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指导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3272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指导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指导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指导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指导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指导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指导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docx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指导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指导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指导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docx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指导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指导能力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是我国在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新的生长点,集中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核心价值追求。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角色行为的转变并开展有效的指导是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为此,我校确立了“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指导能力的研究”为校主课题,并进行了近三年的课题实验研究。

本文阐述了课题研究设计、实施过程与步骤、课题研究成果的基本内容:

即研究性学习中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表达交流阶段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等。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角色定位;指导能力

G252.13B1001-4128(2022)11-0019-04

1课题的提出

2022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必修课程地位。

“基于学生的经验、兴趣和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的前提;“学生的体验过程”是活动展开的基本规定;“促进学生素质综合性发展、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终极目标。

但综合实践课程没有其他学科课程都具有的《课程标准》,更没有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编写的教材,它把大量的创造空间留给了广大的基础教育工作者。

因此,如何具体开展这门课程是教育实践工作者所面临的一个全新的课题。

近年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设计与实施(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在调查研究、案例研究与实验研究的基础上,整理了一系列示范性案例或课例,总结了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基本思路,获得了有效实施的基本经验。

我们对其他实验地区做过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梳理。

其中主要的问题在于:

(1)教师角色把握不当。

仍然按学科课程的模式予以实施,教师依然以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出现。

(2)教师指导能力不足。

教师缺乏相应的指导能力,无法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

(3)对学生放任自流。

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对学生活动缺乏指导。

课程改革最终都落实在教师上,“成也教师,败也教师”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殊性,师资队伍建设便是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规范化”、“常态化”的充分条件。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角色行为的转变并开展有效的指导是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基于上述问题,我们以“高中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指导能力研究”作为本次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方向。

就是希望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和指导水平,促进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

2课题的设计

2.1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2.1.1研究目标

(1)确立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角色定位;

(2)建立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的指导策略和规范。

2.1.2研究内容

我们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主要进行以下方面的研究:

(1)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

(2)探索在综合实践主题活动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和途径,以及教师如何在指导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指导能力;(3)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学校各职能部门人员如何定位管理职责,如何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4)整理一批有本校特色,有实际价值,效果突出的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学校将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相应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策略供全校教师参考。

2.2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取向,以行动研究为主,兼用文献分析^p、叙事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

2.2.1文献研究法。

对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问题、以及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等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通过学习国内外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成果和经验,学习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纲要、综合实践活动纲要等文件,提高研究人员的理论水平,然后进行深入、全面的论证。

2.2.2调查法。

在科学方法论和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运用问卷、访谈、测量等科学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收集有关综合实践活动的,从而获得相关科学事实。

2.2.3行动研究法。

采取边实践边总结,在行动中研究、在常态下研究、在合作中研究;教师将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方案、开展实验、适时验证、调整修改并加以总结。

2.2.4叙事研究法。

收集教师在实施课程中教育教学随笔或教学叙事,描述和记叙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等。

2.2.5个案(追踪)研究法。

课题组对若干教师进行有意识的跟踪,收集相关,深入详细了解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如何实现指导能力的提升及其策略与方法。

2.2.6经验总结法。

课题组以本校师生为研究对象,对课程实施进行持续三年的跟踪回溯性研究,由局部“经验”发掘其普遍意义,追索、探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教师指导能力的提高和相应策略。

3关于课题的实施过程与步骤

3.1确定研究重点

作为一门全新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缺乏课程一类的指导性文件,留给老师的空间很大,但操作起来难度很大。

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如何,关键在于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必须对自身角色进行重新审视与定位,应从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和开展探究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同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强烈的生成性特征,它的设计与实施比其他任何一门课程都强调教师要有课程意识,而教师这一部分能力有待加强,因此我们确定以高中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指导能力的研究为研究的重点。

3.2确定参与课题研究的人选

我们采用自下而上申报的方式,以点带面,确定一些骨干教师作为本课题的研究人员。

在此基础上我们拟定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

3.3宣传和动员

3.3.1理论宣传

我们认为只有真正懂得了这门课程的实质,才能够认同、理解、支持课程的实施。

教科室分别对老师、学生开展广泛细致的宣传工作,使他们逐渐消除对这门课程的紧张和陌生,并逐渐了解该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宣传中特别注意突出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全新定位,突出它对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发展全面个性的至高追求。

另外,考虑到长期受考试制度的影响,家长很容易对综合实践活动产生不解甚至抵触或反对情绪,因此我们有必要面向家长做相关的宣传工作,帮助家长认清形势,形成正确的人才观,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长远角度,认识综合实践活动的巨大意义。

我们的做法是:

印发了《光明日报》相关文章《不重视研究性学习,高考要吃亏》及中、高考题试卷中涉及到的研究性学习的相关题目。

如数学科2022年的高考试卷、2022年湖北宜宾地区的中考试卷、2022年福建省高考政治试卷(探究题)。

我们特别注意跟家长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强调了2022、2022年的高考考纲特意点到的学生的第六种能力,即探究能力的培养成为考查的重点。

2022年高考,福建省有关领导也强调“不会让搞课改的人吃亏”。

3.3.2案例学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最初的模仿是必要的。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了可行性的分析^p。

我们的做法是:

借助黑板报、墙报、多媒体等宣传工具,同时将外校一些经典的案例推荐给学生,例如:

福州一中的《不朽的“海上长城”——闽江口明清海防炮台群的现状考察与保护对策研究》(本项研究性学习成果获2022年全国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聘请相关人士来校作报告、开设讲座,例如请福州一中的张群林老师(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开设讲座,提供了许多真切鲜活的信息和体会。

同时我们坚信亲力亲为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我们有意识地让师生多参与案例观摩活动。

3.4创设环境,开设思维训练课

同时我校老师也积极设计一些研究性学习的支持方案。

唐碧云老师的《研究性学习支持子系统设计方案》获福建省教育厅与省科协联合举办的科技创新方案大赛省级二等奖。

3.5组织和管理

3.5.1设立专门的管理、组织机构

(1)学校指导组:

校长全面负责,教科室、教务处具体负责。

教科室负责筹划工作,教务处负责课程安排。

(2)年级指导组:

组长:

年段长

组员:

各年段班主任

(3)班级指导组:

组长:

班主任

组员:

课题组指导教师、有关课题组组长

3.5.2制订全面的规章制度

我们参考广西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研究性学习管理用书》制订了《福州外国语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各职能处室、人员的管理职责》、借鉴江苏常州中学及浙江省余杭中学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制订了《福州外国语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同时根据校情还特别制订了《研究性学习课程指南》,包含以下项目:

福州外国语学校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福州外国语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管理与评价、研究性学习中指导教师的规范要求、研究性课程学习计划(时间安排)、福州外国语学校研究性学习论文基本要求及书写格式等等。

3.6师生培训

教师培训:

印发相关,指导教师认真学习,着重从教育思想,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教学指导,管理协调,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培训,采取自学和研讨、理论和实践、指导、参与相结合的方法,学中做,做中学,提高教师自身的科学素养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学生培训:

利用研究性学习课程时间,采取年段班级为主,学校为辅,学生自学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方法,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学习,召开学生动员大会,专题讲座,形成良好研究性学习的氛围,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研究性学习。

3.7具体研究步骤及阶段安排

第一阶段:

充分准备,奠定研究基础(2022年10月——12月)。

①选择研究内容,确定研究重点,制定本校的研究计划;

②确定参与课题研究的人选,拟定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和成员;

③制定本课题的研究计划;

④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培训。

研究教师如何定位角色,如何对学生进行指导,如何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等。

第二阶段:

全面启动,深入研究(2022年1月——2022年5月)。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深入研究,把课题的研究目标与学校实际结合起来,探索具有特色的课程实施途径。

①2022年1月—10月,举行现场观摩、交流、研讨。

②2022年11月—12月,课题组进行课题中期检查评估准备。

③2022年3月,召开课题研究中期成果交流、汇报会。

④2022年3月—2022年2月,推广课题研究的成果,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

⑤2022年3月—5月,整理和分析^p,撰写研究报告和研究工作总结。

预期成果:

初步研制出福州外国语学校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指导性文件,主要有:

《福州外国语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指导手册》、《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论文专辑》、《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精选汇编》。

第三阶段:

完善成果,总结提高(2022年6—9月),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和完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对研究活动本身质量进行反思,提升研究成果的质量。

4课题研究的创新点

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程价值上看,它是本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强大生长点和全新亮点,也是新课程中的难点,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层面而言,实施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与困惑,本课题的研究创新之处是以课程实施中教师的指导要求与教师专业水准之间的落差为出发点,研究和确立教师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如何提高指导能力,形成相应的指导规范,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以及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

5成果的基本内容

5.1归纳出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一般可分三个阶段:

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表达交流阶段。

有的教师对学生的指导缺乏层递性,学生多是漫无目的的摸索,导致最后的成果也就比较粗糙。

通过课题的实施与研讨,我们总结以下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

5.1.1进入问题情境阶段

(1)指导学生选题注重可行性

一切研究始于问题,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从熟悉的生活中提出问题。

所提出的问题应当对自身或社会有价值意义,并且有研究的可行性,即具备研究的条件。

建议在“进入问题情境阶段”,教师先做好背景知识的铺垫,调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

然后经过讨论,提出核心问题,诱发学生探究的动机。

在此基础上确定研究范围或研究题目。

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反思所确定的研究问题是否合适,是否需要改变问题。

当学生提出的课题范围和难度偏大时,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将学生提出的课题进行筛选归类,把范围广、难度大、不可行的课题分出来,向学生讲清楚哪些课题可行、可研究;哪些课题是不可行的、研究难度大,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选题要“取熟避生,宁小勿大”。

(2)指导学生恰当地表述课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表达不够明确,有的比较烦琐,有的表达不严谨。

这些问题还不等于就是研究的课题。

指导教师要引导学生把这些原始的问题转化为研究的课题,要做到表达简洁、概要,运用科学的术语,还要尽可能把研究的方法表达出来。

例如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好多人看到类似螳螂一样的东西就会害怕?

”这个问题表达不简洁、不准确,也不是科学的概括地表述。

经过教师的指导,这个问题提炼成“人们对某些昆虫惧怕的心理研究”。

这样表达就比较像一个研究课题了。

5.1.2实践体验阶段

(1)指导学生有效地查找

无论学生选择什么样的课题,学会查找、处理信息,都是必须的,而且是重要的。

指导学生掌握查找的渠道:

图书馆、网络、书店、有关部门档案等。

指导学生掌握查找的方法:

图书馆查阅法(中图法、北图法),电脑网络查找方法(【关键词】:

^p),档案查找法(时间、分类)。

一般包括:

哪些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直接相关

哪些与我们研究的问题间接相关

指导学生学会选择分析^p:

这些怎样分类(从哪几个角度分)

前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是怎样发展的?

目前有哪几种代表观点(或流派)

指导学生学会做摘录:

原文、作者、出处(刊物、出版社、页码)、发表时间

指导学生学会整理、综述。

按发展的脉络综述、按观点综述、按类别综述、按国家地区综述

根据调整、修改课题

通过了解研究的背景

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根据确定研究的重点、难点

利用分析^p问题、论证问题

(2)指导学生制定研究计划

指导学生掌握研究计划的基本要素:

课题、课题组成员、指导教师、研究目的、课题背景(研究理由)、研究内容(包括调查计划、实验计划)、活动步骤(时间、阶段、分工等)、结题形式。

(3)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

学生研究课题大致有调查研究、科学实验、项目设计和文献研究这几类。

对这几类课题,指导的重点和具体要求是不同的。

观察法:

细致观察事物,从观察中发现事物的特点和变化规律。

调查法:

现场考察、问卷、调查会、访谈;怎样围绕研究课题,拟定调查提纲;怎样设计问卷调查表;怎样分群分层抽样;怎样统计、分析^p调查得到的数据;怎样选择访谈对象;怎样记录、整理调查结果。

实验法:

怎样提出假设;进行论证;怎样实施实验,观察、收集、记录现象;怎样验证实验结果。

(4)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实施课题

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的研究过程,经常了解他们活动的情况,有哪些进展,有那些收获;遇到什么困难或困惑;下一步准备怎么办等等。

我们认为教师的指导并不是事无巨细的告诉,更不是越俎代庖,而是要善于发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困惑和困难,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包办代替,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实践的空间,充分信任学生的潜能。

教师要把握好指导的“度”,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一方面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兴趣、爱好和需要,另一方面,要加强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个性得到解放,创造性充分发展——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

实际上,由于我们的学生长期被接受性学习所束缚,学生很大程度上已经习惯了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

不少学生的思维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加上应试教育给学生造成了很重的课业负担,他们的时间和精力被大量的作业占据了;他们的思想也被中考和高考竞争完全占据了。

这必然影响到研究性课程的实施。

所以在学生研究课题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如果完全放手,或指导不力,会产生很多问题,如,学生忙于学业,认为研究性学习没有语数外那么重要,不愿意投入精力;学生习惯于听老师安排,缺乏主动性;学生社会活动能力差,对独立深入社会做调查有畏难情绪。

除了这些以外,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足,对研究方法掌握较少,因此,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往往思考问题比较简单,做事也容易从兴趣出发,确实理性的、比较缜密的思考,研究中粗疏和漏洞较多。

这时候,老师要及时发现问题,予以指导,帮助学生学会研究。

5.1.3表达交流阶段

(1)指导学生整理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学生研究课题的成果,形式可以是灵活的:

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实验报告、项目设计及说明、专题论文等。

除了这些,还可以做成网页或者电脑幻灯演示片。

但这些都需要教师指导要求。

一是要有基本的格式;二是要注重写出研究的过程和体验。

写研究报告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研究方法的过程。

所以,研究报告一定要求学生认真写,教师从报告中发现学生研究中的问题,要及时组织学生补充研究。

由于学生的语言文化功底受年龄特征所限,在进行课题成果表述时,口语化倾向是最普遍的特征,即使修改几遍仍不能让人满意,这时学生就会产生畏难情绪。

遇到这种情况,可让学生先将初稿放一放,过一个阶段再组织讨论、修改,这样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时也有必要告知学生,优秀的成果是需要经过反复修改、加工的,期望一两次修改就能大功告成是不现实的。

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书面语言的精练、简洁和流畅方面的训练上下工夫。

(2)指导学生正确地对待汇报和答辩。

学生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并以口头报告的方式向全班发表,并通过指导老师主持的答辩。

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

在交流、研讨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熟悉成果研究过程和结论,深入分析^p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并要做换位思考,使自己的研究成果经得起别人的检验。

还要要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p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

5.2课题研究成果应用

两年来,我校课题组积极参加总课题组组织的各项活动,取得了喜人成果,产生了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

以“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指导能力的研究”作为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方向,力求通过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和指导水平,促进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我校受市教育局委托,制定的《福州市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方案》,受到有关领导专家的好评。

5.2.1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自我诊断和个案分析^p以及相关经验的总结给予了教师有效指导

对于学校管理而言,我校制定了《福州外国语学校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实施方案》、《福州外国语学校研究性学习指南》、《福州外国语学校研究性学习活动记录手册》等,建立了综合实践活动教师指导的基本行为规范。

对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有指导意义。

我们通过教师的自我诊断和个案分析^p以及相关经验的总结,探索出“研究性学习指导策略”,并编印了福州外国语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研究论文专辑》、《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成果案例精选》等,给予了教师们有效的指导。

这些论文以及案例中关于“过程与方法”的指引的论述和案例:

如怎样制定一份简要合理的调查问卷、怎样进行有效访谈,如何对进行分类和整理,怎样撰写活动报告,如何规范地作注释等等,都对教师指导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启发。

5.2.2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教师们的专业成长

(1)教师们在教学设计与教学行为上,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

教学的视角不断扩展,由课内向课外,向社会,向生活延伸,得到社会好评。

近两年有多位老师在省、市级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或说课比赛中获奖。

(2)教师不断提高了自我反思能力,写出了大量有价值的案例与论文。

近两年,有75篇论文在国家或省、市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

5.2.3综合实践活动发展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在科技竞赛中屡屡获奖

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索活动的体验,初步形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了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的良好的个性品质,促进了学生个性健康和谐地发展。

2022年至2022年我们从研究性学习成果中挑选研究成果参加“第22-25届福州市科技创新大赛”,共43个科技创新项目获奖。

5.2.4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有所提高

6讨论与思考

通过三年的课题研究,我们深感科研的艰辛,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

6.1课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6.1.1课程时间保障不充分,很多研究性学习课程都被挪为他用,特别是受到高中会考等各种活动的冲击。

6.1.2课程辅导还不够到位。

针对老师和学生开设的讲座还太少。

以致部分教师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基本理念缺乏了解,对指导方法缺乏钻研,自身不求提高,任由学生自行研究,没有起到必要的指导作用,使学生收获很少,成果也非常粗糙,没有达到开设课程的目标。

6.1.3是课程监督还不够到位,由于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地点不固定,部分指导教师没有及时到位,也无法及时的监控和反馈。

6.1.4部分教师自身缺乏学习观念,对一些开设的讲座和发放的参考没有认真研读,加上认识上的欠缺,有的老师认为研究性学习可有可无,完全是加重教师和学生的负担,不知如何利用这些校内资,有的老师甚至为了完成任务,代学生炮制一篇论文交差。

6.1.5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评价体系有待加强。

6.2课题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在研究过程的各个环节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6.2.1对相关理论的理解不够透彻,课题研究不够全面。

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指定领域的内容是以融合形态呈现的,其中,研究性学习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方式必须贯穿于活动的全部内容之中;社区教育与社会实践必须以融合的方式设计。

而我们在实施过程中,着重对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指导策略进行研究,尚未对教师在其他领域的教学、指导进行有效的整合研究。

6.2.2教学策略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虽然我们经过研究得出了一些课堂教学策略,但我们认识到这些策略仍有待深入,而且这些策略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每种活动、每项研究都有它的独特之处,我们探索出的指导策略希望能给老师们一些启发,更多的是希望教师们联系实际,自己将其创新、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远程网络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