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联合大学继续教育发展策略探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28062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联合大学继续教育发展策略探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京联合大学继续教育发展策略探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京联合大学继续教育发展策略探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京联合大学继续教育发展策略探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京联合大学继续教育发展策略探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联合大学继续教育发展策略探讨.docx

《北京联合大学继续教育发展策略探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联合大学继续教育发展策略探讨.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京联合大学继续教育发展策略探讨.docx

北京联合大学继续教育发展策略探讨

北京联合大学继续教育发展策略探讨

北京联合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李洪飞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行动纲领和指南。

“教育规划纲要”把继续教育单列成独立一章,凸显了继续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重要意义,同时也揭示了继续教育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今后10年我国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目标和主要任务。

教育规划纲要指出:

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

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

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

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北京联合大学(以下简称联大)作为一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办学宗旨的市属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在其办学格局中的地位应比其他市属高校更为重要。

联大继续教育的发展是联大整体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拟通过对联大继续教育的现状分析,就“十二五”期间,如何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加快联大继续教育发展谈些粗浅设想。

一、联大继续教育现状分析

(一)优势

1.社会公信度优势。

联大作为市属普通高校,发展继续教育比社会培训机构、民办学校,具有更强的社会公信度优势。

2.资源优势。

联大较为完备的学科体系和设施条件,独立的继续教育学院的设置,与国内外政府部门、教育系统、多行业的联系与合作关系,为联大继续教育发展提供了师资、设施、管理等众多的资源优势。

3.地缘区位优势。

联大15个学院在市内的多校区分布,散点辐射,覆盖地区广,发展继续教育地缘区位优势明显。

4.办学规模、管理、经验优势。

联大已有25年继续教育办学历史,奠定了很好的继续教育发展基础;截止到2009年底,成人高等教育(夜大学)已有7个学科,共37个专业,学历层次涵盖高中起点本科、高中起点专科、专科起点本科等,并具有学士学位授予资格;本专科在校生人数已达到4100余人;目前,联大还承担着北京市高教自考11个专业的主考工作,连续四年获得由北京市教育考试院颁发的“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目标管理一等奖”,高教自考助学学生数保持在1600人左右;具有50余种职业资格、水平认证和专业职称等多种类型的职业认证与考试资质;已形成每年100余期、5000余人各级各类短期培训规模,“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建设基地”、“中国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中心(北京)服务外包人才培训机构”等行业与部门授权的培训机构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远程网络教育、课程班等合作办学也在不断发展;联大在多年的继续教育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规范的继续教育管理制度体系,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继续教育办学经验。

联大继续教育的办学规模基础、积累的办学管理经验是联大发展继续教育的重要优势。

(二)劣势

1.发展继续教育的思想认识和观念尚需进一步转变。

虽然联大提出了“四教协调、本科为主”的办学思路和“做强本科、优化高职、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大力拓展继续教育、推进教育国际化”的办学定位,但对继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与“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与要求还有差距,重视程度还不够到位。

把发展继续教育作为学校或学院经济创收来源、弥补经费不足、解决教职工一些福利的思想认识和观念还大有人在;发展继续教育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发展继续教育(特别是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意识不强;对继续教育的发展却乏超前意识,发展规划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有力的措施,这些思想认识观念层面的问题制约着联大继续教育的发展。

2.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式和办学模式尚需进一步转变。

目前,联大继续教育主体是学历继续教育,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较为缓慢,这一点是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的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

继续教育的办学模式相对还较为传统和封闭,虽然近几年在努力探索转变,也有一定的成效,但与联大建设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应该说还有不小的差距。

3.继续教育办学资源尚需进一步统筹规划、优化配置。

目前,联大继续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一些继续教育资源利用率低,办学的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缺乏统筹规划,结构耗散较大、整体效用不高。

如:

学历继续教育一个专业几个学院、部门都在办,本来近年来学历继续教育就供大于求,外部招生竞争非常激烈,联大各学院、部门内部也有相互争生源,致使招生班额过小,办学效益低下。

非学历继续教育项目也是那个学院、部门找到什么做什么,没有一个统筹规划。

各学院和部门的继续教育办学资源封闭运行、没有实现共享;本专科日校生的办学资源与继续教育办学的融通共享程度也不高。

4.继续教育的内部管理体制和工作关系尚需进一步理顺。

目前,联大继续教育的管理体制和工作关系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继续教育的发展需要,校本部管办一体(而且是办大于管)、各学院自由发展的管理格局难以使联大的继续教育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5.继续教育的办学质量尚需进一步提高。

目前,联大继续教育无论是学历继续教育,还是非学历继续教育,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和公认度的品牌产品还不多,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还较弱。

6.继续教育的经费投入体制尚需进一步改变。

普通高校事业经费按日校生生均标准核拨,继续教育发展所需的经费投入没有体制上的保障,这种政府财政经费的核拨体制,同样也制约着联大继续教育的发展。

目前,继续教育的办学硬件设施条件不能很好地适应加快发展的需要,尚需进一步改善。

(三)机遇

1.国家和北京市“教育规划纲要”和“人才规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北京市和学校“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是联大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机遇。

2.北京市国际城市的发展定位,“人文北京行动计划”的实施,北京市对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重视程度的提升和出台的一系列支持保障政策,为联大继续教育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3.北京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对继续教育多元化、多层次的需求增长,为联大继续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4.近几年高中毕业生的低谷期,高考人数减少带来的招生规模的相对稳定、甚至减少,也是联大继续教育发展的一个机遇期。

(四)挑战

1.来自学校内部的挑战。

一是对发展继续教育决心的挑战,学校是否有决心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去解决上面分析的联大继续教育发展的诸条劣势(问题),真正做到“四教”统筹协调发展,而不是等其他“三教”都发展起来了,才去发展继续教育。

二是对学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式和办学模式的转变、管理运作能力(特别是非学历继续教育的职业化和市场化的管理运作能力)、办学的设施条件等方面的挑战。

2.来自学校外部的挑战。

一是北京地区重点高校发展继续教育带来的的挑战。

这些名校的品牌号召力强,学科专业覆盖面广、继续教育项目多、区域内影响力大,师资团队力量雄厚,校园基础设施完备,加之有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它们在发展继续教育、开拓继续教育市场时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联大发展继续教育与这些名校抢市场、争生源、拼服务很难与其竞争。

二是市属高校之间发展继续教育带来的的挑战。

事实上,发展继续教育市属高校之间竞争最激烈,对联大的挑战压力也最大。

三是行业与社会培训机构发展继续教育带来的挑战。

目前,一些非学历继续教育的长线产品已形成行业培训机构垄断局面;社会上各类教育培训机构也形成了一批影响力的很强的品牌,如一批以自考助学为主要业务的民办学校、一批以专业培训为核心业务的培训机构,有的已发展成为上市公司。

它们凭借其成本优势、灵活的机制、市场化的运作方式,在继续教育领域其办学实力、规模、影响力都超过了普通高校,对联大乃至整个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发展形成了强大的挑战。

二、联大继续教育发展策略

1.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国家和北京市“教育规划纲要”,认真做好“十二五”期间联大继续教育发展规划。

按照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更新继续教育观念,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

”的任务目标要求,认真做好“十二五”期间联大继续教育发展规划。

首先是提高对继续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地位作用的认识,更新继续教育观念,摒弃把发展继续教育单纯作为学校或学院经济创收来源、弥补经费不足、解决教职工一些福利的思想认识,树立“继续教育是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办学重要任务”的观念。

其次,在制定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时,要认真制定好继续教育发展的子规划,明确其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并提出保障实现发展目标的具体政策措施。

2.今后一个时期,联大继续教育发展的整体思路应确定为:

以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为重点,积极推进继续教育的结构调整;以政府、行业、企业需求为纽带,合作共赢发展继续教育;以联大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为依托,重点培育发展品牌项目产品;以提高继续教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统筹规划、合理整合、优化配置学校办学资源;以提升继续教育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原则,进一步理顺学校继续教育内部管理体制和工作关系。

3.以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为重点,积极推进继续教育的结构调整;努力实现联大继续教育发展方式和办学模式的转变。

着力推进由以学历继续教育为主体向以非学历继续教育为主体的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由较为传统封闭的办学模式向多方位开放的办学模式的转变。

回顾联大继续教育25年的办学历史,和其他高校继续教育一样,主要是以学历继续教育为主体,近几年非学历继续教育虽然有所发展,但整体格局变化不大。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的连续多年扩招和学历补偿教育基本完成,学历继续教育的社会需求逐年递减,联大近几年学历继续教育规模不断下降,校外招生竞争愈来愈激烈,再加上联大校本部和各学院学历继续教育整体规划、统筹协调不够,造成校内各学院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重复、招生相互争生源,致使办学效益低下。

因此,联大继续教育应从学校建设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出发,进一步调整办学结构,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在稳定学历继续教育的基础上,确立以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为重点的发展思路,努力实现联大继续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型。

4.以政府、行业、企业需求为纽带,合作共赢发展继续教育。

联大继续教育发展必须以以政府、行业、企业需求为纽带,走合作共赢发展继续教育道路。

无论是从高校的品牌和社会影响力方面,还是从高校占有的办学资源合综合实力方面,联大发展继续教育都无法与清华、北大等名校相比;但北京政府、行业、企业对继续教育的多规格、多层次的旺盛需求,也为联大继续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北京高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众多的高科技园区、中央商务区、金融街、总部基地、高端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房地产和轨道交通产业、庞大的社会服务业等,给联大继续教育发展带来的重要机遇期,这是其他城市和地区不可比的。

以共建项目为纽带,把学校职前职后教育相衔接、把大学生创业就业相结合、学校教育培养人与企业发展人才需求紧密结合发展继续教育的办学模式,各省市普通高校都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仅以南京工程学院为例,近几年学院与西门子、施耐德、三棱、通用等国际、国内知名企业的校企共建合作项目70余个,引进资金几个亿,学校一个康尼公司年产值做到了7个亿。

这些经验值得联大发展继续教育学习与借鉴。

联大应建立专门的机构,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与谋划。

5.以联大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为依托,重点培育发展品牌项目产品。

目前,联大继续教育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和公认度的品牌项目产品不多,整体竞争力和综合实力还较弱。

品牌项目产品的打造不是一朝一夕的容易事,需要一个培育发展的过程,需要有长线项目产品发展的基础,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品牌项目产品的培育与发展策略,要从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规模、结构需求出发,要坚持差异化发展策略,避开其他高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强势项目产品,以联大优势学科和特色专业为依托(如旅游、电子商务、会展、物流、特教等),在认真调研、筛选的基础上,集中力量,重点培育打造几个品牌项目产品。

6.以提高继续教育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统筹规划、合理整合、优化配置学校办学资源。

联大继续教育发展要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的原则,要把为北京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放在首位,又要重视继续教育的经济效益,形成继续教育发展的良性循环。

要在专业设置、师资设备、本专科日校生的办学资源与继续教育办学的融通共享等方面,统筹规划、合理整合、优化配置学校办学资源,提高学校办学资源的利用率和办学效益。

7.以提升继续教育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原则,进一步理顺学校继续教育内部管理体制和工作关系。

要有计划地逐步解决目前联大继续教育内部管理体制和工作关系存在的问题(存在问题前面有过分析),使学校继续教育管理形成整体规划、统一领导、分散办学、协调发展的管理格局。

上海市教委去年5月制定并实施了《关于上海市普通高校进一步完善学校继续教育归口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关于上海市普通高校加强“校外教学场所”管理的指导意见》、《关于上海市普通高校加强与校外机构开展合作办学管理的指导意见》等规范继续教育管理的文件,在北京市教委相关文件没有出台前,联大可以参照其精神进行相应的调整,使联大继续教育的内部管理体制和工作关系更好地适应学校继续教育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2010年12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