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5481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36.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docx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工程复习资料.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docx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

.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

 

1.道路的定义及分类、公路的分类和分级,各级公路的定义,城市道路的分级。

 

道路的定义:

供各种车辆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道路的分类:

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乡村道路。

 

公路的分类:

在公路网中起骨架作用的公路称为干线公路。

干线公路分为:

国家干线公路、省干线公路、县公路、乡公路。

在公路网中起连接作用的公路称为支线公路。

 

公路的分级及定义:

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三级公路为供汽车、非汽车交通混合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四级公路为供汽车、非汽车交通混合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城市道路的分级:

快速路:

应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形式,应实现交通连续通行,单向设置不应少于两条车道,并应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

 

主干路:

应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应以交通功能为主。

 

次干路:

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干路网,应以集散交通的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

 

支路:

宜与次干路和居住区、工业区、交通设施等内部道路相连接,应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2.国家高速公路网、国道网、省道网、县道网如何进行编号?

 

1.首都放射线的编号为1位数,以北京市为起点,放射线的止点为终点,以1号高速公路为

起始,按路线的顺时针方向排列编号,编号区间为G1~G9。

 

2.纵向路线以北端为起点,南端为终点,按路线的纵向由东向西顺序编排,路线编号取奇数,

编号区间为G11~G89。

 

3.横向路线以东端为起点,西段为终点,按路线的横向由北向南顺序编排,路线编号取偶数,

编号区间为G10~G90。

 

4.并行路线的编号采用主线编号后加英文字母“E”、“W”、“S”、“N”组合表示,分别指示

该并行路线在主线的东、西、南、北方位。

 

5.纳入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地区环线(如珠江三角洲环线),按照由北往南的顺序依次采

用G91~G99编号;其中台湾环线编号为G99,取意九九归一。

 

可编辑

.

 

6.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一般联络线的编号,由国家高速公路标识符“G”+“主线编号”+数

字“1”+“一般联络线顺序号”组成,编号为4位数。

 

7.城市绕城环线的编号为4位数,由“G”+“主线编号”+数字“0”+城市绕城环线顺序

号组成。

主线编号为该环线所连接的纵线和横线编号最小者,如该主线所带城市绕城环线编

号空间已经全部使用,则选用主线编号次小者,依此类推。

如该环线仅有放射连接,则在1

位数主线编号前以数字“0”补位。

 

3.通行能力及交通量的区别?

通行能力的折减系数有哪些?

通行能力的基本概念

 

道路通行能力:

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道路上某一路段通过某一断面的最大交通流率,以veh/h,pcu/h或veh/d表示。

 

道路通行能力与交通量的概念不同,交通量指某段时间内实际通过的车辆数,道路通过能力是一定条件下通过车辆的极限值。

 

4.公路服务水平的概念和分级。

 

概念:

描述交通流之间的运行条件及其对汽车驾驶者和旅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

 

分级: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5.公路和城市道路横断面的组成和类型,公路横断面各类型的特点是什么?

 

公路组成:

公路横断面组成包括车行道、路肩、分隔带、边沟、边坡、截水沟、护坡道以及取土坑、弃土堆、环境保护设施等。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和二级公路还有爬坡车道、避险车道;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出入口处还有变速车道等。

 

公路类型及特点:

1.单幅单车道

定义:

窄路基加错车道的公路。

适用:

交通量小、地形复杂、工程艰巨的山区公路或地方道路。

四级公路路基宽度为

4.50m、

路面宽度为3.50m就属于此类。

2.单幅双车道

定义:

指的是整体式的供双向行车的双车道公路。

特点:

 

使用最普遍,所占的比例最大,可适用范围大;适应的交通量(400~15000)小客车/昼夜;行车速度可从(20~80)km/h。

 

可编辑

.

 

当交通量较大,非机动车混入率高,视距条件又差时,对车速和通行能力影响较大,事故率也高。

可增设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与机动车分离行驶。

 

适用:

二、三、四级公路。

 

3.单幅多车道

 

定义:

一般指整体式的双向划线分隔的多车道公路。

 

适用:

一级公路。

 

4.双幅多车道

 

定义:

一般指双向分隔四车道、六车道和八车道公路。

可以是整体式或分离式路基断面。

 

特点:

 

车速高、通行能力大、行车舒适、事故率低。

 

占地多、造价高。

 

适用: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5.不对称路幅

 

特殊情况下,比如地形限制、交通特点、交通组织等,可以将车行道、人行道、分隔带等设计成高程不对称、宽度不对称或上下行分幅设计以适应特殊要求。

 

城市道路组成:

城市道路的横断面组成包括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分车带等。

 

6.什么是方向分布系数?

机动车车行道的宽度如何确定(计算)?

 

行车方向交通量与双向交通量的比值;

 

机动车车行道(路面宽度)由数条机动车车道组成,其宽度为:

W=(车道数×一条车道宽

度+2×路缘带宽度)+双黄线宽度+分车带宽度+附加车道宽度

 

机动车道数量:

设计小时交通流量

Nh

n

力Nm

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

 

可编辑

.

 

计算为两车道或两车道以上(单向)应进行车道系数折减,并根据道路等级等交通组织因素确定。

 

通常双向车道不宜采用奇数,交通量分布系数K>2/3时,可采用变向车道。

双向车道数一

般不宜超过6条。

 

7.附加车道有哪些,各自的定义是什么?

什么情况下设置附加车道?

 

1.错车道

 

四级公路路基宽度采用4.5米时,应在不大于300米的距离内选择有利地点设置错车道,并使驾驶人员能看到相邻两错车道之间的车辆。

 

2.爬坡车道

 

定义:

陡坡路段正线行车道上坡方向右侧增设的供载重车行驶的专用车道。

高速公路、一级

公路及双车道二级公路在连续上坡路段,当行驶速度、通行能力、安全等受到载重汽车影响

时,应设置爬坡车道,爬坡车道宽度为3.5米。

 

3.变速车道(加减速车道)

 

变速车道是加速车道和减速车道的总称。

 

加速车道是为了使车辆在进入主线之前,能安全地加速以保证汇流所需的距离而设的变速车

道。

 

减速车道是为了保证车辆驶出高速公路时能安全减速而设置的变速车道。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公路与公路互通式立交,服务区、停车区,公

共汽车停靠站、管理与养护设施等与主线衔接出入口处,应设置加减速车道,宽度为3.5米,

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加减速车道宽度宜为3.75米。

 

4.紧急停车带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右侧硬路肩宽度小于2.5米时,应设置紧急停车带。

间距不宜大于2

公里,宽度一般为5米,有效长度50米,并设置100米和150米左右的过渡段。

 

5.避险车道

 

定义:

公路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当平均纵坡≥4%,纵坡连续长度≥3KM;车辆组成内大、中型重车占50%以上,且载重车缺乏辅助制动装置。

为避免车辆在行驶中速度失控而造成事故,应在长、陡下坡地段的右侧山坡上的适当位置增设的专用车道。

 

设置目的:

为防止连续长、陡下坡车辆在行驶中速度失控而造成事故。

 

设置要求:

避险车道的长度根据主线下坡行驶速度、避险车道纵坡和坡床集料而定。

可编辑

.

 

8.什么是路肩和左侧路肩?

路肩有什么作用?

 

路肩的定义:

公路和郊区道路上位于车行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称

为路肩。

 

左侧路肩: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分离式路基,应设置左侧路肩,左侧硬路肩内含左侧路缘

带,左侧路缘带宽度为0.50m。

 

路肩的作用:

(1)具有保护及支撑路面结构的作用。

 

(2)供发生故障的车辆临时停放之用,有利于防止交通事故和避免交通紊乱。

 

(3)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分,能增加驾驶的安全和舒适感。

 

(4)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地。

对未设人行道的道路,可供行人及非机动车使用。

 

(5)精心养护的路肩,能增加公路的美观,并起引导视线的作用。

 

9.什么是路拱?

路拱坡度有什么作用?

路拱形式有哪些?

 

路拱的定义:

为了迅速排除落在路面的雨水,防止雨水渗入路基降低路基强度以及减少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阻力,路面通常做成中间高并向两侧倾斜的拱形。

 

路拱坡度的作用:

主要是为了迅速排除路面上的雨水。

尽快排走路面上的水,对路面结构层、路基的强度及行车安全有利。

 

路拱的形式:

直线路拱、直线加抛物线路拱、折线形路拱、抛物线路拱。

 

10.什么是超高?

超高过渡方式有哪些?

 

超高的定义:

指路面做成向内侧倾斜的单向横坡的断面形式

 

超高的过渡方式:

1.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

 

绕路面内边缘旋转:

一般用于新建工程。

 

绕路中线旋转:

一般用于改建工程。

 

绕路面外边缘旋转:

可在特殊设计时采用。

 

2.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

 

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

中间带宽度较窄(≤4.5m)的公路可采用;

 

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

各种宽度中间带的均可采用。

 

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车道数大于4条的公路可采用。

可编辑

.

 

3.分离式公路

 

超高过渡方式可视为两条无中间带的公路分别予以处理。

 

11.设置加宽的原因是什么?

如何设置加宽?

 

1.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每个车轮所走过的轨迹是不一样的。

 

2.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有较大的摆动偏移。

 

1)对于R>250m的圆曲线,不加宽。

 

2)四级公路和设计速度为30Km/h的三级公路采用第一类加宽值;其余各级公路采用第3

类加宽值;对不经常通行集装箱运输半挂车的公路,可采用第2类加宽值。

 

3)单车道公路采用规范值的一半,由三条以上车道构成的行车道,其加宽值应另行计算。

 

4)各级公路的路面加宽后,路基也应相应加宽。

四级公路路基采用6.5m以上宽度时,当路

面加宽后剩余的路肩宽度不小于0.5m时,则路基可不予加宽;小于0.5m时,则应加宽

 

5)分道行驶公路,当圆曲线半径较小时,其内侧车道的加宽值应大于外侧车道的加宽值。

 

12.超高缓和段与加宽缓和段的长度及取用,典型横断面各特征点的超高值、加宽值的计算

(计算)

 

13.横向力系数的意义是什么?

什么是缓和曲线?

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是什么?

缓和曲线长

度应从哪些方面考虑?

 

横向力系数的意义:

横向力系数μ表示汽车单位重量受到的横向力,

 

可以表示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横向的稳定程度。

μ值越大,表示横向越不稳定,汽车就可能产生侧向滑移。

 

缓和曲线的定义:

直线的半径为无穷大,进入圆曲线,半径为R,从直线过渡到圆曲线时,

汽车的行驶曲率半径是不断变化的,这一变化路段即为缓和曲线。

 

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

 

1.有利于驾驶员操纵方向盘

 

2.消除离心力的突变,提高舒适性

 

3.完成超高和加宽的过渡

 

4.与圆曲线配合得当,增加线形美观

 

可编辑

.

 

长度考虑:

 

.按离心加速度变化率计算:

 

L=0.036V3/R

 

2.按司机操作反应时间计算

 

L=0.83V

 

3.按视觉条件计算:

 

L=R/9~R

 

采用值为上述计算中最大值(并取5m的整倍数)

 

14.平面线形的要素哪些?

曲线与曲线的组合形式有哪些?

同向曲线、反向曲线、断背曲线、

回头曲线、复曲线等组合形式的定义?

 

切线总长:

外距:

T

超距:

曲线总长:

T

h

其中:

Eh

L

2

Dh

五个基本桩号:

(直缓)、

(缓圆)、

ZH

RHYq

L1

2

R

可编辑

.

 

组合形式:

同向曲线、反向曲线、断背曲线、回头曲线、复曲线

 

同向曲线:

是指两个转向相同的相邻曲线之间连以直线而形成的平面线形。

 

反向曲线:

两个转向相反的相邻曲线之间连以直线所形成的平面线形。

 

断背曲线:

同向曲线间以短直线相连而成的曲线。

 

回头曲线:

是指山区公路为克服高差在同一坡面上回头展线时所采用的曲线。

 

复曲线:

两个或两个以上半径不同,转向相同的圆曲线相连接或插入缓和曲线的组合曲线。

 

15.直线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直线的最大长度和最小长度的取用。

圆曲线的特点,圆曲线最小半径选用,各种圆曲线最小半径的含义。

 

直线的优点:

 

两点之间距离最短。

 

具有短捷、直达的印象。

 

行驶受力简单,方向明确,驾驶操作简易。

 

测设简单方便(简单方法就可以精确量距、放样等)。

 

在直线上设构造物更具经济性。

 

缺点:

直线单一无变化,与地形及线形自身难以协调。

 

过长的直线在交通量不大且景观缺乏变化时,易使驾驶人员感到单调、疲倦。

 

在直线纵坡路段,易错误估计车间距离、行车速度及上坡坡度。

 

易对长直线估计得过短或产生急躁情绪,超速行驶。

 

最大长度的取用:

一般认为:

直线的最大长度在城镇附近或其他景色有变化的地点大于20V

(km/h)即72s行程是可以接受的;在景色单调的地点最好控制在20V(km/h)以内;而

在特殊的地理条件下应特殊处理。

 

最小长度的取用:

相邻两曲线之间应有一定长度的直线,这个直线是指前一曲线的终点(HZ

或YZ)到后一曲线的起点(ZH或ZY)之间的长度。

 

圆曲线的特点:

 

(1)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曲率半径R为常数,故测设比缓和曲线简便

 

可编辑

.

 

(2)圆曲线上的每一点都在不断地改变方向,因而汽车在圆曲线上的行驶要受到离心力,当速度一定时,其离心力为一常量。

同时,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时要更多地占用路面宽度

 

(3)汽车在圆曲线内侧行驶时,视线受到路堑边坡或其它障碍物的影响,视距条件差,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4)较大半径的长缓圆曲线具有线形美观、顺适、行车舒适等特点,是公路上常采用的线

 

圆曲线最小半径选用:

 

1.

极限最小半径:

圆曲线半径采用的最小极限值,此时设置最大超高。

公路μ

=0.15

(0.10~0.17)最大超高i取8%,城市道路郊区超高用2%~6%。

2.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道路曲线半径较大,离心力较小时,汽车沿双向路拱(不设超高)外侧行驶的路面摩擦力足以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稳定时所采用的最小半径。

 

城市道路μ=0.067公路μ=0.035或0.04

 

3.一般最小半径:

 

一方面考虑了汽车在这种曲线上以设计速度或以接近设计速度行驶时,旅客有充分的舒适感;

 

另一方面考虑到在地形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不会过多增加工程量。

 

设超高时的推荐半径,介于极限最小半径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之间,超高值随半径增大而按比例减小。

 

16.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的要素及里程桩号计算(计算)

 

17.停车视距、行车视距定义、会车视距的定义及构成。

 

行车视距:

为保证行车安全,司机看到一定距离处的障碍物或迎面来车后,刹车所需要的最

短安全距离,称为行车视距。

 

停车视距:

(一)停车视距S停=l反+S制+l安

 

l反——司机反应时间所行驶的距离,一般反应时间取1.2s

 

l安——安全距离,一般可取5~10米;

 

S制——制动距离

 

会车视距:

三部分组成:

双方司机反应时间所行驶的距离,双方汽车的制动距离,安全距离。

可编辑

.

 

Sh

v1v2

kv12

kv22

la2St

3

254(

i1)254(

i2)

 

18.纵断面、地面线、填挖高度、设计标高、缓和坡段、平均纵坡、合成坡度、最大纵坡、理想的最大纵坡、不限长度的最大纵坡的定义。

 

纵断面:

通过道路中线的竖向剖面,称为纵断面

 

地面线:

纵断面图上表示原地面高程起伏变化的标高线,称为地面线

 

填挖高度:

设计线与地面线各对应桩号上的高程差值称为填挖高度

 

设计标高:

工程设计中对中心线各点要求达到的高程称为设计高程

 

缓和坡段:

山岭重丘区公路,连续上坡或下坡时,应在不大于规定的限制纵坡长度范围内,

设置缓和坡段。

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其长度应符合最小纵坡长度的规定。

 

平均纵坡:

是指一定长度的路段纵向所克服的高差

H与水平直线距离L之比(连续升坡或

降坡路段)。

合成坡度;合成坡度是指在有超高的平曲线上,

路线纵向坡度与超高横向坡度所组成的矢量

i合

i超2

i纵2

和,计算公式为:

 

最大纵坡:

是指在纵坡设计时各级道路允许使用的最大坡度值。

 

理想的最大纵坡:

是指设计车型即载重车在油门全开的情况下,持续以V1等速行驶所能克

服的坡度。

V1取值,对低速路为设计速度,高速路为上述载重车的最高速度。

 

不限长度的最大纵坡:

允许车速由V1降到V2,以获得较大坡度,在i2的坡道上,汽车将

以V2的速度等速行驶。

与容许速度V2相对应的纵坡i2称为不限长度的最大纵坡。

 

V2称为容许速度,不同等级的道路容许速度应不同,其值一般不小于设计速度的1/2~2/3

(高速路取低限,低速路取高限)。

 

19.设置缓和坡段、规定或限制平均纵坡、合成坡度、最小纵坡、最大坡长、最小坡长的原因是什么?

 

设置缓和坡段原因:

(1)对于上坡,当陡坡的长度达到限制坡长时,应安排一段缓坡,用以

恢复在陡坡上降低的速度。

可编辑

.

 

(2)对于下坡,如缓坡满足了一定长度,就可不用制动,对操纵起缓冲作用,有利于行车安全。

 

规定最小坡长原因:

(1)纵断面上若变坡点过多,纵向起伏变化频繁影响了行车的舒适和安全;

 

(2)相邻变坡点之间的距离不宜过短,以便插入适当的竖曲线来缓和纵坡的要求,同时也便于平纵面线形的合理组合与布置。

 

限制最大坡长原因:

(1)汽车在长距离的陡坡上行驶时,行车速度会显著下降,甚至要换低速挡克服坡度阻力,使车辆间相互干扰增加,通行能力下降多。

易使水箱沸腾,爬坡无力。

 

(2)下坡时,则因坡度过陡,坡段过长频繁刹车,影响行车安全。

限制平均纵坡原因:

在山区高差较大地区,尽管最大纵坡、坡长限制、

缓和坡段及最短坡长

等均满足《标准》规定,但为了防止交替使用极限长度的最大纵坡和最短长度的缓坡形成

“台

阶式”纵断面线形,应对路线最高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平均坡度加以限制,以提高行车质量。

汽车在长上坡上行驶,会长时间地使用二档,造成发动机长时间发热,导致车辆水箱沸腾;

下坡则频繁刹车,司机驾驶紧张,也易引起不良后果。

限制合成坡度原因:

小半径弯道上,汽车受坡度阻力与离心力作用造成行驶危险,

为防止汽

车沿合成坡度方向滑移,应限制合成坡度的最大值。

限制最小纵坡原因:

公路挖方及低填方路段,为保证纵向排水,应采用不小于

0.3%的纵坡;必须设计小于

0.3%

纵坡时,公路边沟纵坡应另行设计。

城市道路通常低于两侧街坊,道路最小纵坡应是能保证排水和防止管道淤塞所必需的最小纵

坡,其值为0.3%;城市道路纵坡小于0.3%时,管道埋深随其长度加深,

纵坡度必须小于

0.3%

时,应设置锯齿形街沟。

在弯道超高横坡渐变段上,为使行车道外侧边缘不出现反坡,

设计最小纵坡不宜小于超高允

许渐变率。

 

干旱少雨地区最小纵坡可不受上述限制。

 

20.《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如何规定路基设计标高?

 

21.竖曲线的要素、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各特征桩号的设计高程计算(计算)

 

22.平面线形和纵断面线形六种组合的特点。

 

1.平面直线与纵断面直线的组合

 

可编辑

.

 

特点:

(1)线形单调、枯燥,在行车过程景观无变化,容易使司机产生疲劳;驾驶易超速行

驶,超车频繁;但在交通比较错综复杂的路段(如交叉口),采用这种线形要素是有利的。

 

2.平面直线与纵断面曲线的组合

 

特点:

(2)具有较好的视距条件;线形不再生硬、呆板;给予驾驶员以动的视觉印象,提高了行车的舒适性。

 

特点:

(3)线形视距条件差;线形单调,应尽量避免。

 

3.平面曲线与纵断面直线的组合

 

特点:

(4)只要平曲线半径选择适当、平面圆曲线与纵面直坡段组合其视觉效果是良好的;

若平面直线与圆曲线组合不当(如断背曲线)、或平曲线半径较小时与纵面直坡段组合将在视觉上产生折曲现象。

 

4.平面曲线与纵断面曲线的组合

 

特点:

(5)(6)均可采用平包竖;注意平、纵曲线几何要素指标均衡、匀称、协调;注意凸

形竖曲线顶部与凹形竖曲线底部,不得与反向平曲线的拐点重合;避免在一个平曲线上连续

出现多个凹、凸竖曲线;应避免出现“暗凹”、“跳跃”等不良现象。

 

23.平面交叉口按几何形式、渠化交通的程度、信号控制如何分类及各类型平面交叉口的定

义。

 

一、按交叉口形式分类

 

1.十字形交叉

 

2.T形交叉

 

3.X形交叉

 

4.Y形交叉

 

5.错位交叉

 

6.多路交叉

 

二、按渠化交通的程度分类

 

1.简单交叉口(加铺转角式):

道路相交而直接形成的交叉口,加铺转角

 

定义:

交叉口用适当半径的单圆曲线或复曲线平顺连接相交道路的路基和路面的平面交叉。

 

2.扩宽路口式:

将相交道路外侧拓宽而成的交叉口

 

可编辑

.

 

定义:

为使转弯车辆不影响其它车辆的正常行驶,在交叉口连接部增设变速车道和转弯车道的平面交叉。

 

3.分道转弯式:

在交叉口处用交通岛、交通标志和地面标线控制和疏导交通路径而形成的交叉形式。

 

定义:

通过设置导流岛、分隔岛及划分车道等措施,使单向右转或双向左、右转车流以较大

半径分道行驶的平面交叉。

 

4.环形交叉:

 

定义:

在交叉口中央设置中心岛,用环道组织渠化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