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1《教学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20227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281《教学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0281《教学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0281《教学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0281《教学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0281《教学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281《教学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docx

《0281《教学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281《教学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281《教学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docx

0281《教学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281)《教学论》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1:

[论述题]

 

一、名词解释题

1、教学

2、教学组织形式

3、个别化教学

4、教学设计

二、简答题

1、教学环境的特点是什么?

2、教师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3、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4、教学艺术的共性特征有哪些?

三、判断说理题

1、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向学生注入知识的过程。

2、课的基本操作程序是教新教材、巩固新教材。

3、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观是指学生生命的成长与发展。

4、综合课程是为克服分科课程带来的弊端而产生和发展的。

5、学生的学是教学中的关键问题。

6、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就是对学习需要的分析。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教学

教学是指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以教材为中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中,通过沟通、交流与合作,促进学生掌握知识与自我发展的活动。

2、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组合的结构形式。

(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3、个别化教学

个别化教学是为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能力而设计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4、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指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运用系统方法,对参与教学活动的诸要素所进行的一种分析和策划的过程。

二、简答题

1、教学环境的特点是什么?

教学环境的特点是具有特定的环境区域、具有特定的环境主体、具有特定的环境内涵。

2、教师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教师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大致要经历四个阶段:

模仿性教学阶段、独立性教学阶段、创造性教学阶段、艺术性教学阶段。

3、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1)传播知识与发展能力;

(2)形成技能和培养能力;(3)培养与发展个性。

4、教学艺术的共性特征有哪些?

教学艺术的共性特征有:

形象性、情感性、独创性、个性化、实践性。

三、判断说理题

1、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向学生注入知识的过程。

错误。

教学过程就是以师生相互作用的形式进行的,以教科书为主要认识对象的,实现教学、发展和教育三大功能和谐统一的特殊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

2、课的基本操作程序是教新教材、巩固新教材。

错误。

课的基本操作程序是:

组织教学、检查复习、教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3、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观是指学生生命的成长与发展。

不全面。

所谓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观,所强调的是课堂教学是师生真实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的生命历程,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有学生生命的成长与发展,而且有教师的专业成长。

从学生的角度看,课程教学活动是他们学校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主动的参与、积极的探究,达到对世界的认识,使自己的认识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也使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得到满足,使自己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得到锻炼,从而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全。

从教师的角度看,课堂教学是教师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教师在课堂上不只是完成外界所交付给他的任务,不只是为了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单向付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逐步加深对教师职业的认识,形成责任感和使命感,产生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愿望和动机,意识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对于搞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性等,而这些对于教师的发展完善而言,是有着积极意义的。

教师能够在自己事业追求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服务社会,同时也提高自己,不断进步。

4、综合课程是为克服分科课程带来的弊端而产生和发展的。

正确。

综合课程以一定的方式将两门或两门以上的传统的分科课程整合成一门课程,或者注重传统分科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

综合课程是作为科学知识综合化的产物、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为克服分科课程带来的弊端而产生和发展的。

5、学生的学是教学中的关键问题。

正确。

在“教”和“学”这一主要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即学生的学是教学中的关键问题,教师的教应围绕学生的学展开。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才能达到教学目标,其他任何人无法替代学生的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

学生唯有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才能认识客观世界、认识社会,把课程、教材中的知识结构转化、纳入到自身的认知结构中去;学生唯有发挥主观积极性,才能在主动探究的学习中锻炼自己,发挥自己的才能;学生唯有经过自己的体验,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6、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就是对学习需要的分析。

不全面。

教学设计的背景分析包括对学习需要的分析、对学习内容的分析、对学生的分析。

1:

[论述题]

以下各题可只答要点,意思相近可得分。

正确率100%-90%可得满分10分,90%以下视具体情况酌情扣分。

一、名词解释题

1、行为目标

2、形成性目标

3、教育目标

4、教学目标

二、简答题

1、教学内容的微观组织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2、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教学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指的是什么?

4、如何优化师生人际关系?

三、论述题

1、班级教学的优点是什么?

2、为什么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不能由教师教的活动所取代的认知活动。

3、比较接受式教学和发现式教学的优缺点。

4、贯彻与实施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行为目标

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可观测的行为的形式来陈述的教学目标,它指明教学活动后学生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2、形成性目标

在教学情境中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而逐渐形成的教学目标,叫做形成性目标。

3、教育目标

教育目标是一个关于教育活动之预期结果的总的概念,是指一定的教育活动所要促成的预期的身心变化。

4、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所要达到的标准、要求所作的规定或设想。

二、简答题

1、教学内容的微观组织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教学内容的微观组织需要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的关系,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关系,直线式与螺旋式的关系。

2、教学内容选择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1)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基础性。

其原因在于:

一是知识激增和学校教学的有限性;二是中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当然,强调作为教学内容的知识的基础性,并不是不让学生接触有关学科知识的新发展,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适当地让学生了解一些学科前沿性的新知识。

(2)教学内容应该贴近社会生活。

学校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当代社会生活,学校教学应该满足社会生活的需要,为此,教学内容应该与社会生活联系在一起。

(3)教学内容应该符合学生实际。

一是要符合学生的需要,二是要符合学生的兴趣。

要防止两种错误的倾向,一是过于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局限于学生的现有水平,二是过于强调趣味性。

3、教学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指的是什么?

学校的建筑、校园、校舍、教学设施、教室中的色彩、照明度、温度、背景噪音、班级规模、座位排列方式等师生双方教与学活动所处的客观环境,是教学的物理环境。

师生人际关系、校风、班风、课堂教学气氛等,属于教学的心理环境。

4、如何优化师生人际关系?

第一,要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人,而不是认知体来研究。

教师确立“心中有学生”的思想,把学生当作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

师生之间是民主的、平等的关系,教师的职责在于“引路”而不是“包办”。

第二,选择正确的管理模式。

第三,移情性理解。

是在情绪、情感及理智上都处于他人的地位来考虑问题,变换角色来处理问题。

三、论述题

1、班级教学的优点是什么?

(1)一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扩大了单个教师的教育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也为在教师人数有限的情况下扩大教育规模、普及教育提供了重要保障。

(2)以固定的班级为组织形式,有利于形成一个具有强大教育力量的集体,培养集体主义品质。

(3)以班级为组织单位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之间交流、竞争、相互启发、相互促进,从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4)将学生编成固定的班级,有利于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管理效率。

(5)班级教学往往是与上课的教学活动形式联系在一起的,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有助于教学活动的规范化、有助于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2、为什么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不能由教师教的活动所取代的认知活动。

(1)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具有独立的主体意识。

(2)学生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也具有发展的可塑性。

(3)学生是能够主动建构知识的人,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

3、比较接受式教学和发现式教学的优缺点。

接受式教学是指学生通过教师呈现的教学内容来掌握现成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教学形式。

接受式教学的主要优点是:

首先,它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其次,接受式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书本中获取知识的能力,这对他们的终身学习是有益的;最后,在教学经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学校,接受式教学要求的教育设施水平较低,因而经济易行。

其缺点是:

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精神及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

发现式教学是学生通过自己再发现知识形成的步骤,以获取知识并发展探究性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

发现式教学的主要优点是:

一旦学生体验到发现的乐趣,就会大大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有利于保证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学生掌握了发现的方法和探究的方式,有助于保持记忆并形成迁移能力。

其最大的缺点是教学过程费时较多。

4、贯彻与实施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      发挥教学原则的整体性功能和作用。

(2)      运用教学原则要处理好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3)      实施教学原则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引进与吸收的关系。

1:

[论述题]

以下各题可只答要点,意思相近可得分。

正确率100%-90%可得满分10分,90%以下视具体情况酌情扣分。

一、名词解释题

1、学科课程

2、活动课程

3、隐性课程

4、校本课程

二、简答题

1、学科课程有哪些优势?

2、活动课程的优点与不足?

3、教学模式的含义与基本要素是什么?

4、范例教学的基本含义。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教学目标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功能。

2、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3、为什么说教学方法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内容的手段?

4、为什么说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试举某一学科的教学实例来加以说明。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学科课程

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而成的课程。

2、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3、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是指没有明确计划的、广泛存在的、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的课程。

4、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又称“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学校课程”,它是由实施课程的学校自己决策、自己设计的课程。

二、简答题

1、学科课程有哪些优势?

学科课程的优势在于:

第一,它有助于传承人类文化遗产;第二,它有助于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大量的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教学效率;第三,它有助于组织教学活动,有助于组织教学评价。

2、活动课程的优点与不足?

活动课程的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其优势有:

第一,它能够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学习动机;第二,它能够有利于将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以活动为中心整合起来。

其缺陷在于,容易导致对文化遗产、对系统的知识学习的忽视。

3、教学模式的含义与基本要素是什么?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围绕某一教学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型和活动程序。

教学模式的要素包括:

教学理念、结构、程序、评价。

4、范例教学的基本含义。

范例教学是通过典型事例和教材中的关键性问题的教授和探索,促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带动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性和普遍性的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

三、论述题

1、为什么说教学目标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功能。

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所要达到的标准、要求所作的规定或设想。

教学目标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方面的功能是十分明显的。

首先,当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内部需要相一致时,学生为了满足内部需要,就会为达到目标而努力;

其次,当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兴趣相一致时,这种教学目标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学习;

再次,当教学目标的难度适中时,这种教学目标能够较明显地起到激励学习活动的作用。

2、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哪些?

(1)      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

(2)      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3)      根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4)      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

(5)      依据教学环境条件选择教学方法。

3、为什么说教学方法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内容的手段?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密切交互的过程,所以教学方法并非单指教师的工作方法。

教学方法最主要的本质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密切联系,这种联系表现为教与学的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双边活动。

4、为什么说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试举某一学科的教学实例来加以说明。

首先,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各门学科知识,总会使学生在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同时,形成相应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立场、观点和态度,从而对学生的价值观、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旨在掌握特定学科知识的学习活动本身也具有巨大的潜在的教育性。

第三,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的班级社会气氛和人际关系的性质也影响着学生的品德和性格。

例如,数学课的教学,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和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严谨认真、有错必纠、提前预习、及时复习等学习习惯;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在合作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又通过合理的竞争,激发学生的进取心等。

1:

[论述题]

以下各题可只答要点,意思相近可得分。

正确率100%-90%可得满分10分,90%以下视具体情况酌情扣分。

一、名词解释题

1、形成性评价

2、总结性评价

3、表现性评价

4、课程评价

二、简答题

1、教师教学工作包括哪几种形式?

2、什么是档案袋评价法?

谈谈你对这种评价法的看法。

3、运用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4、比较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

三、判断说理题

1、教学目标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功能。

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应该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来源之一。

3、教育目标包含教学目标。

4、以某项测验应达到的目标为参照点的评价,是常模参照评价。

5、教学评价中要注意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

6、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很低,教学评价应以教师的外部评价为主。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形成性评价

在教学进行过程之中,为了引导该项教学前进或促使教学更为完善,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定,叫做形成性评价。

2、总结性评价

首要目的是给学生评定成绩,并为学生作证明或提供关于某个教学方案是否有效的证据,这是总结性评价。

3、表现性评价

对学生在实际完成某任务或一系列任务时,所表现出的在理解与技能方面的成就,以及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等的评定,称为表现性评价。

4、课程评价

是在系统调查和描述的基础上对学校课程满足社会与个体需要程度作出判断的活动。

二、简答题

1、教师教学工作包括哪几种形式?

教师教学工作评价通常包括学生评价、教师自评、同行评价、领导评价和专家评价等几种形式。

2、什么是档案袋评价法?

谈谈你对这种评价法的看法。

档案袋评价法是指学生把自己有代表性的作品汇集起来,以展示自己的学习和进步的状况。

这种方法克服分数至上的弊端,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

但此法在使用时应注意规范性。

3、运用讲授式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讲授式教学方法是教师主要运用语言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传播思想观念,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1)      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

(2)      教师的教学语言应具有清晰、精练、准确、生动等特点。

(3)善于设问解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积极的思维活动。

4、比较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

教学设计不同于传统备课。

传统教学中的备课往往是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以教师为中心,凭借教学经验、主观意志进行安排和策划,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较低。

教学设计,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在最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树立了崭新的教学理念,即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以学生的“学”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遵循了学习的内在规律。

三、判断说理题

1、教学目标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功能。

正确。

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所要达到的标准、要求所作的规定或设想。

教学目标在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方面的功能是十分明显的。

首先,当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内部需要相一致时,学生为了满足内部需要,就会为达到目标而努力;其次,当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兴趣相一致时,这种教学目标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学习;再次,当教学目标的难度适中时,这种教学目标能够较明显地起到激励学习活动的作用。

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应该作为教学目标的重要来源之一。

正确。

首先,学校的教学活动必须直接为当代社会生活服务,直接满足当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其次,学校的教学活动必须为人的发展服务,而人总是社会的人,人离不开当代社会生活。

所以,从促进人的发展角度来讲,学校教学活动也离不开当代社会生活。

3、教育目标包含教学目标。

正确。

教育目标是一个关于教育活动之预期结果的总的概念,是指一定的教育活动所要促成的预期的身心变化。

教学目标是关于教学活动的预期结果所要达到的标准、要求所作的规定或设想。

教育目标包括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其中最高层次为教育目的,最低层次为教学目标。

教育目标与教学目标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4、以某项测验应达到的目标为参照点的评价,是常模参照评价。

错误。

以某项测验应达到的目标为参照点的评价,是标准参照评价。

常模参照评价是指以某一团体在考试中达到的平均成绩为参照点的评价。

5、教学评价中要注意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

正确。

量化评价把复杂的教育现象加以简化或数字化,不仅不能保证其评价的客观性,而且容易丢失教育中最有意义、最根本的内容。

质性评价不是对量化评价的简单否定,而是对量化评价的一种反思性批判与革新,它在很大程度上能进行整体性评价,从而给予学生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

两种评价可以做到优势互补。

6、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很低,教学评价应以教师的外部评价为主。

错误。

教师的外部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应该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我们仅重视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只强调外部评价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而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我们的教学就很难发展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以及自我教育能力、终身学习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