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经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136771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经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经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经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经验.docx

《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经验.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经验.docx

届高三历史二轮专题复习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经验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和经验

【阶段特征】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中共成立和大革命时期

(1)中共成立后,在“二大”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它首先致力于领导工人运动,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

这些斗争虽取得一些胜利,但“二七”惨案却使共产党人认识到要取得民主革命胜利,必须建立革命联盟,必须建立革命武装。

(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革命统一战线推动了工农运动的发展和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和中共主要领导人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大革命失败。

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大革命失败后,革命转入低潮。

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以夺取中心城市为主要目标的三大武装起义的受挫说明,在中国走俄国式的革命道路是行不通的。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曲折的革命历程中,大胆创新,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

但王明等人,受到共产国际的支持仍坚持城市中心论,盲目暴动,冒险进攻,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长征,遵义会议从组织上和军事上纠正了王明“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中央开始走向成熟。

(2)1931年“九·一八”事迹和1935年的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上升为主要矛盾。

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的政治路线。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3.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党在统一战线、军事斗争、经济建设、政权建设和党风建设各方面都走向成熟,显示了高度的原则性和灵活性。

这说明了老一辈革命家在探索中符合国情的毛泽东思想。

中共“七大”正式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1945年经过艰苦斗争,取得了抗战胜利。

4.解放战争时期

(1)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与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阶级矛盾上升到主要矛盾。

为争取和平民主,中共以革命的两手对付反革命的两手,粉碎了美蒋反动派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2)全面内战爆发后,中共采取正确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粉碎了敌人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并及时展开战略反攻和战略决战,最终取得了胜利。

胜利前夕,党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经过筹备,新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新中国成立,从此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1949年至195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完成了追剿反动残余、改革土地、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这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

同时采取了没收官僚资本,“银元之战”和“粮棉之战”,调整发展工商业,发展工农业生产等措施。

1952年,政权巩固,经济恢复。

(2)1953年党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并举。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

至此,用社会革命变革旧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历史任务终于完成。

2.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三大改革完成后,中共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同时又破除了对苏联经验的迷信,中共开始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

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成为这种探索的开始。

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提出了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第一次系统地提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及解决方式。

但由于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规律和我国实际生产力水平,也由于对阶级斗争形势估计过于严重,“左”倾错误开始恶性发展。

到1966年,在恶化的国际形势刺激下,最终发展成“文化大革命”,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严重挫折。

3.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76—1978年,一些领导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指导思想,实质是坚持实行“文化大革命”以来的“左”倾错误。

全国展开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

此后,从国情出发,党和国家开始了以调整生产关系为中心环节,以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并实行对外开放,取得辉煌成就。

在理论上,党通过历次代表大会,逐步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我们党在经历了80年历程后,焕发出更加年轻的生命力。

【专题结构】

一、解决农民问题,建立统一战线

旧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要战胜这样强大的敌人,如果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一个广泛的统一战线,只靠工人阶级来取得革命的胜利是不可能的。

新中国成立后,在经济建设、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等方面,统一战线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

统一战线是中共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重要法宝。

农民是工人阶级可靠的同盟军。

因此,所谓统一战线问题,主要是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

1.解决农民问题,领导农民运动

(1)大革命时期,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州创办了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农民运动干部。

(2)大革命高潮时期,农民运动支持了北伐。

只是由于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使农民运动受到压制,这也是大革命失败的原因之一。

(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农民踊跃参加红军。

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重要组成部分。

(4)为了适应抗日战争的形势,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了“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

既减轻了地主的剥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又巩固了统一战线。

(5)随着解放战争的进行,党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钢》,开展土地改革使一亿多农民获得土地。

(6)为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从1950—1952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土改,使三亿多农民获得土地,彻底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7)1953—1956年,党引导农民实行生产合作化,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危害。

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2.统一战线

历次统一战线概况表

名称

时期

参加者

中共的方针政策

任务

(第一次国共合作)

革命统一战线

1924年1月-1927年7月

国共两党和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①见中共“三大”的决定;②直接领导工农运动;③合作进行北伐战争;④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进行国民大革命,反帝反封建军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9月-1946年春

国共两党和一切爱国抗日力量

①见瓦窑堡会议;②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③团结一切爱国力量,进行全民族的抗日战争;④在敌后坚持抗战,持久抗战;⑤回击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高潮,“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⑥根据地政府实行“三三制”原则,又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

夺取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

人民民主统一路线

解放战争时期

反对美、蒋的一切力量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

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展人民民主运动。

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反蒋反美,解放全国

中共、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民族、华侨、宗教界、各人民团体

此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实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民主协商政治制度,定期召开各级政治协商会议,发扬人民民主。

1957年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标志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文革”中,统一战线政策遭严重破坏。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政策,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总任务

1957-

1978年

建设社会主义

爱国统一战线

1978年——

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实行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高举社会主义旗帜和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旗帜。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统一祖国

二、中共领导下的武装斗争(军队建设)

1.大革命期间,从黄埔学生到北伐的国民革命军,许多中共党员成为革命武装力量的骨干。

叶挺独立团发挥了北伐先锋的作用,为保证北伐胜利进军作出了贡献。

但由于党还没有独立掌握的军队,使党在国民党右派反叛时,难于进行有效的回击而遭受严重的损失。

血的教训使党从中认识到建立独立武装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精辟地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光辉思想。

2.“八一”南昌起义尽管打了国民党的旗号,但它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的部队(工农革命军)经过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井冈山会师后,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革命军队为红色革命根据地反“围剿”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后来,由于党内“左”倾军事冒险路线的错误,造成红军军事上的失利,被迫长征。

遵义会议在危急关头纠正了“左”倾错误,确立毛泽东对党和军队的领导权。

3.“八·一三”事变后,为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西北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

朱德、彭德怀为正、副总指挥。

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项英为正、副军长。

八路军和新四军广泛开辟抗日根据地,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4.解放战争时期,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组成了人民解放军。

经历了防御、反攻、战略大决战,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粉碎美国拼凑的“联合国”军,国内消灭了国民党的残余部队,党和国家十分重视人民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人民军队成为保卫国家安全,维护国家统一的坚强后盾。

三、关于党的建设

1.理论建设

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在实践中坚持捍卫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

从领导民主革命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形成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光辉思想——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1)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我们党许多卓越领导人的宝贵思想都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作出过贡献,而毛泽东的著作是它的集中概括。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的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取得全国政权的道路,并形成一套完整的“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已经开始形成。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了丰富发展而达到成熟,1945年,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公认为党的指导思想。

解放战争后期,毛泽东思想继续发展,特别是建国后经济建设方面许多创造性的举措,如三大改造等,大大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思想体系。

(2)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下列观点是它的主要内容,其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前提条件,也是这一理论的一条主线。

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

②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中国国情,走自己的路的观点。

③关于在经济文化落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的观点。

④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实现现代化的观点。

⑤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观点。

⑥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动力,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的观点。

⑦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重要特征的观点。

⑧关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的总方针这两个基本点相互结合、缺一不可的观点。

⑨关于用“一国两制”来实现国家统一的观点。

⑩关于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观点。

关于按照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原则,发展同外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关系的观点。

关于和平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的观点

这些观点,构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轮廊,初步回答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任务、动力、条件、布局和国际环境等基本问题,规划了我们前进的科学轨道。

2.加强党风建设

(1)1942年,中国共产党开展整风运动。

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反对党八股。

通过整风,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2)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

“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他还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袭击。

(3)1951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国家机关和企业中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官反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国家高级干部刘青山和张子善堕落成大贪污犯被处决。

(4)1957年,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在全党重新进行一次普遍的、深入的反官僚主义、反宗派主义、反主观主义的整风运动。

通过整风,要全党学会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利于社会主义建设。

(5)新时期的党风建设就是要发扬党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

就是要把反腐创廉放在突出的位置,这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严重政治斗争。

【专题启示】

1.1921—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与斗争的实践表明:

中国革命必须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而不能照搬照抄别国的现成模式;党的领导路线的正确与否是革命成败的关键;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性选择。

2.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经验也表明,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走向胜利三大法宝。

3.建国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表明,任何政策的制订都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发实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都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4.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发展进程看,任何科学理论都不是封闭的,停止的,相反,真正的科学理论是开放的,发展的,不断完善的,它们从实践中总结出来,又必须要和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指导作用。

【重难点提示】

1.新民主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比较

相同之处:

(1)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2)给人民民主权利。

(3)维护劳动者利益。

不同之处:

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力、八小时工作制和彻底的土地纲领,民主革命阶段之后,还有一个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高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中没有这些内容。

2.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及原因

(1)1924—1927年,为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

(2)1927—1937年,由于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

“八七”会议上,中共确立了“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发动了武装起义,建立根据地,国共两党进入对峙时期。

(3)30年代,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下降到次要地位。

中共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西安事变后,国共双方内战基本停止,“八·一三”事变以后,国共双方实现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

(4)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同美帝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就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共两党再一次由合作走向对抗,中共领导人民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原因:

第一是两党的根本性质,由于两党代表了不同的阶级利益,矛盾斗争有其必然性。

第二是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第三是国际环境和各种政治势力的态度。

3.两次国共合作的异同

相同:

(1)两次合作都是由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第一次是为解决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第二次是为解决民族矛盾。

(2)都是由中共首先倡导完成的,也是在国民党表达了合作态度后完成的。

(3)共产国际都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都对中国革命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不同:

(1)名称不同:

前者为革命统一战线,后者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2)背景不同:

前文已述。

(3)形式不同:

前者乃党内合作,后者及党外合作,军队合作,保证军队、政权的相对独立。

(4)我党处在不同的水平层次:

前者幼稚,后者成熟。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参加的阶级、阶层更广泛。

(6)前者由于国民党右派的叛变而破裂,后者虽存在矛盾的斗争,但还是坚持到最后,完成了历史使命。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面临的三条道路及选择

(1)建立买办的封建专制政权。

北洋军阀也好,国民党新军阀也好,他们所建立的政权都严重脱离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破坏和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违抗历史的潮流和人民的心愿。

这就决定了整个反动统治不但不能长期地稳定地统治下去,而且最后必然被人民推翻。

(2)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

这个阶级的代表人物为实现他们的理想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但是由于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由于国内国际条件的不允许,他们鼓吹多年的中间路线最后只有破产。

(3)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

三条道路、三种国家命运经过激烈斗争,只有第三条道路取得了最终胜利。

因此,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5.中共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的挫折及纠正

(1)1923年初,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过程中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在共产国际指导下,中共倡建革命统一路线,掀起了国民大革命。

(2)1927年大革命失败。

中共认识到必须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掌握革命的武装,开始发动三次武装起义。

(3)1927年三次以夺取中心城市为目标的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4)1934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在红军长征中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左”倾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中共开始走向成熟。

(5)1958年党中央发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这场运动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损害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1960年党中央制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1962年召开七千人大会,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

(6)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

邓小平领导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

中国开始进入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考题前瞻】

历年无不涉及本专题,各种题型都出现过。

命题的重点主要是五四运动、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生产关系的调整等。

复习中应重点注意中共领导地位的确立、正确道路的选择、统一战线的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形成等。

【高考解析】

1.(1999年全国高考题)20世纪中国经历了3次历史性巨变,其中第二次是指

A.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

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分析本题内容是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的,旨在考查考生对历史阶段的划分以及对其主要特征的理解掌握、分析概括能力。

20世纪在中国经历的3次历史性巨变时期,出现了3位伟大的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本题所指是第二次巨变,故可排除选项A,而在B、C、D选项中,也只有选项C才是第二次巨变的标志。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

答案C

2.(1999年全国高考题)1985年邓小平说: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其本质含义是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改变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

D.改革不适应经济发展的管理体制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考生应十分明确,改革的本质含义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所以A选项正确。

答案A

3.(2000年全国高考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必须承认,知识分子的基本队伍已经成了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已经形成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联盟。

——1956年2月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标》

材料二自以为还有反对劳动人民的资本的社会力量,主要是资产阶级的党派和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比起资产阶级政治活动家还多一种资本:

他们的大部分直接参加着社会主义建设,无产阶级在经济文化的种种部门需要着他们。

——1957年9月18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三经过12年的锻炼,我国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属于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

我们应该信任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

如果还把他们看作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显然是不对的。

——1962年3月周恩来在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材料四在社会主义历史时期中……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自己的知识分子,因此也可以说,已经是工人阶级自己的一部分。

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

——1978年3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回答:

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正确对待知识分子有何重大意义?

分析从命题角度来看,本题是一个突破。

本题构思精巧,角度灵活,立意新颖,通过有关材料对“建国以来党对知识分子政策的变化”这一问题进行考查,突出了知识和人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从能力要求看,主要考查历史思维的灵活性和通过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理解和解释来自课本外部社会领域中的有关知识和认识,必须把握国史阶段特征,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行独立思维,才能答好此题。

如果学生死记课本,不注意知识的迁移.此题容易丢分。

答案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共正确认识到知识分子基本上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

经过反右派斗争扩大化,知识分子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

1962年周恩来重新提出,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已经是属于劳动人民的知识分子。

1978年邓小平更加明确指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他们与体力劳动者的区别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

这一论断,成为新时期中共制定知识分子政策的依据,对于调动广大知识分子的积极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正确对待知识分子,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大问题。

知识分子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主要力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将极大地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综合能力训练】

一、选择题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有关中国共产党前3次全国代表大会,请回答有关l—3题:

1.中共“一大”未能完成的任务是()

A确定党的名称和革命纲领B.明确中国社会的性质和革命的性质

C.选举产生党中央领导机构D.明确党的性质和最终奋斗目标

2.中共“二大”能够明确提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中共得到共产国际的正确的指导B.中共能够正确地分析和认识中国国情

C.中国革命必须走工农相结合的道路D.必须解决农民的土地的问题

3.中共‘三大”功绩巨大,但不足之处在于()

A.没有提出武装夺取政权B.没有提出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C.放弃了同国民党的“党内合作”方式D.没有提出建立革命根据地

王明的“左”倾错误曾在党的历史上占据了相当长时间。

请回答有关4-5题:

4.以下事件发生于王明“左”倾路线在党内已经占统治地位后的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B.粉碎国民党第四次“围剿”

C.“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D.土地革命总方针的提出

5.遵义会议之所以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

A.使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取消了李德、博古的最高军事指挥权

C.开始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自己的问题

D.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九·-八”事变后,面对日本的侵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