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组织施工.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11628 上传时间:2022-12-1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1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组织施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组织施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组织施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组织施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组织施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组织施工.docx

《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组织施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组织施工.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组织施工.docx

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组织施工

目录

一、工程概况3

(一)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简介3

(二)工程任务与设计技术要求5

(三)工程特点及相应对策13

二、施工方案14

(一)总体施工方案14

(二)总体施工顺序15

(三)基坑排水系统的设计与施工15

(四)基坑开挖施工方案15

(五)喷锚支护施工方案18

三、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25

(一)总工期25

(二)施工进度计划25

(三)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措施26

四、保证质量措施31

(一)质量管理制度31

(二)质量保证体系32

(三)质量保证措施35

五、保证安全措施37

(一)建立安全生产保证体系37

(二)建立安全管理小组38

(三)建立安全经济承包责任制38

(四)建立健全职工安全培训教育制度38

(五)保证安全措施38

(六)安全技术管理与安全教育制度41

(七)安全检查制度与安全防护措施42

(八)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安全注意事项46

(九)基坑监测46

(十)特殊情况应急措施50

六、文明施工现场措施53

(一)建立文明施工保证体系53

(二)文明施工保证措施53

七、劳动力安排计划56

(一)劳动力安排56

(二)劳动力保证措施56

八、主要材料、构件用量计划58

(一)材料管理制度58

(二)主要材料用量计划表58

(三)施工用水、用电计划59

九、主要机具使用安排60

(一)设备管理60

(二)设备的安全使用与维修61

一、工程概况

拟建工程位于株洲职教城共享区配套服务中心内,东临龙母河距离约58m,西临规划二路距离约25米,南临规划四路距离约30米,北临2#栋距离35米基底埋深为8.2m。

基坑下面没有管线,基坑西边距离管线约16m。

基坑周长约277m,占地面积4476平方米。

拟建工程层数为2+12F,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商业酒楼,其中附属裙房为3层框架结构,设二层地下室;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5.2000,开挖范围内自然地面平均标高为41.600(绝对标高),地下室底板底标高为37,暂估承台截面高1200,基坑开挖深度约为5.8m;由于靠近规划路的西、北两方自然地面标高为44.3m,东北两方自然地面为42.6m。

为确保工程优质高效安全地完成,特编写本施工组织设计。

(一)场地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简介(参考职教城配套服务中心一期地质勘察资料)

1.1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钻探结果,拟建场地在18.6m勘探深度内的地质构成为:

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1.素填土:

本层厚度约5.6m,层底标高36~41.6m。

2.粉质黏土:

本层厚度约8.m,层底标高36~27.5m。

3.泥质粉砂岩(圆砾、强风化泥质粉砂岩、强分化砾岩及中分化泥质粉砂岩、中分化砾岩):

本层厚度约5m,层底标高27.5~22.5m。

1.1.1素填土(Qml)①(①为地层编号,下同):

黄褐色,红褐色,稍湿,结构松散,主要由粘性土组成,系新近堆填而成,固结性差。

拟建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平均5.60m。

1.1.2粉质粘土(Qal)②:

褐黄色,呈可塑-硬塑状,摇震稍有反应。

1.1.3粉砂(Qal)③:

黄褐色,饱和,呈中密状,粒径一般为2-20mm。

层厚0.50-3.20m

1.1.4(Qal+pl)圆砾④:

黄褐色,饱和,呈中密状,粒径一般为2-20mm,大者达50mm,含量约为75%,呈圆-亚圆状,主要成份为石英,颗粒间主要由中粗砂充填,上部较集中,胶结度中等,泥质含量约为5%。

拟建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0.50-3.60m。

1.1.5(Qel)粉质粘土⑤:

红褐色,呈硬塑-坚硬状,摇震反应中等,稍有光泽,中等强度,中等韧性,中间含少量小砾石,含量约为8%,砾径一般为3mm,呈亚圆状、棱角状,系下伏基岩风化残积而成。

拟建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为0.5-5.50m。

1.1.6白垩系(K)全风化粉土⑥:

紫红色,原岩结构尚可辩认,多已风化成砂土状,稍湿-湿,呈密实状,摇震反应中等,无光泽反应,低干强度,低韧性,粘粒含量较高,含云母片及粉细砂。

拟建场地内较局部分布,层底标高24.58-31.6。

1.1.7白垩系(K21)⑦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红褐色,具原岩结构,块状构造,泥质胶结,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多呈短柱状,少量呈碎块状,岩体较破碎,岩质极软,为极较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Ⅴ级,岩块用手易拆断,岩石遇水浸泡后易软化,失水后崩解呈碎块状。

拟建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为1.30-21.80m。

1.1.7.1(K21)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⑦1:

紫红色,灰白色,原岩结构尚可辩认,多已风化成砂砾状,稍湿,呈密实状,主要成分为石英,砾径一般为1mm,呈棱角状,岩芯多呈柱状,手可捏碎,遇水浸泡后崩解成砂砾状,局部夹少量强风化成分,系下伏基岩风化而成。

拟建场地内普遍分布,层厚为1.50-18.00m。

1.1.7.2(K21)中风化砾岩⑦2:

紫红色,泥质粉砂质结构,块状构造,泥质胶结,呈中厚层状,岩体较完整,呈中厚层状,节理、裂隙较发育,岩芯多呈柱状,少量块状,岩质软,为极软岩,岩石遇水浸泡后易软化,失水后崩解呈碎块状,局部夹少量强风化成分,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Ⅳ级,为属较软岩,本次揭露最大厚度为5.3m。

2.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地下水活动较强烈,静止水位在1.2-4.9m(相应于标高39~41m)。

临近的龙母河常水位标高为38.00m。

(二)工程任务与设计技术要求

根据周边环境、基坑开挖深度、土层情况,基坑支护规范要求,本基坑必须采取边坡支护。

一、基坑支护方案的设计

(一)护坡形式

为确保边坡安全,采取1∶0.5土钉墙支护,

(二)结构内力计算:

采用启明星基坑支护软件计算

综合计算结果,得出如下数据:

护坡方案设计如下:

(详见附图)

土钉墙放坡1∶0.5

土钉垂直间距1.2m

土钉水平间距1.4m

土钉倾角15°

土钉直径130mm

土钉水泥浆体强度20MPa

土钉水泥浆配比W/C0.5

土钉主筋规格及长度(见表1)

土钉主筋规格、长度、排数、锚筋规格、锚筋长度(m)、喷射混凝土强度,详见附后详图。

水泥:

砂:

碎石:

8880速凝剂=1∶2∶2∶0.03(此为重量比)

喷射厚度:

100mm

钢筋网:

φ6.5@200mm×200mm,保护层为30~50mm。

 

 

 

2、锚杆施工技术要求

(1)钻孔要保证位置正确,要随时注意调整好锚孔位置(上下左右及角度),防止高低参差不齐和相互交错。

(2)钻进后要反复提插孔内钻杆,并用水冲洗孔底沉渣直至出清水,再接下节钻杆;遇有粗砂时,在钻杆钻至最后一节时,应比要求深度多10-20cm,以防粗砂堵塞管子。

(3)钢筋使用前要检查各项性能,检查有无油污、锈蚀等情况,。

(4)拉杆应由专人制作,要求顺直。

钻孔完毕应尽快地安设拉杆,以防塌孔。

拉杆使用前要除锈。

拉杆接长应采用对焊或帮条焊。

孔附近拉杆钢筋应涂防腐漆。

为将拉杆安置于钻孔的中心,在拉杆上应安设定位器,每隔1.0-2.0m应设一个。

为保证非锚固段拉杆可以自由伸长,可采取在锚固段与非锚固段之间设置堵浆器,或在非锚固段的拉杆上涂以润滑油脂,以保证在该段自由变形。

(5)在灌浆前将管口封闭,接上压浆管,即可进行注浆,浇注锚固体。

(6)灌浆是土层锚杆施工中的一道关键工序,必须认真进行,并作好记录。

灌浆材料多用纯水泥浆。

水、灰比为0.4-0.45左右。

水泥浆液的抗压强度应大于25Mpa,塑性流动时间应在22s以下,可用时间应为30-60min。

整个浇注过程须在4min内结束。

灌浆压力,一般不得低于0.4Mpa,亦不宜大于2Mpa。

(7)注浆前用水引路、润湿,检查输浆管道;注浆后及时用水清洗搅浆、压浆设备及灌浆管等,注浆后自然养护不少于7d,待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70%以上,才可进行张拉工艺。

(8)张拉前要校核千斤顶,检验锚具硬度:

清擦孔内油污、泥砂。

张拉力要根据实际所需的有效张拉力和张拉力的可能松弛程度而定,一般按设计轴向力的75%-85%进行控制。

(9)锚杆张拉用穿心式千斤顶,当张拉到设计荷载时,拧紧螺母,完成锚定工作。

3、排水设计施工技术要求

排水设计采用明排的方式(详见土方开挖详图)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如遇地下水过大时,可能要在靠龙母河一侧采取止水帷幕。

明排设计:

基坑施工时应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基坑每开挖至一个工况时,均应设置简易排水沟,及时疏干积水,排水沟应低于开挖面0.3m,沟底宽度为0.4m,集水井为1.5*1.5*1.3(m深),排水沟和集水井沿基坑边1.m以外布置。

(三)工程特点及相应对策

1.特点

1.2出土外运量较大,场地西、南临规划二路,路边下面埋有地下高压电缆,施工噪音和环境污染将会严重影响周边学校,这就需要施工单位要有过硬的文明、安全措施。

2.对策

2.1编制多种技术方案,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以增强技术方案的预见性、超前性、安全性、可操作性;

2.2对地下高压电缆管沟采用钢筋砼保护;

2.3加强法制观念,提高全员素质,遵守各项法规制度,协调周边关系,努力改善和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2.4加大科技、资金、材料、设备等投入,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尽一切所能满足工程需要,使工程文明、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

3、相应措施

3.1严格按基坑排水设计及规范要求施工,确保排水效果;

3.2设专职沉降观测员,对周边道路及基坑每天进行多次沉降观测,作好记录并分析每天的记录;

3.3根据施工时发生的实际情况,及时和有关单位协商,不断完善基坑支护方案以及对相邻建筑物的保护措施。

3.4在土方外运时,由于必须经过有公交车的规划二路,必须在出车的门口内外设置安全警示牌,遵守有关部门对环保、城管、交通、公安等部门管理规定,车辆按规定路线行驶,不占用和污染道路,对遗留的余土灰渣及时清扫,并用水冲洗干净,同时派专人指挥车辆进出。

严格控制机械噪声污染,汽车进出场尽量不按喇叭并在洗车台冲洗。

3.5施工前必须详细查明原有高、低压电线、通讯电缆、煤气管道及下水管道等管线,并做好相应改造搬迁工作,尽量避免因工程施工而影响学校用水、用电、用气及通讯等。

二、施工方案

(一)总体施工方案

根据设计工作量和施工条件,总的设想是把工程分为七个阶段:

前期准备施工阶段、排水沟、井施工阶段、土方开挖喷锚支护施工阶段、扫尾施工阶段;四个施工队分解施工:

排水沟、井施工队、土方施工队、喷锚施工队,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完工。

(二)总体施工顺序

施工准备→排水沟、井施工→基坑顶地表硬化及设置地表排水沟→土方开挖→喷锚施工。

(三)基坑排、降水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基坑水主要由地表水、填层和圆砾层中的自由水供给,排水方法按设计施工排水沟、井的同时,将坡顶的四周用水泥浆硬化,然后在坡顶2.0m处修一条排水沟(规格为宽0.4m,沟深0.6米),排水沟用红砖构筑,以截断地表水的浸入;坑内采用排水沟及集水坑。

1.明沟、集水井布置

为拦截地下水向基坑内涌入及基坑内渗水的排出,保持基坑无水,保证基坑施工,中间丛横设置盲沟,沿基坑外缘布置砖砌排水明沟,在明沟四角布置4个集水井,每个井内分别用一个污水泵将水排至就近的下水道内。

2.沟、井结构

(1).盲沟由砾石滤料铺成,断面为400*600(mm),有组织的排入明沟内。

(2).明沟用标砖砌筑,水泥砂浆抹光,净空断面为400*600(mm)沟顶面略低于基坑面将水有组织的排向集水井。

(3).集水井用标砖砌筑,水泥沙浆抹光,净空断面为800*800*1200(mm)。

(4).抽水机为¢100污水泵。

(四)基坑开挖施工方案

1、施工顺序

第一阶段自然地面41.6m以上的基坑开挖、周围临时排水沟的开挖及41.6~44.3原始边坡的修整→第二阶段41.6~39m的基坑开挖→第三阶段39~承台底保留300mm的基坑开挖→第四阶段人工挖孔桩→第五阶段桩基土方外运及基坑土方人工平整→第六段人工开挖承台和地梁土方及土方外运。

2、基坑开挖

由于本工程土方方量大(约2万方)、工期紧,为加快施工进度采用四台1.5m³的履带式反铲挖掘机进行土方开挖,本工程土方运距在5KM左右运土采用20台后八轮,卸土区采用两台180KW的履带式推土机进行土方作业。

由地质报告可知此基坑基本为回填土,开挖时采用1:

0.5的放坡系数进行施工作业,开挖边线为承台边1.5m。

为使地下水位在承台垫层面300mm以下,本次土方开挖时沿基坑四周开挖一条1.2m宽的沟到承台垫层面在沟内做明沟和集水井。

当基坑排水沟及原始边坡修整施工完成后,基坑土方开挖即可与喷锚支护同步进行,施工方向由西北角开始,自西往东平行开挖,本基坑第一次为大开挖,深度大部份为4.6m边坡四周为5.7m,分二层进行土方开挖,第一层开挖深度为2.6m,第二层开挖深度为2.0m或3.1m,每层开挖从西向东直至挖完一圈。

每开挖一级,均按设计要求同步进行修整坡面、锚杆造孔、锚杆钢筋制作安装、锚杆注浆、挂网、喷砼、锚杆预应力张拉等流水作业。

当第一排喷锚支护完工以后,就可进行下一道的开挖、支护循环。

挖出的土方用自卸汽车运至卸土场。

桩基础土方开挖出来后采用人工上土拖拉机运土转运到西北角集中堆放,再用铲运机上土自卸汽车运土到卸土场。

承台、底板和基础梁土方采用人工开挖,人工上土拖拉机运土到西北角集中堆放,再用铲运机上土自卸汽车运土到卸土场。

3.基坑开挖注意事项:

3.1坑底要留一定横纵坡,雨天不至积水;

3.2沿边坡角开挖好排水沟,并派专人负责24小时不间断抽水,保证基坑内不积水;

3.3维护好基坑上、下坡通道,确保运土车辆进出通畅,并派专人负责指挥。

4.基坑支护预防和紧急措施

经常注意观察土体基坑变形,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1预防措施

4.1.1设立基坑醒目防护栏或防护标志;

4.1.2严禁在支护顶部周围堆放重物;

4.1.3设立土方位移及沉降观测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2紧急措施

4.2.1在基坑支护处挖土卸荷;

4.2.2必要时在支护坡脚砸打木桩、堆压沙石叠袋,阻止土体滑坡位移;

4.2.3发现有流浆,采用水玻璃快干水泥止流;

4.2.4备集圆木、钢管、水泥、木板、砂石、纤维袋等应急材料。

5.土方开挖施工要求

锚杆施工前,应与土方施工单位协商,并制定详细的土方开挖方案,使工程施工能达到协调、统一、安全、优质快效地完成。

5.1根据设计,土方开挖共分2次完成

5.2采用机械开挖,开挖过程中严禁碰撞支护结构。

5.3加强与基坑开挖单位的沟通和联络工作,使基坑开挖准确、到位、及时,不致于开挖影响施工进度。

(五)喷锚支护施工方案

1、施工准备

因现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工期短,任务重,技术要求高,为做到工作有序,施工合理,施工准备工作如下:

1.1进行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

1.2按平面布置图合理定出排水沟,电线路及搭设临时设施等;

1.3在场内建立边坡变形(沉降、位移)监测网,施工前和施工后原则上不间隔断观测。

土方开挖前要观测2次;-6.1m以下观测间隔为1次/48小时,依变形监测成果调整观测间隔,必要时加密观测次数,尤其是遇到特别不稳定地层及恶劣天气。

1.4进行精确的桩位测量及复核,控制水准点的引入和永久控制点的设置,报业主监理认可;

1.5收集临近建筑物的隐蔽工程及地下管线工程资料,确保施工时不对其造成破坏;

1.6收集相关施工规范及技术资料等。

2、施工顺序

本基坑支护工程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及设计要求,整体施工顺序如下:

第一阶段41.6m原始地面的边坡修整后开始喷锚施工→第二阶段39~41.6m的基坑土方开挖后喷锚施工→第三阶段37~39m的基坑土方开挖后喷锚施工。

3.边坡变形观测方案

3.1边坡位移

边坡位移采用索佳SET2110全站仪进行监控:

3.1.1坐标法

首先在施工现场附近布置好测量控制网,每次都精密测出各位移观测点的坐标,根据每次测得的坐标差值求得位移值。

3.1.2方向观测法

根据该工程位移观测点基本处在同一直线的特点,在该直线附近或直线上埋一基准点,并标定好起始方向,精确测定各测点的方向值,然后,每次位移观测都精确放样出各位移观测点所在位置的方向,用钢尺量出偏离值,每次所量得的偏离值差值即为位移值。

3.1.3测点及基准点布置

为了能准确、及时地反映边坡变形情况,测点布置在基坑顶周边,测点距离=1.5m×基坑深度。

3.1.4沉降观测

利用已预埋好的测点,首先在施工现场稳定。

通视地段预埋好水准基点,采用索佳C32Ⅱ型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施测,根据每次测得的高程差值求得沉降值。

4、锚杆施工工艺流程

4.1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测量放线定位  设备就位 造孔验收  锚筋制作安装   注浆养护安装槽钢腰梁及锚头预应力张拉锁定

喷射砼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钢筋挂网制作安放   喷射机具就位   砼材料配制喷射砼至设计厚度

4.2测量放线定位

根据设计图给定的锚杆位置参数,由专职测量人员采用全站仪定出孔位并用红油漆做好标记,经业主及监理复核无误后即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3造孔

造孔是锚固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如果造孔质量差,会直接影响锚杆的安装和水泥浆的灌注质量,进而影响到锚固力,使锚杆达不到设计要求,因此,锚固成孔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4.3.1基坑开挖前,技术人员必须按照进场钻机的数量,按桩的类型和桩的分布情况,下达施工任务。

4.3.2给土方开挖单位提供开挖深度剖面图。

4.4设备的选择

采用XY-1工程钻机成孔。

钻头规格:

φ150㎜硬质合金尖钻头;因此,施工中做到下列几点:

4.5设备就位及安装调试

根据测量人员给定的钻孔位置及锚杆的倾角进行钻机就位,开钻前还需对钻机安装进行复测检查,以确保安装、就位准确。

4.6钻进参数

转速、钻压等钻进参数根据地层情况不同确定,其钻进参数为:

78~120r/min转速、60~80Mpa钻压和15m3/h清水大泵量钻进;破碎带采用合金钻头钻进,其钻进参数为:

45~65r/min转速、10~30Mpa钻压和10m3/h泵量钻进,钻一段固结一段再透孔钻进一段的方法钻进;在有滑动面的地层中,严禁带水钻进;使用冲洗液的原则是:

能不用尽量不用,能用清水尽量用清水,以免泥浆、泥皮及润滑剂等减弱锚固力。

5、锚筋的制作与安放

5.1锚筋的制作:

严格按设计及相关规范制作,按设计图设置锚杆定位器,绑扎注浆管、排气管、自由段纱布、安放止浆密封装置。

杆体材料必须经过严格的质量检验、校直、除油、除锈。

钢筋的焊接严格按设计及相关规范制作。

5.2锚筋的安装:

严格按设计及相关规范安装,同时遵守以下规定:

5.2.1锚筋放入钻孔前应再次检查杆体的质量,确定杆体能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5.2.2安放杆体时,防止杆体扭压弯曲。

5.3.3锚筋杆体的长度不小于设计值,杆体安放后不得随意敲击和悬挂重物。

  

5.3.4锚杆采用φ20~25的塑料胶管,在与锚筋体组装时同时绑扎二次注浆管一同下入孔内。

5.3锚头的安装:

5.3.1钻孔孔口必须平整,安装的槽钢承压座必须平整、牢固并与孔口平面紧贴;

5.3.2桩锚的锚头为φ36螺杆、2φ25夹头帮焊和楔形垫块的组合体,加工时严格按设计和规范要求焊接,以保证桩锚的锚头有足够的抗拉强度。

安装时预应力锚头要出露孔口坡面450mm。

6、锚杆的注浆

根据设计要求,锚杆灌浆材料采用纯水泥浆。

水、灰比为0.4-0.45左右。

水泥浆液的抗压强度应大于25Mpa,塑性流动时间应在22s以下,可用时间为30-60min。

整个浇注过程须在4min内结束。

灌浆压力,一般不得低于0.4Mpa,亦不宜大于2Mpa。

水泥采用P.O.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

6.1.1注浆操作程序

锚杆的浆液严格按设计的配比拌制,注浆操作程序如下:

6.1.2用风、水冲洗钻孔,排尽孔内残渣和污水;

6.1.3将杆体缓缓推进至孔底,开始拌制水泥浆;

6.1.4锚杆安装后,立即灌注水灰比为0.4~0.45的水泥浆液进行第一次注浆,直至孔口排出浆液,且充填止浆密封装置为第二次注浆作好准备。

在进行第二次注浆之前,工程技术人员要作好水泥浆初凝试验,根据级配报告及试验的水泥浆初凝时间,将第二次注浆控制在水泥浆初凝之前完成。

二次注浆压力达到1.0~2.0Mpa;

7、钢筋网喷射砼施工:

挂网喷射砼面板采用两层喷射,喷射砼为C30,施工时按下列顺序进行:

7.1喷射底砼:

底砼厚40mm左右;

7.2铺设钢筋网:

挂φ6.5@200×200钢筋网,及18加强筋并用膨胀螺栓与桩身砼相连;

7.3喷射面砼:

面砼厚60mm;

7.3.1按设计砼强度试验确定砼配合比,并严格按试验配比施工;

7.3.2喷射作业准备工作

7.3.3对待喷作业面进行清理,埋设控制喷层厚度的标记;

7.3.4检查机械设备和管线(风、水管)是否正常。

准备好信号和防尘等设施,以保证喷射质量和作业中的安全;

7.3.5施工工艺参数

7.3.5.1工作窒风压:

工作窒风压与输送距离、输送高度、骨料种类等有关,根据现场具体情况确定;

7.3.5.2喷嘴与受喷面间距:

喷嘴与受喷面间距以1米左右为宜;

7.3.5.3采用湿喷;

7.3.5.4喷嘴与受喷面的倾角:

实践证明,当喷嘴垂直于受喷面时,回弹损失最小,砼也最密实。

因此,喷嘴应尽量与受喷面保持垂直;

7.3.5.5分层喷射时间间隔:

按顺序分层喷射,先喷射第一层,再进行挂网,第一层砼初凝后即可进行下层砼喷射,要求每层厚度不小于40mm,若间隔时间过长,则下次喷射前应先喷水湿润砼表面,以保证两层间的良好粘结;

7.4施工中的降尘措施

7.4.1增加骨料的含水率,控制在6~8%之间;

7.4.2严格控制风压,选择密封性好、反风少的喷射施工设备;

7.4.3在喷头上加长拢料管,使干拌料与水能充分混合,射流集中;

7.4.4必要时加强施工现场通风;

7.4.5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劳动保护。

8、锚杆的张拉与锁定

原则上,张拉与锁定工作应在注浆后,常温常压下养护28d,使水泥浆液完全固结达到最大强度值进行,长时间待凝必须延长工期,而在实际施工中因水泥浆液按规范加入了早强剂,水泥浆液在10d即可达到设计强度80%,而张拉锁定力只是设计的轴拉力Nt,而不是极限锚固力P(P=1.5~2.5Nt)所以注浆施工7d后即可进行张拉锁定施工,用张拉千斤顶进行张拉,张拉锁定荷载达到0.36~0.6倍的设计值后,将固定螺母拧紧、锁定。

锚杆的张拉力即最终锁定荷载,按设计要求施工,同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8.1锚杆张拉前必须把承压支撑构件的面整平,并和锚杆轴线方向垂直。

8.2应检查张拉机具的情况,以免造成张拉失败。

8.3锚杆张拉应按一定程序进行,锚杆张拉顺序应考虑邻近锚杆的相互影响而产生锚杆的应力损失,采用隔1拉1的方法。

8.4正式张拉前,应取10~20%的设计拉力对锚杆进行预张拉一至二次,使锚杆各部位接触紧密,杆体完全平直,以消除杆体的隐蔽变形量。

8.5锚杆张拉荷载需分级逐步施加,每级加载后恒载3min记录伸长值。

拉张到设计荷载(不超过轴力),恒载10min,再无变化可以锁定。

不能一下加至锁定荷载。

8.6锁定预应力以设计轴拉力的60%为宜。

8.7锁定作业必须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自我管理与提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