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勰关于道的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12502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刘勰关于道的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刘勰关于道的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刘勰关于道的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刘勰关于道的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刘勰关于道的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刘勰关于道的解析.docx

《刘勰关于道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刘勰关于道的解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刘勰关于道的解析.docx

刘勰关于道的解析

《文心雕龙》之“道”的解析

摘要:

本文致力于解析探索《文心雕龙》中“道”这一专门名词的内涵和外延,主要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道“的释义,一方面是从哲学本体上解析“道”的内涵,另一方面就是从“具体道”的外现上阐发“儒家之道”、“道家之道”、“佛家之道“的倾向性。

关键词:

《文心雕龙》、“道”、本体道、具体道

关于人文学科中专门名词概念的界定,总是存在有同一名词的不同涵义的问题,就同一个专门名词而言,它可能不仅在属于不同流派的思想家那里时常具有截然异趣的意蕴,甚至就是在同一作家笔下也往往会出现不同涵义。

在界定《文心雕龙》中“道”的涵义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种不同理解的复杂局面。

刘勰在《夸饰》篇中曾说:

“夫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道”与“器”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最基本的范畴,“道”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也是具有着各种各样的内涵,那么《文心雕龙》中所说的“道”,其具体内涵是什么呢?

近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文心雕龙》之“道”探讨很多。

有认为是佛家之道的,有认为是道家之道的,有的说是佛道之道。

在此基础之上,还有人提出了“道”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儒释道三教融合的综合形式(这个观点也是现在学术界较为认可的一种)。

这些说法都是各家从各自心中所想出发,在文章中寻找依据,但确实也言之有理,确凿有据,对此我们似乎很难对其作出明确的断定,但若跳出他们各自的出发点,从整体上把握全局,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见解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他们的出发点都是预设好的,他们都只是就文章中的某些带有特定概念的词来推导他们心中预设的的“道”的涵义,而根据文章中具体语境的不同,具体指向的差异,同一个词语我们推导出的内涵可能也会有所不同,因此,着眼点的差异自然会导致结论的各不相同。

《原道》篇居于《文心雕龙》之首,探求“原道”之“道”,不是说在文中寻找到概念词语就能够充分说明问题的,这种分析方式只能是片面的有理,不能服众,所以关于如何全面而科学地理解“道”的涵义,应该是以文本解读为依据,着眼于全篇的主旨和它在全文立论中的作用来做综合的分析。

我认为可以从两个层面上来理解“道“的释义,一个是从哲学本体上解析“道”的内涵,还有一个就是从“具体道”上阐发。

一、沿“文”推“道”,哲学意味上的“本体道”

将哲学本原范畴作为《文心雕龙》贯通全书的理论源头,这在刘勰那里是有意的追求。

原道也就是为了确立其自身的理论之本。

据《序志》篇称:

“详观近代之论文者多矣∶至如魏文述典,陈思序书,应瑒文论,陆机《文赋》,仲治《流别》,弘范《翰林》,各照隅隙,鲜观衢路,或臧否当时之才,或铨品前修之文,或泛举雅俗之旨,或撮题篇章之意。

魏典密而不周,陈书辩而无当,应论华而疏略,陆赋巧而碎乱,《流别》精而少功,《翰林》浅而寡要。

又君山、公干之徒,吉甫、士龙之辈,泛议文意,往往间出,并未能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

不述先哲之诰,无益后生之虑。

”刘勰说自己著书的目的就是要“振叶寻根,观澜索源”,即在各种理论现实之上,寻找其哲学根源,这一段自述也能看出刘勰在阐述他的文学主张的同时,本身就具有一种追溯理论根源的自觉意识。

而这个理论的哲学根源就指向了宇宙原初的“本体道”。

刘勰的《文心雕龙》之所以能在文学理论上取得了超越性的成就,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他是依古老的宇宙构成论来建立起自己的文学本体论的,他把自己的文学理论建立在坚实的哲学基础之上。

我们知道《文心雕龙》是一篇文论著作,并不是一篇哲学论著,“道”的提出是为了“文”的独立存在寻求一个终极的根基和依据,以求提升“文”的地位,所以从追求本根这个意义上来说应该是从哲学意义上来理解本体“道”。

那么这个本体意义上的“道”又该如何理解呢?

换一个思维方向,文中的“道”的意义最终必然是要推究到“文”这一基点上来的,篇中虽“无一言专门讨论道,而又无一言离道”,《原道》篇也不例外。

在推求“道”与“文”的关系上,我比较认同最先在老子那里就有的哲学上的阐述,《老子》四十二章云: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战国后期《易传》发展了老子的自然论思想,在推及人类社会存在根源的问题上,它将儒、道两家学说融合在一起,在世界本原论中注入了社会道德的成分,对天地人文之间的关系形成了一种新的解说。

《系辞上》称: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序卦》说: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

”所以在《易传》作者看来,是宇宙自然的一种规律性规范着天地万物,制约着人类社会,宇宙原初必然有一个最根本的范式,所有的自然人文社会模式都是由此继承而来。

“《原道》绝大部分文字不仅袭有《周易》,而且精神上完全是阐述《周易》关于宇宙本体及道与文的关系,并以之为宗的。

”这个判断是学术界比较认可的一种,无论从全书的体例安排上看,是比照“大衍之数”来结撰全书,还是从《原道》篇的理论构架上来看,确实很多都是直接从《易传》那里移用过来的,有些语句也都是本于《易》理来展开表述的。

《文心雕龙》中原道论“道”就套用了《易传》中的这种思维方式来推究文的本原问题。

张文勋说刘勰“为了说明文学和万物一样也是道的产物,不得不从宇宙本体原于道提出问题。

”那么这里从“文”上溯推论到本原“道”就是所谓的哲学意义上的“本体道”或者说是一种“根本道”。

刘勰在这里说的“道”就与老庄所谓的不可言说但为万物之本的道有很大的共性。

王少良根据“原道”名称取自《淮南子;原道训》,认为刘勰是受《淮南子》中宇宙本体意义上的道论影响,将其专用到文章的本原理论当中,由此在明目上引出“原道”基于世界本原论来论文的端绪。

《淮南子》一书是以道家思想为主导的,所以从《原道篇》名目的起源上看,这里的“道”本身就与老庄的哲学本体上的道有很深厚的渊源。

只是老子的“道”是自然无为,他是立足于对文明社会的批判来观察这个世界的,所以道家的自然观是只包含了宇宙自然的演变的,而刘勰本身论文就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推崇,他的“道”不仅仅包含宇宙自然,还包含了人类礼乐制的社会秩序。

只是从“道”生阴阳,进而化生万物,这一点上来说与老庄所说的自然之道颇为类似。

事实上,他们谈“道”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完全相反的,只不过在谈到宇宙本原“道”的根本性特征时有相通的观点,可以说是刘勰的一种思想上的嫁接使用。

老庄之“道”是自然无为原则支配着宇宙万物,是“有”“无”统一的“道”,《原道篇》所谓:

“人文之元,肇自太极”,提出的宇宙构成和文学起源是以太极为出发点的,他以为天地万物来自太极。

《系辞》“太极”即宇宙本体,老子名之曰“一”或是“道”,或《大乐》中的“太一”,都是宇宙本体生成、发展的最终根据,“道”也就是宇宙本体之谓。

”但刘勰所说的“道”跟老庄之道还是有些区别的,他所谓的“道”和“太极”都是经过刘勰自己的思想改造过后的社会道德化的“道”和“太极”,此道非彼道,此太极非彼太极,内涵已经经过了改造。

根据原文,我们发现《原道》中有七句包含道字:

“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日月叠璧,以垂丽天之象;山川焕绮,以铺理地之形:

此盖道之文也。

”,“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

”,“莫不原道心以敷章,研神理而设教”,“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辞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赞曰:

道心唯微,神理设教。

”仔细体味这几句话,天地山川,自然万物,人文章句都是“道”的一种外化,所以这里的“道”就应该是实体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一种本质和规律,因为只有事物本质所属的特性才能像内容那样可以外现,就像事物固有的“性质”这一概念所具有的特点,就像王少良认为“‘自然之道’实际是指宇宙元初的自然规律”“各类自然品物都以物文而显现道蕴,因而都闪耀着‘道’的文采。

”他认为“道”作为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无论是指宇宙的本原还是指事物的法则、规律,都是事物自身的性质,因此它支配着具体事物的外在形式”我认为这是很有道理的。

对于道是什么,本人认为,“道”就是一种非实体的概念,它只是一种逻辑的存在,这跟西方柏拉图的理式,康德的先天形式,黑格尔的绝对理念相似,是一种概念的集合,代表最根本的理念,作为象征着最根本特性和规律的哲学本体的代名词,具有的内涵更丰富。

“宇宙的本体是一种精神或理念,刘勰把它称之为‘道’或‘神理’,而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本质则就归源于这种精神或理念。

”张文勋认为“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的东西,刘勰有时称之为“神道”,有时称之为“神理”。

这一点和黑格尔把整个客观世界看作是某种神秘的“绝对精神”的外化有类似之处。

二、“道”的分显,指向有别的“具体道”

《文心雕龙》中刘勰一再强调“道”的运行是自然而然的,是绝对合理,无可质疑的。

我们也对哲学意义上的“根本道”作了必要的认定和诠释,给刘勰的文论观建立了一个理想范式,重新建立起他的文化秩序。

由此我们也就“不能简单地说《原道》之‘道’是儒家之道、道家之道或佛家之道,刘勰意在证明‘自然之道’、天命神道、儒家政治教化之道等原本就是一回事。

天道、人道、神道等等,都不过是贯穿和总摄万有的‘道’的具体化和多种形式的变体,他们它们都是绝对合理、普遍有效、不容质疑的宇宙秩序的体现。

”《序志》篇中说《文心雕龙》本乎道,论“道”是为了给“文”树立一个统一的纲领和准则。

这种有共同信仰效法的最高准则必须要是具体的,指向明确的,有大致范围的,反映在思想领域也就是具体的“道”,这种具体的“道”就含有一定的价值导向。

周振甫分析其具体道是以儒为主,兼采道家,运用佛理佛法,杂以明墨法家,这种分析还是比较全面的。

王元化在《文心雕龙札记三则》、《思想原则和研究方法二三问题》等文中强调: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当时学术思潮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儒、释、道、玄之间形成了一种既吸收又排斥,既调和又斗争的复杂错综的局面。

”“当时没有不掺入任何其他思想绝对纯粹的儒家,也没有绝对纯粹的玄学和佛学。

”因此,“刘勰虽然在《文心雕龙》中恪守儒学风范,但是他对于作为当时时代思潮的释、道、玄诸家,也有融合吸收的一面。

”《文心雕龙》以儒家思想为主而不排斥其他,由此得到了较为合理的解释。

(一)“具体道”之“儒家之道”

元人钱惟善《文心雕龙序》说:

“自孔子没,由汉以降,老佛之说兴,学者日趋于异端,圣人之道不行,而天地之大,日月之明,固自若也。

当二家滥觞横流之际,孰能排而斥之?

苟知以道为元,以经为宗,以圣为征,而立言著书,其亦庶几可取乎?

呜呼,此《文心雕龙》所由述也。

夫佛之盛,莫盛于晋宋齐梁之间,而通事舍人刘勰生于梁,独不入于彼,而归于此,其质宁不可尚乎?

”笼统地指出了刘勰的原道观点反映了儒家思想,自钱惟善以下,前人多承此说,将刘勰的原道观划为儒家思想体系。

1、儒家“文学观”的影响

受过儒家文化熏陶的刘勰,“博通经论”,持有儒家的文学观、浓厚的宗经思想,这毫不奇怪。

他吸收的儒家文学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重视文学的社会功用。

他在《序志》里指出文章的作用:

“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五礼资之以成,六典因之致用,君臣所以炳焕,军国所以昭明,祥其本源,莫非经典。

”说明文章的功用,在于用来完成礼制、法典等制作,并宣扬政绩,记载军国大事,是经典的支流。

这些文章推究到根源,都是从经典而来,出于儒家经注。

儒家的礼乐文化、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需要通过文章才能显现,在《原道》中,刘勰言“文之为德也大也,与天地并生者何哉?

”将文章的产生与天地并生同等齐观,可以看出刘勰对文章社会功用的重视,与儒家“兴观群怨”的文学社会功用说是一脉相承的。

其二,刘勰反对“讹滥”的文风,要求文章要有内容,为文必须原道、征圣和宗经。

“他在论文时推重儒家,目的在挽救文风的流弊,并不要求用儒家的思想来写作,也不是要用儒家经书质朴的文辞来写作,他推重的是讲究辞藻、声律、对偶的骈文。

”由于“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鞶帨,离本弥甚,将隧讹滥”,不满当时浮靡的文风,所以论文要“本乎道”,“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要征圣宗经,把五经推崇为文章典范,提倡为文必须“宗经”。

范文澜在《文心雕龙注》称:

“彦和所称之道,自指圣贤之大道而言,故篇后承以征圣宗经二篇,义旨甚明”其逻辑是:

“圣”既然指的是周公孔子,“经”又是儒家经典,那么《原道》的“道”必然是儒家之道。

虽然他不是从《原道》本文得出的结论,而是从《征圣》、《宗经》的旁证得出,但也能说明刘勰的文论观是受到了儒家学说影响的。

在此基础之上他还有了自己的文学革新主张,提出“酌乎纬”“变乎骚”,思想上不为儒家所限,文辞上可以有所创新。

其三,是从整体上看,《周易》对《文心雕龙》的影响深远。

“《周易》对于《文心》的影响起于《原道》篇之“道”,终于《序志》篇的‘彰乎大易(衍)之数,其为文用,四十九篇而已。

’而且,《文心雕龙》五十篇中的过半数,都曾直接间接地引证《周易》申述之原理,以之运用到关于具体的文章写作的过程中。

”而《周易》历来被奉为儒家群经之首,对我国后世的思想和文化发生过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刘勰的《文心雕龙》中的文学观甚至于宇宙本体观念都会受到儒家学说的影响。

2、儒家哲学的影响

刘勰作《文心雕龙》确实受儒家文学观念影响很大,但其创作的最原始的动力并不是出于文学自身的要求,他著书论文,构建文学理论体系主要还是出于立言的追求:

“岁月飘忽,性灵不居,腾声飞实,制作而已”,“是以君子处世,树德建言”,明确表明他写《文心雕龙》的目的就是希望留名于后世,这本身就是儒家的传统想法。

而他所处的时代也是同孔子所处类似的“礼崩乐坏”、文化失范的时代。

“重建文化范式在当时已成为许多睿哲之士的共识”,“刘勰‘搦笔和墨,乃始论文’显然也是想要给他所处的时代设计一套文化规范,重建一种文化秩序(首先是文学秩序)。

”所以我们是从作文的动机和目的出发,来看儒家哲学对《文心雕龙》创作上的一些影响的。

刘勰在《序志》篇中表示对汉儒极度敬仰,也与《文心雕龙》中反映的学术观点是一致的。

王元化认为刘勰原道观中所体现的宇宙哲学本体观念是以汉儒的宇宙构成论为基础的,“《原道篇》中提出了这样一个宇宙形成的系统:

“夫玄黄色杂,方圆体分。

日月叠璧,以垂立天之象;山川焕绮,……自然之道也。

”这可以说是完全根据汉儒宇宙构成论所作的阐述。

汉儒宇宙构成论认为天地万物由太极(自然元气)所生。

”认为刘勰的宇宙起源假说也的确接近于汉儒的宇宙构成论。

但王元化的论文中也提到了刘勰在关于“太极”的定义问题态度并不明确,这也就给了我们讨论的余地。

王元化为了给儒家之道找哲学根基,自然要将其纳入汉儒的宇宙哲学之中,他认为“太极”是汉儒所谓的自然元气,是以物质性为第一特性的,而本文认为“太极”和“道”真正从本体的意义上看,是非实体的,那么追求其形而上的哲学依据更多的应该是受道家的影响。

(二)“具体道”之“道家之道”

主张道家之道者的逻辑以张启成的说法为代表,张启成认为道家的核心思想是强调“自然”,“把自然看作是万物的起源,把自然当作评价一切事物的标准,道家这种观点,反映在《文心雕龙》中,就形成了一套文学起源于自然的理论。

”张少康认为从《原道》篇中宇宙万物之文均为“道之文”的论述来看,无论如何不能说此即是儒家之道。

“它显然是老庄那种自然之道,是宇宙万物之内在原理与规律。

”我认为,张少康是为了在此说明刘勰对心物关系的论述,为了给“道之文”一个更合理的理论依据,所以将道家的“自然之道”理所当然的搬了进来。

胡经之认为《文心雕龙》之“道”就是自然之道,源于老子的“道法自然”源于天然自成,自然而然。

指的是一种为文过程的自然天成,法则和规律。

周振甫《谈刘勰论“文之枢纽”》也说,刘勰所讲自然之道,这个道是来于道家,不是儒家,因为儒家讲的是仁义之道。

黄侃《文心雕龙札记》也认为刘勰的原道是以自然为宗,取自道家之道。

这种以道家为本的理解也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因为确实从本体意义上来谈“道”是受道家思想影响更大一些。

庄子学派认为,虽然“道”是本而“技”是末,“技”与“道”却可以相通。

《天地》中说:

“通于天地者德也,行于万物者道也,上治人者事也,能有所艺者技也。

技兼于事,事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

”正是因为“技”与“道”可以相通,从庖丁解牛的“技”中可以体会到“道”。

而刘勰论文寻“道”,“论文叙笔”,也正是为了在求“技”的过程中不断地趋向于接近“道”,探索文之“道”。

而在具体之道的外现中,推崇自然这一点可以算是刘勰与道家之道的契合点。

从老子对文艺审美的态度上看“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第十二章)老子是反对对声色感官无节制的追求的,所以他最后得出结论是“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老子本义》引叶思靖的解释说:

“凡所欲之外物,皆害身者也。

圣人但为实腹而养己,不以悦目而徇物。

然食味别声被色,数者皆不可绝,惟虽动而不著于物,乃湛然无欲矣。

”,我们可以理解为,人虽然需要美,但却不应当因为美的追求而牺牲自己的生命的自由,不应把美看作是人的外在目的,使美成为反过来支配人的东西。

所以老子的文艺观并不像一般所说的完全否定文学艺术,他只是反对无节制的过度浮夸,认为美与艺术不应当有害于人的生命的自由发展,他是立足于以个体人格和生命的自由为最高的美这一观点之上的,崇尚人性的自然,美与艺术的自然。

这与刘勰反对浮靡文风倒是有相似的地方,不认同“言贵浮诡”,觉得那是“离本弥甚,将隧讹滥。

”。

不同的是他们在于在文学的功用这个问题上,庄子讲“道”是为个人摆脱有限的功利目的的束缚,获得精神的自由和愉快,从而有利于个人的生命的发展,是出于崇尚个人的自由和解放;而刘勰讲“道”论文,是为“炳焕君臣,昭明军国”,重在社会功用,这一点反而是与儒家之道相合。

(三)“具体道”之“佛家之道”

主张佛家之道者的逻辑以马宏山的说法为代表,他从《原道》“玄圣创典,素王述训”一句中拈出“玄圣”二字解为“佛”!

并由刘勰《灭惑论》“梵言菩提,汉语曰道”推论“《原道》之道为佛家之道”。

胡经之则认为“佛家修行,追求“六根虚静,无复驰逸,内外湛明,入无所入”(《首楞严经》),这是到达“涅槃”境界的步骤”,“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所讲的为文之道,跟佛家的悟道有很大的相似性。

”佛家悟道的过程跟为文之道的过程很相似,但过程的相似并不能代表这个内涵核心的相似,这个还是要分清楚的,所以,在这一点上并不能构成结论的成立。

但在“涉及对世界本体的解释上,刘勰的哲学思想明显表现出佛学的痕迹。

”并认为“刘勰‘为文长于佛理’这也是符合实际的”。

《文心雕龙》在论述为文之道时,常常借用于“佛理”。

这是对佛理概念的借用,既然是概念的借用就会或多或少在内涵外延上有原型概念的影响,是能够证明《文心雕龙》之“道”是受到了佛家之道的影响的。

此外,更有学者跳出内容的限制,从整体方法上看到了区别。

李建中“术兼佛玄”的思想就认为“刘勰在佛教的环境里浸润了十几年应该讲佛道,但是他也没有这样,而是从佛教里吸取一种方法”,这里的‘术’就是方法。

”有的学者还指出了“文心之作”的结构体系之严密与佛经著作的关系,“刘勰的《文心雕龙》之所以体大思精,科条分明与其精湛佛理,深受佛经著作影响关系至切。

”今人普慧更断言:

“《文心雕龙》的成书受到了齐梁时期极为盛行的佛教《成实论》的深刻影响”,《成实论》‘四谛’建章,‘五聚’明义的谨严结构和清晰缜密的论说逻辑为《文心雕龙》提供了范本。

”所以,综合来看,无论是刘勰对佛理概念的借用,还是方法的借鉴,都是有迹可循的,说刘勰《文心雕龙》之“道”具体道是“佛家之道”的外现也是合理的。

 

参考文献:

1、周振甫译注:

《文心雕龙选译》,中华书局,1980年版

2、陆侃如、牟世金:

《文心雕龙》译注(上册),齐鲁书社,1981年版

3、郭晋稀:

《文心雕龙注译》,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4、黄侃:

《文心雕龙札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张文勋:

《文心雕龙研究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张少康编:

《文心雕龙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王少良《文心管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饶芃子主编:

《文心雕龙研究荟萃》(《文心雕龙》1988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上海书店,1992年版

9、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编:

《文心雕龙研究》(第三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11、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编:

《文心雕龙研究》(第六辑),学苑出版社,2005年版

12、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编:

《文心雕龙研究》(第九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3、周正兵:

《文心雕龙》的艺术理想观——兼论《文心雕龙》之“文之枢纽”,《前沿》,2004年第1期

14、陆侃如:

《文心雕龙》论“道”,文史哲,1961年第3期

15、李平:

《文心雕龙·原道》三题——兼论刘勰对古代哲学传统的继承,长沙电力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16、周振甫:

《刘勰论文原道》,阴山学刊(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商业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