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14052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2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护理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妇产科护理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妇产科护理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妇产科护理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妇产科护理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妇产科护理学教案.docx

《妇产科护理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护理学教案.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妇产科护理学教案.docx

妇产科护理学教案

石河子大学教案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课 程 名 称:

妇产科护理学

授 课 班 级:

护本2011级

任 课 教 师:

课程组教师

医学院护理系外科护理学教研室

石河子大学教务处制

 

教师姓名

课程组教师

职称

 

所在院系

护理系

课程名称

妇产科护理学

总学时

40

授课班级

护本10级

1-2班

授课地点

会3-102

博学楼C232

授课时间

2013.2.25—3.20,4.3—4.22

周一1-2节,周三1-2节

课程目标

了解妇产科常见病的病因、病理及处理原则;熟悉妊娠生理的基本知识,妇产科常见急、危重病人的急救原则及护理措施;掌握妊娠期监护、保健的基本知识及分娩三个过程的经过、处理和护理知识,掌握妇产科常见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了解妇产科常用手术操作;熟悉妇产科常见病病人的病情观察、疾病初步判断及观察治疗反应的能力。

掌握妇产科常用手术操作的护理配合能熟练掌握妇产科手术病人术前、术后整体护理。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

郑修霞:

《妇产科护理学》(第五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书:

乐杰:

《妇产科学》(第七版)

郑修霞:

《妇产科护理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张新宇:

《妇产科护理学》卫生部规划教材(第一版)

郑修霞: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与学习指导》,人民卫生出版社

章节名称

学时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概述

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2学时

6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第四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第一、二节妊娠生理,妊娠期母体变化

第三-五节妊娠诊断,妊娠期管理等

第五章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第一节影响分娩的因素

第二节正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第六章产褥期管理

第八章妊娠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第一-二节流产、异位妊娠

第三-五节妊高症、前置胎盘

第九章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

第十章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第十一章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第十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病人的护理

第一-三节概述,阴道炎

第四-五节宫颈炎,盆腔炎

第十四章月经失调病人的护理

第十五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十六章腹部手术病人的护理

4学时

2学时

2学时

4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4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4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2学时

4学时

 

 

章节名称

第一章绪论(2学时)

课堂教学

目的

1、掌握妇产科护理学的定义及范畴

2、熟悉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角色与功能

3、了解妇产科护理学的发展史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妇产科护理学的定义及范畴(30)

1、妇科护理学15

2、产科护理学15

第二节妇产科护理学发展简史(40)

1、古代妇产科学和妇产科护理10

2、近代妇产科学和妇产科护理10

3、现代妇产科学和妇产科护理10

4、当代妇产科护理发展趋势10

第三节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角色和功能(20)

1、产科护理10

2、妇科护理10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重点:

妇产科护理学的定义及范畴。

难点:

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角色和功能。

对策:

先用课件讲解,辅以相关图片、临床案例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方法和手段

1、讲授法:

教师利用课件讲解

2、有些内容讲完后让学生讨论

3、用提问的方法介绍相关内容,通过抢答活跃课堂气氛。

教具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作业、思考题

1、作为妇产科的护士能为患者做些什么?

2、如何做一名好的妇产科护士?

课后记

 

 

章节名称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概述(6学时)-1

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2学时)

课堂教学

目的

1、掌握骨盆的结构、分界、骨盆的标记、外生殖器的解剖、组织结构、功能。

2、熟悉骨盆底的作用及会阴与分娩的关系。

3、了解骨盆的类型。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骨盆(70)

1、骨盆的组成10

2、骨盆的分界10

3、骨盆的平面25

4、骨盆轴10

5、骨盆的类型10

6、骨盆底5

二、外生殖器(20)

1、阴阜5

2、大阴唇5

3、小阴唇5

4、阴蒂5

5、阴道前庭5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重点:

骨盆的结构、分界、平面与径线。

难点:

骨盆的结构、分界、平面与径线。

对策:

先用课件讲解,辅以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实验课中用模型讲解,加深感性认识。

教学方法和手段

1、讲授法:

教师利用课件讲解

2、有些内容讲完后让学生讨论

3、用提问的方法介绍相关内容,通过抢答活跃课堂气氛。

教具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实验模型

作业、思考题

1、简述骶耻外径的测量方法、正常值及意义。

2、简述对角径的测量方法、正常值及意义。

课后记

 

 

章节名称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概述(6学时)-2

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2学时)

课堂教学

目的

1、掌握女性内生殖器解剖、组织结构和功能。

2、熟悉生殖系统邻近器官的解剖要点。

3、了解血管、淋巴及神经。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三、内生殖器(60)

1、阴道10

2、子宫20

3、输卵管15

4、卵巢15

四、血管、淋巴及神经(15)

五、邻近器官(25)

1、尿道5

2、膀胱5

3、输尿管5

4、直肠5

5、阑尾5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重点:

女性内生殖器解剖、组织结构和功能。

难点:

女性内生殖器解剖、组织结构和功能。

对策:

先用课件讲解,辅以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实验课中用模型讲解,加深感性认识。

教学方法和手段

1、讲授法:

教师利用课件讲解

2、有些内容讲完后让学生讨论

3、用提问的方法介绍相关内容,通过抢答活跃课堂气氛。

教具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实验模型

作业、思考题

1、阴道后穹窿的临床意义。

2、内生殖器的邻近器官对内生殖器的影响如何?

课后记

 

 

章节名称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概述(6学时)-3

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2学时)

课堂教学

目的

1、掌握月经周期的调节激素及胎盘分泌激素的特点。

2、熟悉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3、了解月经周期的临床表现。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20)

二、月经的临床表现(10)

三、月经周期的调节激素(30)

1、下丘脑性调节激素及其功能5

2、垂体性调节激素及其功能5

3、卵巢的功能20

四、月经的周期性变化(30)

1、调节激素的周期性变化15

2、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15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重点:

排卵规律和临床表现。

雌、孕激素的周期动态变化及其生理功能。

月经的周期性变化。

难点: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调节机理

对策:

先用课件讲解,辅以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方法和手段

1、讲授法:

教师利用课件讲解

2、用提问的方法介绍相关内容,通过抢答活跃课堂气氛。

3、有些内容讲完后让学生讨论,巩固教学效果。

教具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作业、思考题

1、用自己的语言总结月经的形成机理及月经的调节?

2、卵泡的发育过程和性激素的分泌。

课后记

 

 

章节名称

第四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4学时)-1

第一节妊娠生理第二节妊娠期母体变化(2学时)

课堂教学

目的

1、掌握胎儿发育过程及其生理特点、发育指标;胎儿附属物的形成、结构和功能;妊娠期母体的变化(重点在生殖、心血管、血液等系统。

2、熟悉妊娠期妇女的心理变化及护理。

3、了解受精、受精卵的输送与发育、着床、蜕膜的形成。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妊娠生理(60)

一、受精与着床10

二、胎儿附属物的形成与功能

1、胎盘15

2、胎膜5

3、脐带5

4、羊水5

三、胎儿的发育及生理特点20

第二节妊娠期母体变化(30)

一、 生理变化25

二、心理社会调试5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重点:

妊娠期母体的变化。

胎儿附属物的形成、结构和功能。

难点:

胎儿附属物的形成、结构和功能。

对策:

先用课件讲解,辅以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实验课中用模型讲解,加深感性认识。

教学方法和手段

1、讲授法:

教师利用课件讲解

2、用提问的方法介绍相关内容,通过抢答活跃课堂气氛。

3、有些内容讲完后让学生讨论,巩固教学效果。

教具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实验模型

作业、思考题

1、完成着床过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2、简述胎盘、羊水的功能。

课后记

 

 

章节名称

第四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4学时)-2

第三节妊娠诊断第四节妊娠期管理第五节分娩前准备(2学时)

课堂教学

目的

1、掌握与妊娠有关的基本概念,妊娠各期的诊断及健康指导,胎产式、胎先露及胎方位的概念、临床意义和分类。

2、熟悉妊娠期孕妇的评估和护理措施,不同妊娠周数的子宫底高度和子宫长度

3、了解妊娠期的监护方法及孕妇的心理变化及护理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三节妊娠诊断(30)

1、早期妊娠诊断5

2、中、晚期妊娠诊断5

3、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15

4、预产期的计算5

第四节妊娠期管理(50)

1、妊娠早期孕妇的评估及护理15

2、妊娠中、晚期孕妇的评估及护理20

3、妊娠期监护10

4、妊娠期妇女心理社会变化及护理5

第五节分娩前准备(10)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重点:

中晚期妊娠诊断方法及妊娠期监护方法

难点:

胎产式、胎方位、胎先露。

对策:

先用课件讲解,辅以相关图片、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实验课中用模型讲解,加深感性认识。

教学方法和手段

1、讲授法:

教师利用课件讲解

2、用提问的方法介绍相关内容,通过抢答活跃课堂气氛。

3、有些内容讲完后让学生讨论,巩固教学效果。

4、实验课模型讲解及练习。

教具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实验模型

作业、思考题

1、四步触诊的目的与方法?

2、推算预产期的方法。

3、简述产前护理评估的主要内容。

课后记

 

 

章节名称

第五章分娩期妇女的护理(4学时)-1

第一节影响分娩的因素(2学时)

课堂教学

目的

1、掌握分娩的定义,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素。

2、熟悉胎头的结构

3、了解精神心理状态对分娩的影响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产力(25)

1、子宫收缩力15

2、腹肌及膈肌收缩力5

3、肛提肌收缩力5

二、产道(35)

1、骨产道20

2、软产道15

三、胎儿(20)

1、胎儿大小10

2、胎位5

3、胎儿畸形5

四、精神心理状态(10)

重点、难点

以及对策

重点:

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素

难点:

影响分娩的四大因素

对策:

先用课件讲解,辅以相关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方法和手段

1、讲授法:

教师利用课件讲解

2、用提问的方法介绍相关内容,通过抢答活跃课堂气氛。

3、有些内容讲完后让学生讨论,巩固教学效果。

教具

投影仪、多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