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压桩施工质量缺陷控制QC.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28064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压桩施工质量缺陷控制Q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静压桩施工质量缺陷控制Q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静压桩施工质量缺陷控制Q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静压桩施工质量缺陷控制Q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静压桩施工质量缺陷控制Q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静压桩施工质量缺陷控制QC.docx

《静压桩施工质量缺陷控制Q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压桩施工质量缺陷控制QC.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静压桩施工质量缺陷控制QC.docx

静压桩施工质量缺陷控制QC

静压桩施工质量缺陷控制

沭阳县虹光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部QC技术小组

工程概况:

沭阳县学府花苑小区一期工程位于沭阳县怀文中学西侧、公园路北侧。

根据现场地质条件和拟建建筑物特点,地质勘探人员和设计单位建议,部分建筑物基础形式采用桩基础;桩基类型采用静压小截面预制钢筋砼方桩(200×200);预制桩砼C30级;单桩承载力极根值为400KN,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200KN;沉桩采用静压方式,沉桩结束后桩顶标高为-1.00m;劈桩200mm,接桩采用硫磺胶泥锚接法。

小组概况:

小组名称

工程部QC技术小组

成立日期

2002年6月

课题名称

静压桩施工质量缺陷控制

活动日期

2003.8—2003.10

小组成员

姓名

职务、职称

分工

接受QC教育时间

组长

姜传文

工程师

全面负责

124

副组长

刘军

工程师

现场管理、质量检查

124

组员

周伟

技术员

活动记录

96

组员

陈奋勇

管理员

资料调查员

72

组员

朱承道

助工

施工员

72

组员

伍应华

中级技工

施工队长

72

组员

伍敏

中级技工

操作员

36

小组工作范围

加强质量攻关,对本公司承建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通病进行研究制定对策解决问题

选题理由:

 

现状调查

(一):

2003年8月27日,工程部QC技术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对学府花苑4#楼的桩基分部工程进行验收,经现场勘察、测量,发现有桩顶位移、桩顶掉角和沉桩达不到要求的现象。

具体统计数据见下表:

(共计打桩538棵)

存在问题

数量(棵)

占总桩数的%

沉桩达不到要求

21

3.9

桩顶掉角

59

10.97

桩顶位移

13

2.4

合计

93

17.27

现状调查

(二):

1.2003年8月30日,由建设单位委托淮安市建筑工程检测中心对学府花苑4#楼的桩基采用低应变动力检测,根据《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JGJ/T93-95)的检测标准,总计检测桩54棵。

(总桩数538棵)

检测桩数

(棵)

其中

A类桩数

(棵)

占总数%

B类桩数

(棵)

占总数%

C类桩数

(棵)

占总数%

54

36

66.7

14

25.9

4

7.4

说明:

A类桩:

波形规则衰减,无缺陷反射波存在,桩底清晰,波速正常,桩身完好;

B类桩:

波形规则衰减,存在轻度缺陷反射波,桩身有小缺陷,桩底可分辨,波速正常,可以作为工程桩使用;

C类桩:

波形存在严重的缺陷反射波,桩底反射不易被识别,波速偏低,砼质量较差,作为工程桩使用需采取处理措施。

D类桩:

波形存在严重的缺陷反射,且多次重复反射,波无法向下传播,无桩底反射为废桩。

2.A、B、C类桩排列图

 

A类B类C类

结论:

桩基施工过程中存在桩顶掉角、桩身断裂、桩顶位移、沉桩达不到要求、接桩处裂隙的质量问题。

经有关单位会审,由设计单位提供加固方案,采用了衬桩和加大桩基承台等设计方案,增大了施工单位的工程成本。

由此看来,以上存在问题亟待解决。

课题目标:

我们QC技术小组由公司技术负责人、施工现场质检员、施工员、技术员及机械操作人员组成,经小组全体成员对现状进行认真分析后,一致认为:

(1)详细探明地质情况,必要时应补勘,正确选择持力层和标高,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及压桩顺序,及时清理大块坚硬障碍物,杜绝桩顶掉角、桩顶位移和沉桩达不到要求等现象发生,把此类情况发生率降低至2%以下。

(2)严格按照有关施工规范施工,完全有可能实现A类桩占80%以上,减少B类桩,不出现C类桩。

原因分析:

 

制定对策:

存在问题

对策

1.桩顶面不平,砼强度不够

预制桩制作时要严格控制砼配合比,振捣密实,成型后加强养护,并在沉桩前逐个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桩坚决不使用

2.勘探资料不详细,持力层和标高选择不当,遇到大块障碍物

详细探明工程地质情况,必要时补勘

3.稳桩不垂直,两节桩施工时,相接的两桩不在同一轴线上

在稳桩过程中发现桩不垂直及时纠正。

若发生严重倾斜,要及时纠正,并上报处理方案。

接桩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

4.桩表面不干净

接桩前对接桩部位上的杂物、油污、水份清理干净,保证连接部件清洁

5.硫磺胶泥配比、浇注温度不合适

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硫磺胶泥配合比例经过试验熬制及施工时温度应控制好,保证硫磺胶泥达到设计强度

6.施工时机械操作人员操作不当

严格要求操作工人按照操作规范施工,合理选择施工方案和压桩顺序

静压桩存在的施工质量问题,QC技术小组制定了详细的对策,并在12#楼工程上进行了实施。

实施

(一):

12#楼预制桩在制作时,由质检员、施工员、技术员现场监督,控制好施工配合比;捣振密实,桩成型后加强养护;沉桩前逐个验收,对不合格的桩不得使用。

责任人

工作内容

陈奋勇伍敏

监督预制桩制作,旁站砼浇筑

实施

(二):

12#楼静压桩在施工前QC小组结合勘察报告及地面原有建筑物特征,组织原勘察单位对现场进行有目的的补勘。

对每个桩位进行是否有障碍物进行分析。

现场使用挖掘机,清除施工现场表面50cm的土层。

发现障碍物及时清理,对发现有障碍物桩位的四周进行钎探了解。

实施(三):

稳桩过程中质检员、技术员现场全程监督,确保桩机水平和桩身垂直,发现桩不垂直时要及时纠正,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

责任人

工作内容

朱承道周伟

稳桩过程监督,控制桩垂直、轴线

实施(四):

接桩前逐个对桩连接部位进行检查,若有油污、水份、杂质必经清理干净,否则不得接桩。

责任人

工作内容

伍应华陈奋勇

检查接桩部位清洁度

实施(五):

现场跟踪监督,对接桩用硫磺胶泥进行试验,硫磺胶泥每100kg半成品做一组试件,检测硫磺胶泥配合比,控制硫磺胶泥施工温度在140—150oC,浇注时间不得超过2min,保证硫磺胶泥设计强度。

硫磺胶泥施工温度记录表

日期

9.13

9.14

9.15

9.16

9.17

9.18

温度

145.8

143.2

149.8

144.7

143.4

147.7

记录人

周伟

朱承道

周伟

朱承道

周伟

朱承道

硫磺胶泥施工温度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有效避免了接桩处裂隙。

实施(六):

组织所有机械操作人员集中培训,并请有施工经验的老师讲解理论知识和现场操作程序,严格考核,不合格的操作工人严禁参加本工程施工。

培训时间

培训内容

授课人

培训地点

2003.9.11

静压桩的施工规范

姜传文

工程部

2003.9.12-14

静压桩施工的操作规程

刘军

施工现场

效果比较

(一):

1.2003年9月22日,工程部QC技术小组组织有关人员对学府花苑12#楼的桩基分部工程进行验收。

验收统计数据见下表。

(共计打桩644棵)

存在问题

数量(棵)

占总桩数的%

沉桩达不到要求

3

0.46%

桩顶掉角

7

1.09%

桩顶位移

2

0.31%

合计

12

1.86%

2.实施前后桩位掉角、桩顶位移、沉桩达不到要求的比较:

结论

(一):

实施后桩顶掉角、桩顶位移、沉桩达不到要求情况发生率为1.86%,实现了预定课题目标。

效果比较

(二):

2003年9月23日,由建筑单位再次委托淮安市建筑工程检测中心对学府花苑12#楼的桩基采用低应变动力检测,根据《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JGJ/T93-95)的检测标准,总计检测桩65棵。

(总桩数644棵)

检测桩数

(棵)

其中

A类桩数

(棵)

占总数%

B类桩数

(棵)

占总数%

C类桩数

(棵)

占总数%

65

53

81.54%

12

18.46%

0

0

2.实施前后A、B、C类桩数据统计表

结论

(二):

数据表明实施后A类桩达到了81.54%,B类桩降低至18.46%,杜绝了C类桩出现,实现并超过了预定课题目标。

企业效益:

学府花苑一期工程4#楼桩基共计538棵,经设计院现场确定对部分不合格桩采用补桩处理,共计补桩12棵,按每棵费用约计600元计算,共计增加工程造价7200元,以此类推,一期工程总计桩总数4026棵,将增加工程造价54000余元。

桩基质量缺陷得到有效控制,大大避免了偏桩及裂桩重新补桩的经济再投入,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投入成本,工程质量得到了肯定。

巩固措施:

工程部QC小组攻关制定的静压桩施工质量控制实施对策,在学府花苑小区一期工程2#A、2#B、3#、7#、11#、16#楼桩基施工过程全面应用,上述楼号桩经检测全部符合施工规范规定及要求。

我们将在花苑小区二期工程桩基施工过程继续全面应用。

今后打算:

经过我们小组的技术改进,部分解决了静压桩施工质量缺陷,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创造了经济效益,我们在具体工作中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我们将针对存在的遗留问题,采取必须措施,力争逐步完善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