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恩作文之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作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52628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报恩作文之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报恩作文之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报恩作文之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作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报恩作文之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作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报恩作文之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作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报恩作文之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作文.docx

《报恩作文之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恩作文之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作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报恩作文之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作文.docx

报恩作文之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作文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作文

【篇一:

大报恩寺】

大报恩寺

大报恩寺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其前身是东吴赤乌年间(238─250年)建造的建初寺及阿育王塔,是继洛阳白马寺之后中国的第二座寺庙,也是中国南方建立的第一座佛寺,明清时期成为中国的佛教中心,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为金陵三大寺。

大报恩寺是明成祖朱棣为纪念明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而建,明永乐十年(1412年)于建初寺原址重建,历时达19年,耗费248.5万两白银,十万军役、民夫,大报恩寺施工极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宫的标准来营建,金碧辉煌,昼夜通明。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高达78.2米,通体用琉璃烧制,自建成至衰毁一直是中国最高的建筑,也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位列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被当时西方人视为代表中国的标志性建筑,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被称为“天下第一塔”。

整个寺院规模极其宏大,有殿阁20多座、僧院148间、廊房118间、经房38间,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寺院。

2008年,从大报恩寺前身的长干寺地宫出土了震惊华人世界和佛教界的世界唯一一枚“佛顶真骨”、“感应舍利”、“诸圣舍利”以及“七宝阿育王塔”等一大批世界级文物与圣物,是中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寺庙遗址。

2011年,评为“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2年,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项目遗产点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2013年,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年底,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正式开放。

历史沿革?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推测复原图大报恩寺琉璃宝塔推测复原图

大报恩寺是南京历史最为悠久的佛教寺庙,千余年间,屡废屡建,寺名亦屡屡更易,大报恩寺塔立于南朝寺庙发祥地和江南佛教中心。

[16]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杜牧这两句诗中“四百八十寺”的起源就是大报恩寺,大报恩寺的历史从孙吴开始,历经各朝,有过长干寺、天禧寺等名字,大报恩寺塔的前身则是阿育王塔。

东吴赤乌年间(238─250年),孙权建建初寺及阿育王塔,为江南塔寺之始,有“江南第一寺”之称,是继洛阳白马寺之后的中国第二座寺庙,也是中国南方地区的首座寺庙。

经过考证,阿育王塔约建于东汉献帝的兴平年间(194─195年),是南京最古老的佛塔,也是中国最早的佛塔之一。

建塔者极有可能是秣陵人符融,他曾任徐州刺史陶谦麾下之广陵、下邳、彭城三郡的运漕官,并以漕运所得经费建庙盖塔。

符融为最早见于正史的中国阁楼式佛塔的创始者,后退守故里秣陵,为孙策攻灭。

[1]

东吴赤乌十年(247年)东吴大帝孙权为康居国僧人会在长干里修建建初寺和阿育王塔,成为江南塔寺之始。

晋太康年间(280─289年)复建,名长干寺;南朝陈为报恩寺,宋改天禧寺,建圣感塔;元改慈恩旌忠教寺。

西方绘制的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西方绘制的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

建德六年(578年),齐地佛门遭劫。

闻率僧众四十余循海路奔建康。

辄遇大风波,楫折船沉。

忽现巨龟,负众僧出水,须臾抵建康。

闻口称南无阿弥陀佛。

龟对曰:

师父曾记否,吾乃海曲放生池之老龟也。

闻恍然大悟。

奏闻宣帝,帝大悦,敕建报恩寺,香火祀之。

唐朝年间,“慧闻者,齐渤海人也。

幼年向佛,十二入寺,十六受戒。

苦修《大智度论》、《中论》,树“一心三观”,启天台之源。

所入法门,非世可知。

学者仰之,以为履地戴天,莫知高厚。

又以悯寺所得榇施,买海曲溪石梁为放生池,佛法广播于江北。

北宋端拱元年(988年),僧可政得唐三藏玄奘大师顶骨舍利,于长干寺建塔瘗藏;宋天禧元年(1017年),重修后的长干寺改称天禧寺,寺塔易名“圣感”;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诏改天禧寺为“元兴慈恩旌忠教寺”,改塔名为“慈恩塔”。

大报恩寺琉璃构建大报恩寺琉璃构建

大报恩寺的修造,由郑和等人担任监工官。

大报恩寺在永乐、宣德年间建造,正值郑和率领下西洋船队多次远洋海外之时,因而,郑和对这项工程难以全力照顾,工程进展缓慢,弊端展现。

为此,1428年(宣德三年),明宣宗朱瞻基特下御敕,要此时已出洋回国任南京守备的郑和“即将未完处,用心提督”,限期完工。

竣工以后,郑和还特其从海外带回的“五谷树”、“婆罗树”等奇花异木种植在寺内。

明代初年至清代前期,大报恩寺琉璃宝塔作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标志性建筑物,被称为“天下第一塔”,更有“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之誉,是当时中外人士游历金陵的必到之处。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遭雷火袭击,天王殿,大殿、观音殿、画廓一百四十余间焚为灰烬;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塔心木腐朽,塔顶倾斜,僧人洪恩募捐银数千两使之得以重修。

清顺治十八年以后,内府及地方均有拨款修缮记载。

最后一次是1802年(清嘉庆七年)修复竣工后,绘塔图并附志。

咸丰四年(1854年),大报恩寺塔被毁,关于被毁的原因有两种说法。

一说,清军攻克雨花台后,太平军为防清军占据大报恩寺对城内造成威胁,太平军先下手为强,遂“用火药轰之,复挖空塔座下基地,数日塔倒,寺遭焚毁”。

另一说则是1856年,正逢天京之变,北王韦昌辉因为担心翼王石达开占领城外的琉璃塔,架炮攻击城内,派兵一面在塔下挖地道引爆炸药,一面用火炮直接轰击塔身,最终使琉璃塔化作一堆瓦砾,而大报恩寺的其他建筑也被由此引发的大火全部烧毁。

也有人认为是曾国藩下令炸毁的。

[18]

清同治四年(1865年),江宁机器制造局就大报恩寺遗址坡下菜地造住房十二间,工作间八

十余间,廊五十余间,寺院遗址渐被蚕食瓜分。

1958年,在眼香庙、芙蓉山、窑岗村一带出土的大批琉璃构件上多带有墨书的字号标记。

构件现分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博物馆。

2004年后,南京市开始筹划复建事宜,2007年,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正式启动建设。

2008年8月7日,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出土的铁函中发现了七宝阿育王塔等一系列世界级文物与圣物,内藏“佛顶真骨”。

大报恩寺琉璃塔复原模型大报恩寺琉璃塔复原模型

2010年,大报恩寺重建工程被列为南京市2010年城市建设“十六个重大项目”之一,同年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向该工程捐赠10亿元人民币。

2010年6月12日,南京大报恩寺佛顶骨舍利盛世重光系列活动在栖霞寺隆重举行,佛顶骨舍利在栖霞寺法堂供奉的一个月里,有近20万人前往瞻礼。

2011年6月,被评为“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1]。

2012年4月25日,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在香港开幕,大报恩寺出土的佛顶骨舍利从发现地南京迎请来到了香港。

[9]

2012年11月,大报恩寺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项目遗产点之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12]

2013年5月,大报恩寺遗址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3]

2014年3月,大报恩寺轻质保护塔主体完工,该塔共有9层,由轻钢结构和玻璃筑成,外立面由玻璃幕墙组成。

2015年12月16日上午10点18分,大报恩寺遗址公园举行开园仪式。

12月17日,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正式开放。

[14]

建筑布局?

古人绘制的大报恩寺塔图古人绘制的大报恩寺塔图

大报恩寺位于南京中华门外雨花路东侧秦淮河畔长干里,范围东起今晨光机器厂,西至雨花路,南达雨花台,北抵秦淮河边,周围9里13步。

[19]

大报恩寺坐东向西、规模宏大,全寺整体建筑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寺庙主体部分(山门,佛殿、琉璃塔等)居北半部,附属部分(僧房、禅堂、藏经殿等)居南半部,南北两部分之间由围墙隔开。

大报恩寺北半部主体建筑中轴线布局排列有序:

山门(金刚殿)—香水河桥—天王殿—大雄宝殿—琉璃塔一观音殿一法堂。

香水河桥的南北两侧各置御碑亭一座,分别护于“御制大报恩寺左碑”和“御制大报恩寺右碑”。

观音殿的两侧有祖师殿和伽蓝殿,观音殿后南北有画廓118间。

在祖师殿前有钟楼一座,而与之对称的伽蓝殿前却无鼓楼,按中国寺庙传统的“晨钟暮鼓”及建筑式样,大报恩寺内设钟楼而不设鼓楼现象轻为少见。

结合大报恩寺塔“九级内外,篝灯一百四十有六”,“—日夜费油六十四斤四两零”,使之“昼夜长明”来看,大报恩寺设钟不设鼓当有一定寓意。

各殿的尺寸,《金陵梵刹志》收录详备。

手绘大报恩寺琉璃塔手绘大报恩寺琉璃塔

大报恩寺山门朝西,建筑布局总体上可分为南、北两大部分。

寺庙中最重要的宗教性建筑皆分布于北区;而为寺院配套的附属建筑皆位于南区,两者之间以院墙相隔。

大报恩寺北区的建筑排列极为有序。

沿着中轴线依次设置山门(金刚殿)—香水河桥—天王殿—大殿—琉璃塔—观音殿—法堂等核心建筑;在中轴线两侧还根据需要设置了御碑亭、钟楼、祖师殿、伽蓝殿等建筑。

大报恩寺以佛殿(即大雄宝殿,又称碽妃殿)、天王殿、宝塔为主体,包括金刚殿、左右碑亭、天王殿、大殿、佛殿、大禅殿、后禅殿、左右观音殿、法堂、祖师堂、无梁殿、伽蓝殿、藏经前殿、藏经殿、左右贮经廊、轮藏殿、禅堂、韦驮殿、经房、东西方丈、三藏殿、钟楼等,僧院一百四十八房,东西画廊廊房一百一十八间,经房三十八间,规模极其宏大。

大报恩寺及其琉璃宝塔的建筑极其精美,集明代以前中国建筑艺术精华于一身,其中以大雄宝殿和四天王殿最为壮丽,下墙、石坛及栏杆,都用汉白玉石砌成,雕镂得非常别致。

大殿非礼部祠祭,终年封闭。

明初诏刻大藏,别置藏经殿,贮南藏经板全部。

门框饰有狮子、白象、飞羊等佛教题材的五色琉璃砖。

刹顶镶嵌金银珠宝。

角梁下悬挂风铃152个,日夜作响,声闻数里。

自建成之日起就点燃长明塔灯140盏,每天耗油64斤,金碧辉煌,昼夜通明。

塔内壁布满佛龛。

该塔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明清时代,一些欧洲商人、游客和传教士来到南京,称之为“南京瓷塔”,将它与罗马斗兽场、亚历山大地下陵墓、比萨斜塔相媲美,称之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观之一,是当时中国的象征。

施工标准?

遗址公园卫星图遗址公园卫星图

大报恩寺的营建工程浩大,尤以琉璃塔为艰。

据有关史料统计,这一工程先后历时19年(一说16年),动用全国征集的良匠军工达十万人,仅建塔一项的费用,用过钱粮银2485484两,就连郑和下西洋所剩百余万银两也耗于造塔的工程。

大报恩寺及其琉璃宝塔,是明成祖朱棣在准备迁都北京时,为报答父母(父亲朱元璋、生母碽妃和养母马皇后)之恩而决意兴建的。

该寺自永乐十年(1412)十月十三日午时动工,由郑和与另一名太监汪福主持其事。

在大报恩寺营造期间,正逢郑和连年出使海外,对这项巨大的建筑工程难以兼顾,致使当事

人多把相关军夫人匠擅自役使,以致工程进展缓慢。

直到郑和担任南京守备,时常亲临现场督促指挥,工程进度加快,至宣德三年(1428)八月初一始告完成。

整个工程耗资钱粮银2485484两,其中有郑和下西洋节余款项100多万两,参与营建的军匠夫役达10万人之众。

大报恩寺施工极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宫的标准来营建。

大报恩寺临近秦淮河,地质稍软。

在全寺建造之初,地基均用木炭垫底,其方法是地基上先钉入粗大木桩,然后纵火焚烧,使之变成木炭,再用铁轮滚石碾压夯实,使地质不再迁变,能够承受重压,再在木炭上加铺一层朱砂,起到防潮杀虫的作用。

寺内有殿阁20多座,画廊118处,经房38间。

历时19年,耗银250万两,征调工役10多万人。

[20]

大报恩寺的营建,与郑和下西洋密切相关,它也显示了郑和的组织和建筑才能。

相传建造该塔时曾一式烧制三份琉璃构件,一份用来建塔,两份埋入地下用于替换。

主要建筑?

考古遗址俯拍考古遗址俯拍

从2007年初至2010年,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对南京大报恩寺遗址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古发掘,先后发现并清理了属于明代大报恩寺的香水河桥,中轴线主干道、天王殿、大殿、观音殿、法堂,以及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的长干寺真身塔地宫和北侧的画廊基础等重要遗迹,出土了以七宝阿育王塔、金棺银椁为代表的一大批珍贵文物,获得了极为重要的考古收获。

截至2010年中,油库、画廊、伽蓝殿等建筑遗迹仍在清理发掘之中。

[21]大报恩寺的南区与北区的建筑格局完全不同,它不是按照中轴线一字排开,而是分成四个相对独立的院落,分别承担不同的功能。

其西部是贮藏经书、经板的场所,名为藏经殿,收藏了全套《永乐南藏》的大藏经板。

中部分布了两个院落,偏北的院落是寺院管理机构的所在地,主要包括了方丈室、库房等。

偏南的院落名为三藏殿,是僧人习法、参禅的地方。

供奉玄奘法师顶骨舍利的三藏塔即位于这一区域。

最东部名为“旃檀林”,是僧人就餐、休息的场所。

在大报恩寺中,琉璃塔是最著名的单体建筑,它九级八面,高达78米,是当时全国最高的建筑,而且遍体以五彩琉璃为装饰,有“天下第一塔”的美誉。

1、香水河桥

香水河河道与香水河桥遗址香水河河道与香水河桥遗址

香水河桥为石拱桥,桥面总宽745厘米,通厚65厘米,七层,砌筑于石板桥底上。

2、香水河河道

香水河桥之下即是香水河河道。

河道横贯南北,河道的两岸与底部皆用长方形青条石铺砌。

3、中轴线主干道

【篇二:

大报恩寺】

大报恩寺

大报恩寺,位于南京城南古长干里,即今中华门外的雨花路东侧。

明清鼎盛时期,其范围达“九里十三步”,曾与灵谷寺、天界寺并称为金陵三大寺,辖领城南一带次大刹二座,中刹十四座。

该寺原址有建于吴赤乌三年(240年)的长干寺及阿育王塔,史称长干寺为“江南佛寺之始”。

后代多有兴废,宋天禧元年(1017午)“诏改长干寺曰天禧寺”,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春正月“诏改天禧寺为元兴慈恩旌忠教寺”,后毁于兵燹。

明洪武末年,工部侍郎黄立恭奏请重建,费金二万五千两。

简介

大报恩寺位于南京中华门外雨花路东侧秦淮河畔长干里。

传说是明朝永乐皇帝(朱棣)为纪念其惨死的生母碽妃(朝鲜人。

关于其生母为碽妃一说亦具有不少疑点,详看明成祖)而兴建的;另一说是为了纪念建文帝朱允炆,在1412年到1431年期间兴建的一组规模庞大,有如宫殿般金碧辉煌的建筑群。

大报恩寺施工极其考究,完全按照皇宫的标准来营建。

地基上先钉入粗大木桩,然后纵火焚烧,使之变成木炭,再用铁轮滚石碾压夯实,木炭上加铺一层朱砂,以防潮、杀虫。

寺内有殿阁20多座,画廊118处,经房38间。

历时19年,耗银250万两,征调工役10多万人。

位于大殿后的大报恩寺琉璃塔建造于永乐十年(1412年),宣德三年(1428年)竣工,九层八面,高达78.2米,甚至数十里外长江上也可望见。

塔身白瓷贴面,拱门琉璃门券。

门框饰有狮子、白象、飞羊等佛教题材的五色琉璃砖。

刹顶镶嵌金银珠宝。

角梁下悬挂风铃152个,日夜作响,声闻数里。

自建成之日起就点燃长明塔灯140盏,每天耗油64斤,金碧辉煌,昼夜通明。

塔内壁布满佛龛。

该塔是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明清时代,一些欧州商人、游客和传教士来到南京,称之为“南京瓷塔”,将它与罗马斗兽场、亚历山大地下陵墓、比萨斜塔相媲美,称之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也是南京的象征。

1856年,太平天国发生内乱,由于担心石达开部队占据制高点向城内发炮,大报恩寺被北王韦昌辉下令炸毁,仅存一青铜色塔刹(1930年代后失踪)和8米高的石碑。

相传建造该塔时曾一式烧制三份琉璃构件,一份用来建塔,两份埋入地下用于替换。

1958年在眼香庙、芙蓉山、窟岗村一带出土的大批琉璃构件上多带有墨书的字号标记。

构件现分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博物馆。

2004年后南京市政府开始筹划复建事宜,2007年,大报恩寺遗址公园正式启动建设。

2008年8月7日南京大报恩寺铁函中阿育王塔的发现,震惊了世界。

2008年11月22日下午,鎏金七宝阿育王塔在瘗藏千年之后,被工作人员从铁函内“请出”,“塔王”重现世间。

2010年06月12日,南京大报恩寺七宝阿育王塔金棺银椁被打开,佛顶真骨盛世重光。

佛顶骨舍利将在栖霞寺法堂举行为期1个月的供奉瞻礼活动,供信众瞻拜。

位于考古遗址区的金陵大报恩寺文化园区项目也将于年内正式开工,其中大报恩寺琉璃塔重建工程将率先启动。

工程完工后,佛顶骨舍利将被迎请至琉璃塔内供奉。

大报恩寺遗址

永乐六年(1408年),寺塔全毁于火。

永乐十年(1412年),明成祖朱棣敕工部于原址重建,“依大内图武,造九级五色琉璃塔,曰第一塔,寺曰大报恩寺”。

大报恩寺的修造,由郑和等人担任监工官。

大报恩寺在永乐、宣德年间建造,正值郑和率领下西洋船队多次远洋海外之时,因而,郑和对这项工程难以全力照顾,工程进展缓慢,弊端展现。

为此,宣德三年(1428午),明宣宗朱瞻基特下御敕,要此时已出洋回国任南京守备的郑和“即将未完处,用心提督”,限期完工。

竣工以后,郑和还特其从海外带回的“五谷树”、“婆罗树”等奇花异木种植在寺内。

大报恩寺的营建工程浩大,尤以琉璃塔为艰。

据有关史料统计,这一工程先后历时16年(一说19年),动用全国征集的良匠军工达十万人,仅建塔一项的费用,用过钱粮银二百四十八万五千四百八十四两,就连郑和下

西洋所剩百余万银两也耗于造塔的工程。

大报恩寺坐东向西,全寺整体建筑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寺庙主体部分(山门,佛殿、琉璃塔等)居北半部,附属部分(僧房、禅堂、藏经殿等)居南半部,南北两部分之间由围墙隔开。

大报恩寺北半部主体建筑中轴线布局排列有序:

山门(金刚殿)—香水河桥—天王殿—大雄宝殿—琉璃塔一观音殿一法堂。

香水河桥的南北两侧各置御碑亭一座,分别护于“御制大报恩寺左碑”和“御制大报恩寺右碑”。

观音殿的两侧有祖师殿和伽蓝殿,观音殿后南北有画廓118间。

在祖师殿前有钟楼一座,而与之对称的伽蓝殿前却无鼓楼,按中国寺庙传统的“晨钟暮鼓”及建筑式样,大报恩寺内设钟楼而不设鼓楼现象轻为少见。

结合大报恩寺塔“九级内外,篝灯一百四十有六”,“—日夜费油六十四斤四两零”,使之“昼夜长明”来看,大报恩寺设钟不设鼓当有一定寓意。

大报恩寺临近秦淮河,地质稍软。

在全寺建造之初,先树木桩,纵火焚烧化为烬炭,再用重器压实,“上铺朱砂,取其避湿杀虫”。

全部建筑除琉璃塔外,以四天王殿及大殿最为壮丽,下墙石坛栏楯,均用白石,雕镂工致。

大殿非礼部祠祭,终年封闭。

明初诏刻大藏,别置藏经殿,贮南藏经板全部。

各殿的尺寸,《金陵梵刹志》收录详备。

大报恩寺建成后,几经劫难。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遭雷火袭击,天王殿,大殿、观音殿、画廓一百四十余间焚为灰烬;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塔心木腐朽,塔顶倾斜,僧人洪恩募捐银数千两使之得以重修,清顺治十八年以后,内府及地方均有拨款修缮记载。

最后一次是清嘉庆七年(1802年)修复竣工后,绘塔图并附志.

1854年,清军攻克雨花台后,太平军为防清军占据大报恩寺对城内造成威胁,遂“用火药轰之,复挖空塔座下基地,数日塔倒,寺遭焚毁”。

清同治四年(1865年),江宁机器制造局就大报恩寺遗址坡下菜地造住房十二间,工作间八十余间,廊五十余间,寺院遗址渐被蚕食瓜分。

数百年后的今天,在这一带,时可发现一些当年的遗物。

大报恩寺建造历时较长,其后期,作为监工官的郑和,奉旨领建此项大工程大报恩寺的营建,与郑和下西洋密切相关,它也显示了郑和的组织和建筑才能。

据8月6日晚新闻,大报恩寺一神秘铁函已经成功开启。

内有一金属宝塔,露出微微的蓝光。

另外还挖出大量价值难以估量的文物。

中新社南京八月六日电(记者陈光明)今天上午九点三十分,为中国国内考古界和佛教界高度关注的南京大报恩寺地宫铁函正式进入开启程序。

中国一流的考古专家齐聚南京,期待出现“惊天大发现”。

曾为陕西法门寺地宫考古队领队的韩伟今天在南京露面,他认为:

南京的这个铁函打开后的文物收获不亚于法门寺,将会是一次“惊天大发现”。

现为陕西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的韩伟说:

这个地宫铁函是目前中国佛塔地宫考古中发现的最大的盒子,里面藏的珍宝将举世瞩目。

大报恩寺地宫因为当地准备复建这个号称“世界第八奇迹”的中国最大宝塔而打开。

这座高达一百多米的琉璃宝塔通体用琉璃烧制,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是明永乐皇帝朱棣为纪念生母建造的皇家寺庙地宫。

七月十七日打开后,考古人员只发现了这个铁函。

七月二十七日,铁函在全副武装的警察护送下,运送至南京博物馆地库内。

今天,在南京博物馆地库内打开这个看似当今的冰箱的铁箱子。

考古专家首次正式对外公开铁函尺寸是高一米三十四公分,宽五十五公分。

打开一层铁皮后,又遇到第二层。

韩伟说,这个箱子看来至少有六层。

而法门寺地宫铁函只有五层。

不仅是箱子大,包裹严密,而且在地宫中发现了石碑,石碑上刻有“金陵长干寺塔身藏舍利石函记”,一下把这个地宫提前了四百多年,成为宋代文物,令考古专家更为兴奋。

而且,

石碑上还记载:

函内藏有“佛顶真骨”、“感应舍利十颗”、“诸圣舍利”、“金棺银椁”、“七宝阿育王塔”。

韩伟说:

法门寺发现四颗佛指舍利,举世震惊。

而这次南京的地宫铁函中可能藏有佛祖释迦牟尼“佛顶真骨”,这是唯一的。

韩伟说,这个箱子这么大,不仅有一个七宝塔,可能还会装有宋代以前的很多佛教珍宝。

如果打开顺利的话,今天晚些时候将会有结果公布。

专家解释说: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佛教集中地。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一古诗记载了南北朝时期南京佛教鼎盛时期的盛况。

因此,南京发现这样的“珍宝”盒子是不奇怪的。

大报恩寺铁函内有座鎏金七宝塔

2008年8月6日下午4点进入第三个发掘阶段,此时,铁函已处于无水状态,丝织物包裹的塔形已完全呈现出来。

4点56分,一个令人惊喜的消息从地库中传出,华国荣轻轻提起铁函里丝织物的一角,记者清楚地看见了包裹中的一个塔状物的塔心部分,看上去还很新,在灯光下发出蓝光,非常神奇。

“很显然,这是一座鎏金七宝塔,塔身有精美的装饰图纹,高度和体积还不能确定,要进行画图、测量、做平面、立面分析。

”九重锦绣如同是佛祖穿的衣物,华国荣表示,上千年的丝绸能够保存得如此完好,出乎意料,也是十分珍贵的文物,无论如何也要想法保存好。

华国荣表示,为防止宝塔暴露在空气中遭损坏,丝织物不能完全掀起,只能露出一角。

佛顶骨舍利千年后重现

12日上午8时,珍藏有佛顶骨舍利的金棺银椁由南京博物馆迎请至栖霞寺。

上午9时许,在海内外108位高僧大德见证下,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法师等从一套金棺银椁中恭请出佛顶骨舍利,供奉于两个特制的7层楠木刻金莲花须弥座上;从另一套金棺银椁中恭请出了十颗感应舍利以及诸圣舍利等。

记者看到,迎请出的佛顶骨舍利浅褐色,呈蜂窝状。

大报恩寺地宫出土石碑上的文字记载,这座地宫属于北宋长干寺,舍利函中藏有的都是稀世国宝:

感应舍利十颗、佛顶真骨、诸圣舍利、金棺银椁、七宝阿育王塔。

这些宝贝是被“进呈”然后“以铁口函安置”的。

史料记载,梁大同八年,梁武帝改造阿育王佛塔,发掘出了旧塔下的舍利和佛发爪。

佛祖的头发呈青绀色,当时的僧人们用手把佛祖的头发拉直,头发的长度有几层楼那么长。

除了这些,梁武帝还挖到了前朝的人们礼佛的金银杯、剑、钏、钗、镊等诸杂宝物。

据说,梁武帝挖到地下九尺许,发现了石函,函内有铁壶,以盛银坩,坩内有金镂罂,罂内放着三颗佛祖舍利,如粟粒大,圆正光洁。

函内有琉璃碗,碗内还有四颗舍利以及发爪,爪有四枚,为沈香色。

后来,梁武帝请回了一颗佛祖舍利放在他的宫廷内。

最后,梁武帝来到长干寺,设无碍大会,建了两座寺庙,用金罂、玉罂,重新盛放了舍利以及佛祖的发爪,然后放在七宝塔内,又用石函盛放宝塔,分别放在两座寺庙的地宫内。

同时,还放了王侯妃子富室所舍的金银环钏等珍宝充积。

将原址复建

2010年下半年动工,建成即对外开放

“金陵大报恩寺琉璃塔暨遗址园区的一期工程,2010年下半年要动工,2011年年底前必须完工,而且一完工就要向市民开放参观。

”昨天,记者从南京市召开的全市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工作推进会上获悉,金陵大报恩寺的复建终于启动了,而且将在2014年青奥会前所有复建

工作均完工。

这样一来,有关金陵大报恩寺复建的诸多疑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