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21秋1080在线作业辅导资料.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17571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大学21秋1080在线作业辅导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西南大学21秋1080在线作业辅导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西南大学21秋1080在线作业辅导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西南大学21秋1080在线作业辅导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西南大学21秋1080在线作业辅导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南大学21秋1080在线作业辅导资料.docx

《西南大学21秋1080在线作业辅导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大学21秋1080在线作业辅导资料.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南大学21秋1080在线作业辅导资料.docx

西南大学21秋1080在线作业辅导资料

1、比例微分调节器具有()作用。

增大振荡

滞后调节

超前调节  

消除余差

2、串级控制系统中,副回路是一个()。

前馈系统

定值系统

随动系统  

以上都不是

3、相关函数法辨识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基本依据是()。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朗伯-比尔定律

维纳-霍夫方程  

麦克斯韦方程组

4、下列哪种流量计不属于差压式流量计()。

C.节流式流量计

匀速管流量计

超声波流量计  

浮子流量计

5、调节阀的流量特性影响着控制系统的调节品质,其选择一般需要考虑()。

以上都不是

理想流量特性和工作流量特性  

工作流量特性

理想流量特性

6、利用阶跃响应曲线法建立被控对象的数学模型,需求取被控对象输入与输出之间的()。

E.大小关系

F.最大值

最小值

传递函数  

7、比例积分调节规律中,积分调节可以消除()。

振荡

比例系数

调节时间

静态误差  

8、一个具体的工业过程往往存在多个输入变量,部分可控,当选择其中一个作为操纵变量后,其他的输入便是()。

扰动  

输出

稳定值

参考值

9、()是辨识过程特性最常用的方法。

阶跃响应法  

最小二乘法

频域法

统计相关法

10、关于微分调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微分调节总是起抑制被调量振荡的作用  

引入微分调节会降低系统的工作频率

微分调节规律对于纯延迟过程的作用十分明显

以上叙述都不正确

11、下列哪种流量计不属于容积式流量计()。

腰轮流量计

涡轮流量计  

皮膜式流量计

椭圆齿轮流量计

12、生产实际中切换调节器工作状态时,需要保证调节器输出不产生(),称为无扰动切换。

脉冲干扰

阶跃跳变  

以上都不是

正/负变化

13、下列哪种流量计不属于速度式流量计()。

A.涡轮流量计

椭圆齿轮流量计  

电磁流量计

涡街流量计

14、关于压力检测仪表的安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压力检测仪表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才能安装

压力检测仪表应水平安装  

取压点应能如实反映被测压力的真实情况

压力检测仪表的连接处,应选择适当的材料作为密封垫圈

15、关于定值控制系统,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定值控制系统要求被控量的给定值保持为规定值,或在规定值附近小范围变化  

以上叙述都不正确。

定值控制系统要求被控量的给定值保持为规定值,允许在规定值附近大幅度变化

定值控制系统要求被控量的给定值保持为规定值,不允许变化

16、由于微分调节规律有超前作用,因此调节器加入微分作用主要是用来()

克服调节对象的惯性滞后

克服调节对象的纯滞后

克服调节对象的惯性滞后和容量滞后  

克服调节对象的容量滞后

17、前馈控制系统是直接根据()的大小进行工作的。

D.被控量

偏差

扰动量  

设定值

18、在线运用的数学模型还有一个()的要求,它与准确性要求往往是矛盾的。

实时性  

稳定性

快速性

以上都不是

19、反馈控制系统是根据系统被控量的()进行工作的。

B.大小

正负

偏差  

设定值

20、对于串级控制系统,主、副调节器中正、反作用方式的选择原则是使整个控制系统构成()。

正反馈系统

负反馈系统  

前馈系统

以上都不是

多项选择题

21、气动执行机构主要有()两种。

皮带式

齿轮式

薄膜式  

活塞式  

22、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与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相比,特点是()。

从动量回路具有随着主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特点  

适用于对生产负荷的总量要求没有限制的场合

克服了生产负荷在较大范围内波动的不足  

由于主动量控制回路的存在,保证了主动量的相对平稳  

23、一个基本过程控制系统是由以下哪几个部分组成()。

执行器  

被控对象  

测量变送器  

调节器  

24、显示装置对变送器输出信号的结果显示形式通常包括()。

以上都不正确

指针  

曲线  

数字  

25、加热炉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之一,其中影响物料出口温度的因素主要有()。

被加热物料的流量和初温的扰动  

烟道风抽力的变化的扰动  

燃料的压力、流量和成分的变化的扰动  

以上都不是

26、关于方框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方框图中每一个方框表示一个具体的实物  

设定值:

是被控变量的预定值  

以上都不正确

方框之间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它们之间的信号联系,与工艺设备间物料的流向无关  

27、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的工作过程一般可分为()。

程序执行阶段  

故障诊断阶段

输出刷新阶段  

输入采样阶段  

28、根据敏感元件和转换原理的不同,压力检测仪表一般分为()。

液柱式压力检测仪表  

弹性式压力检测仪表  

活塞式压力检测仪表  

电气式压力检测仪表  

29、下列哪些情况不适合采用电容式物位计测量物位()。

介质的介电常数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

介质中有气泡产生  

介质在电极上有沉积  

介质的介电常数随温度影响而变化  

30、调节器参数整定,常用的工程整定方法有()。

衰减曲线法  

经验法  

响应曲线法  

临界比例度法  

31、关于涡轮流量计的使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涡轮流量计不能用于测量黏度大的液体  

涡轮流量计的使用不要求被测介质洁净

涡轮流量计可以测量液体流量  

涡轮流量计可以测量气体流量  

32、根据执行机构的正反作用,气动调节器有()两种形式。

气开  

气关  

气降

气升

33、在工程实践中,串级控制系统常用的整定方法有()。

两步整定法  

四步整定法

三步整定法

一步整定法  

34、关于简化模型的方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开始推导时就引入简化假定,使推导出的方程在符合过程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尽可能简单  

对得到的原始方程利用计算机仿真,得到一系列的响应曲线,然后用低阶模型去近似  

在得到较复杂的高阶微分方程时,用低阶的微分方程或差分方程来近似  

不管模型是否符合客观事实,都可以通过假定进行简化

35、关于温度检测仪表的安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应综合考虑仪表的维修和检验的方便  

以上都不正确

应保证仪表正常工作  

应防止干扰信号引入  

36、关于串级控制系统的名词术语,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主变量y1:

生产中主要控制的工艺指标,在串级系统中起主导作用的变量  

主对象Wo1(s):

由主参数表征其特性的生产过程,即主回路所包含的过程  

副对象Wo2(s):

由副被控参数为输出的生产过程,即副回路所包含的过程  

副变量y2:

影响主变量的主要变量或为稳定主被控参数引入的中间变量  

37、工业生产中,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是()。

经济性  

多样性

稳定性  

安全性  

38、过程控制技术的发展历史主要是围绕()两方面展开的。

控制理论  

电力电子技术

自动化仪表技术  

农业生产

39、比值控制系统按系统结构分类,主要有()。

变比值控制系统  

单闭环比值控制系统  

开环比值控制系统  

双闭环比值控制系统  

40、关于衰减比n,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n>1表示系统是不稳定的,振幅越来越大

n=1表示等幅振荡,临界稳定  

控制系统常用的衰减比为n=4,系统稳定性良好  

n<1表示系统是不稳定的,振幅越来越大  

判断题

41、对于惯性越大的生产过程,其频率特性的测定时间越短。

()

A.√

B.×  

42、转子流量计包括直读式转子流量计和远传式转子流量计两大类。

()

A.√  

B.×

43、一体化温度变送器是由测温元件和变送器模块两部分构成。

()

A.√  

B.×

44、比例调节中,调节器的比例放大系数的大小反映比例作用的强弱。

()

A.√  

B.×

45、调节器的调节规律是指调节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之间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A.√  

B.×

46、前馈控制系统是一种开环控制系统。

()

A.√  

B.×

47、计算机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现代控制理论。

()

A.√  

B.×

48、当变送器的输出信号与控制指标成非线性关系时,需对测量参数作线性化处理。

()

A.√  

B.×

49、调节阀的理想流量特性取决于阀芯的形状。

()

A.√  

B.×

50、自适应控制系统能自动补偿模型阶次、参数和输入信号的变化。

()

A.√  

B.×

51、前馈调节器的控制规律为对象的干扰通道与控制通道的特性之比。

()

A.√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