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资本结构优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7263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论资本结构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毕业论文论资本结构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毕业论文论资本结构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毕业论文论资本结构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毕业论文论资本结构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论资本结构优化.docx

《毕业论文论资本结构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论资本结构优化.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毕业论文论资本结构优化.docx

毕业论文论资本结构优化

毕业论文--论资本结构优化

 

 

————————————————————————————————作者:

————————————————————————————————日期:

 

论资本结构优化

姓名

院(系)

工商管理系

专业

班级

学号

联系方式

论文题目

开题申请:

(包括选题的意义与目的、文献综述、研究现状、创新思路、论文提纲、参考文献等。

如果篇幅不够,可另加页)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现状及创新思路

四、论文提纲

五、参考文献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摘要

资本结构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它影响并决定着企业治理的结构,它也影响企业融资行为及企业价值,它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证券交易市场和深圳证券交易市场(以下简称“沪深两市”)建立以来,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并得到了迅猛地发展。

但是,从上市企业的发展的过程中来看,这些企业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和缺陷,尤其是资本结构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已经严重制约了企业自身的发展,使得企业业绩徘徊不前甚至业绩下滑,同时阻碍了我国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也制约了宏观经济的健康快速的运行。

因此,研究我国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的问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本文从资本结构及资本结构优化理论入手,分析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现状及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调整和优化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对策。

这对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健全和完善资本市场机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财务管理;资本结构;优化;对策

 

摘要错误!

未定义书签。

AbstractI

第1章绪论错误!

未定义书签。

1.1课题背景错误!

未定义书签。

1.2资本结构的意义错误!

未定义书签。

1.2.1资本结构的含义1

1.2.2资本结构的种类1

1.2.3资本结构的意义2

1.3资本结构优化的意义2

1.3.1资本结构优化的含义2

1.3.2资本结构优化在企业中的作用3

第2章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4

2.1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4

2.2我国企业资本结构所存在的问题4

第3章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分析7

3.1我国企业的资本结构成因分析7

3.1.1我国企业资本在结构上的问题7

3.1.2我国企业资本在功能上的问题7

3.1.3我国企业资本在所得税上的问题8

3.1.4我国企业资本在健全的公司破产制度上的问题9

3.2我国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的成因分析9

第4章调整和优化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对策12

4.1逐步降低非流通股比例,完善企业股权结构12

4.2企业加强自身管理,改善公司治理结构12

4.3加强资本运营14

4.4矫正资本市场的功能缺陷,强化资本市场社会资源配置的功能14

结论13

致谢14

参考文献15

附录16

第1章绪论

1.1课题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体制的转变。

由于市场自身发展和体制转换中长期积累形成的深层次矛盾也日益凸现,其中,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过度负债成为威胁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障碍。

因此,如何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是企业健康发展的保障,也是我国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尽管国内学术界就这一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意见,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实质性的问题,这一问题将继续困扰我国企业的发展。

因此,本文就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为如何优化企业资本结构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1.2资本结构的意义

1.2.1资本结构的含义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本的构成中权益资本与负债资本两者各占的比重及其比例关系。

资本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本价值的构成及其比例管理,不仅包括长期资本,还包括短期资本。

侠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中长期资本价值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尤其是指长期的股权资本与债权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

本文所论述的时广义的资本结构。

[1]

1.2.2资本结构的种类

资本结构的种类一般有两种:

(1)单一资本结构:

单一资本结构是指企业的长期资金仅由单一性质的资金构成,一般是指企业的长期资金均由权益资金构成。

这种资本结构的特点是:

在无优先股的情况下,企业没有固定还本付息负担,可提高企业的资信和融资能力;但这种结构资本成本很高,并且由于无长期负债经营,企业不能或得财务杠杆利益。

(2)混合资本结构:

混合资本结构是指企业的长期资金由长期债务资金和权益资金构成。

这种资本结构的特点是:

由于债务成本一般低于权益成本,这种资本结构的综合资本成本较低,在企业资产息税前利润率高于长期债务成本率的情况下,企业可或得财务杠杆利益;但长期负债的固定利息支付和固定的偿还期限,形成企业固定负担,财务风险比较大。

1.2.3资本结构的意义

公司的资本结构决策问题,主要是资本的属性结构的决策问题,即债务资本的比例安排问题。

在公司的资本结构决策中,合理地利用债务筹资,科学地安排债务资本的比例,是公司筹资管理的一个核心问题。

它对公司具有重要的意义[2]:

(1)合理安排债务资本比例可以降低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

由于债务利息率通常低于股票股利率,而且债务利息在所得税前利润中扣除,公司可减少所得税,从而债务资本成本率明显地低于权益资本成本率。

因此,在一定的限度内合理地提高债务资本的比例,可以降低权益的综合资本成本率。

(2)合理安排债务资本比例可以获得财务杠杆利益。

由于债务利息通常是固定不变的,当息税前利润增大时,每一元利润所负担的固定利息会相应降低,从而使税后利润会相应增加。

因此,在一定的限度内合理地利用债务资本,可以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给公司所有者带来财务杠杆利益。

(3)合理安排债务资本比例可以增加公司的价值。

一般而言,一个公司的价值应该等于其债务资本的市场价值与权益资本的市场价值之和,这清楚地表达了按资本的市场价值计量反映的资本属性结构与公司总价值的内在关系。

公司的价值与公司的资本结构是紧密联系的,资本结构对公司的债务资本市场价值和权益资本市场价值,进而对公司总资本的市场价值即公司总价值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合理安排资本结构有利于增加公司的市场价值。

1.3资本结构优化的意义

1.3.1资本结构优化的含义

所谓资本结构优化,其实也就是最优资本结构.按照现代资本结构理论,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就是企业的综合资本成本最低,同时企业价值最大的资本结构,其核心是确定最佳的负债比率。

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如何确定最佳资本结构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问题,也没有一个公认的负载比率的数量化标准,可以认为最佳的资本结构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不同企业是各不相同的。

[3]但是,最佳资本结构的确定仍然是企业融资决策的重要内容,为此企业可以以资本结构理论为指导,在研究内外部融资环境问题的基础上,从企业的所有者或股东、债权人和经营者的不同利益和需要出发,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加以确定。

1.3.2资本结构优化在企业中的作用

企业的资本结构作为决定企业整体资金成本的主要因素,决定着企业治理结构,并代表着企业的最终控制权结构。

也就是说,企业资本结构决定了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并进而影响和决定了企业的经营和绩效,具体地说:

(1)融资方式决定投资者对企业的控制程度和干预方式。

投资者对企业控制权的实施有多种方式,主要表现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

不同的融资方式,会影响控制权的选择。

以股东的控制方式和干预方式来说,它就会因股权结构的不同而不同。

如果股权比较集中,投资者拥有大额股份,他就会进入董事会,通过“用手投票”来控制和干预企业经营;而如果股权比较分散,单个股东的股权比例很小,投资者就大多通过在资本市场上的“用脚投票”来间接实施对企业经营者行为和重大决策的控制及干预。

(2)资本结构的选择实质上就是法人治理结构的选择。

企业经营者进行融资时,为使投资者同意把资本投入到这家企业,他必须对投资者做出承诺,例如,保证在将来某个时间支付投资者若干报酬或归还本金。

为了提高承诺的可信程度,经营者必须采取下列行为之一:

承诺在特定状态下外部投资者对企业的特定资产或现金流量具有所有权;放弃一部分投资决策权,将之转让给外部投资者。

这两种选择代表两种不同的融资模式,即保持距离型融资和控制导向型融资。

相应的形成两种不同的法人治理结构,即目标型治理和干预型治理。

(3)在资本结构中,其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

现代公司治理理论认为,公司治理结构是用以处理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实现经济目标的一整套制度安排。

在这种制度安排中,股权结构是基础,它决定了股东大会的权力核心,进而决定了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人员的构成及权力归属,也决定了出资人对管理者监督的有效性。

[3]

 

第2章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现状及问题

2.1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现状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偏好股权资本。

从长期资金来源构成看,企业长期负债比率极低,有些企业甚至无长期负债。

特别是在连续数次降息,在债务成本不断下降的背景下,长期债务比例不升反降,并一直维持在低水平上,这不能不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具有明显的选择股权融资方式的偏好。

西方现代资本结构理论提出,企业融资次序应遵循内源融资优先,债务融资其次,股权融资最后的顺序。

然而,从我国近几年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看,则是尽量避免借债,在企业上市时,多剥离负债,在再融资时,多推荐配股。

从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的关系看,我国企业具有强烈的外源融资偏好。

1995-2000年对于未分配利润大于零的上市公司,内源融资平均只有不到15%,85%以上是外源融资,而未分配利润小于零的上市公司,外源融资更是在100%以上,内源融资为负。

在外源融资结构中,股权融资又占优势,典型地表现为股权融资偏好,融资的顺序一般表现为:

股权融资、短期负债融资、长期负债融资中国企业上市之前有着极其强烈的冲动去谋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成功上市;上市之后在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往往不顾一切地选择配股或增发等股权融资方式,以致形成所谓的上市公司集中性的“配股热”或“增发热”;大多数上市公司一方面保持很低的资产负债率,而另一方面目前1000多家上市公司几乎没有任何一家会主动放弃其利用再次发行股票融资的机会。

我们将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上述特征称为股权融资偏好。

这是与国外成熟融资市场的“啄食次序”所不同的,我国企业在外源融资时,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欲望和行动。

自1990年股市成立,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1990年,我国上市公司只有10家,到2004年已达1377家;1991年,我国股票筹资额只有5亿元,2004年达到1510.94亿元,企业对公开发行股票的愿望仍然十分强烈,对上市资格和上市后股权融资资格的争夺一直没有停止过。

从1991年到2004年我国企业债券与股票融资额的比较中可以看到,股权融资的金额远远高于债权融资。

[4]

2.2我国企业资本结构所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计划经济逐步完成了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我国资本市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就当前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现状来看,股权结构不合理、债务结构复杂、企业自有资本比例不当、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依然是我国企业资本结构优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

(1)股权结构不合理

股权过于集中目前在我国股票市场平均股权集中度达到60.39%,远超过美国和日本。

最大股东的平均持股比例为43.9%(加权平均值),其中有38.3%的公司最大股东持股比例超过50%,这说明我国的股权结构一直十分集中,股权的过度集中,一方面使中小股东由于受到了与会股东最小持股数量的限制而无权参加股东大会,不能行使自己的表决权,从而损害了他们权益,助长了大股东操纵股票市场投机行为。

另一方面,大股东公司中的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使股东大会形同虚设,违背了现代公司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和股权分散化的要求,也无法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以国家股、法人股为主体的非流通股比重大从历年总股本结构来看,股权结构呈现着国家股占绝对优势、流通股比例低的状况。

由于公司同作为投资者的国家产权关系不清,在经济转轨时期,国有资本投资主体具有不确定性。

“政企不分”、“政资不分”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国有股份过大,又没有对国有资产的约束和监督机制,势必会形成内部人控制,难以形成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2)债务结构复杂

企业的债务资本从形式上看,也不外乎有以下几类:

银行贷款、企业间往来债务、企业内部形成的债务等。

近二十年来,随着企业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使其债务资本变得日益复杂。

其复杂性体现在债务资本的组成方面,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财政性负债,财政性负债是由于政府行为而形成的应由财政承担的各类债务,对于企业来说,这些负债是被动性举债,其债务承担主体应该是政府,而不是企业。

第二,企业经营性亏损造成的负债,在资本金困难的情况下,企业为了维持简单再生产,只有靠负债筹集资金,主权资本越少,债务资本就越大,造成资本结构越不合理的恶性循环。

第三,具有社会普遍性的负债,众所周知,三角债从形成到至今已有十多年历史,其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一个沉重包袱。

(3)企业自有资本比例不当

企业自有资本(又称实收资本或股本)筹集的资金占企业总资产的比例的高低,反映着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资金中依靠内源性融资的程度,反映着企业的积累情况;其动态变化反映一企业资产扩张能力和风险变化程度。

我国企业自有资本比率普遍较低,多数国有企业自有流动资金仅占全部流动资金的7%—8%,即使固定资产投资中自有资金略高,但综合起来也不会超过18%,只相当于日本70年代的水平。

这主要源于我国传统经济体制下的资本金制度残缺,而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国家拨补企业资本金受国家财力的客观限制,另一方面国家的某些改革举措又加剧了企业资本金的下降。

同时,企业自我积累机制并未建立,一方面企业面临着国家不断“抽血”而造成的“贫血”症日益加重,难以自我积累;另一方面企业也缺乏内在积累冲动。

(4)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

由于股权融资的市场负信号效应,国外上市公司一般把它作为最后的融资选择,而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将股权融资作为首选的融资方式。

可见,我国企业在进行资本结构的决策时,并没有充分地考虑其优化问题,而重点考虑的是如何才能获得资金的问题,关于企业资本结构的科学决策问题,并没有得到企业的普遍重视。

 

第3章我国企业资本结构的分析

3.1我国企业的资本结构成因分析

由于我国企业的微观和宏观经济环境与国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国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呈现出一些自己的特点:

国有企业负债率偏高、股权结构失衡、直接融资比例低,负债结构不合理、偿债能力差、企业效益差,积累水平低,发展后劲不足、权益资本投入主体单一,这在结构与功能两方面都存在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已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对其进行充分研究、合理优化。

3.1.1我国企业资本在结构上的问题

(1)从宏观结构上看,我国的资本市场是单一品种主导的市场,股票与债券的比例失衡。

发达国家成熟市场债券融资是股票的3~10倍,而我国的证券市场却是股票独大。

由于股票比债券风险大,投机性强,因此必然带来市场的波动。

(2)从微观结构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殊,国有股不仅在上市公司中占很大比重,而且国有股、法人股等非流通股占公司股本65%左右。

由于国有股一般由国资部门行使股东权,其对公司享有的权利并非个人出资形成的经济授权,公司经营业绩与其个人经济利益没有直接的联系,国有股的代理人往往只行使“廉价股票权”,却对公司经营不承担任何责任。

在国有资产缺乏真正意义上的人格化代表,产权主体虚置的情况下,国有股权代理人与公司管理者之间往往存在一种默契关系,他们共同的“寻租”行为,导致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十分严重。

再者,由于公司改制不彻底,不少公司的股东结构不稳定。

在发达国家成熟市场上,公司的股东结构要么使机构投资者成为主要的投资人,要么使公司法人互相持股。

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股东结构则是部分国家股或部分法人股加广大的中小投资人。

这显然不能形成稳定的股东结构。

结构的失衡必然带来资本市场与上市公司行为的失衡。

3.1.2我国企业资本在功能上的问题

从资本市场的功能来看,由于我国股市出现时间不长,各方面的功能发挥十分有限。

比如在中国的资本市场极少出现“敌意兼并”的情况,发生的兼并事件也是以场外协议收购国有股、法人股为主,资本市场得到接管机制和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不能完全发挥出来。

再比如,市场信号功能的发挥,很大程度依赖于股票价格对公司经营业绩真实的反映,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更多的是受一些政策因素及其他与现实无关的因素影响,往往不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

去年,我国股市与经济增长的背离便是最好的例证。

市场信息反馈与价格发现功能的弱化,使那些潜在的投资者很难看到某一行业、某一公司的内在价值,因而很难对未来做出理性判断,从而使资本的流动失去了动力和方向。

3.1.3我国企业资本在所得税上的问题

对照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所得税功能,我国所得税在资本市场的融资调节作用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制约:

一是所得税地位;二是地区差异;三是税率单一化。

从所得税地位来看,比如在美国个人所得税为税制体制中的主体税种,在整个税收收入中占绝对的优势地位,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我国的个人所得税目前处于发展阶段,个人所得税占各税收入的比重偏低。

2004年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仅占各税收入的5.38%,而同年美国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总额的45.6%。

如此规模之小的税收收入功能,决定了我国个人所得税在个人收入分配调控上的作用有限。

从公司所得税地区差异来看,虽然我国税法规定的所得税税率为33%,但由于公司的所得税由各地财税部门征收,收入部分上交地方政府,对地方财力的构成和增长举足轻重,所以,尽管国家有统一的公司所得税政策,但各地各级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争取外来税源,纷纷“招商引资”,变通公司所得税政策。

比如,有的地区上市公司全部免交税收;有的是定额上缴或包干递增上缴;也有“先征后返”的;还有参照新技术开发区不统一,导致税收对上市公司的产业导向作用减弱,造成了上市公司间不平等竞争。

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对上市公司实行的税收优惠政策有一定的周期性和波动性,还会造成上市公司税后利润的畸高畸低,导致业绩泡沫或虚假亏空,使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成长性认识不足,从而不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

从个人所得税来看,我国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的所得税为20%,所得税税率单一化,不按累进课征制税,个人所得税与公司所得税之间缺乏负债率的作用。

目前,我国税法规定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3%,明显高于个人所得税税率。

在公司税率大于个人税率的前提下,负债的节税价值就难以被抵消。

这样的公司,其负债会增加公司的财富,进而增加公司价值。

不仅如此,公司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避免股东的所得税,比如公司可采取高留存、低股利的分配政策,从而使得公司股票的市场价值上升,股东可以获得资本利得收益。

在我国,资本利得收益的所得税率低于股利所得税率。

很显然,类似的公司行为将降低股东个人的赋税水平,使负债节税价值大于个人赋税。

3.1.4我国企业资本在健全的公司破产制度上的问题

健全的公司破产制度是公司价值与资产负债率正相关的重要基础。

在我国,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以下简称《破产法》)早已出台,但由于职工就业、银行债券等多种原因,公司破产有法难依,上市公司的退出更是难上加难。

即便公司破产,我国《破产法》也缺乏罗斯模型中对破产公司的管理者施加“惩罚”的约束。

破产制度不健全必然导致上市公司难以树立风险意识。

一方面,反映公司经营风险的负债水平居高不下;另一方面,助长了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行为,导致公司绩效出现下滑的趋势。

破产制度的这种双重作用必然导致公司绩效与负债水平的负相关。

3.2我国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的成因分析

资本结构不合理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矛盾交织作用的产物,是经济体制转换中多种问题的集中反映。

(1)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滞后

产权主体缺位是影响整个国有企业改革成效的最大障碍之一,也是导致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之一。

纵观30年来的企业改革历程,无论是改革之初的“放权让利”,还是后来的“利改税”、“拨改贷”以及承包经营责任制等,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企业的资本生成制度,只是在企业的产权制度未根本改变的前提下对企业经营机制所作的一系列调整。

改革虽然切断了企业依赖政府财政融资的资本来源,即政府以行政方式终止了对国有企业资本的供给,但这是在新的资本生成制度尚未形成的前提下进行的,尽管这些措施曾产生过一定的效益,但离开政府资金的无偿供给,必然演变为国家通过银行对国有企业进行负债性支持,否则企业的生产经营就难以为继。

[6]从这一制度变迁的效应看,由于国有企业改革侧重于政府对企业控制的放松,而不是产权制度的改革,是在企业不存在产权主体多元化和利益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

由于企业产权边界模糊,产权主体缺位,经营者缺乏必要的产权约束,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银行的债务就不具有约束力,这就为企业过度的负债扩张提供了客观上的环境和主观上的动机。

(2)企业之间相互拖欠严重

企业互相拖欠是近几年困扰企业资金正常运转的突出问题,虽然国家对“三角债”专门组织过清理,但由于整个经济运行秩序没有得到根本改观,还有加重之势,2005年末全国企业间相互拖欠款达1.2万多亿元,银行逾期贷款数额在千亿元以上。

不正常的经济秩序使得企业之间相互拖欠愈演愈烈,不仅使企业资金运行出现梗阻和滞死,也增加了企业债务负担。

(3)资本金后天补充无路

资本金的先天不足需要后天来补充,一般情况,企业自有资金的补充有两种渠道:

所有者投入和企业积累。

资金供给体制的变化使得企业靠负债起家经营,但随着税制的改革,使得国有企业几乎完全断绝了增加权益资本的途径。

我国在利润分配上过多的考虑财政收入,忽略了企业的长远发展,虽然所得税率降为33%,但国家做主要投资者还得分利润,在加上各种费用得征收,及地方政府政策的干预,使得企业内部积累很少,很难用以归还贷款本金。

另外,虽然折旧率提高,正常折旧额应该作为积累专款专用,可是大部分折旧额企业又铺了新摊子,却又收不回来,企业无法扩大再生产。

企业不进行技术改造,产品打不开市场是“等死”,进行技术改造,又没有资金投入,完全依靠贷款,形成高负债经营是“找死”,这也是形成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的原因之一。

(4)股权融资资本成本低于债券融资成本

就中国的证券市场而言,股权的资本成本却有可能较小。

一方面,上市股权融资,不仅可以相对容易地将通过股票市场筹集到的资金自由支配,还可以不发放股利,没有利润就不分红,将公司的风险部分转嫁到股票投资者的身上。

实际上,我国上市公司的股利发放水平很低,甚至不发放股利,从而使企业通过股票融资的成本更低了;同时,我国上市公司在股利分配政策上一直存在着重股票股利,轻现金股利的状况,市场参与者相当缺乏成本意识,只注重从股票市场炒作获取的资本利得,这些都助长了上市公司偏好股权融资。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证券市场的特殊性,实际上是对股票的供应进行限制,造成了股权融资成本的“软约束”结果股票本身“供不应求”。

使得股权的资本成本实际上低于债务的资本。

依我国公司法规定,普通股每股可分配股利最多只能为每股收益的85%,目前我国二级市场市盈率一般在35—60倍之间,以市盈率35倍计算,股利报酬率最大不超过1/35x85%=2.43%。

从上市公司招股披露来看,大盘股的发行费用大致是募集资金的0.6%—1.0%,小盘股大致是1.2%,配股的承销费用为1.5%。

随着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