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安平中学1718学年高二实验部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82783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00558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安平中学1718学年高二实验部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82783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河北省安平中学1718学年高二实验部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82783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河北省安平中学1718学年高二实验部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82783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河北省安平中学1718学年高二实验部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82783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河北省安平中学1718学年高二实验部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82783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安平中学1718学年高二实验部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827831.docx

《河北省安平中学1718学年高二实验部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82783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安平中学1718学年高二实验部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82783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安平中学1718学年高二实验部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827831.docx

河北省安平中学1718学年高二实验部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827831

安平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每小高二实验部生物试题

题1分,共52分)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B.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比组织液多,所以血浆渗透压高于组织液渗透压

C.人在冬泳过程中,体内的产热速率始终大于散热速率

D.高原地区缺氧,人体内产生的C02增多,所以内环境pH值会下降

2.体液中除含有大量的水以外,还含有许多离子和化合物。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Na+和Cl-是形成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物质

B.人血浆中除了含有血浆蛋白外,还含有各种激素

C.人体内约占2/3的体液属于细胞外液

D.人体内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

3.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降低、CO2、Na2CO3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D.升高、乳酸、NaHCO3

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可能是淋巴,也可能是血浆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C.内环境中Na+、K+浓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到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5.如图示特定生命活动相关的概念图,则该生命活动及图中的a、b、c分别表示()

A.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垂体、下丘脑、甲状腺

B.内环境组分间物质交换:

组织液、淋巴、血浆

C.血糖平衡的调节:

胰岛A细胞、肝细胞、胰岛B细胞

D.碳循环:

大气中的CO2库、消费者、生产者

6.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B.②中含激素、血红蛋白、乳酸、CO2等物质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先进入③,再进入④

D.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②―→③―→④

7.下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4种器官或系统。

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调节

B.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血浆和淋巴

C.②表示重吸收作用,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D.内环境与Ⅰ交换气体只需通过肺泡壁即可完成

8.下图表示三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电表的电极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表面。

刺激a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a点受刺激时膜外电位由正变负B.电表①会发生两次方向不同的偏转

C.电表②只能发生一次偏转D.该实验不能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9.下列前项是内分泌腺、中项是其分泌的激素名称、后项是该激素的作用,错误的一项是

A.垂体、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吸收水分B.肾上腺、肾上腺素、促进血糖升高

C.胰岛B细胞、胰岛素、降低血糖浓度D.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增强机体代谢

10.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寒冷环境中,人体皮肤的血液流量会增加

B.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中枢

C.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

D.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的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

11.动物园饲养员长期给猩猩喂食,猩猩听到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分泌唾液,下列关于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射活动属于非条件反射

B.本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多个高级中枢参与

C.这一反射过程中有离子的跨膜运输过程存在

D.此过程中存在“电信号一化学信号一电信号”的转化

12.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细胞周期变短

B.注射“甲流”疫苗是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手段

C.当结核杆菌再次入侵人体时,浆细胞可识别结核杆菌并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D.效应T细胞直接吞噬病毒,进行细胞免疫

13.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②寒冷会引起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 

④血糖浓度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可以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 

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神经冲动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

14.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

B.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乙烯利,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C.辣椒开花后,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获得无子果实

D.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植物,可使植株增高

15.某小组开展“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研究,关于这个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经预实验后,后续实验中还需设置一组用蒸馏水处理插条的实验作对照组

B.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每组需要取多支插条

C.浸泡法适用于较低浓度溶液及空气湿度较大,遮阴环境

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可能相同

16.植物的生命活动受到多种植物激素的影响,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素是由植物体特定的部位产生,并作用于该部位

B.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说明植物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植物激素的运输都有极性运输的特点

D.刚收获的种子不易萌发,可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处理打破种子的休眠

17.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间的双子叶杂草、右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两类植物生长的影响,则A、B曲线分别表示何类植物,以及应当选用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是()

A.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a点浓度B.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b点浓度

C.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c点浓度D.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c点浓度

18.下图是豌豆的去顶实验,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豌豆茎的尖端能合成赤霉素B.生长素显著影响赤霉素的生物合成

C.生长素不能促进赤霉素的合成D.植株内生长素下降的同时,赤霉素也大幅度下降

19.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

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植株开花结实。

(据《农桑辑要》)

B.肥田之沃,种绿豆最佳,小豆、芝麻次之。

(据《齐民要术》)

C.正月种白稻,五月收获后,根茬长新稻,九月又成熟。

(据《广志》)

D.前摘未熟红杮,每篮放木瓜两三枚,得气即发,涩味尽失。

(据《格物粗谈》)

20.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琼脂小块上,正中插入生长素不能透过的云母片,琼脂被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见图)。

单侧光照射后,琼脂内生长素含量()

A.左右相等B.左多右少

C.左少右多D.左右均无

21.如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

A.根和茎对生长素的反应相

B.A、B、C点对应生长素的浓度分别是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其中茎对生长素最敏感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根的生长

D.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促进芽的生长,而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抑制芽的生长

22.群落随着时间推移进行的有规律的变化叫演替。

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堵塞形成沼泽的过程中,原有的生物群落消失了,这是初生演替

B.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是使物种多样性增加,光能利用率提高

C.次生演替一般是在生态系统被彻底破坏后的地方开始的,因为环境恶劣,所以要比初生演替经历的时间长

D.群落演替的不同阶段中,因为乔木高大,能更好地利用阳光,所以一直占有优势

23.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先是增长型,后是稳定型,最后变为衰退型

B.种群数量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

C.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

D.每次取样前应将培养瓶振荡摇匀

24.右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的曲线图,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

D.若该种群在c点时数量为1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

2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A.2016年,某市的人口出生率为7.17‰

B.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C.蜜蜂等动物遇到敌害,常集群攻击

D.由于水葫芦的入侵,某湖泊中莲的死亡率比较高

26.野生动物研究所对某草原的一种野兔进行了调查,所调查区域的总面积为5hm2。

统计所捕获野兔的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与调查。

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表所示。

以下是某同学对该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正确的是(  )

捕获数

雌性个体数

雄性个体数

标记数

初捕

50

28

22

50

重捕

50

32

18

10

A.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野兔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3∶2

B.该草原野兔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250只/hm2

C.如果野兔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会比实际低

D.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

27.在弃耕农田演替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28.如图为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K1为长期处于相对稳态时该种群数量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最大值,b点由于某种因素的改变,最大值由K1变为K2。

导致K1变为K2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A.该种群迁入了大量同种个体

B.该种群的天敌大量迁出

C.该种群的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

D.该地区引入了新物种

29.根据图中显示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图中所有的植物构成生物群落

B.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地形、湿度、盐碱度等

C.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有分层现象,但动物没有分层现象

D.从山麓到山顶的群落分布属于水平结构,是由地形起伏造成的

30.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下图中所示数值的单位是J/(cm2·a)),G为植物,H为植食性动物,C为肉食性动物。

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是图中G、H和C所形成的营养结构

B.由G到H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3.51%

C.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G、H和C所包含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D.H包括多种动物,它们之间的需求相似构成竞争关系

31.下图表示甲、乙两个生态系统受到相同强度的干扰和解除干扰后稳定性的变化情况,下列关于该变化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都具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B.乙的恢复力稳定性强

C.a、b点生态系统丧失了抵抗力稳定性

D.c点时只有恢复力稳定性

32.某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共有五个种群(每个种群只占一个营养级),其能量调查如下表所示:

种群

能量

(102kJ/m2)

7

50

20

0.98

500

下列对该表数据作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表示为戊→乙→丙→甲→丁

B.当甲与丙无捕食关系时,每相邻两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都相等

C.该生态系统中甲的数量增加以后,会导致丙的数量减少,乙的数量增加

D.该生态系统中除去甲、丁后,若乙的数量增加,则丙的数量也随之增加

33.如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这是碳元素的循环

B.A与B两种生物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C.①是光合作用,②③是呼吸作用,④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D.该物质循环带有全球性

3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下列曲线中能准确表示两者之间关系的是(a代表抵抗力稳定性,b代表恢复力稳定性)(  )

35.同学们进行设计制作小生态瓶活动,评价其设计制作水平的主要标准是(  )

A.生态系统维持时间的长短B.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

C.生态系统有机物积累的速度D.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否全面

36.我国太湖无锡流域曾发生大面积蓝藻暴发,导致近百万市民家中的自来水无法饮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蓝藻是原核生物,在太湖中属于分解者

B.太湖治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

C.太湖蓝藻事件的发生说明太湖的自我调节能力很小

D.生活污水的排入不会引起湖水氮、磷超标

37.某县的涪江国家湿地公园,因其良好的湿地环境,已成了如绿翅鸭、飞鹭、苍鹭等珍稀水鸟越冬的场所,且公园内的水生植被也十分丰富。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湿地公园中绿翅鸭、飞鹭、苍鹭等珍稀水鸟构成了群落

B.人们观赏鸟类,愉悦身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在湿地原址建立湿地公园,属于对生态环境的就地保护

D.为进一步开发提升湿地公园的价值,可在园内修建高档小区

38.下图为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植物的示意图。

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的构建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聚合酶参与

B.③侵染植物细胞后,重组Ti质粒整合到④的染色体上

C.④的染色体上若含抗虫基因,则⑤就表现出抗虫性状

D.⑤只要表现出抗虫性状就表明植株发生了可遗传变异

39.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的细胞核中,经培育获得一种转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细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在医学研究及相关疾病治疗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选择受精卵作为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是因为这种细胞具有全能性

B.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可检测外源基因在小鼠细胞内是否成功表达

C.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能在小鼠细胞内表达,说明遗传密码在不同种生物中可以通用

D.转基因小鼠的肝细胞含有人的生长激素基因

40.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工程经常以抗生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B.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载体

C.通常用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载体DNA

D.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

41.下列关于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基因枪法导入植物体细胞的方法最常用,比较经济有效

B.显微注射技术是转基因动物中采用最多的方法

C.大肠杆菌最常用的转化方法是用Ca2+处理细胞,使细胞的生理状态发生改变

D.农杆菌转化法是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最常用的方法

42.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变性过程中被切断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也可利用解旋酶实现

B.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

C.延伸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ATP、四种核糖核苷酸

D.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43.在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①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 ②有启动子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③终止子的作用是使转录在相应地方停止 ④所有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完全相同的

A.②③     B.①④C.①②D.③④

44.甲、乙两图表示从细菌细胞中获取目的基因的两种方法,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方法可建立该细菌的基因组文库B.乙方法可建立该细菌的cDNA文库

C.甲方法要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D.乙方法需要逆转录酶参与

45.(2015·杭州模拟)对下图所示黏性末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黏性末端是由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产生的

B.图乙中的酶切位点在A与G之间

C.如果甲中的G发生突变,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能不能识别该切割位点

D.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所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DNA连接酶分别作用于a处和b处

46.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工程中所用技术或方法与原理不相符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和单克隆抗体——细胞的全能性

B.纤维素酶、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壁——酶的专一性

C.原生质体融合和动物细胞融合——细胞膜的流动性

D.紫草细胞培养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细胞增殖

47.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

B.原代培养的细胞传至10代左右时,极少数细胞衰老死亡

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

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

48.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生殖过程图,正确的叙述是(  )

A.个体2为克隆动物,c为高度分化的体细胞

B.个体2的遗传性状与提供b细胞的动物完全不同

C.产生动物个体2的生殖过程与个体1相同

D.e细胞为完成减数分裂的卵细胞

49.1958年,美国科学家斯图尔德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二倍体胡萝卜韧皮部的一些细胞进行离体培养,最终发育成完整的新植株(如下图)。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证明了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此种生殖方式产生的后代有广泛的变异

C.韧皮部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增加数目D.此种生殖方式产生的后代能保持亲本的性状

50.在下列过程中,需要用到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  )

①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四倍体小黑麦种子或幼苗获得八倍体植株

②利用紫草细胞获得治疗烫伤的紫草素③培育转基因“向日葵豆”植株

④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⑤利用茎尖大量繁殖三倍体无子西瓜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②③④⑤

51.下图所示为农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②③过程分别称为脱分化和再分化B.①过程代表植物体细胞杂交

C.⑤过程中常用的载体是质粒D.图中育种方式的突出优点是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

52.下面为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④中的筛选是为了获得能产生多种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B.②中培养基应加入选择性抑制骨髓瘤细胞DNA分子复制的物质

C.上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D.⑤可以无限增殖

二、简答题(本大题分为5个小题,共38分)

1.(8分)图A表示反射弧和脊髓结构图,图B表示神经纤维局部放大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据图回答问题。

(1)在图A中,兴奋在③处以_____形式传导,在⑥处以______形式传递。

(2)若将药物放在⑤,刺激③,肌肉收缩;将药物放在⑥,刺激③,肌肉不收缩。

该实验结果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兴奋在_____有阻断作用。

(3)在图B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_____(填字母)。

(4)婴幼儿常会“尿床”,而成年人却能主动控制排尿,这一事实说明__________。

(5)在寒冷环境中,除通过神经调节减少热量散失外,在下丘脑和垂体分泌激素的作用下,_____激素分泌增加,该激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图示调节方式与激素调节相比,作用时间_____。

2.(9分)将培养在琼脂培养基上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入四个暗箱中一段时间(如下图),其中第②号和第④号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能射入,请据图回答:

(1)选择__________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茎的生长与光的关系。

(2)选择__________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茎和根的生长与重力的关系。

(3)如将④的幼苗放在匀速旋转器上,茎尖生长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如图所示的白杨树的主干上端,A、B、C、D分别为生长正常的侧芽,请分析:

①这些侧芽发育成枝的顺序依次为__________。

②生长素主要由__________处产生,以__________方式到达侧芽并积累在侧芽处,在缺氧条件下,其运输的速度__________(填“减慢”或“加快”)。

③如果剪去顶芽,则______芽将首先发育成枝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分)绿色大米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在稻田中除水稻外,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某研究小组对其进行了相关调查。

(1)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时可采用______法,选取样本的关键是________。

根据下面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

样方编号

1

2

3

4

5

6

样方面积(m2)

1

1

1

1

1

1

田螺数量(只)

16

19

16

20

16

15

(2)某研究所调查发现:

某种小型蛙引入稻田后,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呈________型;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________,t1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________。

(3)水稻收获后,耕翻后的稻田中播种了冬小麦,11月下旬又是一片绿油油的,这属于______演替。

4.(7分)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示意图,其中A、B、C、D组成生物群落。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主要依赖于________作用。

(2)该生态系统中A、B、C、D能出现在能量金字塔中的有________,碳在A、B之间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循环。

碳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该生态系统内自给自足。

(3)为保护牧草,牧民采取措施控制鼠类大量繁殖,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是图中________(填序号)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5)由图可以看出,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分)不同类型的细胞表达不同的基因组合。

那么不同类型的动物细胞都具有全套基因吗?

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克隆研究。

Ⅰ~Ⅷ代表有关过程,a~h代表有关结构或个体。

(1)a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

选用该细胞作为核移植受体细胞。

(2)对b的操作方法通常是________。

为了尽快获得大量的生长激素,但让g进行有性生殖会丢失目的基因,将通过________技术来实现。

(3)从d中取出细胞进行培养时,一般不超过10代,原因是____________。

此培养过程中与植物细胞培养过程中所用的培养基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图中的细胞均是人体细胞,则获得的h细胞或器官可用于供体本人组织器官的移植,其优点是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