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四合院.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19599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3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榆林四合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榆林四合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榆林四合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榆林四合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榆林四合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榆林四合院.docx

《榆林四合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榆林四合院.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榆林四合院.docx

榆林四合院

榆林是有名的塞上古城,是黄土高原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的交汇地,这里曾经商贾云集,商号店铺鳞次栉比,榆林也是九边重镇之一,这里不但有长城及要塞镇北台,明代还曾三拓榆阳,建成规模宏大的城池。

自幼长于榆林的我梦中总会交织着那样的画面;不宽的巷子,古朴而幽深。

每当放学回家,总要与伙伴同行经过幽长而充斥着各种饭香味的老巷。

只要不是寒冬腊月,老巷是孩子们真正的游乐城,在宽大精美的院落内捉迷藏、在厚厚的影壁下写字画画或是坐在有石鼓的大门前唱歌玩闹,一直到夕阳西下,母亲喊吃饭的声音传来才姗姗回家。

很长时间以来,古城榆林都有着“小北京”的雅号,而此名的来历,正是出自原来遍布城中的四合院。

“长街十里,城扁街宽,坚厚的墙垣,宽敞的庭院,铺户家宅,都略具北平的局面。

”半个多世纪前,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在《绿树清泉的榆林》中用如此诗句深情地赞美榆林。

榆林古城内的居民院落以四合院为基本形式,房屋青砖灰瓦,飞檐走兽,构造精美,有所谓‘五脊六兽,穿廊虎抱’的传统做法。

规范的四合院门前有照壁,两侧为精美的垂花门,庭院宽阔,多达四进院。

屋前有廊,雕梁画栋,非常富丽。

前后院以院门相连,曲径通幽,清雅别致。

四合院多取南北方向,少数为东西方向,坐北朝南,坐东朝西,为正房,正房一般为5间,两旁设耳房,南房,西房,为倒座,左右两边各3间称厢房。

具有代表性的有吕二狮巷吕家院;大有当巷任家院,芝圃上巷高家院,后水圪坨中巷尚家院等。

?

2003年10月,西北人文资源调查及数据库“民居”课题组曾来到榆林对本地20余座四合院进行过考察,给予榆林四合院较高的评价。

从明清直至20世纪80年代,榆林城区尚有四合院1100座,但由于“文革”“破四旧”和近几十年来的“建设性破坏”,市廛民居,拆改逾半,雄峙数百年的古建筑,充沛艺术特殊趣味的四合院,仅余大略,芜杂可叹。

据统计,城内现存四合院700余座,其中具备基本规模的只有90多座,而保存较完整的仅有9座。

因此,保护榆林四合院就成为迫在眉睫、责无旁贷的历史义务。

虽然近几年,政府做了相关的管理规定,也有了修建类似民俗博物馆的实际行动。

但在其间穿行,看着昔日的各种生活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总感觉少了些市井生活气息。

毕竟,没有人的生活,那些老宅不过是文化的遗迹,是死去的历史。

只有当人与城市处于一种水乳交融的状态时,城市的性格魅力才会真正的流光溢彩。

榆林明清四合院作为文化遗存的老建筑是城市文化特色的集中表现,保护好它们,无形中就留住了城市个性赖以存在的载体,保留住了这座城市独有的气质。

深宅大院到破大杂院

榆林四合院的历史变迁

骈福堂垂花门和影壁

    “长街十里,城扁街宽,坚厚的墙垣,宽敞的庭院,铺户家宅,都略具北平的局面。

”半个多世纪前,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曾在《绿树清泉的榆林》中用如此诗句深情地赞美榆林。

    很长时间以来,古城榆林都有着“小北京”的雅号,而此名的来历,正是出自原来遍布城中的四合院。

经历了战火的洗礼和历史的创伤,现在的榆林四合院到底是怎样一副模样?

居住在那里的人们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走进了榆林四合院。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说:

“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了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便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

”而四合院正是我国古代建筑的典范,并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榆林城中的四合院,大大小小,星罗棋布,或处繁华喧闹街面,或处幽静深巷之中;或独家独户居住,或数户人家合居,构建了一个以家庭院落为中心,街坊邻里为主体,大街小巷为干线的复杂社会系统。

四合院

记录着榆林历史

    榆林城内的四合院多建于明清两代。

时至今日,这些四合院已经成为历史文化名城榆林的核心内容,堪称榆林历史、建筑艺术和科学的载体。

    榆林四合院多取南北方向(少数为东西方向),坐北朝南(坐东朝西)为正房,正房一般为5间,两旁设耳房,南房(西房)为倒座,左右两边各3间称厢房。

还有四合院系两个以上四合院串联而成,称大四合院。

记者在采访中仅见到牌楼上巷4号郭家大院、大有当巷3号、4号、6号院(3院原为一体)为三进式,二进四合院包括后水圪堵中巷1号尚家大院、李学士上巷6号院、24号胡家大院、李学士中巷3号郭家大院、吕二师巷4号吕家大院等。

其余四合院大多都为独院结构。

    自明代中叶以来,榆林城文官武将、边商富贾和手工业者云集。

长街短巷、高墙低檐的四合院便成为各阶层人士聚居的处所。

今大有当巷4号院、吕二师巷4号院和马店巷9号院就分别是明清两代贺、吕、崔三位总兵的宅第。

    四合院的规模与档次取决于居民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

官绅富豪的府邸宅居五脊六兽,穿廊虎抱,门楼两侧置有石狮石鼓。

平民百姓的四合院则多为砖木结构一进两开的瓦房,单檐平出,因陋就简。

破四旧

四合院遭灭顶灾

    据文管部门统计,榆林城内现存四合院700余座,其中具备基本规模的只有90多座,而保存较完整的仅有9座。

2003年10月,西北人文资源调查及数据库“民居”课题组曾来到榆林对本地20余座四合院进行过考察,给予榆林四合院较高的评价。

他们还分析了榆林四合院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并对榆林四合院的保护现状表示担忧。

    榆林解放以后,政府将大户人家的四合院分给了穷苦百姓。

完整的四合院就这样被人为切块、改造,有的被多次变卖,最终面目全非。

    记者在李学士上巷6号院采访时,77岁的惠鸿章告诉记者:

“这座院子住有惠、张、高、李四户人家,我们惠家也是在解放后从‘刘三长’手里买下的房子。

当时‘刘三长’为抽大烟,将祖产便卖得精光,听说还把自己的老婆卖了,最后孤身一人走了西口。

至于后来这院子又倒过多少手、换了多少人家,没人能说得清了。

    惠鸿章还介绍了旧社会房屋买卖的一些情况,“买卖四合院一般都有专人负责联系买家和卖家,在旧社会一般把这类人称为‘房牙子’(含有一定的贬义)。

”记者心想,这应该就是今天房屋中介行业的前身。

    “破四旧”和“文革”时期,榆林城中的四合院更是遭遇了灭顶之灾。

牌楼上巷4号郭家大院82岁的女主人徐经华说:

“我家的‘成分’被定为商业资本家,‘文革’开始后‘造反派’、‘红卫兵’就来到我们家打、砸、烧,家里祠堂的牌位堆成了小山,烧着之后火光冲天。

门口的石狮、屋顶的墀头都被砸烂,他们还爬上房顶,砸掉烟囱上用来作装饰的卧狮。

当时真的是一批刚走,下一批又来,在家里挖地三尺,非要找到那些所谓的‘宝贝’。

    家住大有当巷4号的马鸿玉老人也有相同的经历。

为了保护自家影壁墙上砖雕的《大雁归来图》不被破坏,他们不得不用黄泥将墙体整个糊住。

脏乱差

四合院变大杂院

    进入新世纪后,榆林市实施了“六楼骑街”改造建设项目。

但随着榆林老街改造完成,南大街21号大车马店、北大街1号等四合院就永远地消失了。

    实际上实现“改造”的不光是老街。

由于多数四合院经年已久,出现了瓦坏漏雨、木结构腐朽等问题,很多四合院的居民索性将四合院的局部甚至全部改造成了平房,这种情况在临街的地方尤为明显。

    普济寺中巷2号的主人为路氏。

路氏祖籍山西保德,后因经商(卖布)来到榆林,于清同治年间从原主人慕氏手中购得这座四合院。

78岁的路连城告诉记者:

“这座四合院已经有了300多年的历史,原来影壁上还雕有一幅《孟浩然踏雪寻梅》的图画。

但因为家庭成员过多,加之房屋破损严重,于2002年将原有四合院全部拆除,建成两层共计24间的楼房。

”该四合院目前只保存了一座大门,但大门内外的墙壁上还镶嵌着四块雕有鲤鱼、梅花鹿、梅花等吉祥元素的木雕。

记者不禁对这座四合院的消失深感惋惜。

    在贾盘石巷的一座四合院里,记者看到的是一幅“脏乱差”的场景:

冬季取暖用的无烟煤,淘汰下来的旧家具,用来生火的木材,横七竖八的晾衣绳,随便接起的电线,漏雨的房顶也铺满了防雨布,院中还堆满了摆地摊用的桌椅板凳,还有点点花草点缀其间……

    徐经华告诉记者:

“这种情况在四合院里很普遍。

我们的院子本来就大,主家构成也很杂,再加上一些外来务工人员,给孩子陪读的家长,可谓是人员混杂。

我在这院里生活了60多年,说实话现在院子里住着哪些人我都说不清。

 

建筑特点/榆林四合院编辑

榆林四合院图册

榆林城的四合院有四种形式:

独式四合院、两院式四合院、穿院式四合院、毗连式四合院。

榆林古城内的居民院落以四合院为基本形式,房屋青砖灰瓦,飞檐走兽,构造精美,有所谓‘五脊六兽,穿廊虎抱’的传统做法。

规范的四合院门前有照壁,两侧为精美的垂花门,庭院宽阔,多达四进院。

屋前有廊,雕梁画栋,非常富丽。

前后院以院门相连,曲径通幽,清雅别致。

四合院多取南北方向,少数为东西方向,坐北朝南,坐东朝西,为正房,正房一般为5间,两旁设耳房,南房,西房,为倒座,左右两边各3间称厢房。

具有代表性的有吕二狮巷吕家院;大有当巷任家院,芝圃上巷高家院,后水圪坨中巷尚家院等。

史书记载/榆林四合院编辑

《延绥镇志》记载:

古城榆林始建于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后历经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弘治五年(1492年)、正德十年(1515年)三次扩建,史称“三拓榆阳”,及至清同治年间,始成今日之状。

榆林城内的民居以四合院为基本形式,多建于明清两代,星罗棋布、鳞次栉比的四合院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榆林的核心内容,堪称历史、艺术和科学的载体。

[1]

文物保护/榆林四合院编辑

榆林四合院图册

据文献记载,榆林是国务院1986年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从明清直至20世纪80年代,榆林城区尚有四合院1100座,但由于“文革”“破四旧”和近几十年来的“建设性破坏”,雄峙数百年的古建筑,充沛艺术特殊趣味的四合院被拆改逾半。

据文管部门统计,城内现存四合院700余座,其中具备基本规模的只有90多座,而保存较完整的仅有9座。

其余大多已不同程度的遭受破坏,古城实则只剩“空壳”。

因此,保护榆林四合院就成为迫在眉睫、责无旁贷的历史义务。

[2]

寻访了榆林九座残存的四合院后我无语了

时间:

2017-02-2609:

20:

00编辑:

观榆来源:

网络

这是观榆的第10篇图文

作者/ifabregas

由于疏于保护,榆林的四合院濒临消失。

统计资料显示,从明清至上世纪80年代,榆林城区尚有四合院1100多座。

1986年,榆林市被列为历史文化名城。

而在这城市建筑环境中,古城的四合院民居占有重要地位。

而现如今,榆林城内现存四合院700余座,其中具备基本规模的只有90多座,而保存较完整的仅有8座。

任家院大有当巷4号

大有当巷4号,任家院。

据传原为清代驻榆总兵贺敬修住宅,后家道中落,几经转手。

图中左下角是古时候立旗杆的旗墩,本来应该是成对的,现存1个。

任家院大门,上方的檐口用雕有兽头的圆形瓦当和滴水兽头,人称「猫头滴水」。

任家院内,与正房对应的倒座房。

由于名气大、相对保存完整,任家院经常会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来宾,外国人看到榆林还有如此漂亮的四合院,都会惊叹不已。

画面中右手边是正房,为「穿廊虎抱」,建筑采用斗拱挑梁重檐结构。

房基高于院子地平面三级台阶,凸显主人地位。

四合院里堆满了杂物,只留下一条窄窄的通道。

这是与大有当巷4号任家院并排的另一个四合院,原本也属于任家院,现在已经被改造成砖结构房屋,贴上瓷砖。

袁家院李学士上巷12号

李学士上巷12号的袁家大院,原为清代名医袁硕甫的住宅,他的子孙后代们也多从事医药工作,擅长中医。

宣统二年(1910年)榆林发生瘟疫,袁家的汤药治疗并控制里疫情。

知府孙玉堂送匾「功同良相」,形容其救死扶伤的功劳,等同于一个好丞相。

匾额上的字迹还清晰可见。

正房的穿廊,阳光洒进来,一片温暖。

正堂廊柱上刻有一副对联——守孔孟遗传尊重常伦终日每怀齐家志,学岐黄妙术精通医理多年惟抱济世心。

院内的厢房,为了防水,房顶上铺了塑料布,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一棵5、6米高的柏树矗立在院子当中,给本来就古老的四合院又抹上了一层历史的意义。

张家院八狮上巷36号

八狮上巷的张家院,有一个中西合璧式的大门,这在整个榆林城都不多见。

这座四合院建于民国时期,据传国民党将军邓宝珊曾在此住过。

和上面的四合院一样,院子里堆满杂物。

据院内居住的人介绍,原本张家院的大门朝南,但如今南边是一个幼儿园。

郭家院牌楼上巷4号

牌楼上巷的郭家院,里面是一进三院。

据传郭家主要靠开油坊、面坊发家,人丁兴旺。

院内设月亮门2个,兼具实用性和装饰性,颇有画中画的感觉。

院内的垃圾成堆,朝南的房屋已经年久失修,不复当年模样。

院里的居民说,最近这里经常有小偷「光顾」,老四合院的日常安全成了大问题。

四合院的基本样貌仍被保留下来,如果院子中央的杂物能清理一下,还是很有特色味道的。

榆林民俗博物馆田丰年巷3号

这里本来是清末翰林胡鼎彝宅第,后卖给原榆中美术教师郭宪清。

上世纪40年代,这里是国民党军统驻榆情报站处所,解放后为榆林市工商联等机构所在地。

2003年,榆林市文化文物局为了保护即将消失殆尽的「榆林四合院」而划拨成立榆林民俗博物馆。

现在这里算是榆林最干净的四合院了,院内的几个房间陈列着许多榆林旧时候人家使用过的物品,例如民居、婚嫁、厨房等。

崔家院马店巷9号

崔家院是一进院的明末清初建筑,木雕砖饰简洁。

传说崔家曾有人做过总兵,隔壁则是魏忠贤祠。

院子中间是个大花坛,由于是冬天,基本没有什么花草,倒有一只小狗在花坛旁晒太阳。

李家院沙锅巷13号

鼓楼北侧的李家院,藏在一条叫做沙锅巷的小巷子里,实在难寻。

这里可以算是本次四合院之旅里见到的最破的院落了,早已没有四合院的样子。

吕家院吕二师下巷4号

吕家大院的大门是最气派的,两侧的石碑上记录着吕氏族人修复家族建筑的历史。

「榜眼及第」和「武魁」匾额高悬于大门之上。

明朝时期,吕氏先祖奉命驻守榆阳边陲而定居榆林,清朝雍正年间,吕傑由榆林卫武举考中第一甲赐武进士——榜眼及第,放二等侍卫。

雍正六年正月,任直隶张家口协右营游击。

雍正八年,任独石口参将。

后任宣化总兵。

除了这7个院子,我还寻访了一座四合院,就是位于后水圪坨中巷1号的尚家院。

但吃了闭门羹,不知院内详情。

只知道此院现在是榆林小曲研究会和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榆林小曲)展示馆。

其实,榆林还有很多四合院,由于时间关系,没办法一个个了解。

这里有一张榆林四合院的统计表,节选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王小莉的硕士论文《基于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对榆林四合院民居的研究》,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按照上面的门牌号一一走访。

由于城市人口急速增长,榆林的四合院无法满足住宿需求,现在大都分租给了多户人家,于是私搭乱建、随意堆放杂物的问题比较突出,让原本应该在建筑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四合院变得不伦不类,被破坏的程度十分严重。

另外,一圈转下来我也发现,四合院本身与现代生活有不相适应的地方,比如用水、取暖、如厕、防盗等等,但居民本身对于四合院价值的重视程度其实并不高。

2002年,榆林市政府颁布《榆林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办法》,表示应当对榆林古城内保存基本完好的明清四合院「制签挂牌、建档保护、制订维修计划、保持建筑风格」。

但除了这一纸文件,官方似乎再无动作对其进行实质性的保护,更没有建立起涉及立法、资金、机构、官员等多方面的、完整的保护体系。

再过几十年,这道正宗的「榆林风景」,不知还能不能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张季鸾故居今安在?

  两年多前,陕西日报曾以“张季鸾墓或迁榆林”为题,独家披露了一代报业宗师张季鸾在九泉之下也不得安宁而被迫将魂归故里的事实,很多人因此才知道他是榆林人。

那么,张季鸾在榆林的故居还在吗?

历史文化名城榆林是否能在为张季鸾提供长眠之地的同时,还张季鸾故居本来面目,更好地打出这张文化名人牌?

大门两侧竖立的皇帝赐予的三斗米和两斗米旗杆。

(点击图片翻页)

  从榆林古城老街中西合璧的钟楼向北走不远,有一条名为吕二师下巷的巷子。

据史料记载,一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名闻全国的榆林人曾在此居住过。

这个人曾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与于右任、李仪祉并称“陕西三杰”,国共两党同时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蒋介石称他为“一代论宗”,毛泽东说他“坚持团结抗战,功在国家”,周恩来等人誉他为“文坛巨擘,报界宗师”。

他,就是当时的《大公报》总编辑、在中国新闻史上无人比肩的一代报人张季鸾。

  毛泽东题字的巷子

  走到吕二师下巷口,只见上悬的匾额上有毛泽东手书的“榆林吕二师下巷”几个大字。

这样一条巷子怎么会有毛泽东手书的巷名匾额呢?

这正与张季鸾先生有关。

  原来,1938年,颇受总编辑张季鸾赏识的《大公报》记者杨令德来陕北驻站,张季鸾让其居住在榆林吕二师下巷五号院自己的祖宅里,同年,杨因外甥袁尘影入陕北公学学习期间被误会拘押,几次给毛泽东、高岗和陕北公学校长成仿吾去信请求释放。

没料到1938年12月14日和1939年1月22日,不到40天毛泽东就两次亲笔复信。

信封上均书“榆林吕二师下巷杨令德先生,毛缄”。

后来,世居吕二师下巷的吕家将“榆林吕二师下巷”几个字复制,制匾悬于巷口。

  沿着巷子往里走不远,就是吕二师下巷四号院,古色古香的大门上头悬一木匾,正中书写“榜眼及第”四个大字。

上款:

户部尚书癸卯五月丁酉署协办大学士徐元梦奉旨颁;下款:

清雍正岁次甲辰科中式进士第二名吕杰立;其意是户部尚书徐元梦奉旨给吕杰颁匾。

大门里边上部还悬一“武魁”匾额,落款是清乾隆岁次己酉科中式进士第四十三名吕调阳立。

从这两块匾上明显可以看出,这里住的并非张家,而是吕家。

  进得院内,发现这个四合院虽仍保留清朝建筑形制,却显得破败不堪。

据院内的住户说,这以前是吕家自己住的一个府邸,而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落魄的混合院,租住着各地的务工人员。

  据史料记载,明朝前期,现在的吕二师巷称为梨儿市巷。

明万历年间,榆阳吕氏先祖吕学诗携家眷来榆林做官,居住此巷。

清雍正二年(1722年),榆林吕氏三世祖吕杰参加北京武科举会试,荣中武榜眼,也就是第二名。

后官任御前二等侍卫、参将、宣化镇总兵。

乾隆中期,吕杰年老返回老家榆林,在吕二师下巷大修府邸,共建四个院落、百余间房,占地十多亩。

当时,吕二师下巷全为吕氏家族所有。

后在光绪年间,吕氏族人将吕二师下巷五号院卖给张姓,也就是报界宗师张季鸾的父亲张楚林。

当时,张家两兄弟张楚林和张翘林联袂同中文进士及第,誉满全陕西,由于他们同中进士,所以人们就将梨儿市巷按谐音改为吕二师巷,意则吕家之巷又出了张家两个进士。

当然,也有资料说是由于巷内住有吕氏兄弟二人,进学任师,人称吕二师,故有了这个巷名。

  张季鸾故居早已被毁

  从四号院再往前走,想着应该就是张季鸾故居五号院了,没想到却是一个公共厕所,厕所后面,有一栋家属楼屹立在那里。

  据在吕二师下巷居住的吕大爷讲,眼前的这栋家属楼就是在张季鸾故居的地基上建成的。

光绪年间,吕氏族人将大概有七八间房子的吕二师下巷五号院卖给张季鸾的父亲张楚林后,张楚林中了进士,后被派往山东任职,这个四合院一直被其亲属居住。

1901年初,张楚林在宁阳济南府病故,年仅13岁的张季鸾和两个妹妹陪伴母亲,雇两辆马车,扶父之灵柩,风雪中千里兼程驶回陕北。

当他们回到榆林时,家里的房子已被亲友占据,成了讼案。

据史料记载,当时张家的情境可以说是“几乎不能举火”,后张母诉讼要回部分房产,母子才得以安居。

  相关阅读

  陕人张季鸾铁骨书生文章报国为说真话两度入狱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坛活跃着一位从陕西走出的报人,他曾任孙中山先生的秘书,他与于右任、李仪祉并称“陕西三杰”,他雄姿英发,声名甚盛,所撰写之评论,一经刊布,每每震动朝野,街谈而巷议之。

他逝后,社会各界名流政要亲往吊唁,极尽哀荣。

他,就是被周恩来等人誉为“文坛巨擘,报界宗师”的榆林人张季鸾。

【详细】

  张季鸾之墓将从西安市长安区迁至榆林生态公园

  日前,笔者从市政协获悉,榆林骄子、报界宗师张季鸾先生之墓将从西安市长安区迁至榆林生态公园。

【详细】

毛泽东手书的巷名。

  张季鸾16岁时,求学于关中书院,母亲仍生活在吕二师下巷的五号院里。

1904年,张季鸾时年17岁,其母王氏病逝,他接讣闻遂由三原宏道学堂回到老家榆林奔丧。

1908年,张季鸾在日本留学期间短暂回国,遵从父母生前遗命媒妁之言,在五号院与榆林颇有声望的高氏家族的女儿高云轩完婚。

在榆林逗留期间,他曾应邀在榆林中学讲学。

1934年9月底,张季鸾为纪念其父张楚林冥诞100年、其母王氏忌辰30周年,携家眷回到故乡榆林,井岳秀等高官牵马坠镫,榆林人倾城出动,夹道欢迎,谒墓立碑,十分隆重,吕二师下巷之红盛自不待言。

这次回来,张季鸾在自己的老宅住了一个半月,离开后,因忙于《大公报》编务,再未回来。

  “文革期间”,张宅被军分区占领,“文革后”又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后被外经贸会购去,在原有的地基上建了家属楼。

  吕大爷感叹:

“吕家院子虽然破败,但是吕氏后人还算保留了一部分院落;张家老宅后来因没有人过问,已经不存在了,竟成为单位家属院了!

  擦亮这张文化名人牌

  1942年,张季鸾在重庆病逝后,他的遗体被迎返陕西故土,在一场规模盛大的公祭典礼之后,下葬于西安市杜曲镇竹林村一座占地40亩的陵园中。

去年,由于陵园多年来被蚕食殆尽,且周边环境污秽不堪,在榆林有识之士的呼吁下,有关方面已决定将张季鸾墓迁回故乡榆林。

  张季鸾墓地的保护日益被人们重视,然而他的故居却早已变为家属院,甚至连榆林古城里曾经有过张季鸾故居的事实也鲜为人知。

榆阳区文体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关于张季鸾这个大人物,我们听说过他的墓可能往回迁,但是上边并没有具体的文件,至于故居我们也不清楚。

  对于任何一座城市而言,文化名人故居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在一定程度上说,一座城市如果没有文化名人故居,人们的精神提升就没有标杆;一座城市如果只重物质而不重视特有的文化名人品牌,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就缺少灵魂。

对于榆林这样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来说,尤其如此。

  榆林人应该好好反思:

既然北京有梁启超、老舍、郭沫若、鲁迅等众多文化名人故居,“物欲横流”的上海也完好地保留有鲁迅、瞿秋白、巴金等多位文化名人故居,就是湘西小县城凤凰古城也有沈从文故居,而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言论影响力甚至超过鲁迅的张季鸾的故居,如今为何竟只是老年人回忆中的只言片语、毛泽东题字巷子里的蛛丝马迹?

  不少专家学者认为:

“榆林这座城市要想摆脱‘能源经济’给人们带来的暴发户印象,就应该发掘自身的悠久历史和文化内涵,让城市的气质厚重起来。

”而张季鸾,这位从榆林走出去的对中国近代史有过重要影响的文化名人,就是榆林古城一个宝贵的文化品牌。

在连孙悟空、西门庆等虚构人物都有地方去争的今天,拥有张季鸾的榆林,理应下大力气擦亮这张文化名人牌。

榆林完全可以在搬迁张季鸾墓的同时,将张季鸾故居根据影像和文字资料原样修复,还可以兼做张季鸾纪念馆。

做这样一件事情,投入虽不多,看似不起眼,但比花费数亿甚至数十亿元建一座现代标志性建筑更有意义!

因为唯有如此,榆林古城,才会更有文化分量;遭遇“资源诅咒”的榆林人,才会更加彰显人文精神。

榆林,又称榆阳,别号驼城,位于陕西省榆林市中部的明长城脚下,它北瞰河套,南控延绥,东襟晋北,西临宁夏,为边陲冲要,全陕藩篱。

榆林城东依驼山,北靠红山,西对黑山,三山拱翠;西临榆溪河,南带榆阳河,二水环绕。

榆林古城在明洪武二年(1369)为榆林庄,属绥德卫屯所。

正统二年(1437)为榆林堡,正统七年(1442)始为榆林城,成化九年(1473)延绥镇治由绥德移驻于此,延绥镇因此也称“榆林镇”,遂成为明朝长城线上的九边重镇之一。

清雍正九年(1731),裁榆林卫改置榆林府(治所设榆林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