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7417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8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

《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

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数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全册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包括的内容有:

万以上数的认识,线和角,三位数乘位数,平行和相交,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混合运算,条形统计图,的有关知识

教材分析

1、数与代数包括两位数除法、认数、。

本册的除法教学是在学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商两位数的基础上继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商两位数的口算、笔算除法,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提高计算能力。

,会用综合算式解答简单的两步应用题。

让学生灵活掌握并能进行简单运算。

认识亿以内数的大小,知道亿以内数的读写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

2、几何知识包括线和角,平行与相交。

继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两条直线间的关系平行和相交,并通过联系与对比,使学生弄清图形间的关系和区别,发展了空间观念并学会从不同的方向去观察物体,使学生体会到几何图形的位置变化和转化是有规律的。

3、统计知识:

能根据现成的记录单绘制成简单的统计表,并从统计表中发现问题;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并能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

4、解决问题:

已经不是单纯的解答应用题,而是根据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选择有用的已知条件解决问题,其中要求学生认真分析,已知条件与问题间的关系,先列表分析,在选择正确的解题方法,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整百整十数,两位数除三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并会判断商的位数。

能够比较熟练地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掌握乘、除法的验算方法,养成验算的习惯。

2、段、直线、射线的联系与区别。

 

3、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一般的两步式题,会使用小括号,能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

4、使学生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整数口算、笔算的熟练程度。

5、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统计图表。

6、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初步掌握十进制计数法,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7、进一步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爱社会主义教育和唯物辩证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

1、三位数乘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2、能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

教学难点

1、观察物体。

2、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关键

1、通过“精讲巧练”,使学生提高计算题的正确率,灵活运用简便方法。

2、通过分析并改变条件和问题,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以培养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

口算、简便运算练习卡片,小黑板。

教学进度:

1、万以上数的认识……………………………………10课时

2、线和角……………………………………2课时

3、三位数乘两位数………………………………13课时

4、平行和相交……………………………4课时

5、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3课时

6、解决问题…………………………3课时

7、混合运算。

…………………………7课时

8、条形统计图…………………………5课时

9、整理与复习……………………………5课时

 第一单元大数知多少

--------万以上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能正确读、写万以内数的基础上,教学认识亿以内的数。

通过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大数,认识亿以内的数,会读、写亿以内的数和整万、整亿的数,感受这些大数的实际意义。

了解十进制记数法,会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

认识近似数,会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能运用认识的数进行简单的交流。

教材分三段编排:

第一段结合实例,教学认、读、写亿以内的数;第二段教学了解十进制记数法,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第三段教学认识近似数,把大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1、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产生学习需要。

2、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主探索。

(1)重点教学亿以内数的认识。

(2)把认识整亿的数和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结合起来,穿插介绍十进制记数法。

(3)基于实际生活的需要,认识近似数,学习把大数改写成用“万”“亿”作单位的近似数。

3、重视发展估计意识,培养学生的数感。

培养估计意识、发展数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材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继续重视这一内容的教学。

教育目标:

知识与技能方面:

有掌握多位数的数位顺序;能按照数级由高到低正确的读数、写数;能根据级数单位说出数中各数字所表达的意义和数值;理解一个数所含的级数单位和它的组成;能将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能按要求求出大数目的近似数。

数学思考方面:

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学习经验,积极探索,并有根有据、有条有理的进行思考;在交流中,能正确表达自己操作、思考和探索的过程。

解决问题方面:

能主动到生活中收集有关的数量信息。

会用大数目表示日常生活中一些数量,用对大数目的感受去解释生活中的统计数量,能恰当的使用近似数描述生活中的一些数量;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方面:

对本单元的学习又比较深厚的兴趣;对学习中的困难能乐于寻求方法努力克服。

对学习中的错误能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找到原因,并加以改正。

乐于和同学合作,并进行交流;有一些成功学习的体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P2页整万数的读写

教育目标:

基础知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

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两个单位间的关系。

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表,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整万数。

基本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思想教育:

对本单元的学习又比较深厚的兴趣;对学习中的困难能乐于寻求方法努力克服。

教学重难点: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

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两个单位间的关系。

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表,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整万数。

教学具准备:

演示文稿、数位顺序表及活动数字卡、计数器。

教学设想:

学习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1.提问:

(1)说出万以内的计数单位。

(板书:

个、十、百、千)

(2)10个一是多少?

10个十是多少?

10个百是多少?

(3)一和十,十和百,百和千每相邻的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读出下面各数:

3876 6025 7108 4003 4200

3.从右到左说出3876各数字的数位。

教师板书:

再说一说万以内数的读法。

(1)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读;

(2)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3)中间有一个0或几个0,只读一个“零”;(4)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我们还要用到比“万”大的数。

如:

我国2003年茶叶、甘蔗和油菜籽的总产量如下:

茶叶:

七十八万吨甘蔗:

九千零五十一万吨油菜籽:

一千一百四十万吨二、

1.用计数器帮助数数,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亿。

(1)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上一千。

然后一千一千地数,一直数到九千,再拨上一千。

提问:

九千再加上一千是多少?

千位满10要怎么样?

(10个一千是一万。

板书“万”。

(写在刚才板书的千位左边)

(2)让学生再在算盘上一万一万地数,一直数到九万。

提问:

再加一万是多少?

教师明确:

万位满10,向前一位进1,就是“十万”。

10个一万是十万。

板书“十万”。

(写在万位的左边)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一百万、一千万的认识,分别板书“百万、千万”。

然后指出,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以前学过的个、十、百、千一样,都是计数单位。

(3)提问:

从刚才一边拨珠,一边数数的过程中,谁发现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也就是十进关系。

练习:

想想做做第1题。

2.认识数位顺序表。

老师把上面板书的计数单位加上横线和竖线,在每个计数单位下面分别加上“位”字,构成一个数位顺序表:

计数单位和数位之间的关系:

个位上的计数单位是一,十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十,……千万位上的计数单位是千万。

也就是说几个一就写在个位上,几个十就写在十位上,几个百就写在百位上,……几个千万就写在千万位上。

同一个数字,把它写在不同的数位上,它表示的计数单位就不同。

认识数位分级: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起向左每四个数位为一级,个、十、百、千是“个级”,表示多少“个”;万、十万、百万、千万是“万级”,表示多少个“万”。

780000读作:

七十八万七十八万写作:

780000

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的计数单位有:

万、十万、百万、千万。

了解了亿以内的数位顺序,并知道从右起每四位一级,分作个级和万级,还学会了整万数的读写。

教学反思:

本节课能够从书本数学向生活数学转变,让学生学习有意义有价值的数学,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亿以内数的读写

教育目标:

基础知识: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两个单位间的关系;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表,能够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基本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思想教育:

对学习中的错误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找到原因,并加以改正。

教学重难点:

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表,按数级读数。

中间和末尾带零的数的读法。

教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设想:

学习过程:

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1、读出下面各数:

2500003450000103900009980000

2、写出下面各数:

三十六万五千万四千八百万二千零六万

3、整万数是如何读写的?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整万数的读写方法,今天我们继续亿以内数的读写。

二、自主合作,经历学习的过程

1、

(1)在计数器上拨珠:

5个一千万,2个一百万,三个十万,9个万,5个千,2个百,三个十,9个一。

(2)谁能读一读这个数?

你是怎样读的?

(先读万级,五千二百三十九万;再读个级,五千二百三十九。

2、

(1)观察计数器,3个百万和4个千合起来是多少?

(2)指名回答。

(三百万四千)

提问:

你是怎样读的?

(先读万级,三百万;再读个级,四千。

(3)观察:

这个数中哪几个数位上是0?

通过读数,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

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

(4)你能把这个数写出来吗?

试一试。

(5)归纳亿以内数的写法:

使学生明确写数的顺序和读数的顺序一样,也要先写万级,再写个级,个级上的数和万以内的数的写法一样。

十万位、万位、百位、十位、个位上为什么要写0?

讨论使学生明确这些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要用0来占位。

3、

(1)观察计数器,四百零八万零七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

(2)分析这个数的读法,对于各个数位上的0是怎么处理的?

引导学生归纳:

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3)你能把这个数写出来吗?

让学生对照数级和数位的顺序进行填写,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4、试一试:

针对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方法这一难点,让学生自主尝试,通过比较和交流进一步掌握读写方法。

三、巩固强化,拓展应用

想想做做1、2、3

练习时让学生读写完毕后都要说说自己是怎样进行读、写的。

四、小结

作业设计:

基础性:

想想做做:

4、5、6,

创意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