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秘旨诀中诀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31086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气秘旨诀中诀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心气秘旨诀中诀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心气秘旨诀中诀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心气秘旨诀中诀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心气秘旨诀中诀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气秘旨诀中诀下.docx

《心气秘旨诀中诀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气秘旨诀中诀下.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气秘旨诀中诀下.docx

心气秘旨诀中诀下

心气秘旨诀中诀(下)

闵真人谓转阴成阳捷法曰:

“玉液还丹,了真如之性,静极神出,是为鬼仙。

闻之先师太虚翁曰:

‘鬼仙道成,而未脱色身者,知有无上大乘,而进求金液大丹,尚有捷法,但须虚寂身心,埵(duǒ,意垛)其知觉,塞其闻见,绝其思虑,一如婴儿未孩之时,专志诚迎无极真一,则此金液大丹,自必旋得,而宛如梦觉一般。

拨发自然真火,不武不文,载炼载养,一旦阴化阳纯,天仙可学。

然须预置有无存亡於无问,遇惊勿惊,遇喜勿喜,湛寂之外,概以梦幻泡影视之,庶得真一常存,后天得因而化。

(万氏曰:

因字须着眼,识得古因字,便知大丹之法。

)因者,依也,依此无极所降真一也。

原此降一,乃属金液之母,能化身阴,身阴乃是吾身之三宝,在身曰先天,在极曰后天,尚是阴物,法惟依一乃化者也。

(万氏曰:

身中先天三宝,在太极尚曰后天,则太极之先天究何在,此非真师口诀不明。

)然功至此,身中识力,必觉大减,勿因怠惰,始若不支,渐复其初,已而渐入泰安,四肢加旺,神色光润,两目有光,如是加迎天罡,返照我身真一,则自身一日生。

诚持不间,岂仅一元全复,而世财充满,他日缘到,大还丹降,万无沉水入火之虞也。

否则一旦劫临,四大非我所有,无舍得安,不欲迁移,另开生面,何可得哉!

”(※10-261上H3)

尚按:

道家旧说,以白日飞升为证果最高,至功能拔宅,则更是超绝,但果有斯事乎?

如何方能造至斯境乎?

素少正确论断。

今经闵真开示,可为定论,故特附录。

至于鬼仙转阳一节,言修玉液还丹,了真如之性,静极神出,是为鬼仙,可知玉炼之事,虽云去阴存阳,坚固色身,然此阳系就后天一身而言。

若论先天,则仍是属后属阴。

故钟祖曰:

“四大一身皆属阴,不知何物是阳精。

”又曰:

“有无交入为丹本,隐显相扶是水金。

莫执此身云是道,独修一物是孤阴。

”必玄关开后,真种到来,温养脱化,方是先天之先天,纯阳之法体,则此转阳捷法,固非限于鬼仙之用,亦实通於由小而大,自人地而水天也,细体勿忽是盼。

尚曰:

夫修炼虽始终不外一神,而其中先天后天与夫动静之转化,却不无浅深。

概括言之,初功炼精化气,由后返先,以动静交炼为主。

及至气足无漏,祖窍豁开,则渐造静多动少,以至有静无动,此正冲虚子所谓炼气化神之功。

大药既入神室,神光不可须臾失照,必以元神为大药之归依,相与寂照不离,则阳炁自能勤勤发生,与真息相运於神室。

又必以大药为元神之点化,大药得火炁相运於神室,既能点化神中之阴,阴神赖以降伏而念虑不起。

又能培补神中之阳,阳神愈益阳明而昏睡全无。

此时元神虽安居中田(实即安居祖窍,所谓虚空之谓中也),却连合下田二气以为妙用。

因此时关窍全通,下田二炁勤生,自能运转於已通之正路,服食於二田之虚境,吾惟致虚守静,以元神寂照为主宰,二炁运行为辅助,造至运忘其运,神入大定(念无生灭),灵光不昧,迥脱根尘,则食脉两绝,昏睡全无,而炁化神纯矣。

《上品丹法节次》曰:

“灵丹既归神室,古人所谓‘丹灶河车休矻矻(kū,不懈),鹤胎龟息自绵绵’之候,王重阳曰:

‘圣胎既凝,养以文火,安神定息,任其自然。

’正阳老祖云:

‘不须行火候,炉里自温温。

’杏林祖师曰:

‘炼气徒施力,存神枉用功。

岂知丹诀妙,镇日玩真空。

’以上皆是养胎真口诀。

盖以前虽得大药,五彩并现,时人便谓之结胎,然未经变化也。

是以仙师曰:

‘丹田有宝非真宝,重结灵胎是圣胎。

’此后当刻刻操持,时时照顾,如龙养珠,如鸡抱卵,暖气不绝,始得灵胎日渐坚固。

一意温和为主,念不可起,念起则火炎,意不可散,意散则火冷。

第令无过不及,惟以炉里温温为是,别无他法也。

若有作为,危险立至,慎之哉,慎之哉。

十个月功夫,自始至终,须得犹如一日,时时全此七情未发之中,刻刻保此八识未染之体,方谓修之炼之,而得以神全胎化也。

如遇丹火发热,存两眉间有一黑球如碗大,收摄於神室,其热自退,不可不知。

”(※10-418上D4)

“此十月炼炁化神,亦概略言之耳。

且若欲大成,尚有真空炼形之诀在。

故普照佛心曰:

‘鼻端有白我其观,却叹人从瓮里盘;最上一乘含畜远,好从玄窍觅天宽。

’莫认真云:

‘平生姿韵爱风流,几笑时人向外求;万别千差无觅处,得来原在鼻尖头。

’孙陀罗尊者云:

‘世尊教我观鼻端,我初谛观,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琉璃,烟相渐消,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罗汉。

’古仙云:

‘形以道全,命以术延。

’此术是窃无涯之元炁,续有限之形躯。

无涯之元炁,是天地阴阳长生真精,灵父圣母之炁也。

有限之形躯,是阴阳短促浊乱凡父凡母之气也。

故以真父母之炁变化凡父母之身,为纯阳真精之体,则与天地同寿也。

盖人未生之先,一呼一吸,气通於母,既生以后,一呼一吸,气通於天,天人一气,联属流通,相吞相吐,如扯锯焉。

天与之,我能取之,得其气,气盛而生也;天与之,天复取之,失其气,气绝而死也。

故圣人观天之道,执天之行,每於羲驭(注:

太阳别名)未升肠谷之时,凝神静坐,虚以待之,内舍意念,外舍万缘,顿忘天地,粉碎形骸,自然太虚中有一点如露如电之阳,勃勃然入玄门,透长谷,而竟上泥丸,化为甘霖而降於五内。

我即鼓动巽风以应之,使其驱逐三关九窍之邪,扫荡五脏六腑之垢,荧身炼质,煅滓销霾,抽尽秽浊之躯,变换纯阳之体,累积长久,化形而仙。

诗曰:

‘天人一气相呼吸,以法追来炼形质;窍窍玲珑五蕴空,霞光万道连天碧。

’陈翠虚曰:

‘透体金光骨髓香,金筋玉骨尽纯阳;炼教赤血流为白,阴气销磨身自康。

’丘长春曰:

‘但能息息常相顾,换尽形骸玉液流。

’张紫琼曰:

‘天人一气本来同,为有形骸碍不通;炼到形神冥合处,方知色相即真空。

’盖真空炼形之法,譬与运瓮相似,若处瓮内,焉能运之?

必也处於瓮外,身处瓮外者,即释氏所谓外其身而虚空之是也。

故《老子》曰:

‘外其身而身修,忘其形而形存。

’《清静经》曰:

‘内观其心,心无其心。

外观其形,形无其形。

’形无其形者身空也,心无其心者心空也。

心空无碍,则神愈炼而愈灵;身空无碍,则形愈炼而愈清。

直炼到形与神而相涵,身与心而为一,自然语言道断,心思路绝,能所两亡,色空俱泯,无滞无碍,不染不着,身似翔鸿不可笼,心如莲花不著水,光光净净,潇潇洒洒,腾腾任运,任运腾腾,做一个无事无为,自在逍遥之散汉,方才是形神俱妙,与道合真者也。

此法虽曰有作,是修外而兼修内也。

依法炼之百日,则七魄忘形,三尸绝迹,六贼潜藏而十魔远遁矣。

炼之千日,则四大一身,俨如水晶塔子,表里玲珑,内外洞彻,心华灿然,灵光显现。

灵光者慧光也,斯能身与神合,形随道通,隐则形固於神,显则神合於气,蹈水火而无碍,对日月而无影,存亡在已,出入无间矣。

”(※?

尚按:

得丹之后,十月温养,乃任人皆知者。

而此炼形之功,却知者甚少,惟《性命圭旨》一书提出此法,然其中论述前后参差错杂,使人不易彻底了解,此殆古哲故意隐秘也,余今特为整理,俾理法显豁易悟耳。

(尚按:

本章主述闵小艮真人之《天仙心传》,专讲三才一贯之医世大道。

太虚翁曰:

“三才曰世,我身亦曰世。

故世与身,可分可合。

”又曰:

“人身一小天地,言天地而人在其中。

太乙不云乎:

‘我心即天,我身即地,我念即人。

’如是体之,三才一我也,何身何世之可分哉。

此我道祖纯阳吕翁,肇有医世圣功之原由。

后学承之,身治而世宁,其验疾于影响,而体验只在一身,天地鬼神不得而测者。

盖得《周易》‘盗’字之义。

其义惟何?

乃完密字而已。

究其功法,只惟止念二字。

吕祖不云乎:

‘大道教人先止念,念头不止亦徒然。

’所云大道,指此一宗。

学者承之,三千功、八百行,片刻可圆。

第患不信不明,明而不恒不诚耳。

”(※10-447下)

本法纲要,神人李蓬头曰:

(※10-447下H1)“道以止念为经,浑照浑化为纬,继以浑忘为竟而已。

”太虚翁亦云:

(※10-448下H1)“天仙心学,彻始彻终,惟守无念两字,得验与成,付诸东流。

……但将身心浑照,继须浑化,再继浑忘,乃造自然,自会朝屯而暮蒙,且自合夫应星应潮也。

尚曰:

本法实修,专以致开玄关为主,亦称天元功夫。

玄关亦称玄窍,亦称玄牝,亦称炁穴,亦称祖窍,亦称黄道,亦称黄中,亦称鄞鄂。

在身为中脉,在道为法身。

须於前念已断,后念未续,万虑消忘之际,自然见之。

当下一觉,切勿自惊,弗自惊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身中药材亦资之深。

而所谓法度等等,亦取诸左右逢其源。

所谓冬至、药物、火候、沐浴、结丹、脱体,无不在此者。

要知念头起处,系人生死之根。

古仙云:

“大道教人先止念,念头不住亦徒然。

”当如永嘉所云“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圆觉经》所云: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於诸妄心,亦不息灭。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无了知,不辨真实。

”以一切境界,皆是心光,境是即心之境,心是即境之心。

对境不迷,逢缘不动,能所互成,一体无异,若能达境唯心,便是悟心成道。

出缠真如,离垢解脱,永居清净本然,终不更染尘埃,一得永得,尽未来际,永脱樊笼,长登圣域。

佛法大乘,以六度证果,然此六度,亦皆一心具足者。

以自性无贪即布施,自性无犯即持戒,以自性无嗔即忍辱,自性无间即精进,自心不动即禅定,自心明彻即智慧故也。

其在道家,《琐言续》曰:

“我辈行功,当从无妄入手,惟以无妄为定,以妄起立除为慧。

其次第,初除粗妄,继除微妄,终除无妄之妄,造至自然纯一为了当。

谨先立此真念为吾天心真种子,是名迳炼上关。

且置夫结胎、养胎、脱胎等等勿问。

盖以此种名目,古哲寓有玄意,正以藉详节次,使无躐等躁进之弊而已。

究其趋向,不外除妄存真;参其功诀,无非假一除万;推其功法,乃是由浅入深,循名质实,与夫精而求精,妙以徵妙,详其极著,归于无住;而无住一诀,实又终始持之者。

壳中真种,以性为体,以命为用,凝而存之,熔以一之,炼以神之,而又循以深造,直与无朕之先,合则无二,有是道体,厥用自神,然岂有不自无妄而终而始哉。

”(※10-519上中)

此最上一乘大道,若根器利者,可以一超直入如来地也。

然此惟上士可以学之。

何谓上士?

闵子《管窥编》曰:

“夫所谓上士者,其禀也纯,其志也一,物欲不能蔽其性,利害不能动其中,能常置其心於无何有之乡,而屡摄其身於虽死犹生之境,故自百折不回,守行其混然无二之功,此其所以可学也欤。

”(※10-427)外此皆是下学上达,历级升证,然始终不出此心,离此心,别无玄妙矣。

故惟宽禅师云:

“劝君学道莫贪求,万事无心道合头;无心始体无心道,体得无心道也休。

”志公和尚云:

“顿悟心原开宝藏,隐显灵踪现真相;独行独坐常巍巍,百亿化身无数量。

”薛道光云:

“妙诀五千称道德,真诠三百颂阴符;但得心中无一字,不参禅亦是功夫。

”无垢子云:

“学道先须识自心,自心深处最难寻,若还寻到无寻处,方悟凡心即佛心。

”张拙秀才云: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元来共一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中峰禅师云:

“从来至道与心亲,学到无心道即真,心道有无俱泯绝,大千世界一闲身。

”《天仙心传》云:

“师曰混化,天仙功夫,万缘放下,身自寂虚。

”此上皆系止念上乘功法,乃贯彻大道之始终者,所谓道以止念为经也。

(※?

此段文字与《金华宗旨》相类似10-329上)止念功夫造至气静念无(即寂虚境界)之时,乃以意敛目神,向脑一注;继复向顶注之,由顶门上冲,直透至日月星辰之上(透愈高,现愈广,此即放光以引之诀),以上迎镇星(此星在天为罡主,在人为囟门盖骨),自能引到天罡,下合身罡,(囟门即百会,乃三元会聚之所,上接三天真一,向顶注之,真一(性也、神也)感通,真元(命也、气也)汇注),得见红黄星点,若雨洒下(真一无形,所可见者,真元;真元,即真一所生之气也);乃自顶盖,前下眉心(即是两眉间之天目,乃为三光会归出入之总户,丹书所谓日月合壁之处),存如梵∴(以中点存眉心,左点存左目,右点存右目);微以意运如磨镜,则两目神光,自会於眉心(亦即三光立聚眉心),光耀如日现前;复由眉心照注山根(即两目齐平之处,为人身之性户,上达泥丸,中达黄中,下通脐后者,故须凝光於此处(聚而存之),由此而下注,乃是不易之功法,然忌太著意,又忌无意,兼忌躐等而进,注意,注意!

);光既得聚,汇照阙盆(此穴在胸中);随凝神於脊前宫后(亦称脊前脘后),寂虚以俟(从乃以意敛目神至此,皆浑照之功也)。

功造自然(即寂虚之功造至自然),则自玄关洞启,祖窍豁开(静极而动则关开,动极而静则窍开,此玄窍亦称天心,乃三才同禀之心也,天心启,则三才一贯,故能调摄造化,一身回旋,天地万物悉与之回旋,斯能即身而即世耳),神有所藏(藏於无住),呼吸气停,而炁由闾前透达,直由下中中道抵至顶骨,而若无升无降,(※?

下与《医世功诀》10-363下一段相似)顿觉五色神光,亿万千聚(此是攒簇五行之实据),身若纱壳,内外通透,所翕(xī,合。

)所聚,无非先天。

此身造清和,当视若故有,心不稍动。

所谓以浑照、浑化为纬也(浑照之中有浑化,浑化亦同时亦不离浑照,故古哲每以浑照浑化并举也)。

如上功深,加造忘忘(此承上言依浑照、浑化之功加造忘忘,所谓忘忘者,即并此存浑体用而悉释之之谓,盖必如此,乃得深造自然地位耳),乃入圆证。

所谓以浑忘为竟也(浑照、浑化,虽是引罡假法,由想合道,然须藉之以造真虚真无玄境。

若并此假法而亦忘之,则又堕入自然外道。

非散漫、即昏沉,不可不知)。

是乃黄中通理功夫(黄中通理,则上至顶门泥丸,下及丹田、涌泉,所有全身之关窍,无不豁然洞开矣。

所谓於天於渊,无间刻时也、此是乃二字综上止念,以至浑忘之全部功夫而言),天仙之枕中秘授,能者从之。

尚按:

此引罡观修,与佛密之修生起次第,极相类似,不过道家偏重命功气脉,故以聚光凝神,观窍观妙为功,亦即修定之中,隐含气脉,与佛密之二灌秘密修法,亦极相类似,但佛密修气,以刚为主,而道家修气,则偏重於柔,此则同而不同者。

又佛密本尊、心印、咒字,以及三脉五轮等观修,实即变相之回光返照妙法,且增观有情尽为佛菩萨,外境为宫殿坛城,每日行住坐卧,始终不离此观而修,故为无上深道方便,而能即生即身,迅证佛果,颇值注意。

佛密中脉,由梵门至阴蹻,直通如柱,其开五轮脉结,谓惟心结最难,且开后最为胜妙,远超他轮,此与闵真之论开玄关,谓终当於脊前宫后寂虚以俟,如出一辙,亦一奇也。

又引罡即是回光返照,吕祖师先天虚无太乙金华宗旨,於此言之甚详。

其言曰:

人身为三才合一之身,造物赋我,其用甚大,我人日具而不知,圣人悯之,徵诸一身以示之。

盖谓道在一身,而其机在目。

目者,魂所寓也,魂属阳,神之所藏也;魄属阴,识之体也。

(※10-330上H5)神火即光(先天真炁所现之光),故回光即所以炼魂,即所以保神,即所以制魄,即所以断识。

古人出世法,炼尽阴滓以返纯乾,不过消魄全魂耳。

回光者,消阴制魄之诀也,光即乾也,回之即返之也。

只守此法,自然精足(精水者,先天真炁所生之液也),神火发生,意土凝定(意土即先天真炁变化之藏也),而圣胎可结矣。

(※10-329下H3)又曰:

诸子只去专一回光,便是无上妙谛。

回之既久,此光凝结,即成自然法身。

(※10-330上D4.闵注:

谨按千古不传之秘,非仅光凝法身。

)廓而充之,吾宗所谓鄞鄂,西教所谓法王域是也。

又曰:

止观即是定慧,而回者止也,光者观也;止而不观,名为有回无观;观而不止,名为有光无回。

(※10-332上H2)又曰:

金华之道,全用逆法。

回光者,非回一身之精华,直回造化之真炁;非止一时之妄想,直空千劫之轮回,(※?

→)故一回光,则天地阴阳之气无不凝。

所谓精思者此也,纯想者此也。

初行之诀,是有中似无,久之功成,身外有身,乃无中生有,百日专功光才真,方为神火。

百日后,光自然聚,一点真阳,忽生黍珠,如夫妻交合有胎,便当静以待之。

光之回,即火候也。

然功夫下手,由浅入深,由粗入细,总以不间断为妙。

功夫始终则一,但其间冷暖自知,要归于天空海阔,万法如如,方为得手。

圣圣相传,不离返照。

返者,自知觉之心,返乎形神未兆之初。

照者,即觉。

此须绵绵行去,但嘱无动无随,凭他妄况(即气机)弥天盖地,而吾体自存,种种妄况,一切如浮云之点太虚,与我何损之有。

若一起扫除之念,此念即妄。

古德云:

驱除烦恼重增念(一作断除妄想重增病),趋向真如即是邪。

故当静也照,动也照,若春之日,秋之月,乃为得之。

夫一回光也,始而散者欲敛,六用不行,此为涵养本原,添油接命也。

既而敛者,自然优游,不费纤力,此为安神祖窍,翕聚先天也。

终则影响俱灭,寂然大定,此为蛰藏气穴,众妙归根也。

扩而论之,一节中具有三节,以至一节中具有九节,如此下功,晋造自然,则所谓还返成真,温养沐浴,脱胎神化等,皆自然而然,此即无为功里施工也。

若不以此静定其心,其息不住,身中先天炁隐,三才真炁无朋不归,行无补益,将何以生药乎。

(※?

←)

(※10-340下D7.太乙宗旨?

百日立基章)又曰:

总之,立基百日,方有真光,如子辈尚是目光,非神火也,非性光也,非慧智炬烛也。

(万氏曰:

目光多幻象,神火发性光,幻象圈中有黑点,性光灏然如太阳,学者功深力到,自能见之。

)回之百日,则精气自足,真阳自生,水中自有真火,以此持行,自然交媾,自然结胎,吾方在不识不知之天,而婴儿已成矣。

若略作意,便是外道。

(※10-337下H3.回光活法章)又曰:

子以正念治事,即光不为物转,当境即回,此时时无相之回光也。

日用间能刻刻随事返照,不著一毫人我相,便是随地回光,此第一妙用,清晨能遣尽诸缘,静坐一、二时最妙。

凡应事接物,只用返法,便无一刻间断,如此行之两月三月,天上诸真,必来印证矣。

(尚按:

其中包括炼神还虚,炼虚合道,道合自然之三者。

《泄天机》曰:

“温养沐浴,九转火足,气候圆满,婴儿若动,还宜自问,曾否到还返功纯。

如后凡悉化悉销者,自必动定一如,驻世升遐,惟其所愿。

盖已即身即世,即地即天,与道合真,何有出入升降高下远近凡圣乎哉!

倘或凭运(指识神搬运)而通、而化、而结、而圆,先少后多(先,先天;后,后天),未能融化此身,则必预放金光一团,悬於顶上虚际,名曰意珠,上应镇星者。

(※10-406下H8)随将我身透入,珠随包覆我身,内融外洽,销化后凡,自然淘净,学士惟自存虚寂寂虚以化之。

已而闻见胥泯,到得寂无所寂,真常得性,自与还返功纯一般。

此禀受有不同,入手有各别,安行利行,功成则一,造物毫无容心焉。

”(※407上)

《泄天机》太虚氏曰:

“镇为天罡罡主,乃坤地真元炁升而结。

光照则生,光注则化,人物赖以生成者,位在中天。

按即五星之中星,高出日月诸星之上。

我师泥丸氏曰:

‘於人身按即囟(xìn)门盖骨,乃人身生炁所聚结,成於落地之后,吕祖谓为人镇。

其华,金阙谓为意珠,太上用以卫婴者。

倘得药过早者,用于圣婴既育未壮时,假取是珠,悬於顶上虚际,以补平时还返未纯,识神未化功夫,祛除诱侮,不致被魔吞食耳。

’(柳华阳曰:

“十月功圆,静而又静,至脉住气停,胎圆炁足,则天花乱坠,出神之境至矣。

顺而收放之,外境一切莫著,只候自身中一轮金光现於空中,乃我本有之灵物,将法身近於光前,以法聚光,取於法身内,遂即法身入於凡身,久久乳哺,则凡身立可化而为炁。

”)正阳《末后一著》曰:

‘学造婴成,谈何容易,分阴未尽,必有身识勾引外魔,朋比串侮,法惟退隐道体;苟或先少后多,则惟混入意珠,自融自化,自造内外冰释,久久身等古佛也。

’”太虚曰:

“意珠足珍如此,然而历祖传经,鲜有备述者。

尚因此法为救下士性根未澈而设,如性光早定者,末后无须此法故也。

”(※10-406下)

若还返功纯者,《上品丹法节次》曰:

“十月养功既毕,则气足神全,喻以圣婴,实即先天虚无一炁所凝结之法身,并非凡精凡气凡神,隐现随心,金铁能透,毫无透迹得体者。

曰胎曰婴,喻义而已。

”(※10-418下D7)须知神即是性,古哲云:

性在天边,天边即指乾位脑部,乃人身至清之境,犹斗之有北极,世之有天镇,天之有玉清天也。

“故行功至此,当由中宫直升上黄泥丸,又曰天谷。

萧紫虚云:

移神天谷,正以炼性。

方其三花聚顶,五炁会元,直有一刻万几之扰,而能端拱无为者,慧以镇之,乃有机到自寂之验。

”(※10-418下D6.同上)(※泓按:

上段乃义尚师据原文缩写而成)学者至此,当仍自冥心寂定,正位居体,不为魂魄眩惑,而中外清明,内外消忘,自在无我,动静一如,聚散不二,盖静以养慧,动以炼慧,而炼法不外一诚,诚於静者神自明,诚於动者性自澈,性澈而神自大定,神明而性自圆通。

其中不可以知知,不可以识识,并不可以神神。

惟安定我不神之所以神,即造自诚而明之本性也。

曰炼神还虚者,“因定能生慧,覆即静极而动,有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之妙,得大智慧,具大神通。

但动必还静,慧始能保,神方不疲,其诀即在于群动之中,独抱静观自得之趣,存此身世至广至大,个中气机隐现无常,皆我一体。

……物来顺应,不忤不废。

”(※10-419下D1同上)一如日月之容光必照而日月无容心,斯能亘古今而常明,历万劫而不敝也。

然炼神还虚,尚有虚空在,必并此虚空而粉碎之,方是炼虚合道。

法惟真幻两忘,一任自然,连物我之见亦不存,则虚、道等名夫何有。

所谓离对待,绝二边,一心静定,直见本来,一念不生,轮回便息,尘沙恶业,随念消除,等与群生,同清净果也。

至道合自然,亦只如是如是,不过更於语默动静之间,冶炼纯熟,造至事事不勉而中,念念不思而得,亦即从心不逾之地步耳。

此何等直捷,何等快活,更何所惮而不肯直下承当耶。

伍冲虚曰:

“末后还虚者,缘守中乳哺时,尚有寂照之神,此后神不自神,复归无极,体证虚空,虽历亿劫,祗以完其恒性,岂特九年而已哉。

……故于九年之中,不见有大道之可修也,亦不见有仙佛之可证也,於焉心与俱化,法与俱忘,寂之无所寂也,照之无所照也,又何神之可云乎!

故强名以立法,为末后还虚云耳。

(※?

泓按:

下文与《阖辟经》原文出入甚多,似因与尚师所据之原版本不同所致。

原则,相同处则校,不同处则保留原样。

(※10-379上H5.阖辟经?

九章)尹真人云:

“始而有作有为者,采药结丹以了命也;终而无作无为者,抱一冥心以了性也。

”施肩吾曰:

“达摩面壁九年,方超内院;世尊冥心六载,始脱藩笼。

”夫冥心者,深居静室,端拱默默,一尘不染,万虑潜消,无思无为,任运自如,无视无听,抱神以静,无内无外,无将无迎,离相离空,离迷离妄,体含虚寂,常觉常明,则万法归一……色不得而碍之,空不得而缚之,体若虚空,安然自在矣。

阴长生曰:

“无位真人居上界,空寂更无尘可碍;有为功就又无为,无为也有功夫在。

”所谓居上界者,盖即婴儿之栖天谷也;空寂明心者,盖即吕祖向晦宴息,冥心合道之法也。

(←上D5)(※?

→)果能六根顿定,一性圆明,定极生慧,神通自显,功夫至此,一切善恶境界、楼台殿阁、诸佛众仙,皆不可染著。

须用虚空观而扩充之,即观自心本不生,自性本空、周遍、光明,犹如虚空,荧彻清净。

复观查自身,则心之虚空,而通於身之虚空;身之虚空,而通於天地之虚空;天地之虚空,而通於太虚之虚空;虚虚相通,共成一片。

则我天谷之神升入太虚,合而为一也。

再加精进,以灵知寂照为心,虚空不住为观,抱本还元,归复太极,由此进进不已,将天谷元神,炼到至极至妙之地,证成道果,此炼神还虚也。

(←?

(※?

10-379上D5阖辟经)至于无为也有功夫在者,即太上即身即世,即世即心,遥相固济之宗旨。

……(※10-380上H5)太上曰:

将此身世身心,融归入窍,外则混俗和光,内则暗积阴功。

盖机发於心,两大之气机,合发而弗违。

此即人能宏道之旨,而功法不外神栖天谷,行夫不识不知,惟深惟寂,阳光不漏,故能愈扩愈大,弥远弥光,自能变化生神,生之又生,生之无尽,化之又化,化之无穷。

东华帝君曰:

“法身刚大通天地,心性圆明贯古今;不识三才原一个,空教心性独圆明。

”此言当以普济为事,是即行满三千,功圆八百之旨。

……(※10-380下中)余(尹真人自谓)昔有云:

“功圆才许上瑶京,无限神通在色身;行满便成超脱法,飘然跨鹤觐三清。

见今金阙正需材,邱氏功高为救灾;止杀何如消杀劫,三千世界尽春台。

此身世心一,遥相固济,即是医世大道。

法以头为天,以绛阙为都会,以坤腹为闾阎,意迎无极真气,降注腹心,透脊达背,以得心清气恬,遍体冲和为宗旨。

日行三次而无间,则身安世治,效验如响。

其实际功诀,法於虚极静笃之时,意敛目神向脑一注,继由顶门透迎上天镇星,自能引到天罡,下合身罡(见红黄星点若雨,洒下为验。

尚[即义尚自谓]意准之密法,似应有五光之观修),汇照阙盆,透入黄中,下降坤腹,存久冲和,由下极穿尾闾,循夹脊,透玉枕,上昆仑,驻泥丸,天雷一震,甘露沛洒,五脏清凉,从而坤(腹)乾(顶)并迎,绵绵照注,神完气足,内感外应,自然身世两益。

此功玄关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韩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