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1311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4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武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武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武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武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武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x

武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武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古代诗文阅读(共1题;共6分)

1.(6分)(2019高三上·长治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铽《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亮在夜空中令人不易察觉的缓慢移动的状态

(2)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既是描写实景实感,也可形容由困步入佳境的一种境界。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总结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后,提醒当朝统治者不要重蹈秦国灭亡覆撤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6分)

2.(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自古以来,中国号称“礼仪之邦”,礼仪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环节,包括家族生活的方方面面。

南宋时,著名大儒朱熹撰写了《家礼》一书,其中依据古时礼仪,并参考北宋时司马光撰写的《书仪》,对士大夫的冠、婚、丧、祭四礼作了设计,而加冠、结婚、丧葬、祭祀,确是古代人们在人生历程中最重要的四件大事;这四方面的礼仪,确是当时的家庭和家族所要践行的最重要的礼仪。

自南宋至清末的近千年间,中国传统的家族礼仪,即当时大大小小的家族所遵行的居家礼仪,大体依据着《朱子家礼》中的规定。

由于家族礼仪不仅有代代相承的基本面,也有不断演化的另一面,后世的人们仅凭古籍的文字记载往往不能真切地了解古代的礼仪。

东汉时,著名的大儒郑康成率先对先秦的《礼记》作了图注。

随后出现的同类著作有阮谌的《三礼图》,夏侯伏朗的《三礼图》,张镒的《二礼图》,梁正的《三礼图》,以及由隋文帝敕撰的《礼图》等。

五代时,聂崇义“博采众家,参以己意”,又纂成了一种《三礼图》。

随后,他又向宋太祖赵匡胤进呈了该书的修订本。

此后,配有图说的礼学著作才有所出。

例如,在南宋时,朱熹的学生杨复推出了《仪礼图》,布衣杨甲纂成了《六经图》。

到清代,由于进一步认识到庶民直至皇室都应依据礼仪图来行各种礼仪,并要根据礼器图来制作器皿,如果这些图画出现错误,便会误导整个社会,动摇皇朝的根基,因而清政府就直接组织了礼图的编绘。

在此期间,便出现了经乾隆皇帝御览的《钦定仪礼义疏》《礼器图》。

尽管这些配有图画的著作不免有若干差错,但因它们的作者几乎都是著名的礼学专家,从总体来说,经他们确认的图说都较为精确。

有了这些资料,后人对传统的家族礼仪便可有较为形象的认识。

除了上述阐明礼仪的图画外,还有一批更为生动的作品可以帮助后人认识传统的家族礼仪。

它们是自古代直至民国初期描绘民间日常生活的图画。

于明代、清代出版的很多小说、剧本等,如小说《西游记》《聊斋志异》,剧本《西厢记》《金钗记》等等,都有插图。

这些插图显示的是小说或戏剧的重要情节,其中的一部分反映了当时的各种礼仪。

到清代后期,随着近代新闻事业的逐步发达,多种图说社会新闻的画报先后问世。

其中最著名的是《点石斋画报》。

此外,较有影响的还有环球社的《图画日报》等。

由于各地的人们在践行各种家族礼仪时往往受到地方风俗的影响,这些画报的绘画者们所绘的是他们目击或熟悉的情况,其作品的有些细节未必符合传统的家族礼仪。

不过,这些图画有血有肉,描绘的常常是令人喷饭的社会趣闻,因而有较强的可读性。

在经历了唐代末年与五代十国的大动乱后,自古以来拥有大庄园的名门望族土崩瓦解,小家庭成为宋初基本的社会细胞。

后来,这些小家庭演化成了不同的家族。

这些家族陆续纂修本族的族谱,兴建本族的宗祠,并大多参照朱子《家礼》制订了本家的宗祠祭礼。

这些宗祠礼仪,以及家族在墓地举行的祭祀礼仪,无疑也成了传统家族礼仪的组成部分。

各个家族在纂修或生修族谱时都会将有关文字,直至绘制的有关图画,载入此类家族的史册。

(摘自《中国家族传统礼仪•前言》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有删改)

(1)根据原文内容,下列不属于“有助于人们具体认识传统家族礼仪”的一项是()

A.礼仪渗透到家族生活的方方面面。

自南宋至清末的近千年间,大大小小的家族所遵行的居家礼仪,大体依据《朱子家礼》中的规定。

B.五代时,聂崇义又纂成了一种《三礼图》,随后,他又向宋太祖赵匡胤进呈了该书的修订本。

此后,配有图说的礼学著作才有所出。

C.明、清出版的很多小说、剧本有描绘民间日常生活的插图,其中的一部分反映了当时的各种礼仪,如小说《西游记》,剧本《西厢记》等。

D.唐代末年与五代十国动乱后,出现了不同的家族。

这些家族在纂修或生修族谱时都会将有关文字,直至绘制的有关图画,载入此类家族的史册。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加冠、结婚、丧葬、祭祀是当时的家庭和家族所要践行的最重要的礼仪,这些礼仪是著名大儒朱熹依据古时礼仪,并参考司马光的《书仪》所设计的。

B.《礼记》《三礼图》《二礼图》《礼图》等图注和《钦定仪礼义疏》《礼器图》等图画,使后人能较形象地了解、认识古籍记载的传统家族礼仪。

C.清代后期,随着新闻事业的发达,出现了图说社会新闻的画报,如《点石斋画报》《图画日报》等,因而这些图画有血有肉,可读性也较强。

D.经历了唐代末年与五代十国的大动乱后的大大小小的家族陆续纂修本族的族谱,兴建本族的宗祠,大多参照朱子《家礼》制订了本家的宗祠祭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朝时,尽管政府直接组织了礼图的编绘,且经几乎都是著名的礼学专家确认,但这些配有图画的著作也不免有若干差错。

B.乾隆皇帝御览《钦定仪礼义疏》《礼器图》的原因,是清统治者意识到错误礼仪图会误导整个社会,动摇清王皇朝的根基。

C.唐代末年与五代十国动乱后出现的一些小家庭的宗祠礼仪和家族墓地举行的祭祀礼仪,也成了传统家族礼仪的一部分。

D.《家礼》中对“冠”“婚”“丧”“祭”四礼设计的礼仪到现在都受到人们的推崇,是由其具有代代相承和不断演化的特点决定的。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题;共29分)

3.(11分)(2020高一下·双城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白,字太白。

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十岁通诗书,既长,州举有道,不应。

苏颋知益州,见白,异之,曰:

“是子非常人,少学,可比相如。

”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

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

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

“子,谪仙人也!

”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

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

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

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琏、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

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

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

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

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

会赦,还浔阳,坐事下狱。

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浔阳,释而辟为参谋,寻乃去职。

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

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白晚好黄老,度牛渚矶至姑孰,悦谢家青山,欲终焉。

及卒,葬东麓。

元和末,宣歙观察使范传正祭其冢,禁樵采。

访后裔,惟二孙女嫁为民妻,进止仍有风范,因泣曰:

“先祖志在青山,顷葬东麓,非本意。

”传正为改葬,立二碑焉。

告二女,将改妻士族,辞曰:

“孤穷,命也,不愿更嫁。

”传正嘉叹,复其夫徭役。

(摘编自《新唐书》卷二0二)

(1)对文中加黑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沮:

阻止    

B.还浔阳,坐事下狱        坐:

判罪    

C.告二女,将改妻士族      妻:

以女嫁人    

D.传正嘉叹,复其夫徭役    嘉:

嘉奖    

(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B.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C.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D.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贺知章见到李白的诗,感叹他是天上贬下人间的诗人,由此可见李白虽诗歌成就很高但不被重用。

B.李白才气横溢,狂放不羁,傲视权贵,迫于怀才不遇的现实,只有恳求还山,浮游四方。

C.安史之乱爆发,李白误上永王李璘意欲谋反的贼船,险遭杀身之祸,幸遇郭子仪的帮助,才得以长期流放夜郎,最后在流放途中遇赦得返。

D.李白的一生历尽磨难,最后死于穷愁潦倒之中,他的遭遇正是历史上怀才不遇者的命运的写照。

(4)把文中加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苏颋知益州,见白,异之,曰:

“是子非常人,少学,可比相如。

②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浔阳,释而辟为参谋,寻乃去职。

4.(10分)(2015高一上·重庆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小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一年后杜甫逝世。

(1)诗歌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它在诗中有何作用?

(2)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复杂心情?

请简要分析。

5.(8分)(2019高二下·北京期中)5.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

“________,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夸张的手法展现阿房宫宫殿楼阁的接连不断和高大雄伟的句子是“________,隔离天日”。

(3)杜牧《阿房宫赋》中说明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十分宏伟的句子是:

“________,直走咸阳。

(4)________,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5)________,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6)________,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

(7)我欲因之梦吴越,________。

(8)________,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题;共18分)

6.(18分)(2020高三上·湖州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阿Q正传》序

鲁迅

①我要给阿Q做正传,已经不止一两年了。

但一面要做,一面又往回想,这足见我不是一个“立言”的人,因为从来不朽之笔,须传不朽之人,于是人以文传,文以人传——究竟谁靠谁传,渐渐的不甚了然起来,而终于归结到传阿Q,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

②然而要做这一篇速朽的文章,才下笔,便感到万分的困难了。

第一是文章的名目。

孔子曰:

“名不正则言不顺。

”这原是应该极注意的。

传的名目很繁多:

列传,自传,内传,外传,别传,家传,小传……而可惜都不合。

“列传”么,这一篇并非和许多阔人排在“正史”里;“自传”么,我又并非就是阿Q。

说是“外传”,“内传”在哪里呢?

倘用“内传”,阿Q又决不是神仙。

“别传”呢,阿Q实在未曾有大总统上谕宣付国史馆立“本传”——虽说英国正史上并无“博徒列传”,而文豪狄更斯也做过《博徒别传》这一部书,但文豪则可,在我辈却不可的。

其次是“家传”,则我既不知与阿Q是否同宗,也未曾受他子孙的拜托;或“小传”,则阿Q又更无别的“大传”了。

总而言之,这一篇也便是“本传”,但从我的文章着想,因为文体卑下,是“引车卖浆者流”所用的话,所以不敢僭称,便从不入三教九流的小说家所谓“闲话休题言归正传”这一句套话里,取出“正传”两个字来,作为名目,即使与古人所撰《书法正传》的“正传”字面上很相混,也顾不得了。

③第二,立传的通例,开首大抵该是“某,字某,某地人也”,而我并不知道阿Q姓什么。

有一回,他似乎是姓赵,但第二日便模糊了。

那是赵太爷的儿子进了秀才的时候,锣声镗镗的报到村里来,阿Q正喝了两碗黄酒,便手舞足蹈的说,这于他也很光采,因为他和赵太爷原来是本家,细细的排起来他还比秀才长三辈呢。

其时几个旁听人倒也肃然的有些起敬了。

哪知道第二天,地保便叫阿Q到赵太爷家里去;太爷一见,满脸溅朱,喝道:

④“阿Q,你这浑小子!

你说我是你的本家么?

⑤阿Q不开口。

⑥赵太爷愈看愈生气了,抢进几步说:

“你敢胡说!

我怎么会有你这样的本家?

你姓赵么?

⑦阿Q不开口,想往后退了;赵太爷跳过去,给了他一个嘴巴。

⑧“你怎么会姓赵!

——你哪里配姓赵!

⑨阿Q并没有抗辩他确凿姓赵,只用手摸着左颊,和地保退出去了;外面又被地保训斥了一番,谢了地保二百文酒钱。

知道的人都说阿Q太荒唐,自己去招打;他大约未必姓赵,即使真姓赵,有赵太爷在这里,也不该如此胡说的。

此后便再没有人提起他的氏族来,所以我终于不知道阿Q究竟什么姓。

⑩第三,我又不知道阿Q的名字是怎么写的。

他活着的时候,人都叫他阿Quei,死了以后,便没有一个人再叫阿Quei了,哪里还会有“著之竹帛”的事。

若论“著之竹帛”,这篇文章要算第一次,所以先遇着了这第一个难关。

我曾仔细想:

阿Quei,阿桂还是阿贵呢?

倘使他号叫月亭,或者在八月间做过生日,那一定是阿桂了;而他既没有号——也许有号,只是没有人知道他,——又未尝散过生日征文的帖子:

写作阿桂,是武断的。

又倘使他有一位老兄或令弟叫阿富,那一定是阿贵了;而他又只是一个人:

写作阿贵,也没有佐证的。

其余音Quei的偏僻字样,更加凑不上了。

先前,我也曾问过赵太爷的儿子茂才先生,谁料博雅如此公,竟也茫然,但据结论说,是因为陈独秀办了《新青年》提倡洋字,所以国粹沦亡,无可查考了。

我的最后的手段,只有托一个同乡去查阿Q犯事的案卷,八个月之后才有回信,说案卷里并无与阿Quei的声音相近的人。

我虽不知道是真没有,还是没有查,然而也再没有别的方法了。

生怕注音字母还未通行,只好用了“洋字”,照英国流行的拼法写他为阿Quei,略作阿Q。

这近于盲从《新青年》,自己也很抱歉,但茂才公尚且不知,我还有什么好办法呢。

第四,是阿Q的籍贯了。

倘他姓赵,则据现在好称郡望的老例,可以照《郡名百家姓》上的注解,说是“陇西天水人也”,但可惜这姓是不甚可靠的,因此籍贯也就有些决不定。

他虽然多住未庄,然而也常常宿在别处,不能说是未庄人,即使说是“未庄人也”,也仍然有乖史法的。

我所聊以自慰的,是还有一个“阿”字非常正确,绝无附会假借的缺点,颇可以就正于通人。

至于其余,却都非浅学所能穿凿,只希望有“历史癖与考据癖”的胡适之先生的门人们,将来或者能够寻出许多新端绪来,但是我这《阿Q正传》到那时却又怕早经消灭了。

以上可以算是序。

(略有删减)

(1)请用三个词语概括“我”对狄更斯、陈独秀和胡适之的不同态度。

狄更斯________   陈独秀________   胡适之________.

(2)赏析文中画线句。

①你怎么会姓赵!

——你哪里配姓赵!

②我所聊以自慰的,是还有一个“阿”字非常正确,绝无附会假借的缺点,颇可以就正于通人。

(3)小说第⑩段,作者花大量笔墨查考阿Q的姓名,有何用意?

(4)《阿Q正传》可以看作是一部批判国民劣根性的小说,结合这篇序,谈谈你对题目含义的理解。

五、作文(共1题;共5分)

7.(5分)(2017高一下·友谊期中)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水从高原流下,自西向东。

渤海口有一条鱼逆流而上,它越过浅滩,冲过急流,穿过湖泊中层层的渔网,躲过无数水鸟的追逐,飞上湍急的壶口瀑布,越过山涧,挤过石罅,终于游上高原。

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就被冻成了冰。

若干年后,一群登山者发现它还保持着游的姿态。

一位年轻人感叹说:

“这是一条勇敢的鱼,它逆流而上,冲破重重阻碍,终于到达了自己的目的地,虽死无憾。

”一位老者叹息说:

“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然而它只有伟大的精神,却没有伟大的目标,它极端逆向地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共1题;共6分)

1-1、

1-2、

1-3、

二、现代文阅读(共1题;共6分)

2-1、

2-2、

2-3、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题;共29分)

3-1、

3-2、

3-3、

3-4、

4-1、

4-2、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题;共18分)

6-1、

6-2、

6-3、

6-4、

五、作文(共1题;共5分)

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