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1444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八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

《八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docx

八年级上册安全教育教案

课题:

怎样预防和应对校园暴力

 

教材分析:

近年来,我们市的中小学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勤奋好学,努力向上”正成为校园文化的主流,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与这一主流相悖的暗流,校园暴力就是其中之一。

今天我们所讲的校园暴力,特指发生在学校及其周边地区,由同学或校外人员针对学生生理或心理实施的、达到一定伤害程度的侵害行为。

这也就是我们理解的通常意义上的“校园暴力”,我们称之为狭义的“校园暴力”。

由于时间关系我今天要向大家汇报的就是这种狭义的校园暴力。

教学过程

一.目前的校园暴力主要有以下5种:

肉体伤害:

如打架、欺负弱小同学。

甚至伤害老师。

校园凶杀:

马加爵

校园抢劫:

如高年级或辍学在家的在校园周边对弱小同学实施的一种以价钱为接口的抢劫行为。

校园性侵犯:

此类暴力一般多发于团伙,表现为对女同学的性方面的侮辱。

校园黑社会:

校园暴力越来越集体化,而更多地带有黑社会性质。

如帮派、收取保护费等等具有组织形式的校园暴力。

二.学生怎样自我预防

1、告诉学生遇到校园暴力,一定要沉着冷静。

采取迂回战术,尽可能拖延时间。

2、必要时,向路人呼救求助,采用异常动作引起周围人注意。

3、人身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去激怒对方。

4、顺从对方的话去说,从其言语中找出可插入话题,缓解气氛,分散对方注意力,同时获取信任,为自己争取时间。

5、教育学生上下学尽可能结伴而行。

6、给学生的穿戴用品尽量低调,不要过于招摇。

7、在学校不主动与同学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及时找老师解决。

8、上下学、独自出去找同学玩时,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

不要天黑再回家,放学不要在路上贪玩,按时回家。

9、学校定期开展心理、思想道德课程教育;适当组织同学间的协作活动,加强团队互助意识。

三、怎样让暴力远离校园?

1、学校要切实肩负起教育管理的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校园暴力。

2、经常对学生进行青少年保护相关法律知识教育。

3、加强青少年学生心理知识教育和心理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处世经验和能力。

4、家长要承担起预防校园暴力的责任。

5、看管好学生远离暴力游戏、暴力性动画片及电视剧。

不要沉迷于网络。

6、给予学生更多家庭关爱、注重和学生的沟通与交流。

尤其对于单亲家庭的学生,更应付出更多关爱在学生身上,避免产生自卑、孤僻性格。

7、平日教育学生时,不要采用打骂等极端行为。

否则会对学生心理造成负面影响。

8、对学生爱之有道,不要一味的满足其要求,言听计从。

适当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坚强品格。

9、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一起重视起校园暴力问题。

加强打击力度。

板书设计

一.目前的校园暴力主要有以下5种:

肉体伤害、校园凶杀、校园抢劫、校园性侵犯、校园黑社会

二.学生怎样自我预防

三、怎样让暴力远离校园

 

课题2.如何避免上当受骗

 课型 新授设计者任剑明 使用者任剑明李晓辉教案数2

教材分析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由于它一般不使用暴力,而是在一派平静甚至"愉快"的气氛下进行的,受害者往往会上当。

提防和惩治诈骗分子,除需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和法治以外,更主要的还是大学生自身的谨慎防范和努力,认清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以防止上当受骗。

教学过程

一、诈骗者常用骗术

1、假冒身份,流窜行骗。

诈骗分子利用虚假身份、证件等与人交往,骗取财物后迅速离开。

且诈骗地点,居住地点不固定。

2、投其所好,引诱上钩。

诈骗分子利用新生入学,学生人地生疏、毕业生择业心切等心理,以帮学生找熟人、拉关系为学生办事为由行骗。

3、招聘为名,设置圈套。

诈骗分子利用大学生家住农村、贫困地区、家庭困难等条件。

抓住学生勤工俭学减轻家庭负担的心理,以招聘推销员、服务员等为诱饵,虚设中介机构收取费用,骗人财物。

4、以次充好,恶意行骗。

诈骗分子利用学生社会经验少,购买商品苛求物美价廉的特点。

到宿舍或私定的场所销售伪劣商品,骗取钱财。

5、虚请家教,实为掠“色”。

诈骗分子利用假期学生担任家教之机。

以虚请家教为名,专找女学生骗取女生的信任,骗财又骗“色”。

6、精心策划,网上行骗。

诈骗分子利用学生上网时机,在网上用假名交谈一些不健康的内容。

之后打印成文找你恐吓:

拿钱了事,不然就交XX地处理进行威胁,诈骗财物。

二、受骗原因

俗话说:

“贪小便宜吃大亏”。

在发生的诈骗案中,受害者都是因为谋取个人利益,贪占便宜,轻信他人,而上当受骗。

犯罪分子就是抓住了这些人的心理特点,进行诈骗的。

1、“高攀门弟”的心理。

一些人沾染“拍马屁”的习惯,一见高级干部及子女的出现,就“顶礼膜拜、见之恨晚”,这样很容易成为诈骗的对象。

2、“利令智昏”的心理。

有些人见钱眼开、唯利是图、金钱至上真假不分,眼睛只盯在“钱眼”上,警惕全无。

3、“封建迷信”的心理。

轻信“神”、“鬼”、“命运”。

不相信客观实际,不懂装懂,轻意相信对方。

4、“崇洋媚外”的心理。

贪图享受,追求国外生活,上当受骗。

三、如何防骗

1、识破身份伪装。

诈骗分子常常以各种假身份出现:

国外代理商、XX领导亲属、华侨、军官等。

有时用“托”称来人是XX首长乘XX高级车等。

遇这种情况不要急于表态,不要草率相信,要仔细观察,从言谈话语中找出破绽,辨别真伪。

2、识破手法变化。

诈骗分子常常变换手法,如改变姓名、年龄、身份、住址等。

此地用A名,换地用B名,而诈骗分子一身多职,时而港商、时而华侨、时而高干子弟、时而专家学者,但全是假身份。

因此要发现对方多变的现象,从中引起警惕找出疑点,识破其真面目。

3、注意反常。

如果您对犯罪分子仔细观察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就会发现有反常现象:

别人办不了的事他能办到;别人买不到的东西他能买到;别人犯法他能担保等。

这些与常规差距很大,虚假性就越大。

因此对这些谎言,要冷静思考识破骗局。

4、当心麻醉剂。

诈骗分子为了达到目的,有时也用害人本领,有时宴请、有时赠礼或投其所好,不惜花本,吃小亏占大便宜诱你上当。

5、主动出击,打破骗局。

请你通过犯罪分子的讲话口音、谈语内容以及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地名地点,对社会的了解等识破其真面目;从犯罪分子的举止行动、行为习惯、业务常识、所谈及人的姓名、职务、住址、电话等,判断其真伪;从身份证中核实其人,并千万牢记“没有免费的宴席,天上不会掉馅饼”。

这样就能防止或减少被骗。

在此,我们提醒大家:

在日常生活中,要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谨慎交友,不以感情代替理智;同学之间相互沟通、互相帮助;遇有不明问题,充分依靠组织、老师和同学;自学遵纪守法,不贪占便宜。

发现诈骗行为,及时报警。

四、防骗小贴士:

1.别贪小便宜

2.别和陌生人说话

3.记住:

没有不要钱的午餐

4.天上不会掉馅饼

板书设计

一、诈骗者常用骗术

二、受骗原因

三、如何防骗

四、防骗小贴士:

 

课题:

8.3遇到敲诈、抢劫、绑架、恐吓时怎么办

课型 新授设计者任剑明 使用者任剑明李晓辉教案数3

学习目标1.让学生理解敲诈、抢劫、绑架、恐吓的定义

让学生知道当遭遇到敲诈、抢劫、绑架、恐吓时该如何处理

学习重点1.绑架、恐吓的定义

2.当遇到绑架、恐吓时怎么办

学习难点让学生知道当遭遇到敲诈、抢劫、绑架、恐吓时该如何处理

一、自学感悟

1.让学生自己自学真实在线的两个具体事例,大致理解敲诈、抢劫、绑架、恐吓的定义,知道敲诈、抢劫、绑架、恐吓是社会恶性犯罪。

由于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相对处于劣势,往往容易成为犯罪分子攻击的目标。

因此,让学生每个人平日都应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和掌握一些应对这类突发事件的方法和技能,从而避免减少对自己人身安全的伤害。

2.阅读课本P13页的警示台。

二、合作探究

让学生每四个人分成一小组,小组讨论:

1.如果有人强迫我们跟他走或者绑架我们做人质怎么办?

2.如果收到匿名信、接到匿名电话该怎么办?

三、展示交流

PARTA1.如果有人强迫我们跟他走或者绑架我们做人质怎么办?

(1)如果附近人多的地方或者有巡逻警察,我们可以大声喊叫,并抓住机会及时逃脱。

行动一定要迅速,突然。

(2)如果已经被歹徒劫持或绑架,千万不要惊慌,不能于歹徒发生口角,避免激怒歹徒,应冷静思考对策,伺机逃脱。

(3)如果歹徒有凶器,应想办法让其放下,并估计一下自己的体力、心理状态等,考虑能否跑掉,如果地方非常偏僻,要小心行事,避免激怒歹徒免遭不测。

(4)要努力记住路边的建筑物。

(5)遭遇绑架后,要顺从歹徒,以降低其戒备心理。

当歹徒问起家中的情况,则可以用“不知道”“没听说”等搪塞。

(6)假如我们被拘禁在坏人藏身之地时,要寻找或创造机会,设法向外传递信息。

PARTB如果收到匿名信、接到匿名电话该怎么办?

(1)保持镇静。

(2)加以分析。

(3)稳住对方。

(4)及时报告。

四、走进生活

讨论P15“天天提醒”

五、总结升华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六、课外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遇到过一些违法犯罪行为?

若遇到过,你认为在与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的时候,怎样才能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不受到伤害?

 

课题:

8.4让家远离危险

 课型 新授设计者任剑明 使用者任剑明李晓辉教案数4

学习目标

1.让学生知道如何排除居家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2.让学生知道平日如何防止家庭被盗。

学习重点

让学生知道如何排除居家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学习难点

让学生知道平日如何防止家庭被盗。

一、自学感悟

1.让学生思考居家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2.让学生交流展示。

二、合作探究

让学生每四个人分成一小组,小组讨论:

居家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呢?

近年来,家庭被盗案件是有发生,我们平日如何防止家庭被盗呢?

三、展示交流

居家环境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如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呢.?

2.近年来,家庭被盗案件是有发生,我们平日如何防止家庭被盗呢?

(1)遗失钥匙应尽快通知家人。

(2)自觉爱护小区内的各种防盗设施,出入公共防盗门要随手关门,不

要将公共防盗门的钥匙借给朋友,不随便为不认识的人开启公共防盗门。

(3)居家的门、窗、排气口、空调口要经常检查。

(4)平时不要在家中存放超出日常所需的现金。

四、天天提醒

坏人作案惯用的手法

五、总结升华

总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六、课外延伸

1.运用学到的知识,与父母一起对自己家里进行一次安全隐患大排查,

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课题:

8.5如何安全用药

课型 新授设计者任剑明 使用者任剑明李晓辉教案数5

学习目标

1、学会识别药品,包括标签、种类;

2、学会配置家用小药箱;

3、帮助树立用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学习重点

识别、选用药品

学习难点

识别、选用药品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

如果一个人拥有了权利,他会变得位高权重;如果一个人拥有了金钱,他会变得腰缠万贯;但如果失去一样东西,这个人却会变得一无所有,毫无意义。

生:

健康。

教师:

日常生活中,当我们遭遇头疼、感冒、腹泻等疾病时,通常都是怎样处理的?

生:

打针吃药。

教师:

小明头疼发烧,浑身乏力,他说多吃些感冒药就会好,可以吗?

生:

要对症用药,如果严重应上医院看病。

引入课题,安全用药。

二、认识安全用药

教师:

展示“千手观音”图片,邰丽华小时候生病时,由于药物使用不当,导致她听力丧失。

显示药物中毒的资料,同时出示新闻:

药物中毒。

提问:

请说说你对安全用药的认识。

生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