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28330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docx

《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docx

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

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

【篇一:

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

两极格局的形成》教学设计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知识与能力:

了解“冷战”的形成及其背景,以及与此相关的重要史实,理解两极对峙格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通过对二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原因的分析,引导学生从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出发,弄清重大事件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归纳以及全方位观察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分析“冷战”形成的背景,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通过地图、图片、音频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两极格局的影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史料和全面分析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人类和平的重要价值。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和平、为人类和平事业做贡献的精神。

青年学生不应该是历史的复印机,我们培养的应当是鄙视战争,珍视和平的未来建设者,让他们知道包括青年学生在内的每一份子其实都是和平的建设者和守护神。

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与意义:

本课主要讲述了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经过,以此来说明战后国际关系的走向,对下一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学习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编排特点:

本课教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

“冷战”的兴起、北约和华约、“冷战”中的“热战”。

本课内容主要是用两极格局的形成过程来说明战后国际关系的基本走向。

重点:

“冷战”的成因及形成过程;“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让学生理解包括青年学生在内的每一份子其实都是和平的建设者和守护神难点:

“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在和平的年代,青年学生基本对两极格局不了解,更不感兴趣,虽然在初中接触过相应的知识,但更多是感性的及被动的认识。

如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及上升的理性的深度是本课设计中首要突破的。

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两极格局已经结束近二十年,其所造成的影响对学生而言,过于感性,仅仅停留在课本,仅仅记住课本的几条积极及消极影响显得过于草率。

如何突破也是一个难题。

学生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体会人类和平的重要价值: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和平、为人类和平事业做贡献的精神。

教学策略:

1、通过各种方式创设情景,设置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攻克教学重点。

2、在合作与交流中不断锤炼历史思维。

要求学生分组、分工合作,思考、讨论问题,帮助他们理解“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3、学生自行绘制漫画,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解说,教师不作解读。

不在于对与错,其实也不应该有对与错,重在学生参与与进行思考。

这为成功吸引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做铺柏林墙作为轴有一个不足,对学生来说比较陌引导学生在两幅图片的对比中进行思考学生对两生,难以提高学生的关注度,为此导入两幅图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达到深化认识两极格局对峙的背景的目的。

图片《兄弟之吻》1.《和平之吻》带给我们是无限的遐想,是温情的,美丽的,温馨的,反映了二战后人美好生活,对和平的无限向往。

2.《兄弟之吻》给人恶心、发抖、毛骨悚感,使人不敢在多看一眼,令人难以接受。

3.总论:

从《和平之吻》到《兄弟之吻》反映了什么?

同样是吻,为什么会让我们的情绪产生那大的落差呢?

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幅图片肯定会非常感兴并且在看到《兄弟之吻》图片后会产生动,这就让他们对这两幅图片背后发生的故事更感兴趣了。

一堵墙,两个世界。

柏林墙总长169.5公里,建于196113日,15防线隔离着东德和西德,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东西方两极对峙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原为铁蒺藜围成的路障,后改筑成两米高、顶上拉着带刺铁丝网的混凝土墙。

后在正式的交叉路口和沿线的观察塔楼上设置警卫及机枪阵。

1970年,东德政府又把柏林墙加高到3引导学生思考:

1.为什么一堵墙意味着两个世界呢?

2.是什么原因让一堵墙横亘在东西德人民的中间呢?

3.这堵墙为什么会加高加厚加强呢?

4.墙的倒塌意味着什么?

以柏林墙为轴贯穿整节课。

背景)设置几个问题突破这一重点。

继续突出柏林墙这一主轴。

总结思考提升:

坚固又短命的“长城”为什么如此坚固的城墙最终被两德人民给推翻了呢?

(可作为结尾总结)参考课本,分组讨论,思考问题。

主题一:

筑墙:

(冷战的背景及经过)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的关系怎样?

设计了几个看上去似乎与两极格局无关的设问,步步为营,层层深入,辅以两幅结构图,很好的讲清了两极对峙形成的背景。

经过二战后政治力量发生改变西欧衰落美国成为社会制度苏联实力日本衰落资本主义大大增强世界霸主妄图国家利益苏联影响称霸世界力大增由战时盟友变成战后对手此为教师主导,分析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及北约。

而苏联在政治、军事上的全方位应对,使得冷战进一步升级。

双方超出和平范围的政策出台及组织的成立,使得两国之间的“墙”一步步加固加高。

这种隔阂主要通过什么形式表现出来?

“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这些政策和纲领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除武装进攻外的一切敌对行动美苏两国之间的“墙”又是如何一步步加固加高的?

美苏“冷战”的表现及深入表现政治经济军事计划北约经互会华约影响插图(几幅图片):

华盛顿的“和平鸽”、柏林墙主题二:

拆墙:

砖墙易拆、心墙难垮阅读课本,思考,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拆墙-伤痕依旧】柏林墙拆除20后,由于长达几十年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加之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东西德人们之间存有很重的心结。

双方互相瞧不起,西部人对东部人的优越感加剧部人的自卑心理。

西部人认为,东部人邋遢,不修边幅,他们宁肯与外国人结婚也不愿意与东部同胞成家。

东部人也少有人与西部结婚。

——凤凰网1、材料说明,柏林墙给德国造成了哪些影2、美苏两国之间的“墙”给世界造成了些影响?

(可投出几幅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左以柏林墙为轴进行设问,很好的解决了两极格局给柏林乃至世界造成影响的平滑过忌无端专家似的评价学生的活动。

学生借用投影仪展示及讲解自己对两个问题的认识。

学生展示课前布置的活动成果们上课前听了一首歌,歌名是拯救世界《healworld》是迈克尔.杰克逊一首非常著名的歌首呼唤世界和平的歌曲,倡导人们让战争远离,世界和平,营造一个没有战争、没有地,生机勃勃,到处充满了温暖和欢乐的世界。

让孩子们可以自由的欢笑,让世界充满爱。

1998年,michael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以奖励他通过音乐的方式促进世界和平所取得的成就.所以让我们回过头来看前面的那个问题:

为什么如此坚固的城墙最终被两德人民给推翻了呢?

我们的心中一定有自己的答案(五)教学反馈

【篇二:

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

文章

来源莲

一、课堂构思

1.本节课一大特点是历史概念难,理论性强。

学生要掌握雅尔塔体系与两极格局关系、“铁幕”“冷战”等内容。

2.要加强对教材的整合,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大胆对教材取舍。

3.尽量运用本节丰富的资源,增强教学效果,扩展学生视野。

二、教学内容分析

1.课标要求:

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

2.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二战后在雅尔塔体系下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的形成。

学习本课可为下一课做好铺垫,使学生理解当今国际关系发展的状况。

三、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虽然提到战后的国际关系,但并不作独立章节重点进行讲述,学生对这节课的历史概念和现象难以深入地了解。

学生已有的历史知识及能力不容乐观。

但重大的国际关系和美苏对峙的惊心动魄场面,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

四、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二战后初期的世界形势,两极对峙局面形成的史实

(2)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对峙局面形成成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辩证地认识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主动参与问题的探究,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和现实之间的联系和理解。

(2)发式教学,做到师生互动和谐、平等交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规定和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主动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大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和利益关系,对国际关系格局的推移演变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外交背后是实力和利益的较量。

认识冷战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美苏“冷战”对峙的措施及表现。

难点:

“冷战”状态下的美苏关系及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六、教学方法

1.充分利用本节课的教学资源,运用多媒体等直观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述法与讨论法相结合,师生互动。

七、课堂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师)请同学阅读单元引言,能否提炼出一个令你感到陌生的历史概念?

(生)“冷战”。

(师)能否就引言中的叙述说明什么是“冷战”?

(生)美苏之间展开的除战争以外的一切较量和对抗。

(师)你能否考虑出所谓“除战争以外的一切较量和对抗”可能有什么形式吗?

(生一)只要不是武力的对抗,没有诉诸战争就都是“冷战”。

(生二)“冷战”必然相对于“热战”而言。

只要是矛盾双方之一发动了战争就是“热战”。

(师)两位同学其实都是说明的一个问题——“冷战”就是不打仗的战争。

那么除了打仗之外还可能有什么形式的较量呢?

(生)政治、外交手段、制造国际舆论、经济封锁和制裁等等。

(师)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这节课中到底有哪些除了大打出手之外的争夺方式。

当然,同学们也需要考虑一个问题:

“冷战”是不是一定没有武力对抗?

学习完本课,大家会找到答案。

英国前外相哈默斯顿的名言:

我们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二战结束后由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国称霸受到苏联的遏制,美苏从战时的同盟关系变成战后的敌对关系。

于是形成了二战后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美苏两极格局。

(二)讲授新课

利用幻灯展示本节课我们要探究的几个重要问题:

1.战后出现两极格局的原因是什么?

2.什么是“冷战”?

“冷战”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3.两极格局对峙对国际关系产生了哪些的重大影响?

(让学生带着1、2两个问题看书,思考,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讨论。

(幻灯片)从一切能得到的指数来看,……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许多美国人,包括政府中的主要人物,都认为他们能够运用他们的力量命令全世界朝着美国式的民主资本主义方向走去。

——斯蒂芬安布罗斯《全球主义的兴起》

(师)请同学们从上述文字中分析一下战后初期美国状况和可能采取的外交政策?

(生)美国成为战后最强大而富有的国家,因此它的外交政策可能更注重扩大自身的势力范围和影响力,进而操纵整个世界。

(师)如果是这样,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国际局势呢?

(生一)美国可能成为世界霸主,操纵世界局势。

(生二)美国的目标也可能引起其他国家的不满,而导致联合抗美的形势。

(师)同学们提出的两种可能的确有存在的合理性。

那么能否在分析一下材料中所提到的“他们能够运用他们的力量命令全世界朝着美国式的民主资本主义方向走去”的主张可能会遇到障碍吗?

(生)障碍是苏联。

这是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

(幻灯片)材料一乔治凯南1947年发表文章称:

“……美国对苏政策的最主要方面就是长期、耐心、坚定和警惕地对俄国扩张倾向的遏制……遏制的目标可以分三层:

一是阻止苏联进一步扩张势力,将其影响限制在二战结束时范围内,维持战后的状况;二是促使共产主义世界内部矛盾的发展,瓦解社会主义阵营,从而大大削弱苏联的力量;三是苏联内政、外交朝西方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材料二杜勒斯攻击凯南的政策是消极的,注定要失败的,不道德的。

他说:

“美国的目标不能仅仅是把苏联共产主义限制在目前的范围内……美国政策的目标之一是最终恢复至今受莫斯科控制的亚洲和欧洲国家真正的独立,我们不参与旨在承认苏联对它目前控制下国家独裁组织的行为。

”——《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选》

①材料一中美国对苏联政策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②材料二中杜勒斯和凯南的分歧是什么?

③杜勒斯和凯南的政策是否有根本分歧?

为什么?

利用幻灯片展示问题:

1.战后出现两极格局的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回答,并注意史论结合,然后展示如下内容:

(1)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美国确立称霸全球的战略;

(2)苏联实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在世界上的影响日益增大;

(3)国家利益的争夺和意识形态的分歧。

然后,简要介绍教材导言中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让学生简单介绍丘吉尔“铁幕”演说及丘吉尔本人。

教师可视学生回答情况补充如下内容:

英国首相丘吉尔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带领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伟大胜利的民族英雄,是与斯大林、罗斯福并立的“三巨头”之一。

丘吉尔的头上戴有许多流光溢彩的桂冠,他是严谨多产的作家、辩才无碍的演说家、经邦治国的政治家、战争中的传奇英雄。

他一生中写出了26部共45卷(本)专著,几乎每部著作出版后都在英国和世界上引起轰动,获得如潮好评。

1953年,他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此外,丘吉尔还可以称之为预言家、发明家、战略家、外交家。

值得注意的是,丘吉尔是有名的顽固反共人物。

二战中与苏联结为盟国,体现了一个杰出政治家的外交的高度灵活性。

但他曾经这样说:

“我最愿意看到的二战结局是斯大林俄国躺在手术台上,希特勒德国被埋在坟墓里。

”就是他拉开了“冷战”的序幕。

介绍教材中杜鲁门总统在国会的演说图片。

(幻灯片)

材料一我相信美国的政策旨在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

我相信我们必须协助自由国家人民依照其自己的方式,造成其本身的命运。

——杜鲁门在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国会特别联席会议上的演说

教师补充说明:

杜鲁门主义指1947年3月12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的霸权主义政策。

给学生设问:

什么是“杜鲁门主义”?

利用幻灯片展示马歇尔计划。

(幻灯片)

材料二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

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混乱。

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

我相信这种援助,在危机深重的时候,决不能根据零碎解决的办法。

美国政府未来的援助,应该不仅是缓和物,而是彻底的治疗。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

教师补充说明: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借出席哈佛大学毕业典礼并接受名誉学位的机会,提出美国帮助欧洲复兴的建议,即“马歇尔计划”。

如果说杜鲁门主义是“冷战”在政治上的表现,那么马歇尔计划则是“冷战”在经济上的表现。

给学生设问:

(1)什么是“马歇尔计划”?

(2)马歇尔提出援助欧洲的目标是什么?

与材料一中杜鲁门表白的目的有何不同?

2.什么是“冷战”?

“冷战”局面是怎么样形成的?

“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90年代初期苏联解体期间,以美苏为主的两大阵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除战争之外的一切敌对行为。

“冷战”的核心是遏制苏联,是美国由战前的局部扩张转变为推行全球霸权政策的开始。

当时美苏双方为何不诉诸“热战”即战争的方式呢?

原因很多,首先是当时整体直接诉诸战争并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美国要把资本主义推广到全世界,要建立世界霸主地位,而除美国外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遭到二战的削弱,有待于恢复经济,稳定政治,否则就会有爆发革命的危机。

美国也需要战后的缓冲来发展自己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扩张的资本。

而苏联更是需要时间,进行战后重建,尽快从战争的废墟中站起来;其次从国际舆论角度也不利于战争,世界人民刚刚饱尝世界大战之苦,都希望和平稳定的环境来安居乐业,逆之,会陷入世界人民孤立的境内,也不会得到美苏人民的支持;再者,当时在军事上美苏都具有相当强的实力,而且双方均拥有核武器,一旦核战争爆发,双方将两败俱伤,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所以,冷战就成为美苏及两大阵营对抗的重要方式。

形成的过程:

开始的标志:

杜鲁门主义的发表(1947年)。

美国马歇尔计划(实质)。

苏联经济互助委员会。

美国:

北约。

1949《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苏联:

华沙。

1955《华沙条约》(正式形成)苏联。

(以上问题都要求学生通过思考,然后学生自己作答,教师利用幻灯片显示答案)

3.“冷战”局面下的国际关系——全面“冷战”,局部“热战”

a对德国的争夺:

德国分裂,先后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b对朝鲜半岛的争夺:

以北纬38度线为界,分成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

c古巴导弹危机,其结果表明战略优势在美国。

d对越南的侵略,美国惨败,其殖民统治受阻。

4、“冷”、“热”交织的影响。

(1)政治上严重恶化了国际关系,“冷战”关系成为国际关系的重中之重,使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靠苏联;使战后世界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阵营。

(2)重妨碍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世界被人为地划分为几个封闭的经济体系),造成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3)军事上由于两个军事政治集团扩军备战,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下;局部战争不断,人类陷入新的战争威胁中。

(4)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彼此势均力敌,都不敢轻易动武,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5)两强竞争客观上促进科技的发展。

(三)本课小结

1、两极格局形成的简要过程:

(1)基本原因:

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矛盾冲突加剧。

(2)形成过程

①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发表反共反苏演讲,主张遏制苏联。

发出信号。

②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提出,美国对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发动“冷战”。

③1947年6月,提出并实施“马歇尔计划”。

④1949年12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成立针对苏联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⑤1949年,德国分裂。

⑥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并派舰队驶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

⑦1955年,苏联和东欧七国成立针对北约的华沙条约组织。

这样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相对峙的局面形成,也标志着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2、两极格局的特点:

(1)美国、苏联及其盟国互相对抗和争夺,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两个阵线都服从于美苏战略利益大局。

(2)世界两极格局,实际上是以美苏为中心全面对抗为特点的格局。

美国、苏联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主导作用。

(3)“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最显著特点是在压制共产主义和稳定资本主义过程中不诉诸战争。

由此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雅尔塔体系下的两极格局,对战后近50年国际关系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积极作用:

①有利于缓解世界紧张局势,在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雅尔塔体系消除了德日两个法西斯战争策源地,有资格打世界大战的美苏两国又长期势均力敌,使双方均不敢贸然行事。

这种建立在大国均势基础之上的国际秩序,虽然不能消除冲突的根源,但却使大国行事时有一定的约束。

②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革命的进行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多极化格局的出现和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并进一步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冷战”局面下的两极对抗与妥协,为各种力量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会,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的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和世界形势走向缓和。

消极作用:

①打上了浓厚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无视弱小国家利益,导致战后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②擅划国界,分裂国家的做法,种下了不稳定的祸根,导致日后世界的纷争和不安宁。

③战后两大集团日益演变成美苏联各超级大国的工具,为谋求霸权,两强展开长期的军备竞赛和地区争夺,导致世界局势长期紧张动荡。

④两极对峙的格局下,国际经济秩序长期得不到改善,给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八、课后习题

一、选择题

1.二战结束后,美国敌视苏联的主要原因是()

a.双方合作的政治基础的消失

b.战后苏联实力的不断加强

c.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d.美国准备称霸世界

2.美国冷战政策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a.题目演说b.两极格局的形成

c.杜鲁门主义d.北约组织的建立

3.美国在欧洲推行马歇尔计划的最终意图是()

a.帮助西欧恢复经济,治疗战争的创伤

b.通过对西欧经济上的扶持达到政治上的控制

c.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

d.实现美国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4.美国下列的举措中,其中加剧了美苏冷战的程度的是()

a.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

c.马歇尔计划d.北约组织的建立

5.古巴导弹危机的结局表明()

a.是古巴倾向于美国的结果b.是古巴倾向于苏联的结果

c.表明这一时期战略优势在于美国d.表明这一时期战略优势在于苏联

6.面对英美等国的封锁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情况,苏联采取的相应的措施是()

a.扶住各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b.加强对东欧各国的政治控制

c.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d.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7.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正式形成政治军事全方位对峙的局面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b.马歇尔计划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华沙条约组织

8.杜鲁门主义出笼后,首先成为美苏冷战地点的是()

a.朝鲜半岛b.德国

c.中华人民共和国d.古巴

9.美苏冷战格局形成后,双方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而导致的国家、民族分裂的具体事例有○1南联盟地区战火不断○2伊拉克战争的爆发○3东德和西德的分别建立○4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建立()

a.○1○2b.○2○3○4c.○3○4d.○1○2○3

10.两极世界形成后的国际关系中,从军事上典型体现了美苏对抗的事件是()

a.德国的分裂b.柏林危机的出现c.朝鲜半岛分裂d.古巴导弹危机

二、材料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杜鲁门总统继任总统后,继续实现罗斯福的“世界蓝图”,1945年12月29日在他致国会的咨文中郑重宣布:

“胜利已经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出自《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二: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于1947年6月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

——吴于觐齐世荣《世界近现代史》

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实现这一目标,美国采取了什么具体措施?

其真实目的何在?

2.“冷战”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有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c3.b4.d5.c.6.c7.d8.b9.c10.d

二、材料题

11.

(1)措施:

美国实施了“马歇尔计划”,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

真实目的:

美国的真实目的在于通过这一计划,以扶植和控制西欧国家。

(2)“冷战”对二战后的国际关系有什么影响?

影响:

在欧洲,冷战导致德国和柏林的分裂;在亚洲,则表现为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等一系列局部战争的发生;美苏两国还曾一度把人类拖到核战争的边缘。

总之,冷战使世界分裂成两大对立阵营,互相之间充满敌意和不信任,给世界带来了动荡不安。

文章

来源莲

上一篇教案:

下一篇教案:

【篇三:

两极格局的形成教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历史第三册[人教版]第四单元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第一节两极格局的形成(第1课时)【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的概念;雅尔塔体系的确立及特点明确雅尔塔体系的概念,分析雅尔塔体系确立的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