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2412366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护理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妇产科护理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妇产科护理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妇产科护理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妇产科护理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妇产科护理学.docx

《妇产科护理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护理学.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妇产科护理学.docx

妇产科护理学

妇产科护理学

第六章

第一节流产

停经、腹痛及阴道流血是流产的主要症状。

先兆流产:

表现为停经后少量阴道出血,常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量比月经少,无妊娠物排出。

常伴有轻微下腹痛和腰骶部胀痛。

妇科检查:

子宫大小与绝经与停经周数相符,宫颈口未扩张,胎膜未破,妊娠物未排出。

难免流产:

指流产不可避免。

在先兆流产的基础上,阴道流血量增多,阵发性腹痛加重。

妇科检查:

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或略小,宫颈口已扩张,有时可见胚胎组织或胎囊堵塞于宫颈口内,晚期难免流产还可有羊水流出。

不全流产:

难免流产继续发展,部分妊娠物已排出宫腔,尚有部分残留于宫内,从而影响

子宫收缩,致使阴道出血持续不止,甚至引起出血性休克。

妇科检查:

子宫小于停经周数,宫颈口已扩张,宫颈口已扩张,宫颈口有妊娠物堵塞及持续性血液流出。

完全流产:

妊娠产物已全部排出,阴道出血逐渐停止,腹痛逐渐消失。

妇科检查:

子宫接近未孕大小或略大,宫颈口已关闭。

稽留流产:

又称过期流产。

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在宫腔内尚未自然排出者。

表现为有正常的早孕过程,有先兆流产的症状或无任何症状,胚胎或胎儿死亡后子宫不再增大反而缩小,早孕反应消失。

若已至中期妊娠,孕妇腹部不见增大,胎动消失。

妇科检查:

子宫较停经周数小,宫颈口未开。

未闻及胎心。

(对于稽留流产以防死胎稽留发生凝血功能障碍。

处理前应做凝血功能检查)

习惯性流产:

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者。

原因常为黄体功能不足、甲状腺功能低下、染色体异常。

流产合并感染:

多见于阴道流血时间较长的流产患者,也常发生在不全流产或不洁流产时。

表现为下腹痛,阴道有恶臭分泌物。

严重可引起盆腔腹膜炎、败血症及感染性休克。

第二节异位妊娠

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发育,称为异位妊娠。

俗称宫外孕。

腹痛为就诊的主要症状。

阴道后穹隆穿刺时一种简单可靠的诊断方法。

手术治疗是输卵管妊娠的主要处理方法。

第三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分类

分类

临床表现

妊娠期高血压

BP≥140/90mmHg,尿蛋白(—);患者可伴有上腹部不适或血小板减少,产后可确诊。

子痫前期轻度

BP≥140/90mmHg;尿蛋白≥300mg/24h或(+);可伴有上腹不适、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

重度

BP≥160/110mmHg;尿蛋白≥2g/24h或(++)血小板<100×109/L

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子痫前期孕妇抽搐,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

 

 

水肿局限于膝以下为“+”,延长大腿为“++”,延及外阴、腹部为“+++”,全身水肿或伴腹

水为“++++”。

尿液检查 尿常规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妊娠期高血压的基本治疗原则是镇定、解痉、降压、利尿、适时终止妊娠。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预防 ①建立健全三级妇幼保健网,开展围妊娠期及围生期保健工作。

②加强孕早期的健康教育,使孕妇掌握孕期基本保健知识,自觉定期产前检查。

③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和休息。

2子痫前期患者的护理

①痫前期孕妇需住院治疗,卧床休息,取左侧卧位。

若血压升明显或波动剧烈,或有头痛、

眼花等自觉症状,应绝对卧床休息,注意活动安全,床旁放置防跌到告示牌

②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各种刺激。

若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病床应有床栏,床旁备压舌板、开口器、吸引器,必要时备抢救车、产包以及急救物品,如硫酸镁、葡萄糖酸钙等。

③根据病情动态监测血压变化。

一般每4小时测一次血压,如血压特别是舒张压逐渐上升,提示病情加重。

应随时观察和询问孕妇有无头晕、头痛、恶心等自觉症状。

④注意胎心变化,以及胎动、子宫敏感性有无改变。

⑤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适当限制食盐摄入量(每日少于3g)。

⑥根据病情需要监测肝肾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规,测尿蛋白,必要时测24小时尿蛋白量。

⑦间断吸氧。

⑧硫酸镁用药护理。

硫酸镁用药注意事项:

①检测膝反射。

②呼吸不少于16次/分。

③尿量每小时不少于25ml或24小时不少于600ml。

④硫酸镁治疗时需备钙剂。

子痫患者的护理

1抽搐一旦发生,应尽快控制。

首选硫酸镁。

2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

3专人护理,防止受伤。

4减少刺激,以免诱发抽搐。

5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尿量,记录出入量。

6为终止妊娠做好准备,抽搐控制2小时后可考虑终止妊娠。

硫酸镁的算法

25%MgSO410ml+10%GS20ml

25%MgSO460ml+5%GS500ml

60×25%=15g

60ml+500ml=560ml

1ml=20滴

15g÷1=15h

15g÷2=7.5h

560×20÷(15×60)≈12.4

560×20÷(7.5×60)≈24.8

所以硫酸镁的滴数在12.4到24.8之间。

第四节前置胎盘

若孕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处,其位置低于胎儿的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

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是前置胎盘的主要症状。

前置胎盘分为三种类型:

完全性前置胎盘、部分性前置胎盘和边缘性前置胎盘。

护理措施1期待疗法孕妇的护理:

①保证休息,减少刺激。

孕妇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左侧卧位为佳,定时间断吸氧,禁止性生活、阴道检查、肛门检查、灌肠及任何刺激。

遵遗嘱用药,如宫缩抑制剂、镇静剂等。

②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严密观察并记录孕妇的生命体征,阴道流血的量、色、流血时间及一般情况。

使用胎心电子监护仪监测胎儿的宫内情况。

③纠正贫血。

除按医嘱口服硫酸亚铁、输血等措施外,还应加强饮食营养指导,建议孕妇多食高蛋白以及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绿叶蔬菜以及豆类等。

④预防产后出血和感染。

严密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及阴道流血情况。

胎儿娩出后,及早使用宫缩剂。

每日二次用消毒液擦洗外阴,及时更换会阴垫,以保持会阴情节干燥。

第五节胎盘早期剥离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

胎盘后血肿使胎盘剥离面不断扩大,血液冲开胎盘边缘及胎膜,沿胎膜与宫壁间经宫颈向外流出,表现为外出血,称为显性剥离。

如果胎盘边缘仍附于子宫壁上,或胎膜与子宫壁上,或胎膜与子宫壁未剥离,血液不向外流而积聚在胎盘与子宫壁之间,表现为内出血,称为隐性剥离。

当内出血过多时,血液可冲开胎盘边缘与胎膜,向宫颈外流出,即为混合性出血。

妊娠晚期突然发生持续性腹痛,伴有或不伴有阴道流血是胎盘早剥的主要临床表现。

纠正休克,及时终止妊娠是处理胎盘早剥的原则。

第六节早产

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周之间分娩者称早产。

早产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子宫收缩。

常用抑制宫缩的药物有:

①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②硫酸镁③钙离子通道阻滞剂④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

(这些都是早产的药物)

第七章

第一节心脏病

妊娠32~34周、分娩期及产褥期3天内是患有心脏病的孕产妇最危险的时期。

第三产程:

胎儿娩出后,产妇的腹部部放置1kg的沙袋,持续24小时。

产褥期:

①保证产妇休息:

产后3天特别是24小时内应绝对卧床休息,防止发生便秘,可

适当应用缓泻剂,避免用力排便而引起心力衰竭。

②心功能Ⅰ~Ⅱ级产妇可以母乳喂养,心功能Ⅲ级及以上者及时回乳。

第二节糖尿病

空腹血糖测定:

两次或两次以上空腹血糖≥5.8mmol/L者,可诊断糖尿病。

(填)

OGTT:

餐后1小时10.3mmol/L,2小时8.6mmol/L。

理想血糖是餐后2h4.4~6.7mmol/L。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关键;适度运动可提高孕妇胰岛素的敏感性。

第三节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妊娠期最常见的贫血。

妊娠期贫血的程度分为四度,轻度:

Hb81~100g/L;中度:

Hb61~80g/L;重度:

Hb31~60g/L;极重度:

Hb≤30g/L。

治疗原则:

如血红蛋白<60g/L已经很严重了,宜少量多次输血。

第四节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以皮肤瘙痒、肝内胆汁淤积和黄疸为特征的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

血糖胆酸测定是早期诊断ICP最敏感的方法。

第八章

第一节产力异常

宫缩乏力分为 ①协调性宫缩乏力:

其宫缩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但收缩力弱,持续时间短,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宫缩<2次/10分钟。

②不协调性宫缩乏力。

潜伏期延长:

从临产规律性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3cm。

最大时限16小时。

超过16小时称为潜伏期延长。

(什么原因引起的潜伏期延长?

滞产:

总产程超过24小时。

总产程<3h结束分娩,称为急产。

不协调性宫缩过强分为 ①强直性子宫收缩

②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填)

缩宫素静脉滴注护理(案例)

静脉滴注催产素之前须量血压、听胎心。

正常者,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调节滴注速为8滴/分,然后加入宫缩素2.5~5U,摇匀,每隔15分钟观察一次宫缩、胎心并予记录。

若宫缩不强,可逐渐增加,一般不超过40滴/分,以子宫收缩达到持续40~60秒,间隔2~4分钟为好。

根据宫缩情况、产妇主诉,适时检查宫口扩张及胎先露下降的情况。

如出现宫缩持续1分钟以上或胎心率异常,应立即停止滴注。

第二节产道异常

骨盆入口平面呈横扁圆形,骶耻外径线<18cm,骨盆入口前后径<10cm,对角径<11.5cm。

每个平面径线均小于正常值2cm或更多,又称均小骨盆。

第四节胎儿发育异常

妊娠后期孕妇可出现呼吸困难,自觉腹部及肋两侧胀痛等症状。

产程延长不一定是剖腹产。

第九章

第一节胎膜早破

胎膜早破是指在临产前胎膜自然破裂。

预防感染和脐带脱垂是胎膜早破的最主要的治疗原则。

第二节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产妇失血量超过5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

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简答) ①子宫收缩乏力

②胎盘因素

③软产道裂伤

④凝血功能障碍

子宫收缩乏力所致大出血的处理措施

加强宫缩能迅速止血。

导尿排空膀胱后采用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宫腔内填塞纱布、结扎血管等方法止血。

必要时做好子宫次全切除术的准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