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课本参考译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21636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课本参考译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课本参考译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课本参考译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课本参考译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课本参考译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课本参考译文.docx

《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课本参考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课本参考译文.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课本参考译文.docx

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课本参考译文

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3课本参考译文

第一单元

友谊的真谛

米歇尔·E·多伊尔马克·K·史密斯

我们探讨友谊这个概念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没有社会公认的择友标准。

在某一情境下,我们会把某个人称为朋友;然而,情境一旦变迁,朋友这个称呼就显得没那么贴切了。

因此,人们对友谊的真谛的理解往往是非常肤浅的。

为了帮助我们理解友谊的真正含义,我们需要回顾有关友谊的几种传统的看法。

一种传统的友谊观在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著作里得以阐述。

他将自己心目中真正的友谊同另外两种友谊截然分开。

这两种友谊分别是:

基于互利的友谊;基于愉悦的友谊。

因此,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我们可以将友谊分为三类:

建立在功利之上的友谊。

|功利并非永恒,它依照环境而变化。

友谊的根基一旦消失,友谊也随之破灭。

这类友谊似乎在老人之间最为常见,因为上了年纪的人需要的不是愉悦而是实用。

基于功利的友谊也同样存在于追逐个人利益的中年人和青年人中。

这些人不会在一起消磨时光,因为他们有时甚至不喜欢对方,因而觉得除非可以互相利用,否则没有交往的必要。

只有当他们认为彼此有希望相互利用的时

候,才会乐于呆在一起。

建立在愉悦之上的友谊。

|年轻人之间的友谊常被看作是建立在愉悦基础之上的,因为年轻人的生活受感情支配,他们感兴趣的主要是自己的快乐和眼前的重要机会。

然而,他们的情趣随着自己日渐成长也会变化,他们交友容易,分手也干脆。

年轻人的态度变化无常,甚至一日数变,难怪他们的友谊总是迅速地开始,又匆匆地结束。

建立在美德之上的友谊。

|完美无瑕的友谊立足于美

德。

只有那些品德高尚而且拥有相似美德的人之间建立的友谊才是最完美的。

品行高尚的人,其行为是相同的,或者是类似的。

爱和友谊多半在品行高尚的人之间发生,而且以最高雅的形式出现。

这种友谊是罕见的,需要时间,需要交

往。

常言道,真正的朋友必须同甘共苦,历经风雨。

只有当两个人互相证明自己值得爱并获得对方的信任之后,彼此方能接受对方为朋友。

交友的意愿可能倏忽而至,但真正的友谊却要慢慢培养。

另一种传统的友谊观可以在古罗马政治家、演说家西塞罗的著作里找到。

西塞罗认为,真正的友谊只能在好人之间发生。

他进而将“好人”定义为“那些行为和生活无损于自己的荣誉、纯洁、公平和开明的人;那些摆脱了贪婪、欲念和暴力的人;那些敢于依照自己的信念说话和做事的人。

”好人之间建立的这种友谊立足于美德,它确实可以带来物质利益,但决不以追求物质利益为目标。

人类生活在以共同的理想为基础的社会。

因此,在处理朋友关系和其他人际关系

时,优越于他人的人必须平等地对待那些没那么幸运的人。

美德创造友谊,美德使友谊之树常青。

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传统的友谊观由三个要素构成:

朋友以相伴为乐;朋友必须彼此受益;彼此都有志于崇高的事业。

这些传统的友谊观告诉我们,两个品德高尚的朋友是永不分离的,因为彼此认同对方的高尚品德。

因此,认识朋友就是认识自我,了解朋友就是了解自我。

可以说朋友就好比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可以从朋友身上看清自己。

置身于品德高尚的朋友之中,我们会对美德达成共识,共同为之不遗余力。

这样的友谊是永恒的,因为朋友应该具备的一切品质都凝结在这种友谊关系中。

二十年之后

欧·亨利

将近夜里十点,巡逻警察来到这条街上,样子威严,不时地看看街道两边的店铺,警惕的目光落在店铺的大门和橱窗上。

身材魁梧的他,俨然一副和平卫士的模样。

在一个街区走到一半时,他突然放慢了步伐。

只见一个光线黯淡的五金店门口,站着一个人,嘴里叼着没有点燃的雪茄。

他走了过去,那人赶紧开腔:

“没事儿,警官,”他说道。

“我只是在等个朋友。

这可是二十年前的约定。

听起来有点好笑吧?

我跟你说,二十年前这里曾经是个饭店。

“五年前才拆的。

”警察说道。

门口那人划了根火柴,点燃了雪茄。

火光中可见一张苍白的脸,方下巴,目光敏锐,右边眉毛附近有一道白色的细小伤疤。

“二十年前的今晚,”那人说,“我和我最好的朋友吉米·韦尔斯就在这里吃的饭。

他可是个再好不过的家伙了。

我俩在纽约这儿一起长大,好得像兄弟俩,那年我十八,他二

十。

第二天早上我就要动身去西部发财。

唉,要想让吉米离开纽约可是比登天还难哪!

在他眼里人世间就只有纽约这么一个地方。

不过我俩那天晚上约定,二十年后的今日此刻,无论各自的境况如何,无论各自远在何方,都要在这里相

聚。

我们当时认为,二十年后,不管各自做什么,有什么样的命运,发多大的财,一切都该成了定局。

“听起来还真有意思,”警察说道。

“那你离开后就再没有你朋友吉米的消息了?

“不,我们通过一阵子信,”那人答道,“可一两年后就断了音信。

要知道,西部幅员辽阔,荒蛮原始,我又一直四处奔波,东跑西颠。

不过,我确信,吉米只要活着,他会来见我的。

他是这世界上最信得过的人。

他绝对不会忘记。

我千里迢迢来到这儿就是为了今晚站在这门口,只要我那老伙计露面,我也就不虚此行了。

他是不会食言的。

那守候的人掏出一只精致的怀表,表盖上缀满了小粒钻石。

“九点五十七分,”他说道,“我们是十点整在饭店门口的这个地方挥手告别的。

“在西部混得不错吧?

”警察问道。

“那还用说!

吉米干得有我一半好就不错了。

警察转了转警棍,迈出了一两步。

“我走了,但愿你的朋友会按时赴约。

“我至少会等他半个小时,”那人说,“吉米要是还活着,他会在我走之前来的。

再见,警官。

“晚安,先生,”警察说完,又继续巡逻,边走边检查店门。

这时,天下起了蒙蒙细雨,冷冰冰的,起风了。

为了履行和少时好友的约定,那个不远千里来到这里的人还站在五金店的门口,抽着雪茄。

约二十分钟后,一个身着大衣、衣领立起的高个子男人从街对面匆匆走了过来,径直走向那守候者。

“鲍勃,是你吗?

”他狐疑地问道。

“你是吉米·韦尔斯?

”门口那人高声叫道。

“天哪!

”新来者高兴地大叫了起来,一把握住了那人的双手。

“是鲍勃,真的是鲍勃!

我就知道,只要你还活着,我就会在这里找到你。

哎呀呀,二十年啊,时间可真不短!

老兄,西部待你怎样?

“西部给了我想要的一切。

你变了很多啊,吉米!

没想到你长高了二三英寸呢。

“哦,二十岁后我又长了点个子。

“在纽约混得不错吧,吉米?

“马马虎虎。

在市政部门做事。

走吧,鲍勃,咱们到我熟悉的一个地方去,好好地叙叙旧吧。

两人手挽着手,沿街前行,西部来的这位开始讲他的发迹史,另一位饶有兴致地听着。

拐角处有一家药店,灯光明亮。

来到通明的光线里,两人同时转身盯住对方的脸。

西部来的人突然停下来,抽出手臂。

“你不是吉米·韦尔斯!

”他突然喊道,“二十年时间是很长,但也不至于把鹰钩鼻变成了塌鼻梁。

“可是有时二十年会把一个好人变成恶棍,”高个子说

道。

“十分钟前你就已经被捕了。

芝加哥方面认为你可能到我们这里来了,他们要和你谈谈。

还是老老实实地跟我们走吧,放聪明点!

不过,我们去警所之前,你先看看这张字

条,是一个人托我交给你的。

你就在橱窗边上看吧。

西部来的人展开小字条。

开始读的时候手握得很稳,可读完时,手微微地抖动了起来。

字条很短:

“鲍勃:

我准时赴约了。

当你划亮火柴点燃雪茄时,我发现你正是受到芝加哥警方通缉的人。

可我自己无论如何动不了手,所以就走开,找了个便衣行使职责。

吉米。

第三单元

追求以公众利益为宗旨的幸福

在过去的50年里,我们西方国家的经济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增长。

我们的家园、车辆、假期、工作、教育,尤其是健康,均得以改善。

依据标准经济理论,这些改善原本应该使我们更加幸福,然而,调查显示并非如此。

英国人和美国人接受幸福程度的调查时说,在过去的50年里,他们的幸福程度并没有得到改善。

抑郁症患者人数上升,同时犯罪率大幅增长也说明了人们对生活的不满足。

上述事实对我们个人以及社会优先考虑的诸多事情都提出了挑战。

事实上,我们现在的处境是人类从未经历过的。

当大多数人还在为温饱发愁时,物质条件的改善的确能令他们幸福一些。

富庶国家(比如,人均年收入在两万美元以

上)的人民比贫穷国家的人民幸福一些;而贫穷国家的人

民,如果稍微富裕,也会幸福得多。

然而,物质上的匮乏一旦消除,收入的增加便不如亲情、友情、邻里和睦等人际关系那么重要。

但是,我们在追求更高的收入时牺牲了太多这样的关系,这很危险。

渴望幸福是人类本性的核心。

人人都渴望这样一个社

会:

人们尽可能地幸福,每个人的幸福同等重要。

这应当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人生哲学,应当用来指导公共利益的维护准则和每个人的行为,应当逐渐取代无法使我们更加幸福的极端的个人主义。

金钱的确是影响个人幸福的关键因素之一。

但是,金钱本身能使我们最终获得幸福吗?

在任何一个社会,富人往往比穷人幸福。

然而,当一个西方国家越来越富有的时候,其人民的幸福程度在总体上并未得到改善。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标准和期望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上升。

盖洛普民意测验每年都向美国人提问:

“一个四口之家至少需要多少钱才能在这个国家生活下去?

”人们说出的数字上升的幅度与平均收入增加的幅度是一样的。

因为人们总是拿自己的收入和他人的收入以及他们惯于拥有的收入相比较,只有当他们认为和平均水准相比有所上升时才感到幸福。

这一过程反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我努力工作、赚更多钱的动力是:

这会使我更幸福一些。

其他的社会成员也同样如此,他们也关注自己相对的生活标准。

既然社会整体无法以自己为参照物而提高自己的地位,那么社会成员为使自己更加幸福所付出的努力可以说是一种浪费

——当休闲与工作的天平偏向工作时,工作是“没有效率”的。

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论点,我从社会地位方面加以说

明。

人的地位可能来源于所挣得的收入或所花费的金钱。

人们工作,至少部分原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

然而,地位是一种等级体系:

第一,第二,第三,等等,所以当一个人的地位提高了,其他人的地位就同等程度地下降。

这是一种得失平衡的游戏:

从整个社会看,为了提高地位而牺牲个人的生活,是一种浪费。

因此,永无止境的竞争极具破坏性:

我们在追求一种总体不变的东西时失去了家庭生活和平和的心境。

在某种意义上,人们最渴望的是尊重。

他们追求经济地位因为它可以赢来尊重。

但是,我们可以重视也可以轻视经济地位。

在一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如果我们不放宽尊重的标准,社会上能力偏低的人会感到生活更加艰辛。

我们应该尊重那些同他人一起合作而自己没有获益的人,那些在各个阶层上施展才能、努力工作的人。

因此,让每个人都能学会一种本领尤为重要。

在英国,这意味着只要年轻人愿意,一定要确保他们每个人都学会手艺,使那些学业不成功的人也能在职业生涯中感到自豪,不会在长大成人时觉得自己是失败者。

人与人之间难免产生比较,因为等级体系的存在是必要的,不可避免的。

有些人得到晋升,而另一些人却没有。

此外,职位得以晋升的人薪水也要提高,因为他们有才华,雇主也乐意招贤纳士。

所以,在人们挑选工作和选择雇主的关键时刻,薪水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影响着他们的决定。

存在的问题是,大部分的职业没有客观的标准来衡量个人的业绩,所以事实上只能拿一个人同自己的同事作比较才能得到评

估。

然而,这种等级评定的方法非常主观,从根本上改变了雇员与顾主、雇员与同事之间的合作关系。

如果我们渴望一个更加幸福的社会,我们就应该着重强调人们所珍视的经历——首要的是亲情关系、工作关系和邻里关系,人们珍视这些经历并非因为别人拥有它们,而是因为这些经历拥有内在的价值。

我们当前享受的充分的舒适和安逸,看来有可能使我们的生活幸福一些,可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恶化又有可能降低了我们的幸福程度。

我们生活在一个空前的个人主义的时代。

许多人都感到最重要的责任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挖掘自己的潜力。

这是一个可怕的、孤单的目标。

当然,他们也感受到自己应该对他人承担的责任,但是在西方国家,这些责任缺乏一套清晰的理念。

无论是古老的、虔诚的世界观,还是战后社会的团结精神和国家的凝聚意识,皆荡然无存。

我们全然丧失了公共利益或集体意义的概念。

我们要想幸福一些,必须在改变外在环境的同时改变我们内在的态度。

我说的是一种永恒的人生哲学,它能使我们在自身找到积极的力量同时也能发现他人身上蕴涵的积极因素。

这种对他人和自己怀有的同情心,是可以学会的,学校应该将这种同情心教给学生。

每个城市都应该有这样的政

策:

在年轻人中间推广更健康的人生哲学,帮助他们区别肤浅的快乐和真正的幸福。

因此,我希望在这个新的世纪我们最终能够把人类的最大幸福当作我们的公益观。

这可能有两个结果。

这种人生观可以明确地指导政策的制定,但是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它会激励我们因为别人幸福而感到更大的快乐,同时帮助他人获得更大的幸福。

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以自我为中心,才会更加幸福。

物质财富与幸福生活

物质财富未必会带给你幸福。

这是一个无可争辩的生活现实,但有时这一事实却难以理解,尤其在这个竭力向你灌输相反观念的社会里。

通常,你会陷入这样一种思维模式:

“要是我拥有了X,我的生活就会完美无缺,幸福无比了。

”你非常想要的东西可能是一台新电视机、一辆新车或者是一双特别的鞋子等

等。

尔后,你就购买了,几天都在因为得到了它而喜滋滋的。

可是,过了段时间,你感到厌烦了,或者东西给用旧

了。

你会发觉这样一个模式在你自己的生活中不断地重复。

比如在你小时候,你父母或祖父母可能花费了成千上万美元给你买玩具:

自卸货车、芭比娃娃、电视游戏、电动汽车,等等等等。

所有的那些玩具最终都会遭你厌倦、被你玩坏或因你长大而被搁置一边。

它们带来了一阵子或者一星期的快乐,可时间一长,它们变得一文不值,你的兴趣转向了某个新玩意儿。

这样一种模式自然让人们提出以下的问题:

“假如物质的东西带来的幸福只是昙花一现,那么这一切又意味着什么

呢?

”或许这就意味着,你得以一天一件的速度购置物品,才能维持住你因得到新东西而感受到的那种短暂的快感。

循着这个思路,你可以接着考虑下面的这些问题:

●什么是幸福?

●感到幸福意味着什么?

●我这一生想做些什么?

物质上的幸福和精神上的幸福是不同的。

物质上的幸福基于生活所需一切必需品和奢侈品;精神上的幸福则基于生活必需品和奢侈品之外一切东西。

我的一个朋友持有这样一个哲学观:

你无论赚多少钱,你都想要更多的钱。

假如你一年挣

25,000美元,你会认为要是挣到50,000美元,你就会感到幸福了。

于是,你就开始挣50,000美元。

等挣够了那个数目,你又会想,假如挣到100,000美元你就会感到幸福了,就这样周而复始,终其一生。

无论你一年挣25,000美元还是

10,000,000美元,情况都是一样。

因为你赚得越多,你的品味就越昂贵。

依我看,不妨学会一年挣得25,000美元就感到满足,想出一个轻轻松松把它们赚到手的办法,然后用余下的时间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根据这个哲学观,要想令你的生活富有意义,你可以寻找除物质幸福以外的东西。

衡量“财富”这东西,办法不止一种。

传统上它是用金钱来衡量,但是还有很多其他的度量标准。

在与金钱没有丝毫关系的方面,你照样可以“腰缠万贯”。

例如:

●富有众多的朋友。

一个与人为友、乐观待人的人可以拥有数以百计的好友,可以超乎其他人想象得富裕。

●富有健康的体魄。

一个愿意花时间合理进食、锻炼身体、消除压力的人可以身强体健。

健康的体魄比起任何数目的金钱都要有价值得多。

●富有充沛的精力。

一个每天举哑铃、跑步、游泳的人能够精力充沛,身材迷人。

●富有和睦的家庭。

一个愿意把时间给配偶和孩子的人可以拥有一个稳定幸福的家庭,令他获益终身。

●富有知识。

一个爱好阅读和钻研的人可以学富五车。

●富有技能。

一个每天勤学苦练(某种技能、运动项目等等)的人会在所操练的领域出类拔萃。

出类拔萃,自有回报。

●富有人格魅力。

一个在一切场合殚精竭虑地做到真实、坦诚的人会富有人格的魅力,受到众人的信任。

有趣的是,上述源自不同领域的这些财富都用不着上

税。

可你挣了钱是要缴纳所得税的,就是这么回事。

没有什么(比如说)知识税。

你可以分文不花地终身学习,获得丰厚才识的储备。

没有人可以将其盗走、令其减少。

知识很有可能就是那件你能够带入天堂的东西。

虽然所有这些可选择的财富都有别于金钱,但都能够以各自独特的方式令人受惠。

撇开电视给你提供信息不说,单就购买东西这一行为本身是不会给你带来人生最大的幸福。

好朋友,爱你的配偶,健康成长的孩子,充满爱的家,无愧的良心,值得奋斗的目标,你真心喜爱的工作,所有这些给你带来的满足感天长地久,意味深长。

头脑简单的青少年通常是不能领悟到的,但这些东西随着年轻人逐渐成熟会变得愈加重要。

当你环顾周围的世界,明白什么对你才是至关重要的时候,你要将其铭记在心。

考虑清楚你究竟心仪什么,什么才会给你真正幸福。

审视一下你的发现。

一番清楚的思考之

后,你会吃惊于自己的发现:

金钱固然极其重要,因你需要它活命;但金钱不是你唯一需要的东西。

对于多数人来说,金钱本身不会带来恒久的幸福。

人不是只靠面包生活的。

第五单元

网络教育

在最近的一次出差途中,有人问及我的职业,我说自己是从事编写和教授大学课程的。

“哦?

那在哪儿教书?

”他问道。

我不假思索,老老实实地答道:

“虚无空间里”。

我说的是实情。

1990年起,我就在被朋友称作“键盘大

学”里教远程学位教育课程并提供辅导。

我的课堂是在充满电荷的空间里,其间一端连着我的电话插座,另一端连着一群年龄偏大的大学生家里的电脑。

1990年,我筹建了美国第一个远程学习者在线辅导中心。

迄今为止,我已在线辅导了7000多个学生,其中只有几个人不及格,而我本人却从未与他们谋面。

由于无法更清楚地解释我的工作环境,我只能告诉这位问话者:

我在虚拟空间教书,“是个虚拟大学的教师。

”我试着向他解释“远程教育······在线学位课程······虚拟大学”等

等。

那人的脸上仍旧一片茫然。

我不清楚他沉默不语到底是因肃然起敬所致,还是纯粹对此稀里糊涂。

我猜想两个原因都有。

于是,我就开始解释这些天来经常解释的事情:

我认为,美国的大学教育在衰退,而美国的教育新思维正在兴

起。

远程教学(即师生不用谋面的教育课程)并不是件新生事物。

英国巴斯大学的艾塞克·彼特曼爵士曾突发奇想,让乡村居民把圣经转换成速记文字,然后邮寄给他评阅,以这种办法教会他们文秘技能。

1840年他就开始实施,从中赚取了大笔的金钱。

我并不教速记,我教心理学和职业拓展。

但还是和艾塞克爵士一样,很多课程是自己编写的。

我的岗位是在万维

网,我把作业张贴在电子布告栏上,把批阅过的试卷用电子邮件通过国际电话线发送出去,而且免交关税;必要时,把班级学生召集起来,在网上聊天室里在线讲课。

难道这种方式能够摒弃现实中的大学教育吗?

学生难道不用整齐地坐在教室里聆听老师——讲坛上的圣人——讲课就能学到知识吗?

绝对可以,毫无疑问。

事实上,很多人都认为没有校园的大学难以想象,可我现在却以为不在网络空间这块充满自由氛围的地方教书才是匪夷所思呢。

在网络空间里,我倾听、阅读、评价、思考学生们表述的观点——一次一个,轮流发言。

他们必须书面把见解传输给我,他们不能坐在后排座位上,无所事事地打发时光。

他们必须思考,最令他们头疼的是,他们必须写作。

思考与写作,那不就是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所具备的特质吗?

我不是凭借他们的脸庞或是他们在宽敞教室里所坐位置来认识我的学生,而是通过他们每周作业里的文字和观点了解他们。

这些文字与观点大家都能在线读到。

我不是讲坛上的圣人——我更像是他们身边的向导。

通常,学生们之间“说”的或写的东西、把自己工作和职业体会融入论文和辩论的方式,比起我能够提供的任何东西都更加实用,更有启迪性。

我学生的年龄一般是四十岁,还有不少五六十岁。

他们通过网络来上学。

因为他们不能或者不愿意辞去工作、离开儿女或孙辈们搬进大学校园——那样的大学无非就是一个依照中世纪修道院模式建立起来的教育实体。

他们大多数了解自己所谈论的东西,不仅如此,他们清楚自己为何返回大学学习。

网络教育适合他们,因为网络教育尊重学员界定知识和追求知识的能力,鼓励他们抒发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没有教师干扰,因为教师可能会情不自禁地介入他们的争论,把原本很有启发性的课堂讨论“平息”或者“引到别的话题上去”。

学生们体验到的东西完全不同于依照传统工厂模式运作的美国教育。

在传统教育中,生产线上的每个人接收到相同标准单位的信息(讲座和教材),然后必须通过同一质量检查(客观考试)。

学生们坐在整齐排列的座位上,举手请求允许后才发言,不断地看着钟表学课本、听讲座,课本和讲座被分解成不相关联的知识玩意儿。

没有证据显示,这样的工厂模式是有效的学习途径,而只能证明这是一种很便利的方式:

大学在成绩报告单上记录下标准份量的知识已如期地传授。

或许,在虚拟环境下教大学文科课程对我来说特别有意义,因为它可以追溯到我当年所了解到的真正的大学文科教育。

在希腊雅典研读哲学时,老师教导我,要学到东西就得扔掉课本和笔记本这些不过是记忆工具的东西,要依赖我们与生俱来的本领进行批判性思考。

我的网络学生的确是有教材,但那都是学习的辅助材

料,不是他们汲取知识的唯一源泉。

他们还将从网上辩论、会议和论文写作的合作中学到知识。

学生们要为发言认真思考;他们每周来上课时,充分准备好辩论,通过键盘上的交流获取真知。

说也奇怪,虚拟大学兴许正是柏拉图这样的古典哲学家喜欢授课的地方——假如他那个时期有因特网的话。

你问我本人的意见?

我也认为教育应该比较少地在校园里开展,而更多地应该在参与者的脑子里进行。

二十一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

面对未来的种种挑战,教育看来是使人类朝着和平、自由和社会正义迈进的一笔不可或缺的财富。

在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作用必须立足于人类对更美好世界的向往。

为此,我们必须正视二十一世纪面临的一些问题,并予以解决。

这些问题是:

●全球与局域之间的紧张关系:

各国人民在不失其根本的同时,需逐渐成为世界公民。

●传统和现代之间的紧张关系,这和“如何适应变革又不漠视过去”属于同一个问题。

●长远考虑和短期考虑之间的紧张关系。

舆论总是迫切需要迅速得到问题的答案和现成的解决办法,而许多问题却需要从长计议,耐心协调,策略变通方能解决。

教育政策正属于这种情况。

●人类一方面需要竞争,另一方面也关注机会的均等,这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紧张关系。

这促使我们把三个因素协调起

来:

具有激励作用的竞争力、产生活力的合作精神以及具有凝聚力的团结精神。

●精神和物质之间的紧张关系。

在不违背每个人的传统和信仰的基础上,激励他们升华自己的思想和精神境界,这是教育的崇高使命。

站在这个立场上,我们建议,人类需要更加重视作为教育基础的四个支柱之一:

学会共同生活。

教育的使命之一是让学生认识人类的多样性,同时还要让他们意识到所有人之间的相似性和相互依存性。

从幼儿开始,学校就应该抓住各种机会进行这一双重教育。

有些学科适合进行这种教育,例如,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人文地理,晚些时候开设外语和外国文学。

为了学会共同生活,我们可以多了解他人、了解他人的历史、传统和精神价值,在此基础上创造一种新的精

神,这种精神会激励人们参与共同的项目或者用明智、和平的方式化解不可避免的冲突。

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忽视教育的另外三个支柱,它们可以说是学会共同生活的基本要素。

第一是学会认知。

随着科学进步所带来的迅速变革,人类必须重视以下两个方面的结合:

一是相当广泛的普通教育;二是就少量精选的学科进行深入研究的可能性。

因此,学会认知就意味着学会如何学习。

由于知识涉及到方方面面,试图想什么都知道,这愈来愈做不到。

事实

上,在基础教育阶段之后,想成为多门学科的专家就成了不切实际的幻想。

今天,一个真正受到良好教育的人需要接受广泛的通识教育,同时有机会深入地研究少量的学科。

通识教育使学生有机会学习其他语言、熟悉其他学科,首先而且尤为重要的是,通识教育提供了与他人交流的手段。

这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