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 范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8990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6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控制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 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自动控制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 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自动控制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 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自动控制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 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自动控制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 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 范文.docx

《自动控制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 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 范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动控制原理 课程设计报告 范文.docx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设计报告范文

一、课设的任务与要求

、课设的题目与问题

题目: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被控制对象的开环传递函数

问题:

1.分析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时域性能指标

2.当

时,绘制系统的根轨迹,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3.对系统进行频域分析,绘制其Nyquist图及Bode图,确定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4.用串联校正的频率域方法对系统进行串联校正设计,使系统满足如下动态及静态性能指标:

4.1设计串联校正满足下列性能指标

(1)在单位斜坡信号

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误差

(2)系统校正后,相位裕量

4.2设计串联校正满足下列性能指标

(1)在单位斜坡信号

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误差

(2)系统校正后,相位裕量

(3)系统校正后,幅值穿越频率

课设的范化要求

单位阶跃响应时域指标的分析:

绘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利用曲线计算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时域性能指标,包括上升时间,峰值时间,调节时间,超调,振荡次数

根据Matlab相关命令绘制系统的根轨迹,通过根轨迹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根据Matlab相关命令绘制系统的Nyquist图和Bode图,由图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及稳定裕度

按如下步骤,利用频率域串联校正方法对系统进行的串联校正设计:

(1)根据要求的稳态品质指标,求系统的开环增益值;

(2)根据求得的值,画出校正前系统的Bode图,并计算出幅值穿越频率、相位裕量(要求利用MATLAB软件编程进行辅助设计),以检验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要求。

若不满足要求,则执行下一步;

(3)画出串联校正结构图,分析并选择串联校正的类型(超前、滞后和滞后-超前校正)。

(若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分别设计并进行比较)

(4)确定校正装置传递函数的参数;

(5)画出校正后的系统的Bode图,并校验系统性能指标(要求利用MATLAB软件编程进行辅助设计)。

若不满足,跳到第(4)步。

否则进行下一步。

(6)提出校正的实现方式及其参数。

(要求实验实现校正前、后系统并得到的校正前后系统的阶跃响应)

(7)若采用不同串联校正方法进行设计,比较不同串联校正方法的特点。

(稳定性、稳态性能、动态性能和实现的方便性的比较)

 

二、设计正文

 

、第一问

1-1题目的处理

K=10时

K*=100

GK=100/[s(s+1)]

G=100/[s^2+10s+100]

1-2题目的代码

在MATLAB中运行以下代码:

GK=tf([100],[1100]);

G=tf([100],[110100]);

step(G)

Wn=10;

Kexi=10/(2*Wn);

Beta=acos(Kexi);

Wd=Wn*sqrt(1-Kexi^2);

Tr=(pi-Beta)/Wd;

Tp=pi/Wd;

Ts=4.4/(Kexi*Wn);

Ct=exp(-pi*Kexi/sqrt(1-Kexi^2))*100;

1-3运行的的结果

Transferfunction——G:

100

-----------------------

s^2+10s+100

Wn=

10

Kexi=

0.5000

Beta=

1.0472

Wd=

8.6603

Tr=

0.2418

Tp=

0.3628

Ts=

0.8800

Ct=

16.3034

 

1-4比较

以上数据与图中数据相吻合

、第二问

2-1题目的处理

GK=

K*

-------------

s^2+10s

分K*>0和K*<0两项

2-2题目的代码

在MATLAB中运行以下代码:

当K*>0时;

num=[1];

den=[1100];

rlocus(num,den);

[Kp]=rlocfind(num,den)

title(‘ROOTLOCUS’);

K*<0时

num=[-1];

den=[1100];

rlocus(num,den);

[K*p]=rlocfind(num,den);

 

2-3运行的结果

K*=72.8796即K=7.28396

p=-14.89344.8934

K>0

K<0

2-4结论

由图可看出K*>0即K>0可满足系统稳定;

由图可看出K*<0即K<0时,系统不稳定

、第三问

3-1题目的处理

由以上可知K>0时,系统都稳定

故设K=10,K*=100;

则GK=100/[s(s+10)];

3-2题目的代码

在MATLAB中代码为:

num=[100];

den=[1100];

[magphasew]=bode(num,den)

margin(mag,phase,w)

nyquist(num,den)

grid

3-3运行的结果

3-4结论

根据nyquist稳定判据,R=0,P=0,Z=0

可知系统稳定

 

、第四问

第四问中的第一小题

4-1-1题目的分析

由单位斜坡信号作用下

<=0.01得出K=100

GK=100/[s(0.1s+1)];

先做出未校正前的相关图形;

4-1-2题目的代码

Gk=tf([100],[0.110]);

G=feedback(Gk,1);

step(G)

num1=[100];

den1=[0.110];

figure

(1);

[mag1,phase1,w]=bode(num1,den1);

margin(mag1,phase1,w)

4-1-3运行结果

看图可知不满足相位裕度>45

(图见附录)

4-1-4系统的校正

4-1-4-1超前校正

4-1-4-1-1问题的计算

由计算可得T=0.04sa=3.36;

Gc=(0.s+1)/(0.04s+1);

结构图

原理图

4-1-4-1-2题目的代码

代码;

Gk=tf(num0,den0);

G=feedback(Gk,1);

step(G)

代码;

num2=[0.0311];

den2=[0.0621];

num0=conv(num2,num1);

den0=conv(den2,den1);

[mag0,phase0,w]=bode(num0,den0);

figure;

margin(mag0,phase0,w)

4-1-4-1-3运行的结果

(图见附录)

 

4-1-4-2滞后校正

4-1-4-2-1问题的计算

计算可得T=11.87b=0.104;

Gc=(1+1.23s)/(1+11.87s)

结构图

原理图

4-1-4-2-2问题的代码

figure

num3=[1.231];

den3=[11.871];

num4=conv(num3,num1);

den4=conv(den3,den1);

[mag4,phase4,w]=bode(num4,den4);

margin(mag4,phase4,w);

由代码

Gk=tf(num4,den4);

G=feedback(Gk,1);

step(G)

 

4-1-4-2-3运行的结果

(图见附录)

第四问中的第二小题

 

4-2-1题目的分析

由题在单位斜坡信号作用下,系统的稳态误差<=0.005得出K=200;

GK=200/[s(0.1s+1)];

先做出未校正前的相关图形;

4-2-2题目的代码

由代码

Gk=tf([200],[0.110]);

G=feedback(Gk,1);

step(G)

由代码

num1=[200];

den1=[0.110];

[mag1,phase1,w]=bode(num1,den1);

margin(mag1,phase1,w)

4-2-3运行的结果

(图见附录)

 

4-2-4系统校正

4-2-4-1超前校正

4-2-4-1-1题目的计算

由计算可得T=0.016sa=1.63;

Gc=(1+0.026s)/(1+0.016s);

结构图

原理图

4-2-4-1-2题目的代码

由代码

num2=[0.0261];

den2=[0.0161];

num0=conv(num2,num1);

den0=conv(den2,den1);

[mag0,phase0,w]=bode(num0,den0);

figure;

margin(mag0,phase0,w);

由代码

Gk=tf(num0,den0);

G=feedback(Gk,1);

step(G)

4-2-4-1-3运行的结果

(见附录)

4-2-4-2滞后校正

4-2-4-2-1问题的分析

计算可得T=23.52b=0.052;

Gc=(1+1.22s)/(1+23.52s)

结构图

原理图

4-2-4-2-2问题的代码

由代码

Figure

num3=[1.221];

den3=[23.521];

num4=conv(num3,num1);

den4=conv(den3,den1);

[mag4,phase4,w]=bode(num4,den4);

margin(mag4,phase4,w);

由代码

Gk=tf(num4,den4);

G=feedback(Gk,1);

step(G)

4-2-4-2-3运行的结果

(见附录)

 

4-2-4-3滞后—超前校正

4-2-4-3-1问题的分析

计算可得Tb=0.1

=50a=40

=0.51rad/s

Gc=[(1+1.28s)(1+0.1s)]/[(1+5.02s)(1+0.03s)];

结构图

原理图

4-2-4-3-2问题的代码

由代码

num5=conv([201],[0.11]);

den5=conv([78.41],[0.00251]);

num6=conv(num5,num1);

den6=conv(den5,den1);

[mag6,phase6,w]=bode(num6,den6);

figure

margin(mag6,phase6,w);

由代码

Gk=tf(num6,den6);

G=feedback(Gk,1);

step(G)

 

4-2-4-3-3运行的结果

(见附录)

 

三、附录

第一问

在MATLAB中运行以下代码:

GK=tf([100],[1100]);

G=tf([100],[110100]);

step(G)

Wn=10;

Kexi=10/(2*Wn);

Beta=acos(Kexi);

Wd=Wn*sqrt(1-Kexi^2);

Tr=(pi-Beta)/Wd;

Tp=pi/Wd;

Ts=4.4/(Kexi*Wn);

Ct=exp(-pi*Kexi/sqrt(1-Kexi^2))*100;

 

第二问

K>0

K<0

第三问

第四问

第一题

未校正的单位阶跃响应图

未校正前的BODE图

超前校正

可得校正后的BODE图

可得超前校正后的单位阶跃响应图

 

滞后校正

可得校正后的BODE图

可得滞后校正后的单位阶跃响应图

第二题

未校正的单位阶跃响应图

可得未校正前的BODE图

超前校正

可得校正后的BODE图

可得超前校正后的单位阶跃响应图

滞后校正

可得校正后的BODE图

可得滞后校正后的单位阶跃响应图

滞后—超前校正

可得超前—滞后校正后的单位阶跃响应图

四、总结

在学校过程中收获颇多,特别是软件的运用。

五、参考文献

《自动控制原理》胡寿松科学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