO3

D. CO2

【答案】D

【解析】A、CH3COOH的水溶液能导电,属于电解质,选项A不选;B、蔗糖的水溶液不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选项B不选;C、NH4HCO3的水溶液能导电,属于电解质,选项C不选;D、CO2的水溶液能导电,属于非电解质,选项D选。

答案选D。

5.

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

A. 用25mL量筒量取12.36mL盐酸

B. 用托盘天平称量8.75g食盐

C. 配制980mL溶液用1000mL的容量瓶

D. 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3.5

【答案】C

【解析】A.量筒的精确度只能达到0.1mL,不能读到12.36ml,选项A错误; B.托盘天平能精确到0.1g,故称取8.75g的食盐是错误的,选项B错误;C.容量瓶的规格和所配制的溶液的体积相符,没有980mL的容量瓶,必须采用稍大一点的1000mL的容量瓶,配置同浓度的溶液1000mL,再量取980mL即可,选项C正确;D.广泛pH试纸的测定的pH为正整数,无法测得某溶液pH为3.5,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6.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制取少量蒸馏水

B. 分离酒精与水

C. 配制NaOH溶液

D. 过滤沉淀

【答案】A

【解析】A、用自来水制备少量蒸馏水,用蒸馏烧瓶,温度计位置,冷却水的流向均正确,选项A正确;B、酒精和水互溶不分层,故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选项B错误; C、容量瓶不能直接用于稀释或配制溶液,选项C错误;D、过滤操作必须用玻璃棒引流,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涉及物质的分离、溶液的配制、天平的使用等操作,学习中注意把握操作要点以及注意事项。

7.

对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 SO3+H2O=H2SO4                    化合反应

B. Fe2O3+3CO

2Fe+3CO2          置换反应

C. Cu(OH)2

CuO+H2O              分解反应

D. NaCl+AgNO3=AgCl↓+NaNO3            复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A. SO3+H2O=H2SO4 ,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选项A正确;B. Fe2O3+3CO

2Fe+3CO2 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项B不正确;C. Cu(OH)2

CuO+H2O ,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选项C正确;D. NaCl+AgNO3=AgCl↓+NaNO3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反应后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8.

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22.4LCl2含有的分子数目为NA

B. 18.0gH2O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A

C. 25℃,1.01×105Pa,64g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

D. 1.00mol·L—1Ca(NO3)2溶液中含有的NO3—离子数目为2NA

【答案】C

【解析】A、常温常压下,22.4LCl2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含有的分子数目小于NA,选项A错误;B、18.0gH2O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18.0g18g/mol18.0g18g/mol×2×NA mol-1=2NA,选项B错误;C、25℃,1.01×105Pa,64gS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64g64g/mol64g64g/mol×3×NA mol-1=3NA,选项C正确;D、没有给定体积,无法求算NO3—离子的数目,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9.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离子方程式Ba2+  +SO42—  =BaSO4↓表示的是

A. Ba(NO3)2 +H2SO4=BaSO4↓+2HNO3

B. BaCl2+Na2SO4=BaSO4↓+2NaCl

C. BaCO3 +H2SO4=BaSO4↓+H2O+CO2↑

D. BaCl2+H2SO4=BaSO4↓+2HCl

【答案】C

【解析】A、B、D的离子反应均为Ba2++SO42-═BaSO4↓,只有C中的离子反应为2H++2OH-+Ba2++SO42-═BaSO4↓+2H2O,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本题中Ba2++SO42-═BaSO4↓表示可溶性钡盐(或碱)与硫酸(或硫酸盐)反应生成硫酸钡和强酸(或可溶性盐)的离子反应。

10.

除去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可选用的试剂是

A. 稀盐酸

B. 稀硫酸

C. 氢氧化钠溶液

D. 氨水

【答案】C

【解析】A.盐酸和镁、铝都反应,不能用于除杂,选项A错误;B.硫酸和镁、铝都反应,不能用于除杂,选项B错误;C.铝粉可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偏铝酸钠,而镁与NaOH溶液不反应,反应后过滤可除杂,选项C正确;D.镁粉、铝粉与氨水都不反应,不能用于除杂,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11.

下列溶液20mL1mol·L—1 NaNO3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是

A. 10mL1mol·L—1 Mg(NO3)2溶液

B. 5mL0.8mol·L—1 Al(NO3)3溶液

C. 10mL2mol·L—1 AgNO3溶液

D. 10mL0.5mol·L—1 Cu(NO3)2溶液

【答案】D

【解析】20mL1mol•L﹣1 NaNO3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为:

c(NO3﹣)=c(NaNO3)=1mol/L,

A.1mol•L﹣1 Mg(NO3)2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为:

c(NO3﹣)=2c[Mg(NO3)2]=1mol/L×2=2mol/L,故A错误;

B.0.8mol•L﹣1 Al(NO3)3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为:

c(NO3﹣)=3c[Al(NO3)3]=0.8mol/L×3=2.4mol/L,故B错误;

C.2mol•L﹣1AgNO3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为:

c(NO3﹣)=c(AgNO3)=2mol/L,故C错误;

D.0.5mol•L﹣1 Cu(NO3)2溶液中NO3﹣物质的量浓度为:

c(NO3﹣)=2c[Cu(NO3)2]=0.5mol/L×2=1mol/L,故D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题目难度不大,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明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明确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体积无关,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题号:

183********14048

12.

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Cu2+、SO42-、OH—、K+

B. Na+、CO32-、H+、Cl-

C. H+、Cl-、NO3-、Ba2+

D. Ca2+、H+、CO32-、NO3-

【答案】C

【解析】A.因Cu2+、OH﹣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故A错误;

B.因H+、CO32﹣、结合生成水和气体,则不能共存,故B错误;

C.因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故C正确;

D.因H+、CO32﹣结合生成水和气体,Ca2+、CO32﹣结合生成沉淀,则不能共存,故D错误;

13.

200mlFe2(SO4)3溶液中含Fe3+  56g,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5mol/L

B. 7.5mol/L

C. 10mol/L

D. 2.5mol/L

【答案】B

【解析】56gFe3+的物质的量为

=1mol,溶液中n(SO42﹣)=

n(Fe3+)=

×1mol=1.5mol,所以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

=7.5mol/L.

故选B.

14.

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 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

B. 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

C. 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

D. 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豆浆是常见的胶体,加入盐卤,使胶体聚沉,与胶体性质有关,故错误;B、河流含有的泥沙,属于胶体,在入海口遇到电解质,造成胶体聚沉,与胶体性质有关,故错误;C、这是胶体的丁达尔效应,跟胶体有关,故错误;D、发生的是Fe3++3OH-=Fe(OH)3↓,和胶体无关,故正确。

考点:

考查胶体的性质等知识。

15.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的水银球插入蒸馏烧瓶溶液中

C. 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D. 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

【答案】C

【解析】A、蒸发时当出现大量晶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温蒸干,故A错误;B、蒸馏时,温度计测量馏分温度,则温度计水银球应该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故B错误;C、分液时,为防止液体二次污染,先把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再把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故C正确;D、萃取剂满足的条件:

①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②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③要不易于挥发,④萃取剂不能与原溶液的溶剂反应,与有机无机萃取剂无关,与密度相对大小无关,故D错误;故选C。

16.

300mL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有60g溶质,现欲配制1mol/LNaOH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A. 1:

4

B. 1:

5

C. 2:

1

D. 2:

3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原溶液的浓度为

,设取原溶液和水的体积分别为x、y;则

,故A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

17.

将2.3克钠放入97.7克水中,生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等于2.3%

B. 等于4%

C. 大于2.3%小于4%

D. 大于4%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2.3g金属钠的物质的量是2.3g÷23g/mol=0.1mol

2Na+2H2O=2NaOH+H2↑

2mol       2mol  1mol

0.1mol      0.1mol0.05mol

即反应后溶质氢氧化钠的质量是0.1mol×40g/mol=4g

溶液的质量是2.3g+100g-0.05mol×2g/mol=102.2g

则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答案选C。

考点:

考查钠与水的有关计算

点评:

该题是基础性计算题的考查,难度不大。

明确反应原理和质量分数的计算依据是答题的关键,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规范答题能力。

18.

下列各反应,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 氢氧化铜与盐酸;氢氧化铜与醋酸

B. 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

C. 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硫酸;碳酸钠溶液与稀硫酸

D. 石灰石与稀硝酸;石灰石与稀盐酸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A.氢氧化铜为弱碱,醋酸是弱酸,弱酸在离子反应中应保留化学式,则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故A不选;B.氯化钡与硫酸铜反应本质是Ba2++SO42-=BaSO4,但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不但生成硫酸钡还能生成氢氧化铜,故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故B不选;C.碳酸钠为溶于水的盐,碳酸氢钠为易溶于水的盐,在离子反应中保留碳酸氢根离子,则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故C不选;D.反应实质均为碳酸钙与氢离子反应,盐酸和硝酸都是强酸,则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故D选。

考点: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及离子反应中应保留化学式的物质即可解答。

易溶、易电离的拆开成离子,如强酸、强碱、可溶性盐。

单质、气体、氧化物、非电解质、沉淀、弱酸、弱碱均不拆。

19.

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区别Na2SO4、FeCl3、(NH4 )2SO4、NH4Cl四种溶液。

这种试剂是

A. HCl

B. Ba(OH)2

C. AgNO3

D. NaOH

【答案】B

【解析】A.Na2SO4、(NH4)2SO4均与HCl不反应没有明显现象,不能区分,选项A错误;B.Na2SO4、FeCl3、(NH4)2SO4、NH4Cl四种溶液分别与Ba(OH)2反应,反应现象依次为:

白色沉淀、红褐色沉淀、白色沉淀和刺激性气体、刺激性气体,现象不同,能区分,选项B正确;C.四种溶液均与AgNO3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区分,选项C错误;D.(NH4)2SO4、NH4Cl均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刺激性气体,不能区分,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区分,明确物质的性质及发生的化学反应中的现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现象相同的不能区分。

20.

某实验室合成了一种可溶的金属氯化物(RClx),为了测定该金属氯化物的成分,研究人员做了以下实验:

,取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l·L-1的金属氯化物(RClx) 溶液20mL,使之恰好与20mL0.15mol·L-1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

则该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A. RCl

B. RCl2

C. RCl3

D. RCl4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消耗硝酸银的物质的量是0.02L×0.15mol/L=0.003mol,则根据离子方程式Ag++Cl-=AgCl可知氯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003mol,所以根据氯离子守恒可知0.05mol/L×x×0.02L=0.003mol,解得x=3,答案选C。

考点:

考查离子反应的有关计算

21.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某种离子,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 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含有Cl-

B. 加浓NaOH溶液后加热,产生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证明有NH4+

C. 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

D. 加入盐酸后产生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含CO32—

【答案】B

【解析】A、若有硫酸根离子或碳酸根离子等也有此现象,应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证明含有Cl-,选项A错误;B、氨气是唯一一种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选项B正确;C、若有碳酸根离子或亚硫酸根离子,也有此现象,应先加盐酸,再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有SO42-,选项C错误;D、加入盐酸后产生能够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可能含CO32—、HCO3—、SO32—、HSO3—等,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22.

为了除去粗盐中Ca2+、Mg2+、SO42-及泥沙,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操作:

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正确操作的顺序是

A. ①④⑤②③

B. ④①②⑤③

C. ②⑤④①③

D. ⑤②④③①

【答案】C

【解析】要先除SO42-离子,然后再除Ca2+离子,碳酸钠可以除去过量的钡离子,如果加反了,过量的钡离子就没法除去,至于加NaOH除去Mg2+离子顺序不受限制,因为过量的氢氧化钠加盐酸就可以调节了,只要将三种离子除完了,然后过滤即可,最后加盐酸除去过量的氢氧根离子碳酸根离子,所以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②⑤④①③或⑤④②①③或⑤②④①③,故选C。

23.

根据下列反应判断有关物质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①H2SO3+I2+H2O===2HI+H2SO4

②2FeCl3+2HI===2FeCl2+2HCl+I2

③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

A. H2SO3>I−>Fe2+>NO

B. I−>Fe2+>H2SO3>NO

C. Fe2+>I−>H2SO3>NO

D. NO>Fe2+>H2SO3>I−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依据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反应2FeCl3+2HI==2FeCl2+2HCl+I2 中还原性I- >Fe2+,反应H2SO3+I2+H2O===2HI+H2SO4中还原性H2SO3>I- ,反应3FeCl2+4HNO3==2FeCl3+NO↑+2H2O+Fe(NO3)3中还原性Fe2+>NO,综上分析可得还原性H2SO3>I->Fe2+>NO,答案选A。

考点:

考查氧化性、还原性强软的比较

24.

将2aL 的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平均分成两等份,向其中一份溶液中加入bmol的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42-完全沉淀;,向另一份溶液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molNH3,则原溶液中的Al3+的浓度(mol·L-1)为

A. 

B. 

C. 

D. 

【答案】C

【解析】根据反应式SO42-+Ba2+=BaSO4↓可知,每一份溶液中的SO42-的物质的量是bmol。

再根据反应式NH4++OH-

H2O+NH3↑可知,每一份溶液中的NH4+的物质的量是cmol,所以根据溶液的电中性(忽略水的电离)可知n(NH4+)+3n(Al3+)=2n(SO42-),每一份溶液中铝离子的物质的量是2bmol−cmol32bmol-cmol3,则溶液中铝离子的浓度是2b−c3a2b-c3amol/L,答案选C。

25.

(1)0.6mol 的氧气与0.4mol臭氧质量之比为      ,氧原子个数之比为        ,标准状况下体积比为            。

(2)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萃取分液      B.加热分解       C.结晶法    D.分液法     E.过滤法     F.蒸馏法   

①          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

②          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硝酸钾。

③          分离水和酒精。

④          分离溴水中的溴和水。

【答案】1:

11:

13:

2ECFA

【解析】

(1)氧气与臭氧的质量之比为0.6mol×32g/mol:

0.4mol×48g/mol=1:

1,因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分子个数之比为0.6mol:

0.4mol=3:

2,又1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1个臭氧分子中含3个氧原子,则氧原子个数之比为0.6mol×2:

0.4mol×3=1:

1,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故为0.6mol:

0.4mol=3:

2;

(2) ①饱和食盐水(溶液)和沙子(难溶物)分离用过滤法,答案选E;②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硝酸钾;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故选择结晶法进行分离,答案选C;③分离水和酒精;两者相溶沸点有差异可选择蒸馏法,答案选F;④分离溴水中的溴和水。

可用适当的有机溶剂去萃取溴,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和不同的混合物组成用不同的分离方法。

学生明确质量、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的关系及物质的构成即可解答。

26.

按要求写出相应的方程式。

(1)碳酸钙和盐酸(写出离子方程式)                                          

(2)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写出离子方程式)                              

(3)H+ +OH— =H2O(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4)CO32- +2H+=CO2↑+H2O(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CaCO3 +2H+ =Ca2+ +CO2↑+H2OBa2+ +2OH-  +Cu2+ +SO4 2— =BaSO4↓+Cu(OH)2↓HCl+NaOH=NaCl+H2ONa2CO3 +2HCl=NaCl+CO2↑+H2O2Al+2OH—+2H2O=2AlO2— +3H2↑

【解析】

(1)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aCO3 +2H+ =Ca2+ +CO2↑+H2O;

(2)氢氧化钡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铜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a2+ +2OH- +Cu2+ +SO4 2— =BaSO4↓+Cu(OH)2↓;(3)H+ +OH— =H2O表示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HCl+NaOH=NaCl+H2O;(4)CO32- +2H+=CO2↑+H2O表示可溶性碳酸盐与强酸反应生成盐、二氧化碳和水,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有:

Na2CO3 +2HCl=NaCl+CO2↑+H2O;(5)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2OH—+2H2O=2AlO2— +3H2↑。

27.

饮用水中的NO3−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O3−的浓度,可以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NO3−还原为N2,其化学方程式为:

10Al+6NaNO3+4NaOH===10NaAlO2+3N2↑+2H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该元素的原子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用“双线桥法”表示反应中电子转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