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共17页.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8066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1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活塞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共17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活塞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共17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活塞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共17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活塞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共17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活塞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共17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活塞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共17页.docx

《活塞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共17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塞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共17页.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活塞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共17页.docx

活塞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共17页

2.2.基面的选择4

2.3.制定工艺路线5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6

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8

 

1.零件(línɡjiàn)的分析

1.1零件(línɡjiàn)的作用

活塞是曲柄连杆机构中的重要零件之一,是发动机的心脏,它主要有三个作用。

第一是使发动机作功;第二是密封,它能使发动机内活塞顶以上的空间保持密封,使发动机能连续工作;第三是传热,它能将发动机点燃(diǎnrán)爆发时的高温传给气缸,再由气缸壁外侧水套内的循环水将热量带走。

1.2.零件的工艺分析及其技术要求

图1-1零件图

1.2.1.零件的工艺分析

1)时效处理是为了消除(xiāochú)铸件的内应力,第二次时效处理是为了消除粗加工和铸件残余应力。

以保证加工质量。

2)活塞环槽的加工(jiāgōng),分粗加工和精加工,这样可以减少切削力对环形槽尺寸的影响,以保证加工质量。

3)活塞环槽的加工(jiāgōng),装夹方法可采用心轴,在批量时可提高生产效率,保证质量。

4)活塞环槽

尺寸检验,采用片塞规进行检查,片塞规分为通端和止端两种。

片塞规具有综合检测功能,即能检查尺寸精度,同时也可以检查环槽两面是否平行,如不平行,片塞规在环槽内不能平滑移动。

5)活塞环侧面与

轴心线的垂直度检验,可采用心轴装夹工件,再将心轴装夹在两顶尖之间,这时转动心轴,用杠杆百分表测每一环槽的两个侧面,所测读数最大与最小差值,即为垂直度误差。

6)活塞外圆

mm与

mm轴心线的同轴度检验,可采用心轴装夹工件,再将心轴装夹在两顶尖之间,这时转动心轴,用百分表测出活塞外圆跳动的读数最大与最小差值,即为同轴度误差。

1.2.2.零件的技术要求

(1)活塞环槽侧面与

mm轴心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2mm;

(2)活塞外圆

mm与

mm轴心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4mm;

(3)左右两端

mm内端面与

mm轴心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2mm;

(4)由于活塞环槽与活塞环配合(pèihé)精度要求较高,所以活塞环槽加工精度相对要求较高;

(5)活塞(huósāi)上环槽

入口处的倒角为

(6)材料HT200,铸造后时效(shíxiào)处理;

(7)未注明倒角

 

2.工艺规程设计

2.1.毛坯的选择

2.1.1.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和尺寸及公差

因为活塞对耐磨性和强度要求较高,其精度对车床的加工精度有很大影响,所以要选用材料为HT200,有导热性好、重量轻、易加工等优点。

为了克服铸造缺陷,获得优秀的毛坯,采用压铸制造,在机加工以前先切去浇冒口,然后进行热处理。

材料为HT200,精度等级在8-10之间,取IT=3.6mm,尺寸公差等级为10;加工余量在3-4之间,加工余量等级为G;即毛坯的尺寸为

2.1.2.确定(quèdìng)毛坯的技术要求

(1)调质处理硬度(yìngdù)为28~32HRC,以改善切削加工性能,为切削加工做准备。

(2)零件左侧局部外圆要求有较高硬度和耐磨性,故需淬火处理(chǔlǐ),要求硬度达到45~50HRC。

(3)材料为HT200,未注圆角1×45°。

2.1.3.绘制毛坯图

2.2.基面的选择

由于毛坯的精度较高,所以毛坯的外表面、内圆及顶面可直接作为粗基准,如粗车外圆、环槽、顶部、裙部及端面。

由于液态模锻后的毛坯内孔与外圆的同轴度及内孔、外圆对内顶面的垂直度误差均较小,因此,车削后顶部及裙部的壁厚均匀,可为以后的半精加工及精加工留有较均匀的余量。

 

活塞属薄壁筒形零件,径向刚度很差,而主要表面尺寸精度及个主要表面之间的位置精度要求又较高,所以在产品设计(shèjì)时就针对活塞的结构特点,设计了专供加工时定位用的辅助精基准——止口内孔及端面。

在回油槽、外圆、环槽、顶面等加工时,就采用了该精基准定位。

这不仅(bùjǐn)符合“基准(jīzhǔn)统一”和“工序集中”原则,而且便于轴向夹紧,可采用一套夹具即可。

该零件图中较多尺寸及形位公差是以内孔及端面为设计基准的。

因此,采用先加工内孔,然后以内孔为精基准加工外圆。

根据各加工表面的基准如下表所示:

(1)选择外圆表面作为粗基准定位加工孔,为后续工序加工出精基准,这样使外圆加工时的余量均匀,避免后续加工精度受到“误差复印”的影响。

(2)选择孔作为精基准,这样能在一次装夹中把大多数外圆表面加工出来,有利于保证加工面间相互位置精度。

表2-1加工表面的基准

序号

加工部位

基准选择

1

内孔及端面

外圆毛坯表面

2

粗车外圆

外圆毛坯表面

3

半精车外圆、端面、按图样尺寸切槽至6mm,

凹台

内孔

4

精车

孔、端面、凹槽

半精车后外圆表面

5

另一端面和凹槽、外圆、切槽至

内径

、车中间环槽

2.3.制定工艺(gōngyì)路线

制定加工方案的一般原则为:

先粗后精,先近后远,先外后内,程序段最少,走刀路线(lùxiàn)最短以及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制定工艺路线要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根据生产类型是成批生产,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以及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专用机床配以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效率。

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yǐbiàn)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

拟定加工路线如下:

工序号

工序名称

工序内容

定位基准

工装

1

铸造

铸造

2

清砂

清砂,去冒口

3

检验

检验铸件有无缺陷

4

热处理

时效处理

5

粗车

夹外圆

(毛坯),粗车

内孔至

及端面,见平即可,粗车外圆尺寸至138mm,长度大于80mm

外圆毛坯表面

三爪卡盘、中心架、车床

6

粗车

倒头装夹

,粗车外圆尺寸至

光滑接刀,车端面保证尺寸总长为135mm

外圆毛坯表面

三爪卡盘、中心架、车床

7

热处理

二次时效处理

8

检验

检验工件有无气孔,夹渣等缺陷

9

半精车

内孔,半精车外圆,留量1.5mm,按图样尺寸切槽

至6mm,车端面照顾尺寸10mm,车

凹台,留加工余量1mm

内孔

心轴

10

精车

倒头装夹,夹外圆并找正,精车孔至

、车端面,保证总长尺寸为132.5mm。

车凹槽

,倒角

半精车后外圆表面

三爪卡盘、中心架、车床

11

精车

以内孔定位,倒头装夹,精车另一端面,保证总长尺寸为132mm,精车另一凹槽

,倒角

,精车外圆

mm,切各槽至图样尺寸

内径

,保证各槽间距10mm及各槽入口处倒角

车中间环槽

内孔

三爪卡盘、中心架、车床、心轴

12

检验

检验各部尺寸及精度

13

入库

入库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gōngxù)尺寸

加工(jiāgōng)余量可采用查表修正法确定,确定工序尺寸的一般加工方法是,由加工表面的最后工序往前一步推算,最后工序的工序尺寸按零件图样的要求标注。

当无基准转换时,同一表面多次加工的工序尺寸只与工序(或工步)的加工余量有关。

当基准不重合时,工序尺寸用工艺尺寸链解算。

中间工序尺寸按“单向(dānxiànɡ)、入体”原则标注,但毛坯和孔心距尺寸公差带一般去双向对称布置。

中间工序尺寸的公差可以从相应的加工(jiāgōng)经济精度表中查得。

1.活塞

内孔(工序5和10)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

按照粗车→精车加工方案,查阅《加工余量手册》,有粗车余量Zj=6mm、精车余量Zj=4mm;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第四章各个表,确定各工序尺寸的加工精度等级和表面粗糙度为,粗车:

IT12,Ra为1.6

、精车:

IT7,Ra为12

;根据上诉结果,再查标准公差数值表可确定各公步的公差值分别为,粗车;0.3mm、精车:

0.034mm。

综上所述,该工序加工该定位孔各工步的工序尺寸及公差分别为,粗车

、精车

2.活塞外圆表面

mm(工序5、6、9、10和11)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按照粗车→半精车→精车的加工方案,查阅《机械加工余量手册》,有工序间的余量:

粗车余量Zj=4mm、半精车余量Zj=2.5mm、精车余量Zj=1.5mm。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第四章各个表,确定各工序尺寸的加工精度等级和表面粗糙度分别为,粗车:

IT12,Ra12.5、半精车IT10,Ra5、精车:

IT7,Ra3.5。

综上所述,该工序加工各工步的工序尺寸(chǐcun)及公差分别为:

粗车

、半精车

、精车

3.活塞(huósāi)

槽(工序9和11)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chǐcun)及公差的确定

按照半精车→精车的加工方案,查阅《机械加工余量手册》,有工序间的余量:

半精车余量Zj=1mm、精车余量Zj=2mm。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第四章各个表,确定各工序尺寸的加工精度等级和粗糙度分别为,半精车IT10,Ra3.2、精车:

IT7,Ra1.6。

综上所述,该工序加工各工步的工序尺寸及公差分别为:

半精车

、精车

4.活塞凹槽

(工序9、10和11)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按照半精车→精车的加工方案,查阅《机械加工余量手册》,有工序间的余量:

半精车余量Zj=1mm精车余量Zj=1mm。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第四章各个表,确定各工序尺寸的加工精度等级为:

半精车:

IT10、精车:

IT7。

综上所述,该工序加工各工步的工序尺寸及公差分别为:

半精车

、精车

5.车中间环槽

(工序11)的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按照精车的加工方案,查阅《机械加工余量手册》,有工序间的余量:

精车余量Zj=2mm。

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指导教程》第四章各个表,确定各工序尺寸的加工精度(jīnɡdù)等级为精车:

IT7。

综上所述,该工序加工工步的工序尺寸(chǐcun)及公差为精车

2.5.确定(quèdìng)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在车床上加工的工序,一般都用硬质合金车刀和镗刀,加工灰铸铁零件采用YG型硬质合金,粗加工用YG6,半精加工用YG8,精加工用YG10,切槽宜用高速钢

1.工序5

(1)粗车内孔至

1)选择刀具:

选用45°弯头车刀,

2)确定切削用量

a.确定背吃刀量:

粗车内孔至

的余量为6mm,所以一次走刀完成即ap1=3mm。

b.确定进给量f:

查《切削用量简明手册》:

加工材料HT200、车刀刀杆尺寸为16×25mm、工件直径70mm、切削深度ap=3mm,则进给量为0.6~08mm/r。

再根据C6140车床说明书,取进给量f=0.6mm/r。

c.确定切削速度Vc:

查(切削手册)表1.27和1.28,查得Cv=158,xv=0.15,yv=0.4,m=0.2,修正系数KMv=1,Ksv=0.5,Kkrv=1,Ktv=1,刀具寿命为T=60min。

Vc=(Cv/Tmapxvfyv)Kv

=158×1×1×1×0.5/(600.2×30.15×0.60.4)=37m/min

d.确定机床(jīchuáng)转速n:

n=1000Vc/πdw=1000×37/3.14×76=155r/min

按机床(jīchuáng)说明书(见工艺(gōngyì)手册见表4.2-8)得相近的机床转速为200r/min,所以实际切削速度为48m/min。

(2)粗车端面见平

1)选择刀具:

选用45°端面车刀

2)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