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优选卷 02解析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1468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5.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优选卷 02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优选卷 02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优选卷 02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优选卷 02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优选卷 02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优选卷 02解析版.docx

《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优选卷 02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优选卷 02解析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优选卷 02解析版.docx

学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期末测试优选卷02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1.“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前,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会使用天然火。

”根据这些特点,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

【答案】B

【解析】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2.暑假期间,邵胜同学参观了浙江省一处著名的原始人类遗址,如图是他用手机拍下的干栏式房屋复原图。

据此推断该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河姆渡原始人类遗址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与图片样式相一致。

所以答案选D。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

3.华夏族形成的基础是()

A.尧的部落联盟

B.禹的部落联盟

C.蚩尤的部落联盟

D.黄帝和炎帝的部落联盟

【答案】D

【解析】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

4.制作年代尺,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如图所示是小明复习夏、

商、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尺.其中空格部分应填________________

A.盘庚迁殷

B.武王伐纣

C.平王迁都

D.西周灭亡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牧野之战的相关史实。

根据课本所学,武王在姜太公等人的辅佐下励精图治,使得国富民强。

他联合西方和南方的小国、部落,向商纣进攻。

公元前1046年,他率领军队讨伐无道的昏君商纣,在牧野大败商军。

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朝。

史称武王伐纣。

故选择B。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生产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

5.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古代青铜器是:

(   )

A.毛公鼎B.四羊方尊C.青铜立人象D.司母戊鼎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司母戊鼎的相关内容。

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鼎高1.33米,长1.1米,重832.84千克。

商朝的青铜器铸造业高度发展,这件巨大的青铜器就是制造于商朝,故选D。

考点:

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灿烂的青铜文明

6.现在流行的网络游戏《大话春秋》成功再现了春秋时代的上古世界。

游戏中。

你会认识到春秋时期的第一位霸主是

A.齐桓公

B.晋文公

C.楚庄王

D.越王勾践

【答案】A

【解析】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

7.春秋时期“卧薪尝胆”终成霸业的是

A.晋文公

B.宋襄公

C.勾践

D.楚庄王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吴越争霸的相关史实。

“卧薪尝胆”指的是春秋时越王勾践战败,睡在柴草上,经常尝一尝苦胆来激励自己雪耻,回顾已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越国曾被吴国打败,越往勾践不忘战败之耻,通过“卧薪尝胆”激励自己,终灭吴国,成就霸业。

所以答案选C.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九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

8.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其中使秦国强大的起来的社会变革是()

A、尊王攘夷B、百家争鸣

C、实行分封制D、商鞅变法

【答案】D

【解析】

9.都江堰建成以后,受益最大地区是()

A.关中地区B.中原地区

C.成都平原地区D.汉江平原地区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都江堰。

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故选C。

考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

10.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你认为该典籍是()

A.《韩非子》B.《孙子兵法》

C.《道德经》D.《论语》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分析本题,题中的关键是信息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意思是博学而且志向坚定,喜欢提问而且乐于思考。

那么仁义就在其中了。

根据所学知识,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办儒家学说,提出仁,后来战国时期孟子又提出仁政,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不要过分压迫人民,后来,孔子的弟子根据孔子的言论整理《论语》一书,A是法家思想的著作,B是兵家思想的代表作,C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作,D题目的意思符合孔子“仁”的思想,本题选D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生产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

(一)。

11.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维护国家统一所采取的措施有()

①推行郡县制②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

③焚书坑儒④修筑长城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考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12.秦朝北筑长城,防备游牧民族的南下袭扰。

当时,长城防御的主要少数民族是

A.匈奴族

B.鲜卑族

C.大月氏

D.氐族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秦始皇采取的巩固统治的措施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为了安定北边,维护国家统一,秦始皇对北方匈奴的不断进扰,采取积极防御的策略,让蒙恬负责,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用来抵御匈奴,故选A。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13.在秦末农民战争中,击败秦军主力的关键战役是:

()

A.长平之战B.巨鹿之战C.牧野之战D.马陵之战

【答案】B

【解析】

考点:

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伐无道,诛暴秦”

14.“一身归朔漠,数代靖兵戎。

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

”这首诗赞颂的是()

A.卫青B.霍去病

C.张骞D.王昭君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理解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解答问题的关键,尤其是注意诗中“朔漠”“靖兵戎”“功名”的意思,这是赞扬王昭君远嫁匈奴,使汉匈保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值得后人敬仰。

故选D。

15.水排是一种

A.纺织工具B.冶铁工具C.灌溉工具D.耕种工具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朝出现的先进生产工具。

水排是利用水力鼓动鼓风设备向铸铁炉里压送空气,是一种冶铁工具,故选B。

16.为了阻止匈奴南下骚扰边境,汉朝政府曾采取过两种不同的政策。

王昭君出塞属于(  )

A、和亲政策B、武力进攻

C、拉拢政策D、妥协政策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昭君出塞的相关史实。

公元前1世纪中期,匈奴分裂,厮杀不休。

其中一部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与西汉订立了和好盟约。

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请求和亲,王昭君前往和亲。

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选择答案A。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匈奴的兴起及汉朝的和战。

17.下列选项中能充分说明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事件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开通丝绸之路

C.设置西域都护

D.册封达赖喇嘛

【答案】C

【解析】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8.我们经常做广播体操来锻炼身体。

一些体操是模仿动物而创造的。

下图是一套医疗保健体操,你知道它的发明者是谁吗?

A、华佗B、张仲景

C、扁鹊D、贾思勰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华佗也是中国古代医疗体育的创始人之一。

他不仅善于治病,还特别提倡养生之道。

他曾对弟子吴普说: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俗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户枢不朽也”。

华佗继承和发展了前人“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的预防理论,为年老体弱者编排了一套模仿猿、鹿、熊、虎等五种禽兽姿态的健身操——“五禽戏”。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

19.秦汉时期,我国科学技术走在世界前列,影响巨大,此时的造纸术就是四大发明之一,为此作出卓越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蔡伦B.张骞C.陈涉D.司马迁

【答案】A

【解析】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

20.他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创作的史书被认为是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

这里的“他”是

A.孔子

B.司马迁

C.孟子

D.董仲舒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司马迁是西汉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史圣”;他创作的《史记》被认为是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故选B。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昌盛的秦汉文化

(一)。

21.歌曲《曹操》的第一句歌词是“东汉末年分三国”。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是()

A.淝水之战B.巨鹿之战C.官渡之战D.赤壁之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赤壁之战知识点。

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役”,结合课本所学分析,208年,孙刘联军与曹操在赤壁交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打败了曹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D。

考点:

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

22.东晋南朝时,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南方生产工具先进

B.南方自然条件好

C.南朝统治者施行仁政

D.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江南地区的开发的相关知识,通过分析,BD所述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但是主要原因是北方人大量南迁,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所以答案是D。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江南地区的开发

23.“胡人汉服、汉人胡食”反映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下列哪项改革凸显了这一现象

A.商鞅变法B.张骞出使西域

C.北魏孝文帝改革D.文成公主进藏

【答案】C

【解析】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北方民族的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

24.三峡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古人记载三峡说“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你知道他是谁吗?

A.郦道元B.贾思勰C.祖冲之D.张衡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题干中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三峡两岸猿声的描述。

考点:

郦道元的《水经注》

点评:

此题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对古代文化成就要记忆。

25.下列对应的搭配中,错误的一项是()

A.战国——整套编钟B.秦汉——秦始皇陵兵马俑

C.东晋——《兰亭序》D.南朝——《洛神赋图》

【答案】D

【解析】

点评:

本题考查的主题是古代文化艺术的发展,考查了学生整体认知和识记能力,属中档题。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材料二

(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房屋(如下图)。

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

——《七千年前的奇迹》

材料三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

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

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

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

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据材料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他们”应该属于哪一个原始居民?

房屋属于什么类型的房屋?

(3)材料三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

并说出判断的依据。

“农耕既普及”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什么农作物?

(4)从上述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1)反映了我国原始农业生产的出现。

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2)河姆渡原始居民。

干栏式房屋。

(3)半坡原始居民。

依据是材料中提到了“彩陶”。

粟。

(4)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原始居民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出丰硕的劳动成果,对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演进奠定了基础。

(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一中“制耒耜,教民农作”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反映了我国原始农业生产的出现。

据材料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所以要提高农业的发展,维持所需。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三是郭沫若对半坡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半坡聚落是黄河流域原始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半坡居民属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人们已经学会了喂养家畜和种植庄稼。

他们还用鱼叉或鱼钩捕鱼,用纺轮制作麻衣,半坡人制造的彩绘陶器,形状各异,表面用赭色、黑色等颜料绘成动植物或几何形的花纹。

判断的依据的是:

依据是材料中提到了“彩陶”。

“农耕既普及”中描绘的原始居民耕种的是粟农作物。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上述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中,得到的启示是:

我们的祖先对人类文明的演进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原始居民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创造出丰硕的劳动成果,对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演进奠定了基础。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原始的农耕生活。

27.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请你仔细分辨两幅图片,哪一张是春秋形势图,哪一张是战国形势图?

(2分)

(2)观察两幅图片,看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与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有什么变化?

(4分)

(3)在图上可以看到无论是春秋时期,还是战国时期,都有著名的重大战役发生。

你能比较出这些战役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吗?

(4分)

(4)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诸侯混战局面,主要是由于西周实行的一种制度所埋下的祸根。

这种制度在当时起到了哪些作用?

(3分)

【答案】

(1)图一是春秋形势图(1分),图二是战国形势图(1分)。

(2)春秋时期的诸侯国晋,分裂成了战国时期的韩、赵、魏三国。

有些春秋时期的诸侯国被大国所吞并,到战国时已经不存在了(4分)。

(3)春秋时期的战争目的是为了争夺霸主的地位;而战国时期的战争以兼并为主要目的。

(3分)

(4)控制了全国广大地区,巩固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进而使西周成为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3分)

【解析】

(2)本小题考查的是春秋战国的形势变化。

春秋时期,诸侯不再听从天子的命令,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

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是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的首领地位,成为“霸主”。

著名的霸主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

经过争霸,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

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

稍后齐国大夫田氏,取代原来的国君,建立了田氏齐国,说明有些春秋时期的诸侯国被大国所吞并,到战国时已经不存在了。

这样就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

(4)本小题考查的是西周的分封制。

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

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分封土地和人口给贵族子弟和功臣等,让他们建立诸侯国,一来可以拱卫中央王室,二来可以加强对地方边疆的控制。

分封的主要诸侯国有齐、鲁、燕、楚、晋等。

诸侯平时替周王镇守疆域,战时派兵随从作战,这样有利于加强对全国广大地区的统治,巩固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进而使西周成为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延续了近八百年,表现出了惊人的稳定性。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周的兴亡;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

28.政治制度有一定的连续性,开明的政治制度对巩固国家的统治、稳定社会秩序有很大的作用。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中的“商君”是谁?

(2)他代表了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利益,材料一所述的措施中哪一条最能体现这一阶级的利益?

(3)这次改革起到什么作用?

材料二:

秦朝建立后继续加强中央集权,看图回答问题

(4)图中A是代表哪一职务?

这一职务的职责是什么?

(5)图中“皇帝”有什么权利?

材料三:

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6)依据图一、图二示意图,分析说明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

(1)商鞅

(2)“坏井田”

(3)使秦国国富兵强,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4)丞相掌管行政

(5)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

(6)统一货币统一文字

【解析】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代表了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利益,材料一所述的措施中“坏井田”最能体现这一阶级的利益;秦孝公使用商鞅(的政策),废除了井田制.开垦良田.奖励耕种和战斗的功绩,这虽然不是自古以来治理国家的方法.但是还是因为重视农业和军事,国力压倒了(或者说灭亡了)邻国称霸诸侯.然而这却是对夏商周以来的制度(奴隶制度)的破坏,人与人之间的身份等级也不再是依靠夏商周以来的血统.平民中的富人身价千万,而穷人(包括以前的贵族)却是食用糟糠.强国吞并其他国家的土地,而弱的国家却亡了国家。

商鞅用土地改革标志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度.旧贵族丧失特权,新兴地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次改革起到的作用是:

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旧制度被彻底废除,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左图中A是代表丞相;是中国古代官名。

一般指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辅佐皇帝总理百政的官员。

古代中国战国、秦朝、汉朝,辅佐君主的最高官吏。

这一职务的职责是掌管行政。

(6)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图一、图二示意图,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是:

统一货币;统一文字;促进各国的金融发展;并且将货币不同的问题改掉;统一文字,为了更好传播文化;并且也是对于他统一六国的一种肯定。

考点: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29.魏晋时期,既有国家分裂,但也有经济迅速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分天下有其一,……,官渡之战挫袁军。

材料二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目睹了洛阳的风貌,感慨的说:

“以前以为北魏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人才济济,难以言传。

材料三东晋政府……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的权利,加上这一地区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江南经济迅速发展……

——摘编自《六朝的时代特征与六朝文化之形成》

请回答:

(1)材料一称赞的是(人名)?

“袁军”是指领导的军队?

(2分)

(2)材料二中洛阳的繁荣与北魏哪个皇帝的改革有关?

他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3分)

(3)材料三中江南经济出现了什么情景?

从材料中找出导致这种情景出现的原因。

(3分)

(4)从材料三南北经济的发展原因中,你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1分)

【答案】

(1)曹操(1分);袁绍(1分)。

(2)孝文帝(1分)。

使用汉语,穿汉服;采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

(2分,任写出其中两点即可)

(3)迅速发展(或:

得到开发)(1分)。

北民南迁;政府的免税政策;战争较少,江南社会秩序安定,等。

(2分,任答其中2点即可)。

(4)要坚持改革;要保持安定的社会环境;要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要注意引进人才;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等等。

(1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3)本题考查的是江南地区的开发的相关知识,通过关键词“江南经济迅速发展”,我们可判断出材料三中江南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通过关键句“给予南迁人民免除税役的权利,加上这一地区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我们可判断出材料中导致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有:

北民南迁;政府的免税政策;战争较少,江南社会秩序安定等。

(4)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通过对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我们认识到要发展经济,必须要坚持改革;要保持安定的社会环境;要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采取的措施要符合人民的利益;要注意引进人才;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等等。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鼎立·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地区的开发

高考一轮复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