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地理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26063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73.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地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地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地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地理教案.docx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地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地理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地理教案.docx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地理教案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地理)教案

  设计思想本节内容知识点较多,趣味性较强,教学中以生活实际为先导,运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使学生在学到基本知识的同时,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①运用地图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以及各地民居建筑的差异,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①举例说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③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培养学生保护和珍惜传统传统聚落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图文资料、解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认识保护传统聚落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保护和珍惜传统聚落的意识。

教学重点①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②聚落的发展与保护。

教学难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启发、读图分析、讨论、比较为主的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1、教师绘制有关的投影片和收集景观图片;2、学生课下收集聚落景观图片。

教学过程[导人新课]创设情景利用介绍乡村景观和城市景观的录象或图片导入。

板书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提问:

什么叫聚落?

聚落可分为哪两大类?

活动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78第一自然段,找出答案,积极发言。

(使学生知道聚落的概念及其类型。

)板书一、乡村和城市1、聚落的概念和类型活动2、指导学生阅读课文P78第二自然段,并结合生活实际,思考回答:

①居住在乡村与城市两种不同类型聚落的居民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有何不同?

你能举几个例子吗?

(乡村主要从事耕作、放牧、捕鱼、伐木等生产活动。

城市聚落的居民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

)②乡村聚落按聚落中的居民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有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的等)活动3、投影展示课本图“人们居住在不同的聚落里”和图“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

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并结合自己的了解,学习小组内讨论说明乡村与城市景观的主要差异。

说明:

①教师可先启发学生从房屋的密集程度、高度,道路修筑情况、商店、学校、医院的多少方面作对比。

②组织形式:

可把全班分成两个大组,引入竞争机制,组织学生抢答,看哪个组观察仔细,回答更全面。

活动4、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投影展示下表,进一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的差异。

房屋道路修筑情况商店的多少学校的多少医院的多少有无农田有无果园有无鱼塘其他差异自然景观改变的大小密集度高度乡村稀疏矮稀疏少少少有有有人口稀疏小城市密集高密集多多多无无无人口密集大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乡村与城市不仅景观特征不同,而且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也不同。

景观特征不同板书2、乡村与城市的差异生产活动不同承转同样是乡村聚落,不同地区景观是否相同呢?

活动5、指导学生观察图“不同地方的村落景观”,小组讨论:

①图中哪幅照片所示的村落分别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欧洲?

请说出判断的理由。

(照片A所示的村落分布在非洲,B分布在欧洲,c分布在亚洲。

)②这三张照片说明了什么问题?

(同样是乡村,不同地区的景观也是不一样的。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点拨归纳:

乡村与城市不仅景观特征不同,而且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也不同,即使同样是乡村,不同地区的景观也是不一样的。

教师适当补充一些不同地区的乡村或城市的景观资料,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承转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

为什么有的聚落大?

有的聚落小?

一个聚落为什么建在这里?

而不是建在那里?

这与自然环境有关系吗?

板书二、聚落与环境活动6、指导学生读图“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并阅读课本P80第1自然段,思考:

①人们为什么要选择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的地区作为聚居地?

②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有哪些?

你能举例说明吗?

说明:

①教师组织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讨论时要结合自己知道的生产和生活的实际。

②教师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积极发言,并及时给予正确评价。

小结: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归纳总结:

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环境,除课本图中列举出来的地形、资源、土壤、水文、交通因素以外,还有气候、植被、地质等因素。

并举例说明。

板书1、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活动7、指

  导学生阅读课文P80最后一个自然段,并读图“平原地区聚落众多”,请同学们联系前面学过的世界人口分布知识,思考:

目前世界上的聚落为什么集中分布在平原地区,而高山、荒漠地区就较少或没有聚落分布呢?

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

平原地区,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历史悠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因此,聚落分布比较稠密;而高山、荒漠地区,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困难,因此,就少有或者没有聚落。

板书2、世界上聚落的分布承转世界各地自然环境条件差异很大,各民族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不同,他们的聚落建筑形式、建筑材料是否相同呢?

活动8、指导学生读图~,是学生认识聚落民居建筑受自然环境和当地居民生产活动、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等的影响,形成了不同的建筑风格。

活动9、指导学生读图~,小组讨论:

三地的民居与当地的自然条件有何关系?

说明:

把学生分成三个大组,分别讨论三幅图,三组之间展开竞争,看哪个组回答的最好。

小结:

教师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投影下表,归纳总结:

当地的气候特点民居的建筑特点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严寒很低矮,无窗户,保温效果好我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冬冷夏热利用黄土挖掘窑洞,具有冬暖夏凉的功能我国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竹楼高温多雨屋顶坡度陡,下部通风隔潮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列举一些自己知道的其他地区的民居建筑,并说明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如:

我国新疆地区气候干燥,风沙大,建成平顶房,其屋顶可以用来晒庄稼;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一般都建成墙体较厚有火墙、火炕的居室,那里风比较大,所以窗纸都贴在窗户外面。

板书3、各地民居建筑的差异承转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聚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人们的居住条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也给人们留下了许多遗憾,一些传统的聚落遭到了破坏,甚至消失。

因此,如何处理好聚落的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就成了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

三、聚落的发展与保护活动1、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说一说你所居住的城市、县城和乡村聚落发生的变化,谈谈聚落的发展有哪些主要的表现?

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好处?

教师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基础上给予评价归纳。

板书1、聚落的发展变化活动2、教师指导阅读课文第2、3自然段,并结合所在地区有价值的纪念地、建筑群遗址和民居等传统聚落以及它们目前的处境,说一说为什么在聚落发展的同时,还要保护有特色的传统聚落和民居?

教师先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然后各小组代表发言,在此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

传统聚落是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保护传统聚落有重要意义。

板书2、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活动3、指导阅读课本P82阅读材料“传统聚落和世界文化遗产”,并结合观察图“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和图“我国云南的丽江古城”的实例(如果当地有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实例更好),使学生了解世界文化遗产的知识和情况,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保护传统聚落的重要性。

活动4、组织学生先在学习小组内互相介绍交流自己所知道的外国和我国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文化遗产,并记录下各自的名称。

然后让两名同学作主持,把各组的记录收集起来宣读,让全班同学裁判,看看哪个组列举的最多,使大家了解更多的世界文化遗产(教师也可适当补充资料,以开拓同学们的知识面)。

活动5、组织辩论:

北京城市建设中关于四合院的开发和保护有不同的观点和做法,你的看法如何?

说明:

①先把学生分成四个大组,各组选出主辩上来抽题,并组织本组同学围绕所抽题目进行讨论。

要求各组阐述本组的观点和做法并说明理由②组织学生辩论。

小结:

教师对学生辩论的结果不需要多讲,主要肯定学生的积极探讨态度。

让学生明白对于传统聚落中民居的开发与保护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方考虑,综合论证,才能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培养学生保护和珍惜传统聚落的意识,使学生明确保护传统聚落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并把这种责任和义务变成自觉的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

板书设计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一、乡村和城市1、聚落的概念和类型2、乡村和城市的差异3、各地民居建筑的差异二、聚落与环境1、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环境因素2、世界聚落的分布3、各地民居建筑的差异三、聚落的发展与保护1、聚落的发展变化2、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评价建议本课的知识点较多,教师应在考察基本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各方面表现,如是否能运用图片资料解决问题,是否积极参与了教学活动,教师可综合学生在语言表达、与人合作及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表现,进行总体评价。

教学后记本课知识点较多,灵活多样的地组织好教学是关键,一些问题学生在阅读、讨论的基础上能够自己解决,教师千万不要包办代替。

人类的居住地—聚落这一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