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资料011.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1646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资料0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资料0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资料0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资料0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资料0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资料011.docx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资料0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资料011.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资料011.docx

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资料011

2011届高考化学第一轮复习专题资料011

2004年——2008年铁及其化合物高考试题

1(广东科基础64)、铁和铁合金是生活中常用的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锈钢是铁合金,只含金属元素

B一定条下,铁粉可与水蒸气反应

铁与盐酸反应,铁合金不与盐酸反应

D在空气中,铁板比镀锌铁板更耐腐蚀

2、(200年上海)某00L溶液中含01lFe2+、02lFe3+,加入02l铁粉,待Fe3+完全还原后,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

A、04l/LB、06l/L、08l/LD、10l/L

3.(2006年广东卷)下列实验中,溶液颜色有明显变化的是

A.少量明矾溶液加入到过量NaH溶液中

B.往Fel3溶液中滴入I溶液,再滴入淀粉溶液

.少量Na22固体加入到过量NaHS3溶液中

D.往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入少量Fe2(S4)3稀溶液

4、(200年全国)(18分)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下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制取Fel3•6H2晶体。

(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

(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装置E中的现象是。

(3)停止反应,待B管冷却后,取其中的固体,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

简述检验滤液中Fe3+的操作方法:

(4)该小组学生利用上述滤液制取Fel3•6H2晶体,设计流程如下:

滤液→Fel3溶液→Fel3•6H2晶体

①步骤I中通入l2的作用是。

②步骤II从Fel3稀溶液中得到Fel3•6H2晶体的主要操作包括:

③该流程中需保持盐酸过量,主要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简要说明)

.(200年江苏)(12分)硫酸亚铁(FeS4•7H2)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

实验室通过如下实验由废铁屑制备FeS4•7H2晶体:

①将%Na23溶液加入到盛有一定量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用倾析法除去Na23溶液,然后将废铁屑用水洗涤2~3遍;

②向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控制温度在0~80℃之间至铁屑耗尽;

③趁热过滤,将滤液转入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结晶;

④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2~3次,再用滤纸将晶体吸干;

⑤将制得的FeS4•7H2晶体放在一个小广口瓶中,密闭保存。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①的目的是,加热的作用是。

(2)实验步骤②明显不合理,理由是。

(3)实验步骤④中用少量冰水洗涤晶体,其目的是;

6A、B两种固体,都由甲、乙两种元素组成。

在A、B中,甲、乙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

1和1:

2,高温煅烧A、B时,产物都是(固体)和D(气体)。

由D可制得E(酸)。

E和另一种酸组成的混合酸跟甲苯反应可生成三硝基甲苯。

与E的稀溶液反应得到溶液F,往F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该沉淀经灼烧后转变成。

往F溶液中加入甲元素的单质得到溶液G。

试根据以上信息填写下列空白:

(1)A的化学式(分子式)是;

(2)B煅烧生成和D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甲元素的单质与F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4)(4)往G溶液中加入NaH溶液发生的现象是;

7、(200年上海)硫酸铁(PFS)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广泛用于水的处理。

用铁的氧化物为原料制取聚合硫酸猴,为控制水解时Fe3+的浓度,防止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原料中的Fe3+必须先还原为Fe2+。

实验步骤如下:

(1)用98%的硫酸配制28%的硫酸,所需的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

(a)容量瓶(b)烧杯()烧瓶

(2)步骤II取样分析溶液中的Fe2+、Fe3+的含量,目的是。

(a)控制溶液中Fe2+与Fe3+含量比(b)确定下一步还原所需铁的量

()确定氧化Fe2+所需Nal3的量(d)确保铁的氧化物酸溶完全

(3)用Nal3氧化时反应方程式如下:

6FeS4+Nal3+3H2S4→3Fe2(S4)3+Nal+3H2

若改用HN3氧化,则反应方程式如下

6FeS4+2HN3+3H2S4→3Fe2(S4)3+N↑+4H2

已知1lHN3价格016元、1lNal3价格04元,评价用HN3代替Nal3作氧化剂的得弊,利是,弊是。

聚合硫酸铁溶液中S42&ar;与Fe3+物质的量之比不是3:

2。

根据下列供选择的试剂和基本操作,测定聚合硫酸铁产品溶液中S42&ar;与Fe3+物质的量之比。

(4)测定时所需的试剂。

(a)NaH(b)FeS4()Bal2(d)Nal3

()需要测定和的质量(填写化合物的化学式)。

(6)选出测定过程中所需的基本操作(按操作先后顺序列出)。

(a)萃取、分液(b)过滤、洗涤()蒸发、结晶

(d)冷却、称量(e)烘干或灼烧

 

8(2006年上海卷)合成氨工业生产中所用的α-Fe催化剂的主要成分是Fe、Fe23

(1)某Fe、Fe23混合物中,铁、氧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其中Fe2+与Fe3+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

(2)当催化剂中Fe2+与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时,其催化活性最高,此时铁的氧化物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用小数表示,保留2位小数)。

(3)以Fe23为原料制备上述催化剂,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炭粉,发生如下反应:

2Fe23+4Fe+2↑。

为制得这种活性最高的催化剂,应向480gFe23粉末中加入炭粉的质量为_________g。

9(14分)中学化学中几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

将D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得到以F为分散质的红褐色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褐色胶体中F粒子直径大小的范围:

(2)A、B、H的化学式:

A、B、H。

(3)①H22分子的电子式:

②写出的酸性溶液与双氧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写出鉴定E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和现象:

()在溶液中加入与等物质的量的Na22,恰好使转化为F,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0(1分)(2007东卷) 铁及铁的化合物应用广泛,如FeCl3可用作催化剂、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和外伤止血剂等。

(1)写出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铜板的离子方程式             。

(2)若将

(1)中的反应设计成原电池,请画出原电池的装置图,标出正、负极,并写出电极反应式。

正极反应          ,负极反应            。

(3)腐蚀铜板后的混合溶液中,若Cu2+、Fe3+和Fe2+的浓度均为010l•L-1,请参照下表给出的数据和药品,简述除去CuCl2溶液中Fe3+和Fe2+的实验步骤:

                                     

                                      

                                      。

氢氧化物开始沉淀时的pH氢氧化物沉淀完全时的pH

Fe3+

Fe2+

Cu2+19

70

4732

90

67

提供的药品:

Cl2  浓H2SO4  NaOH溶液  CuO   Cu

(4)某科研人员发现劣质不锈钢在酸中腐蚀缓慢,但在某些盐溶液中腐蚀现象明显。

请从上表提供的药品中选择两种(水可任选),设计最佳实验,验证劣质不锈钢易被腐蚀。

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劣质不锈钢腐蚀的实验现象:

                        。

11.(2007四川卷)(1分)

下图是无机物A~在一定条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反应条未列出)。

其中,I是由第三周期元素组成的单质中熔点最高的金属,是一种红棕色气体。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在周期表中,组成单质G的元素位于第__________周期_________族。

(2)在反应⑦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反应②、③、⑥、⑨中,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

(填写序号)。

(4)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化合物D与N3、H共融,可制得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净水剂2Fe4(高铁酸钾).同时还生成N2和H2。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2008年江苏)(8分)根据下列框图回答问题(答题时,方程式中的、E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表示):

⑴写出溶于稀H2S4和H22混合液的化学方程式:

⑵某同学取X的溶液,酸化后加入I、淀粉溶液,变为蓝色。

写出与上述变化过程相关的离子方程式:

⑶写出l2将Z氧化为2E4的化学方程式:

⑷由E制备的E(2H)2的结构如右图,其中氢原子的化学环境完全相同。

但早期人们却错误地认为它的结构为:

核磁共振法能够区分这两种结构。

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正确的结构有种峰,错误的结构有种峰。

13.(2008年宁夏)(14分)

某厂的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Fe3+、u2+、Au3+等离子。

有人设计了图中的工艺流程,利用常用的酸、碱和工业生产中的废铁屑,从废水中回收金,并生产一定量的铁红和氧化铜。

填写下面空白。

(1)图中标号处需加入的相应物质分别是①  、②   、③   、④   、⑤     ;

(2)写出①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写出③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铁红的化学式为         ;分别写出铁红和氧化铜在工业上的一种主要用途:

铁红               ;氧化铜               。

 

14(2008年上海)(A)如上图所示,将甲、乙两个装有不同物质的针筒用导管连接起,将乙针筒内的物质压到甲针筒内,进行下表所列的不同实验(气体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试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序号甲针筒内物质乙针筒内物质甲针筒的现象

110LFeS4溶液10LNH3生成白色沉淀,后变色

220LH2S10LS2

330LN2(主要)10LH2(l)剩有无色气体,活

塞自动向内压缩

41ll240LNH3

⑴实验1中,沉淀最终变为色,写出沉淀变色的化学方程式。

⑵实验2甲针筒内的现象是:

有生成,活塞移动(填向外、向内、不)。

反应后甲针筒内有少量的残留气体,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其通入溶液中。

⑶实验3中,甲中的30L气体是N2和N24的混合气体,那么甲中最后剩余的无色气体是,写出N2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⑷实验4中,已知:

3l2+2NH3→N2+6Hl。

甲针筒除活塞有移动,针筒内有白烟产生外,气体的颜色变化为,最后针筒中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L。

1(2008年北京卷)(14分)由Fe23、Fe、u、、Al中的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粉末,取样品进行下列实验(部分产物略去):

⑴取少量溶液X,加入过量的NaH溶液,有沉淀生成。

取上层清液,通入2,无明显变化,说明样品中不含有的物质是(填写化学式)。

⑵Z为一种或两种气体:

①若Z只为一种气体,试剂a为饱和NaH3溶液,则反应I中能同时生成两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若Z为两种气体的混合物,试剂a为适量水,则Z中两种气体的化学式是。

⑶向中通入过量氯气,并不断搅拌,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阳离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