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加减法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15080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以内加减法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100以内加减法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100以内加减法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100以内加减法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100以内加减法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00以内加减法教案.docx

《100以内加减法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0以内加减法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00以内加减法教案.docx

100以内加减法教案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整十数

课时安排

第2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学习两位数加整十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2. 会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加法。

3. 初步学会分析简单问题的方法,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

在操作、试算的过程中,学习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会口算两位数加整十数。

设计思路

提出问题,让学生了解图中信息,提出“想一想”,全班讨论,交流学生不同的算法,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动手操作

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小棒40根。

 

 

 

一、问题情境

1. 教师谈话,由小猴子喜欢吃桃,到小猴子摘桃,并由电子书动态呈现情境。

2. 让学生观察情境,了解信息,鼓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给学生充分提问题,并讨论的空间。

对学生提的问题给予肯定,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问题

(1)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3、提出今天重点解决的问题,把问题情境转化为括线图,提出可以怎样解答?

学生讨论后,列出加法算式:

16+20

    二、自主学习

1.提出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的要求。

2.学生试做,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学生操作的过程和结果。

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想法

学生说不出,教师可启发

3、教师谈话,总结大家摆小棒计算的特点,提出“不摆小棒你会计算吗”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尝试应用

补充两道题:

36+40

30+64

先让学生说一说各题的得数的十位上得几,再计算。

师:

现在请大家看这两道题。

谁能马上说出每道题得数的十位上是几?

学生回答后,自己完成,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解答,再独立计算,然后再交流。

学生讨论后,自主解答,然后交流

2.练一练第2题,鼓励学生说出已知的信息,然后自主解答

学生讨论后,自己列式计算

4.练一练第4题,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

对全部算对的小组给予表扬。

学生计算,教师注意观察小组完成的先后。

然后订正计算的正确率。

小组汇报,教师视情况进行评价

五、问题讨论

请同学们观察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再提出兔博士的问题,让学生讨论。

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修缮反思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两位数

口算:

70+690+46+30

20+16=3616+20=36

教学内容

两位数减整十数

课时安排

第3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操作、试算、交流等,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过程。

2.理解简单减法问题中数量问题的关系,学会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

在操作、试算的过程中,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会口算两位数减整十数。

设计思路

谈话导入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自主探索,谈论交流。

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动手操作

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小棒30根和计数器。

 

 

 

一、创设情境

1.教师谈话,直接说明今天要解决的问题,出示情境图,让学生了解数学信息。

2、提出:

送给幼儿园小朋友多少朵知道吗?

引出计算的需要,并用括线图呈现问题情境。

3.提出“求送给幼儿园多少朵纸花怎样解答?

”的问题,师生列出减法算式。

师:

观察括线图,说一说求送给幼儿园多少朵纸花,可以怎样解答呢?

生:

用做纸花的总数减去还剩下的20朵,就是送给幼儿园的。

师:

怎样列式呢?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出算式:

46-20

    二、自主探索

1.鼓励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学生操作的方法和结果。

先让学生说一说怎样做的,结果是多少。

再让学生讨论:

如果不摆小棒,可以怎样想?

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想法的机会

    三、尝试应用

补充两道计算题:

   52+30

52-30

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进行算法交流

学生交流计算的过程和结果,重点说说是怎样算的。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说出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解答

3.练一练第3题,先自己完成,再交流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五、自主编题

1.提出编题的要求,让学生自己写出有关算式。

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写算式

2.教师组织交流,并对学生编题的数量、难易程度和正确率给予评价

鼓励学生向其他人展示自己编的算式

 

修缮反思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整十数

36里面有()个十和()个一,4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

36+20=5636-20=16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一位数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过程。

2.认识加法竖式,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加法。

3. 体验算法多样化,初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的道理。

教学重

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的道理。

设计思路

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鼓励学生列出算式,交流不同的算法。

然后学习计数器计算,讲解竖式计算,借助小棒和计数器理解“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的道理。

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动手操作

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小棒30根和计数器。

 

 

 

一、问题情境

1.教师谈话,鼓励学生说一说做过哪些室外劳动。

2.让学生观察、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提出“一共采多少个蘑菇”的问题,师生列出算式。

学生说,教师板书:

23+4=

二、自主学习

1.提出“用自己的方法计算”的要求,给学生独立思考、解答问题的时间。

(学生自主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交流的计算方法。

先交流用小棒计算的,再交流口算的。

师:

谁是用小棒摆的?

说一说你是怎样作的?

结果是多少?

师:

还有其他操作方法吗?

师:

如果不摆小棒,可以怎样算?

说一说你的想法。

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可板书

3.教师演示用计数器计算,边说边拨珠。

4、教师介绍用竖式计算的全过程。

边说边板书,并结合拜小棒的过程使学生初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的道理。

师:

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还可以写成竖式,用笔算。

板书:

师:

先写第一个加数23,再写“+”和另一个加数4。

因为4表示4个一,所以要和23个位上的3对齐,在数学上这做“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师:

先把单根的合在一起,也就是先算3加4,得7。

7写在3和4的下面。

先算3加4,在数学上叫“从个位加起”。

师:

再看十位上的数,十位上只有2,就把2落下来。

师:

再把27写在横线上。

完成板书:

23+4=27

三、尝试应用

1.出示“试一试”的题目,让学生试着口算。

给学生充分的

交流想法的机会

2.提出用竖式计算的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重点了解竖式书写的格式和计算方法是否正确。

教师巡视,并做个别指导。

3.引导总结笔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加法的方法。

结合学生讨论,教师对话并总结出:

笔算加法,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4、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重点检查竖式中得数的书写位置。

2、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修缮反思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

23+4=27

十位个位

2        3

+4

——————

27

教学内容

两位数加一位数

课时安排

第2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 在操作、试算的过程中,经历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过程。

2. 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加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 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初步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教学重

难点

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加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设计思路

在回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动手操作

课前准备

每人准备小棒40根。

 

 

 

 

 

 

 

 

一、问题情境

1.教师直接说明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让学生观察情境图,了解图中的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师:

从上面的情境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根据这两个数据,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先师生共同列出算式,再说明本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加法,减法在3节课后学习

师:

今天我们先来解决“参加演出的一共有多少人?

”的问题,谁来说一说怎样列式?

学生说,教师板书:

27+8

二、自主探索

1.教师提出27+8等于多少的问题,鼓励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了解操作情况)

2.全班交流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摆的。

再给学生展示个性化操作方法的机会

师:

哪位同学愿意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摆的?

3.提出“如果不摆小棒怎样算”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师:

如果不摆小棒,可以怎样口算呢?

4.提出“想一想,怎样用竖式计算呢?

”的问题,在回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教师进行板书:

要先从个位加起,各位上4加8等于12怎么写?

让学生进行讨论,可启发学生想一想操作的过程,最后,教师总结。

完成板书:

 

5.演示小棒和竖式计算的过程。

师:

现在,我们来看一看怎样把小棒操作和竖式计算结合在一起的。

边演示、边说计算过程。

6.总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

三、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练一练第2题,教师读题,再讨论后独立计算。

最后交流。

修缮反思

修缮反思

板书设计

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

教学内容

两位数减一位数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经历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

2.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减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3.能够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算法,初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的道理。

教学重

难点

1.在操作试算的过程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2.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初步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设计思路

出示情境图,了解数学信息,鼓励学生列出算式交流不同的算法,然后师生共同用计数器计算,让学生明白“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的道理。

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动手操作

课前准备

几张学生喜欢玩的画片、50根小棒。

 

 

 

一、问题情境

1.教师拿出课前准备的画片,让学生说出画片中的内容。

2.教师谈话引出教材上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了解信息

二、解决问题

1.教师提出:

“小强还有多少张”的问题,请学生列出算式,然后鼓励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用减法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算式:

46-4。

2.教师提出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的要求,让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生操作的情况。

3.交流学生操作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做的。

然后提出:

如果不用小棒,怎样用口算?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不同的想法。

由于数据的特点,这种操作方法是最普遍的。

如果出现其他方法,教师要注意引导。

4.教师演示用计数器计算。

边操作边说拨珠、计算的过程。

5.竖式计算。

在充分交流口算方法后,教师用竖式计算。

三、尝试应用

1.出示试一试的两道题,让学生先进行口算,在充分交流不同算法的基础上,再用竖式进行计算,最后交流。

 指名进行口算,鼓励学生说出不同口算方法。

然后,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并交流。

2.引导学生总结两位数减一位数的(不退位)的笔算方法。

结合同学的讨论,教师概括总结。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自己计算。

学生做题,教师巡视并指导。

特别关注54-4的计算结果

2.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了解信息,再自主计算。

3.练一练第3题,先用竖式计算,再用口算,比一比谁算得又对有快。

学生做完后交流,订正计算结果。

修缮反思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

46

-4

________

42

笔算减法,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教学内容

相差问题

(一)

课时安排

第3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简单问题的过程。

2.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简单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体会解答相差问题的思想准备,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

难点

能正确解答“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简单问题。

设计思路

观察情境图,了解数学信息,鼓励学生提出减法计算的问题,交流时,说一说怎样想和怎样算的。

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动手操作

课前准备

课件

 

 

 

 一、创设情境

1.由小兔子爱吃什么引出萝卜,让学生说一说见过什么样的萝卜,然后出示教材中的情境。

学生说出其它的蔬菜,只要符合实际就给予肯定。

  2、让学生说出三只小兔拔萝卜的个数,然后提出:

从三种萝卜的个数中,你发现了什么?

  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

   只要学生说得合理,就肯定。

二、解决问题

1.教师提出问题

(1),并呈现相应的萝卜图,让学生根据图回答问题。

2、提出“你是怎样知道的?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回答。

最后,教师总结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教师参与交流,并列出减法算式。

如果学生说出来,教师特别重复,并列出减法算式。

3.提出问题

(2)。

鼓励学生自己列出算式,并解答。

学生自己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交流学生思考和计算的结果

学生说得只要意思对就可以。

三、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写算式解答,再交流。

2.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了解信息和问题,再解答。

3.练一练第3题,教师说明题意,让学生自己解答。

4.练一练第4题,教师说明题意,让学生自己解答。

5.练一练第5题,先了解题意,再计算。

 

修缮反思

板书设计

相差问题

(一)

15—8=7

15—()=()

教学内容

相差问题

(二)

课时安排

第4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在提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解答两数相差多少的问题。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答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问题,了解相差问题的不同叙述方式。

3.初步体会数学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

难点

能应用所学知识解答两数相差多少的简单问题,了解相差问题的不同叙述方式。

设计思路

首先观察情境图,说说是怎么想的,启发学生用不同的语言表达。

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动手操作

课前准备

课件

 

 

 

一、问题情境

1.师生谈话。

由猜测老师的年龄到交流爸爸妈妈的年龄。

2.学生猜老师的年龄。

请几个人发言。

请几名学生回答。

   2.观察情境图,看看画面中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鼓励学生说说从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二、自主探索

1.师生共同提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的问题,并列式计算。

     学生说,教师板书。

2.提出“妈妈比儿子大25岁”,还可以怎样说?

引导学生说出其他不同的表述方式

教师板书出三个问题。

3.教师总结,说明虽然问的话不同,但问题的实质相同,都用32-7计算。

       三、尝试应用

1.根据老师和学生的年龄,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试着计算。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

教师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提的问题和计算的结果。

2.解决试一试的问题。

(1)了解图中的数学信息,然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2)交流学生提出的问题,给学生充分交流不同问题的机会。

     学生还可能提出减法问题,也可能提出加法问题,只要正确,老师就要予以肯定。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学生看情境图,了解图中的信息后,自己先独立解题,再交流自己的算法。

最后大家一起讨论这道题还可以怎么问?

    2.练一练第2题。

教师读题后,让学生说一说还可以怎样问,再解答

     学生说出各种问法,再独立解答

   3、练一练第3题。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4、练一练第4题。

自己完成,交流时,说一说的怎样算的。

   5、练一练第5题,先让学生说一说爸爸、妈妈的年龄,再提出数学问题。

   

修缮反思

板书设计

提问题

1、 妈妈比儿子大几岁?

32-7=25

2、 儿子比妈妈小几岁?

32-7=25

3、 儿子和妈妈一共多少岁?

教学内容

提问题,并解答

课时安排

第5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发现数学信息、选择信息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

2.能够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会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

教学重

难点

能够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会用已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设计思路

给学生充分了解图中信息、交流信息的机会,鼓励学生选择途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问题。

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动手操作

课前准备

课件或挂图,学具卡片

 

 

 

一、问题情境

1.师生进行关于学校图书室是干什么的谈话,引出教材上的情境图。

2.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再交流了解了哪些信息。

出示图书室情境。

二、提问题并解答

1.要求同学们根据两个班借书的情况提出问题,并解答。

给学生充分提出不同问题的机会。

2.提出小组合作提问题并解答的要求,鼓励各组提出更多的问题。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文字不会写,可只写算式。

3.交流各组提出的问题和计算结果。

可采取轮流每一组说一题的方式进行。

如果有的小组提出:

三种图书一共有多少本?

并解答正确,要给激励性评价。

三、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问题

(1),

先让学生说出题意信息和问题,再鼓励学生独立解答。

2.练一练第1题问题

(2),

教师说明问题,学生自主解答。

3.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同桌检查。

然后交流计算的经验。

学生做完后,请做的又对又快的同学介绍计算的“秘密”。

4.练一练第3题,先说一说怎样做,再独立完成。

5. 练一练第4题,教师说明题意,学生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怎样想的。

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怎样做的。

6.练一练第5题,让学生自己选择信息提问题,并解答。

要求记录在作业本上。

 

修缮反思

板书设计

提问题,并解答

46—30=16(本)

30+20=50(本)

教学内容

游戏中的数学

课时安排

第6课时

授课类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情境,经历发现信息、选择信息、提出问题并解答的过程。

2.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3.感受游戏活动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

难点

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设计思路

引导学生从整体到局部有条理的观察图,收集数学信息。

教法学法

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动手操作

课前准备

挂图,学具卡片。

 

 

 

一、问题情境

  1.师生谈话,由孩子们介绍自己喜欢的游戏活动,引出教材中的游戏场面图。

   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游戏。

师:

我们经常说,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你们知道吗?

在大家平时玩的游戏中也有许多数学问题。

今天,我们来发现、并解答一些游戏中的数学问题。

出示教材第62、63页的双页图。

学生翻书。

2.观察情境图,引导学生从下往上观察,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游戏。

3.再次观察情境图,了解每种游戏中的数学信息,要给学生一定的观察时间。

交流时,  给学生充分的表达不同意见的机会。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再进行交流。

引导学生将游戏场面中的数学信息说全。

    

二、解决问题

1.启发学生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情况

2.交流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给学生充分的交流不同问题的机会。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板书。

引导学生把一个游戏场面中可能提的数学问题说全,然后再说其它的游戏场面。

只要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是合情合理的,都要给与肯定。

三、自主小天地

在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自己提出的问题记录在自主小天地中。

 

修缮反思

板书设计

游戏中的数学

发现信息、选择信息、提出问题、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