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200031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8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ocx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中国古代史上实现从长期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有

①秦朝②隋朝③唐朝④南宋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③

2.巴拿马运河是通过巴拿马地峡沟通大西洋与太平洋的通航运河,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两大洋之间的航程,与苏伊士运河同样具有世界战略意义,因此素有“世界桥梁”之称。

在我国古代也有这样一个水利工程,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并且在今天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个水利工程是:

( )

A.都江堰B.长城C.大运河D.灵渠

3.历史学家许体云在《大国霸业的兴衰》中写道,“一个朝代的盛衰,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公权力的核心是不是开放的。

“隋唐时期,成功开放了公权力,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政权,这得益于()

A.察举制B.科举制C.三省六部制D.九品中正制

4.历史学习小组要表演一场有关隋朝灭亡、唐朝建立的历史剧,请你为此剧挑选出应该出场的人物

①隋文帝②隋炀帝③唐高祖④唐太宗

A.②④B.①③C.①④D.②③

5.中共中央发布了改进工作作风的八项规定,大力提倡勤俭节约。

中国古代就有一位“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皇帝,他在魏征劝谏后,即能身体力行,持之以恒。

这位皇帝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宋太祖

6.武则天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她以女子之身,只身跨进中国古代封建男权统治的核心,其心不可谓不大,其志不可谓不坚,其谋不可谓不深。

下列关于武则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她改国号为周

C.她重用人才,重视发展生产D.她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贞观盛世

7.唐诗往往折射了时代特征。

下列诗句直接反映唐玄宗时社会经济盛况的是

A.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D.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8.“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三徒弟,西天取经不容易……”歌曲中的“唐三藏”到达西天(天竺)后,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并在佛学最高的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

由他口述,其弟子记录所成的一本书,成为后世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这本书是

A.《金刚经》B.《大唐西域记》C.《西游记》D.《史记》

9.唐朝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唐朝统治者注重对外交往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

C.唐朝对外政策的开放开明D.唐朝对外交通十分发达

10.“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这段话指的是

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

C.唐朝和吐蕃的关系D.唐朝和靺鞨的关系

11.小明暑假期间去西部感受大开发的情况,顺路参观了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像,请你据此判断他去的下列哪座城市?

()

A.成都B.兰州C.西宁D.拉萨

12.唐代有一位诗人,他的诗反映了动荡时代人民的苦难,表达了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被称为“诗史”。

这位诗人是

A.韩愈B.白居易C.李白D.杜甫

13.隋唐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

下列人物中属隋唐时期书法家的是

①阎立本   ②颜真卿   ③吴道子    ④欧阳询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诗句。

唐末农民起义()

A.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B.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C.平定了安史之乱D.形成了藩镇割据局面

15.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

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6.古代一青年周凯武艺高强,尤擅于骑射,后被当地州官选送参加武举考试,结果考中。

此事可能发生在下列哪位皇帝统治时期(    )

A.隋文帝B.隋炀帝

C.唐高祖D.武则天

17.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

①听岳飞的故事②读李白的诗③欣赏柳公权的书法作品④买越窑的青瓷⑤穿色彩艳丽的蜀锦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②④⑤

18.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

A.洛阳B.长安C.扬州D.成都

19.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文明初露曙光B.分裂走向统一C.繁荣与开放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20.一位学生在其研究性学习论文中出现“守内虚外、强干弱枝、重文轻武,三冗局面”等语句,这典型反映了()的统治状况。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

21.下图中是宋朝的一位皇帝用这种办法解除了一些大将和节度使的权力,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他是()

A.宋太祖

B.宋太宗

C.宋真宗

D.宋高宗

22.概括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概括归纳我国古代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民族政权并立

C.诸侯争霸

D.中华文明的起源

23.北宋的都城是()

A.长安B.开封C.洛阳D.灵武

24.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这里的“大散关”至淮水是哪两个政权的分界线()

A.北宋与西夏B.北宋与辽C.南宋与辽D.南宋与金

25.辽宋议和、宋夏议和的共同内容是

A.宋向少数民族政权称臣

B.宋割地给少数民族政权

C.宋给少数民族政权“岁币”

D.少数民族向宋称臣

二、判断题

26.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大运河。

错误:

理由:

27.唐朝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了三省六部制。

28.唐朝时,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学习中国先进文化。

29.11世纪,契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

3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这首诗嘲笑的偏安王朝是北宋。

三、填空题

31.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它是中国古代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

32.唐朝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有“诗仙”的美誉。

的诗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诵,深受大众欢迎。

33.标志着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的事件是。

34.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宋朝实行了政策。

四、简答题

35.和谐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隋唐时期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对于我们今天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社会,有着很多可借鉴的地方。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步骤一:

走进历史,了解和谐社会

(1)社会经济的和谐:

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两个盛世局面。

(2)君主与大臣的和谐:

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一对相处融洽的君臣。

(3)人与自然的和谐:

请举出这段时期出现的一个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工程。

步骤二:

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的音符。

(4)这段时期,因暴政而导致亡国的皇帝是谁?

(5)这段时期,因贪图享乐而导致唐朝衰弱的皇帝是谁?

五、综合题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太宗说: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

“日本晁衡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秋色满苍梧。

——李白《哭晃卿衡》

(1)材料一体现了唐太宗采取了怎样的民族政策?

试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一例他统治时期体现这一政策的史实。

(2)材料二中提到的晁衡是来唐朝学习的日本留学生。

与此同时,唐朝也有使者纷纷到世界各国去交流,请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唐朝时期对外交往的两个重要事例。

(3)综合上述材料,唐朝的民族政策和对外交往给我们今天国家发展有何启示?

37.下图是“民族政权并立时代”的图示,请你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填空。

(1)北宋结束A分裂割据的局面,并与辽、西夏进行了长期的交战,后议和,与辽、西夏处于并立局面。

后B灭辽,并南下灭亡北宋。

(2)辽与北宋在宋真宗年间发生了一次重要战役,请说出这次战役后双方签订的盟约叫什么?

(3)说出南宋抗击B政权的一位影响人物。

(4)两宋与少数民族政权的议和中,宋朝都要向少数民族政权缴纳岁币,对此,你怎么看。

38.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

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制度篇

材料一: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

隋唐时期,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

从此,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在选拔人才标准上隋唐时期与魏晋时期有何不同?

(2)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哪个皇帝在位时?

材料二:

一位唐朝官员说:

“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

唐太宗看见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高兴地说:

“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矣。

(3)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在唐朝占主导地位的科举考试科目是什么?

(4)唐朝时,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还有谁?

(请至少写出两个)

(5)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科举制度有什么作用?

探究二经济篇

(6)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列举唐朝历史上最典型的两例。

探究三文化篇

材料三: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7)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出我国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

探究四启示篇

(8)通过对上述史实的学习,对你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局面,隋朝结束了自西晋以来的分裂局面,B①②正确;唐朝接续了隋朝以来的统一局面,③错误。

南宋偏安于长江以南地区,没有实现全国的统一。

④错误。

因此ACD错误。

综上故选B。

2.C

【详解】

隋炀帝时期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它的开通加强了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至今大运河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3.B

【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隋唐时期通过实行科举考试,使出身低微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政权,体现了政府选官用人制度的公开、公正与公平,是公权力向民众开放的制度,B项符合题意;

察举制是汉代的用人制度,三省六部制是隋朝时创立的政府机构形式,不属于用人制度;

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用人制度;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4.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期实行暴政,导致了隋朝的灭亡。

唐高祖李渊在618年定都长安,建立唐朝。

因此D正确;隋文帝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经济发展,与隋朝灭亡没有直接关系。

①错误。

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不是开国皇帝。

因此④错误。

因此ABC错误。

综上故选D。

5.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唐太宗的知识点。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知人善任,虚怀纳谏,使得贞观一朝,人才济济,朝臣进谏成风,他重用著名的谏臣魏征,魏征敢于犯颜直谏,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

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考点定位】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贞观之治”

6.D

【详解】

依据课本所学,唐太宗贞观年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史称贞观之治。

D项错误,符合题意;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她本是唐高宗的皇后,逐渐掌权,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她在位期间,继续推行唐太宗的政策,发展生产,选拔贤才,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大唐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所以她的统治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ABC三项是武则天的功绩,不合题意。

由此分析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7.D

【详解】

唐玄宗统治前期的年号是开元。

根据关键词“开元”可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直接反映了唐玄宗开元盛世时期社会的繁荣。

D正确;“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反映唐代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相互影响、不断交融,共同发展,与题意不符,A错误;“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反映了对友人的无尽思念、惜别、问候、思念和寄托。

B错误;“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体现了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受西北少数民族风俗的影响。

C错误。

综上故选D。

8.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玄奘口述,由弟子记录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B正确;《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来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A错误;《西游记》是是明朝吴承恩根据玄奘西行的故事编写的长篇神魔小说。

C错误;《史记》是西汉司马迁所著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D错误。

综上故选B。

9.B

【详解】

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由于唐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唐朝对外交通发达,所以唐朝的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但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还是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吸引外国人到中国来学习经商。

B正确;AC是唐朝对外开放繁盛的直接原因。

AC错误;唐朝对外交通十分发达是实现发达对外交往的客观条件,D错误。

综上故选B。

10.C

【详解】

材料出自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信。

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唐中宗时将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尺带珠丹,材料体现了吐蕃与唐朝(汉族)的友好关系。

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ABD错误。

综上故选C。

11.D

【解析】

根据课本所学,唐太宗时,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几次遣使来唐求婚。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

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

为了纪念文成公主,把文成公主像坐落于拉萨的大昭寺,D项符合题意。

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

12.D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历经坎坷,他的诗风淳朴厚重,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由于他的诗作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历史的真实情况,因此有“诗史”之称,而他本人也被誉为“诗圣”,D正确;韩愈是唐朝中期的散文家,A错误;白居易被称为诗魔,与题意不符,B错误;李白被称为诗仙,不符合题意,C错误;综上故选D。

13.C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颜真卿、柳公权为唐朝著名书法家,两人的书法被称为“颜筋柳骨”,阎立本是唐朝著名画家,代表作《步辇图》,吴道子是唐朝著名画家,被誉为“画圣”。

故选C。

14.A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唐朝后期,统治腐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越来越严重;人民赋役繁重,生活困苦,又遇到连年的灾荒,最终导致黄巢起义;唐末农民起义军在黄集的率领下,转战南北,并攻人长安,建立政权,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故A符合题意;BC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15.D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②是唐朝时期的农业耕作工具曲辕犁,③是唐朝时期发明的农业灌溉工具筒车,因此D②③正确;①是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④是北魏晚期的郦道元创作的地理学著作《水经注》,①④不能入选盛唐篇,因此ABC错误。

综上故选D。

16.D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武则天时期的史实。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正式创立科举制度,唐朝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科举制,武则天时期在科举考试方面创立了殿试和武举,故选D。

17.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白是唐朝的大诗人,②正确。

柳公权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③正确。

唐朝手工业发达,越窑的青瓷制造工艺高超,④正确。

唐朝纺织业发达,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⑤正确。

B正确;岳飞的故事发生在南宋,①错误。

ACD错误。

综上故选B。

18.B

【详解】

唐朝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分别是居民的住宅区和商业区。

长安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的人,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故B符合题意;洛阳是唐朝时期著名的大城市,不是“国际性大都市”,排除A;扬州和成都属于唐朝时期比较富庶的商业城市,当时有“扬一益二”之称,排除C和D。

故选B。

19.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隋朝建立后,统一全国,创立科举制,对后世影响深远,继之而来的唐朝,前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都有很大建树,呈现出繁荣、开放的盛唐气象,对后世影响深远,C正确;文明初露曙光指的是夏朝,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排除A;分裂走向统一是春秋战国到秦,三国到西晋,东晋南北朝到隋,辽宋夏金到元,排除B;封建国家陷入危机指明清时期,排除D。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掌握隋唐时期的特征来解答此题。

20.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北宋对辽用兵失败后,对辽采取防御政策,把主要精力放在防范人民起义上,这就是“守內虚外”。

宋太祖建立宋朝后,在军事上解除了大将的兵权,经常调换禁军将领,禁军半数以上驻扎在京师附近;派遣文官担任地方州县的长官,设立通判牵制知州,设置转运使统一收取地方税收。

这样,宋太祖大大强化的皇权和中央集权,达到了“强干弱枝”的局面。

为了防止武将装横跋扈的弊端再现,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重用文官掌握军政大权、抑制武将,文官的地位和待遇高于武将;宋朝实行分化事权的办法,导致官僚机构重叠,造成了冗官的局面。

宋朝主要实行募兵制。

招募对象多为灾荒饥民,并实行灾年招募饥民为兵的养兵制度。

此外,还鼓励营伍子弟接替父兄当兵,或以罪犯充军,兵源缺乏时,也抓民为军。

一经应募,终身为伍。

造成了冗兵局面。

冗官和冗兵又造成了冗费,这就是“三冗局面”,所以D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21.A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61年,宋太祖赵匡胤召集石守信等禁军将领举行酒宴会,以威胁和利诱相结合的手段,解除了他们的兵权,史称“杯酒释兵权”。

这样就把全国的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权收回了皇帝手中,有效的加强了中央集权。

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22.B

【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辽、宋、夏、金时期,宋辽、宋夏之间有战有和,和战交错,但“和”始终是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

因此民族政权并立是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故B项符合题意;A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自古以来至今的特点;C项诸侯争霸是春秋时期的阶段特征;D项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夏朝以前中国的阶段特征。

由此分析A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

23.B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称皇帝,建立北宋,定都开封,赵匡胤就是宋高祖,B项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24.D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经过宋金战争,南宋与金议和,双方以大散关至淮水为分界线,南宋偏安江南,故D符合题意;北宋与西夏议和中,西夏向宋称臣,宋送给西夏岁币,故A不符合题意;北宋与辽订立澶渊之盟,故B不符合题意;南宋与辽不并存,故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25.C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北宋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辽宋议和,宋夏议和的共同内容是宋给少数民族政权“岁币”,故选C。

26.错误:

隋炀帝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了大运河理由: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

【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终于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

在起义军的打击下,隋王朝陷于瓦解。

618年,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可见,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修建大运河加强了人民的负担,但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利大于弊,不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27.正确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继承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分割了相权,强化了皇权,加强了中央集权。

题干陈述正确。

28.正确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中国经济文化发达,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

题干陈述正确。

29.错误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建立西夏,定都兴庆府。

因此题干陈述错误,将契丹族改为党项族。

30.错误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把杭州作为都城的是南宋,北宋的都城是汴州(开封),北宋灭亡后南宋偏安江南。

因此题干陈述错误,将北宋改为南宋。

31.唐三彩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

32.李白、白居易

【详解】

第一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李白是唐朝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作品飘逸洒脱,被称为“诗仙”。

第二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33.安史之乱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后期,755年,节度使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

34.重文轻武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采取了重文轻武政策,即提升文官的地位,抑制武将。

35.

(1)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2)唐太宗和魏征/房玄龄/杜如晦;唐玄宗和姚崇/宋璟

(3)大运河

(4)隋炀帝

(5)唐玄宗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时期励精图治,开创了开皇之治的局面。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强盛,被誉为“贞观之治”。

武则天做皇帝后,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生产的政策,还破格提拔许多有才能的人,史称她的统治有贞观遗风。

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之为“开元盛世”。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时期,魏征敢于直言,前后上谏二百多次,经常提醒唐太宗要吸取隋灭亡的教训,居安思危,慎始慎终,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

​唐玄宗即位后,任用姚崇等人当宰相,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政绩,还注意节俭,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政局为之一新。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期开凿了京杭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促进了经济交流发展,至今仍在发挥作用;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修建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历经近一千四百多年的风雨,至今仍然坚固地屹立着。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隋炀帝的横征暴敛和暴政,导致出现了农民起义,结果隋朝短命而亡。

(5)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最终导致边将叛乱,节度使安禄山和部下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唐朝由盛而衰。

36.

(1)开明的民族政策。

西北各部首领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文成公主入藏

(2)鉴真东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

(3)坚持民族团结/坚持对外开放/各民族间的团结友好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定和发展/开放带来进步

【详解】

(1)第一问: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的意思是唐太宗对各民族一视同仁,这反映的是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第二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