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1标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简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2180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5.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L1标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简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GL1标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简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GL1标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简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GL1标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简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GL1标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简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GL1标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简单.docx

《GL1标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简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L1标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简单.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GL1标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简单.docx

GL1标实施性施工组织方案简单

1.1编制依据

⑴赣州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GL-1标段施工图、设计文件及招投标文件。

⑵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和铁道部现行的施工规范、质量验收标准、技术指南。

⑶赣龙复线铁路公司筹备组下发的《赣州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⑷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⑸本公司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和施工实践经验。

为完成本标段工程投入的施工管理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等。

⑹我公司依据GB/T19001-2000质量标准体系、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标准,建立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和《程序文件》。

1.2编制范围

赣州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GL-1标段起讫里程为DK22+100~DK77+400,正线长54.948km。

主要工程内容包括:

改移道路、管线路防护、三电迁改(35KV及以上高压除外)、取弃土场临时用地等工程,路基,桥涵,隧道及明洞(不含隧道照明),轨道(不含双块式轨枕预制),站场改造,综合接地、声屏障基础、电缆沟槽、连通管道等站后工程中有关接口工程,房屋,其他运营生产设备及建筑物,大临及过渡工程,岩溶及采空区处理、隧道不良地质处理等。

1.3设计概况

1.3.1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情况

2009年2月20日国家发改委下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赣州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

批准建设规模:

线路自赣州东站,经于都、龙华山、于都、长汀、冠豸山、上杭至龙岩站,新建双线274km,其中江西省境内125km,福建省境内149km。

同步实施赣州、龙岩地区铁路配套工程。

1.3.2勘察设计及各阶段批复情况

⑴2008年6月完成《赣龙铁路复线预可行性研究(方案竞选)》工作。

⑵2008年12月,编制完成《赣龙铁路扩能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文件,作为项目建议书附件上报国家发改委。

⑶2009年2月~4月进行本项目初测工作,于2009年6月编制完成《赣州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送审稿)》。

⑷2009年10月,根据铁道部工程鉴定中心《赣州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评审报告》的意见,编制完成《赣州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文件,与此同时,2009年8月~11月进行本项目的定测工作。

⑸2009年12月,国家发改委以发改基础[2009]3280号文对《赣州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进行了批复。

⑹2010年1月26日~29日,铁道部工程设计鉴定中心组织初步设计审查;并于2010年5月再一次组织对初步设计修改文件进行了审查。

1.3.3批准的建设规模、工期

建设规模:

线路自京九铁路赣县站引出,经于都、龙华山、于都、长汀、冠豸山、上杭至龙岩站,新建双线249.418km,其中江西省境内113.639km,福建省境内135.779km。

同步实施赣州、龙岩地区铁路配套工程。

既有赣州至龙岩铁路维持现状。

建设工期3.5年。

2工程概况

2.1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

I级

正线数目:

双线

设计行车速度:

200km/h

线间距:

4.4m

最小曲线半径:

一般3500m,困难2800m,赣州地区和龙岩车站进站端采用与地形相适应的曲线半径。

限制坡度:

6‰。

牵引种类:

电力

机车类型或动车组类型:

货机HXD3,客机SS9,动车组CRH1或CRH2。

牵引质量:

4000t

到发线有效长度:

850m(双机880m)

闭塞类型:

自动闭塞

建筑限界:

采用电力牵引铁路KH-200基本建筑限界及电力牵引铁路KH-200桥隧建筑限界(非双层集装箱限界)。

2.2.主要工程内容和数量

本标段主要工作内容有:

正线路基、桥梁、隧道、轨道、站场改造及既有线改线等。

主要工程数量有:

特大桥13961.07延长米/11座,大桥4909.88延长米/20座,中桥1895.5延长米/19座,小桥64.84延长米/5座,涵洞1909.79横延米/73座。

连续梁8联。

隧道:

L>4km:

12343延长米/2座;3km

3377延长米/1座;1km

1273延长米/1座;L≤1km:

7496延长米/17座。

正线铺新轨108.7924公里,铺道床108.7924公里,其中隧道地段铺设无碴道床15.016公里,铺设有碴道床93.7764公里;站线铺新轨8.727公里,铺新岔75组,铺道床8.727公里。

新建生产及办公用房9083平方米,其中客货运房屋4710平方米,通信房屋583平方米,信号房屋1015平方米,电力房屋894平方米,电力牵引供电房屋441平方米,给排水房屋84平方米,车辆房屋56平方米,其它生产办公用房1300平方米。

房屋附属工程道路6552平方米,围墙4810米。

其他运营生产及设备主要工程量有给水管道4.74公里,排水管道3.17公里,货物站台墙2745米,站台面168平方米,地道5391.525顶平方米,道路70370平方米,排水沟20290延米。

2.3.工程特点

2.4.1工期紧、桥隧长、工序衔接紧密、标准高、施工组织管理难度大

本标段起讫里程DK22+100~DK77+400,正线长度54.948km,计划工期42个月。

按铁路I级标准设计,客货共线,双线,设计行车速度200km/h。

桥梁共55座共计20500延米;隧道共计21座共计24489延米,工程规模大、管理跨度大、工作内容多。

各专业施工工序的协调安排及接口衔接至关重要,对全标段施工组织的统筹性、科学性、先进性有极高的要求。

2.4.2施工环境限制

线路经由地区城镇密集,地形复杂。

自赣县至于都东部,属丘陵、谷地、局部低山,谷地中有阶地分布。

丘陵表层为砂粘土,硬塑~半干硬,局部有流塑的砂粘土。

阶地表层为软~硬塑粘性土及砂卵石层,部分二级阶地表层为硬塑~半干硬粘土及卵石层。

下伏基岩为砂砾岩、花岗岩、砂岩、板岩、灰岩,极严重一颇重风化。

其中寨背、河头、龙子山地段岩溶发育且不均,主要以溶沟、溶槽、落水洞等形式存在。

施工难度大。

2.4.3工程规模大,综合性强

⑴路基工程

①线路纵向刚度均匀性要求高

②工后沉降控制标准高

③与站后工程接口多

⑵桥梁工程

本标段桥梁比重高、工程量巨大、工期紧。工程涉及钻孔桩、承台、墩身、连续梁挂篮悬浇与支架现浇、T梁预制等主体结构施工。

桥梁墩身高,最高桥墩高度最高达37米,架设数量大,线路长,简支梁预制架设共604孔(1954片),运输距离长。

⑶隧道工程

隧道大多为长隧、浅埋、局部偏压,Ⅳ、Ⅴ级围岩比重大,隧道施工涉及瓦斯、岩溶及采空区,施工安全风险大,全标段共21座隧道。其中龙华山隧道,长7756m,要求26个月完成(在架梁控制线上),为重点控制性工程。

2.4.4工期紧张

本标段总工期为42个月(2010-9-1~2014-2-28)。

由于工程规模大,施工战线长,结构形式多,影响因素多,工期十分紧张。

2.4控制工程及重点、难点工程

龙华山隧道是本标段控制性工程;观音山隧道、梓山隧道是本标段重点工程。

3.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3.1.自然特征

3.1.1.工程地质

本标段所经区域在大地构造上属于赣中南褶隆二级地质构造单元,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岩体破碎或岩性软弱,引起顺层、滑坡及岩溶分布等不良地质现象。

3.1.2.水文概况

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岩性变化大,山高坡陡谷深,各处水文地质条件差异较大,雨量充沛。

区内构造发育,局部岩浆侵入作用,岩体节理、裂隙发育,为地下水的运移提供了有力条件;但由于低山区坡陡谷深,地表径流快,也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下水的补给。

沿线地下水类型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孔隙水、碳酸盐岩类岩溶水及基岩构造裂隙水。

3.1.3.气象特征

本标段在江西省境内,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受季风环流影响。

江西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多年平均气温18.9℃,冬春低,夏秋高。

一月最冷,气温6.7~8.5℃,7月最热,气温26.9~29.6℃,极端最高气温39.9℃,极端最低气温-4.5℃;多年平均湿度77%,最大年份81%,最小年份73%。

流域内受季风影响明显。

1~4月,9~12月,盛行偏北风,5~8月盛行西南风,全年平均风速1.1m/s,最大风速22m/s。

3.2.交通运输情况

本标段靠近既有赣龙铁路,沿线有323国道、229省道,县乡公路网较畅通,均可作为材料运输通道。

3.3.沿线电源

3.3.1用电

沿线电力资源丰富,10KV、35KV等高压电力线或交错或平行线路分布,施工用电可就近引入。

3.4.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

砂、石料及道砟在当地就近采购。

4.施工组织安排

4.1施工组织机构、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

按照“集中领导、职责明确、提高效率、有利协调”的原则,组成中铁二十五局赣龙铁路GL-1标工程指挥部,同时成立四个项目部。

4.1.1施工组织机构

中铁二十五局赣龙铁路GL-1标工程指挥部设指挥长1人、常务副指挥长1人、总工程师1人、副指挥长6人、安全总监1人。

指挥部下设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物资管理部、机械设备部、计划财务部、综合办公室、中心试验室、测量中心。

指挥部下设4个项目部,项目部下设21个专业架子队。

 

中铁二十五局赣龙铁路GL-1标组织机构图

赣州至龙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GL-1标工程指挥部

指挥长

 

常务副指挥长

 

安全总监

副指挥长

总工程师

机械设备部

专业项目部

精测队

中心试验室

综合办公室

工程技术部

安全质量部

计划财务部

物资管理部

 

第四项目部

第三项目部

第二项目部

第一项目部

 

第16~21架子队

第11~15架子队

第5~10架子队

第1~4架子队

 

4.2.2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

根据本标段施工范围以及主要工作内容、工程数量,按照“统筹规划、均衡生产、平行施工、立体展开”的原则,采取扁平化管理模式,本标段设置四个项目部,21个专业架子队。

其中第一项目部施工里程为DK22+100~DK30+070;第二项目部施工里程为DK30+070~DK44+300;第三项目部施工里程为DK44+300~DK63+560;第四项目部施工里程为DK63+560~DK77+400;

4.2.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节点工期

4.2.1总工期计划

本标段工程投标施工总工期为42个月,于2010年9月1日开工,2014年2月28日竣工结束,由于受大环境影响,现计划2014年9月28日竣工结束(2012年控制工期工点能及时开工);2012年12月10日架梁开始,2014年3月31日架梁结束,2013年4月1日开始铺轨,2013年11月30日轨排铺设结束,2014年3月31日完成长轨铺设及精调。

标段内所有附属工程于2014年2月28日全部完成。

重点控制性工程—龙华山隧道2013年11月30日达到铺架条件,观音山隧道2013年8月16日达到铺架条件,梓山隧道2013年6月22日达到铺架条件。

4.2.1.1主要节点工期安排

①路基及涵洞工程:

2011.12.1~2012.9.30

②桥梁工程:

2010.11.1~2013.11.10(含连续梁)

③隧道工程:

2010.11.1~2013.11.30(龙华山隧道于2013.11.30达到铺架条件)

④既有线改移:

2012.12.10~2013.1.30

⑤正线、站场铺长轨(含道岔)及精调:

2012.12.9~2014.3.31

⑥联调联试:

2014.4.1~2014.7.28

⑥竣工交验:

2014.7.28~2014.9.28

4.2.1.2桥梁工程

梅江特大桥是铺架线路上的关键控制性工程。

梅江特大桥施工时间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