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9 那个星期天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12537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9 那个星期天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9 那个星期天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9 那个星期天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9 那个星期天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9 那个星期天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9 那个星期天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9 那个星期天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9 那个星期天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9 那个星期天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docx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9那个星期天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

9那个星期天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含答案)

一、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

1.阅读《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片段,回答问题。

   ①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子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

   ②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③当然,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的能力,不是凭空产生的。

正像数学家________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来的。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1)“锲”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_。

(2)按照课文,把短文中的第①段的横线填完整。

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有所________。

(3)文段中“追根求源”的意思相近的俗语是________。

(4)文段中见微知著的意思是________。

(5)文中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例子,在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试举一例:

________。

(6)第③段中“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来的”这句话是________说的。

A. 陈景润                                

B. 郭沫若                                

C. 钱学森                                

D. 华罗庚

(7)“打破砂锅问到底”表达了________的科学精神。

【答案】

(1)钅;Q

(2)发现;发明;创造;成就

(3)打破砂锅问到底

(4)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5)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子的转动;鲁班上山,手被植物叶划伤,后来发明了锯

(6)D

(7)锲而不舍

【解析】【分析】

(1)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

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2)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3)考查对俗语背诵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信息筛选符合要求的俗语即可。

(4)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5)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6)考查文学常识,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识记。

(7)体会语句,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故答案为:

(1)钅、Q

(2)发现、发明、创造、成就(3)打破砂锅问到底(4)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5)洗澡水的漩涡;;紫罗兰的变色;睡觉时眼珠子的转动;鲁班上山,手被植物叶划伤,后来发明了锯。

(6)D(7)锲而不舍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

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

(2)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3)要求学生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俗语的含义。

(4)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课后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6)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要求学生平时多记多积累。

(7)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藏在心中的鲜荔枝

   小时候,我很不懂事,爷爷一生病,家里人都急得团团转,只有我最开心。

因为来看望爷爷的叔叔、阿姨时常会留下一些奶粉、罐头之类的“好东西”,爷爷又总是说:

“我不爱吃。

”于是这些好吃的便成为我的“囊”中物。

可是,八岁时由吃引起的一件事却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使我思想感情也发生了变化。

   这一天,爷爷又病了,咳得很厉害。

姑姑拎着一大袋东西来看他。

“准是又有好吃的啦!

”我想是,便偷偷地藏在卧室门外看。

果然姑姑从袋子里拿出来蜂王浆等补品,还有一大串鲜荔枝!

“爸,这是你最爱吃的鲜荔枝!

”姑姑边说边剥给爷爷吃。

那晶莹的荔枝肉馋得我直流口水,可惜就在这时我被妈妈叫走了。

   回来时,姑姑已经走了。

爷爷知道我最爱吃鲜荔枝,就招呼我说“小王琴,来,来,这个爷爷不爱吃,你拿去吃吧。

”我感到奇怪,便问道_____爷爷_____刚才姑姑不是说您最爱吃吗_____噢_____爷爷以前爱吃_____现在不_____不爱吃啦了_____“太棒了!

”不管三七二十一。

我狼吞虎咽地大吃起来,爷爷在一旁默默地笑着看着我吃。

   当荔枝所剩无几时,妈妈给爷爷端饭来了。

见此情景,她怒不可遏地呵斥道:

“小琴,你怎么把爷爷最爱吃的鲜荔枝给吃了!

”说着就将剩下的几个荔枝夺了过去,放在了爷爷的床边。

听了妈妈的话,我委屈地哭了。

爷爷赶紧地说:

“没关系,我……我不爱吃……”

   我低着头走出了爷爷的房间,这时我才明白,关非爷爷不爱吃,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时起我心中便藏下子这串鲜荔枝。

   以后,我发现身边有许多像爷爷那样的人,他们以种种“不爱,不喜欢”为借口,把好处让给了我。

而我不再不像小时候那样不懂事了。

我也学会了“撒谎”,告诉他们:

我也不喜欢,给您吧!

(1)给短文第③自然段缺标点的地方补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我感到奇怪,便问道________爷爷________刚才姑姑不是说您最爱吃吗________噢________爷爷以前爱吃________现在不________不爱吃啦了________

(2)写反义词。

怒不可遏——________    呵斥——________    委屈——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给第⑤自然段的横线处填上合适的文字。

(4)读了短文,请谈谈你对“从这时起我心中便藏下了这串鲜荔枝”的理解。

(5)第一自然段中,用波浪线画出体现“我很不懂事”的句子。

(6)你听过像文中爷爷类似的谎言吗?

请用几句话说一说你的经历?

【答案】

(1):

“;,;?

”“;……;,;……;!

(2)喜出望外;安慰;舒坦

(3)他爱我远胜于爱那串鲜荔枝。

(4)爷爷爱“我”胜于爱荔枝,“我”从这串荔枝中体会到了爷爷的爱。

(5)爷爷一生病,家里人都急得团团转,只有我最开心。

(6)略

【解析】【分析】

(1)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3)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一般要注意补写的内容与所给出的内容一致,要联系上下文,注意语句通顺。

(4)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5)考查对课文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6)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实际。

故答案为:

(1):

“,?

”“……,……!

(2)喜出望外、安慰、舒坦(3)他爱我远胜于爱那串鲜荔枝。

(4)爷爷爱“我”胜于爱荔枝,“我”从这串荔枝中体会到了爷爷的爱。

(5)爷爷一生病,家里人都急得团团转,只有我最开心。

(6)略

【点评】

(1)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2)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此题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的能力。

(4)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6)言之有理即可。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奇妙的白银仙境

   一位叫罗宾逊的生意人,听说大山深处有一个叫白银仙境的地方,觉得这个名字很奇妙,便来到山中。

   在镇长陪伴下,罗宾逊观赏了古老的森林。

树木和花草随风摇________,散发出浓________的芳香。

罗宾逊情不自________地说:

“这里太美了,有令人神往的自然环境和吸不尽的新鲜空气。

   望着透明的河水,吸着清新的空气,罗宾逊突发奇想:

把这里的空气用罐子装起来拿到城里去卖,让那些深受大气污染之害的人们也能吸到来自原始森林的新鲜空气。

于是,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镇长,并和镇长签了一个买下白银仙境空气的合同。

镇上的人听说自己天天呼吸的空气能卖钱,喜不自胜。

   罗宾逊回到城里,找专家对白银仙境的空气样品进行了分析。

白银仙境的空气中含有丰富的负氧离子。

负氧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它可以有效地抵________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对小孩的智力发育有很大帮助。

(1)根据上下文,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字。

①在镇长陪伴下,罗宾逊观赏了古老的森林。

树木和花草随风摇________,散发出浓________的芳香。

罗宾逊情不自________地说:

“这里太美了,有令人神往的自然环境和吸不尽的新鲜空气。

②负氧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它可以有效地抵________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对小孩的智力发育有很大帮助。

(2)请你用简洁的话写一写罗宾逊的突发奇想。

(3)罗宾逊为什么要买白银仙境的空气?

(4)现在人们用什么方法来清洁空气?

请你举几个例子。

【答案】

(1)曳;郁;禁;御

(2)把白银仙境的空气用罐子装起来拿到城里去卖。

(3)白银仙境的空气新鲜,含有丰富的负氧离子。

他想让那些深受大气污染之害的人们也能吸到白银仙境的新鲜空气。

(4)略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

(1)曳、郁、禁、御

(2)把白银仙境的空气用罐子装起来拿到城里去卖。

(3)白银仙境的空气新鲜,含有丰富的负氧离子。

他想让那些深受大气污染之害的人们也能吸到白银仙境的新鲜空气。

(4)略      

【点评】

(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4.阅读短文,开心做练习。

生命的最后时刻

   1975年年初的一天。

   在肃静的手术室里,医务人员心情沉重地在给周恩来总理做癌症手术。

手术已完,正忙着包扎伤口。

   身体虚弱的总理,在手术床上睁开眼睛,微微翕动着嘴唇,对身边的同志说:

“把李冰同志请来。

   长期从事肺癌防治事业的李冰同志,刚出手术室,听说总理叫他,又急忙转身返回。

总理见他来到身边,叫道:

“李冰。

”李冰难过地应了一声,低下头去侧耳倾听。

“云南锡矿工人肺癌发病情况,你知道不知道?

   “知道。

”李冰的声音有些哽咽。

   “你们要去解决这个问题!

马上就去。

”总理的话音断断续续,十分吃力。

   “我就去,请总理别说话了,千万要好好休息。

”李冰强忍着抽泣,低着头,退出手术室。

   在走廊上,李冰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热泪夺眶而出。

耳边再次响起总理的指示:

癌症不是不治之症,我国医学一定要战胜它!

   这也是亿万人民的心声啊!

   当医务人员带着总理的心意,奔赴云南锡矿的时刻,我们的周总理正在受着癌症的折磨。

他那慈祥的面庞,已是异常消瘦,炯炯有神的双眼已深深凹陷下去。

然而,那目光却仿佛在重复地说:

我还有许多工作,我还有许多工作……

   为了和病魔作斗争,周总理要求医护人员给他喂饭。

癌症的疼痛是难以忍受的。

他紧紧捏住医护人员的手,忍着剧痛吞咽着,每咽下一口饭,都要作出极大的努力。

总理对身边的同志说:

“我要多吃几口。

来,给我数数。

”“一!

”总理费力地咽下一口,“二!

”“三!

”……

   豆大的汗珠从总理的额上滚落下来!

   晶莹的泪水从人们的腮边滴落下来!

   呵!

总理那广阔的胸怀装着亿万人民,唯独没有自己。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为了人民,他就是这样在一分一秒地向生命索取……

(1)联系上下文内容,写出下列语句的含义。

①“豆大的汗珠从总理的额上滚落下来!

②“晶莹的泪水从人们的腮边滴落下来!

(2)用“________”画出短文的中心句。

(3)短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①说明总理忍着剧痛,艰难地与疾病作斗争。

②说明医务人员心里难过。

对总理无限热爱与崇敬。

(2)总理那广阔的胸怀装着亿万人民,唯独没有自己。

(3)歌颂了周总理的伟大人格,抒发了崇敬爱戴总理的思想感情。

【解析】【分析】

(1)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2)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最后一段。

(3)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

(1)①说明总理忍着剧痛,艰难地与疾病作斗争。

②说明医务人员心里难过。

对总理无限热爱与崇敬。

(2)总理那广阔的胸怀装着亿万人民,唯独没有自己。

(3)歌颂了周总理的伟大人格,抒发了崇敬爱戴总理的思想感情。

【点评】

(1)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3)本题考查鉴赏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追赶风筝的孩子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两个孩子猛追着在晴空中越飞越远的一只断线风筝……

   “你俩要是带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

   “快变成一只能远走高飞的老鹰吧!

你们就准能把风筝逮住!

”……

   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竟哈哈大笑地挖苦这两个气喘吁吁的孩子。

   “对,人们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似的长出一双翅膀在空中飞翔呢?

”一个“飞”向天空的幻想在这两个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

从此,他们开始留心观察鸟类高飞和滑翔时双翅的变化,并精心制作各种会“飞”的玩具。

他俩长大后,仍然继续研究飞翔的原理。

   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

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飞机诞生了。

这架螺旋桨飞机的发明家,正是二十年前,奋力追逐飘荡在空中断线风筝的两个美国孩子——莱特兄弟。

(1)填空。

①“追赶风筝的孩子”是指________。

②“几个过路人,见到这番情景”这句话中“这番情景”是指________。

(2)短文说“科学的幻想经过人们的勤奋努力,终于变成了现实。

”莱特兄弟的科学幻想是________。

(3)莱特兄弟的幻想变成了怎样的现实?

【答案】

(1)莱特兄弟;两个孩子猛追着一只断线风筝

(2)飞向天空

(3)发明了螺旋桨飞机。

【解析】【分析】

(1)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案为:

(1)①莱特兄弟;②两个孩子猛追着一只断线风筝。

(2)飞向天空。

(3)发明了螺旋桨飞机。

【点评】

(1)飞向天空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6.阅读短文,按要求做。

生活中的小镜头

   生活,宛如一部情节曲折的电影,一个个精彩的镜头,便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活。

我热爱生活,也热爱那一个个小镜头,她们使我受到教育,得到启迪。

然而,我更偏爱图书馆里那一个个小镜头。

   清晨,图书馆的大门敞开了,各种各样的人便争先恐后地涌进图书馆。

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黑发的,白发的……宽敞的图书馆似乎显得拥挤了些。

   人们进了图书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欣慰地笑了笑,似乎这封闭了一夜的图书馆空气很清新似的。

紧接着,那双眼皮,那丹凤眼,那眯眯的笑眼,那有神的大眼睛……都各自盯上了自己的目标;那粗糙的手、细腻的手、宽大的手、纤细的手,都小心翼翼地拿下书,极温柔地抚摸着,就像抚摸着孩子光滑的脸蛋儿……

   图书馆里骚动了一阵之后,又恢复了平静,只能偶尔听到翻书的声音,也显得极少,极短。

人们完全沉醉在书的海洋里了。

   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一边看着,一边伏案疾书,有时,还停下来皱紧眉头想想什么,时不时地扶扶那已滑落到鼻梁上的眼镜;一位梳披肩发的姑娘,此时已顾不及去整理那些散乱的头发,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不时地甩一下那束垂到额前的刘海儿,看那神情,要是有把剪刀的话,她一定把那束刘海儿铰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鼻梁上架着老花镜,眯着眼睛,把书拿得远远的,显得很费力,但仍旧舍不得把书放下;几个孩子趴在桌子上,用手指着字,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很吃力,却很专注……

   我,没有打扰任何人,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图书馆。

但这生活中的小镜头,

   我却怎么也忘怀不了,它似乎告诉了我什么,到底是什么呢……

(1)本文表示“人多”的写法,很有特色。

如抓住人们的“头发”描写:

“留披肩发的,梳辫子的,剃平头的,梳分头的……”请你仔细阅读文章,再举一个例子。

(2)概括地写出文中第5自然段描写了人们读书的四个镜头,它们分别是:

(3)读读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请把你的想法写出来。

【答案】

(1)那粗糙的手、细腻的手、宽大的手……

(2)①戴眼镜的小伙子伏案疾书或边看边想;②梳披肩发的姑娘贪婪地看书;③老人费力地读书;④孩子们专注地看书。

(3)可以从自己受到的考试的角度;从人们爱读书的角度;从人们爱护书的角度;从人们喜爱书的角度;从人们渴求知识的角度来谈。

【解析】【分析】

(1)考查表示“人多”的写法。

带着问题细读课文就能从从课文中找出,如:

那粗糙的手、细腻的手、宽大的手、纤细的手等,再如:

那双眼皮,那丹凤眼,那眯眯的笑眼,那有神的大眼睛……

(2)考查概括第5自然段描写了人们读书的四个镜头,解答时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筛选相关信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①戴眼镜的小伙子伏案疾书或边看边想;②梳披肩发的姑娘贪婪地看书;③老人费力地读书;④孩子们专注地看书。

(3)谈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根据文章的主旨,合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可以从自己受到的考试的角度;从人们爱读书的角度;从人们爱护书的角度;从人们喜爱书的角度;从人们渴求知识的角度来谈。

【点评】

(1)此题考查对表示“人多”的写法的把握。

(2)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正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二、习作作文

7.新的一年又到了,我们又长大了,在新的一年里,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呢?

请你以“心愿”为话题写一篇习作,题目自定。

【答案】略

8.时光飞逝,已经临近小学毕业;蓦然回首,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回忆和不舍。

请你选择最依恋的人、事、景、物,把《再见了,……》这个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

要求:

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答案】【参考例文】

再见了,母校

   六年前,拽着爸爸衣角的我,满怀憧憬,第一次踏进了校门;六年前,背着书包的我,走进教室,睁大渴望知识的双眸;六年前,端坐于座位上的我,正式开启了我今生的学习之路……光阴似箭,转眼间六年已过。

回头望着美丽的校园,心头不禁涌上阵阵眷恋之情。

   六年里,我的眼前总会蹦出快乐的身影,都是你——亲爱的同学,无时无刻不在陪伴我的生活。

是你,让我在快乐时,学会与他人分享;是你,让我在悲伤时,得到友情的抚慰。

六年的时光,我们在共同进步,共同长大。

有人说,友情就像玩具,拥有时,不知珍惜;离别时,才知宝贵。

我却要说,友情就像一杯水,拥有时,平淡无奇;离别时,滋味甘醇。

即将分别了,朋友,请让我对你说一句:

“请珍重!

   六年中,我的耳畔总会响起熟悉的教诲,都是您——亲爱的老师,无时无刻不在哺育我的成长。

是您,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着祖国的花朵;是您,用岁月和青春点燃了祖国的希望!

六年的时光,换来了我们健康茁壮地成长,而您的额头却增添了多少道皱纹,鬓角多出了多少根银丝。

即将分别了,老师,请让我对您说一句:

“谢谢您!

   六年来,我的梦里总会浮现美丽的背影,都是你——亲爱的母校,无时无刻不在关注我的心灵。

是您,用整洁的环境告诉我环保的意义;是您,用动听的铃声告诉我纪律的重要。

这里的花,这里的草,这里的书香,这里的阳光,让我已然觉得,校就是家,家就是校。

即将分别了,母校,请让我对您说一句:

“我爱您!

   六年小学生涯,六年酸甜苦辣,六年欢喜冤家,六年难忘年华。

在这最后时光中,请让我再回头望望,等我学业归来,定会约定当年的好友,回到难忘的母校,再来看望我们可亲可敬的老师!

9.任选一题作文。

(一)爱是人间最美好的情感,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爱。

父母的疼爱,老师的关爱,同学的友爱……这一切都如丝丝细雨,滋润我们的心灵,伴随着我们成长。

请以“爱”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语言生动,有真情实感,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二)六年的小学生活中,写作业几乎是同学们天天必做的事。

请你以“写作业的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记叙自己在写作业过程中的欢乐和苦恼。

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要写出具体的事,注意详写和略写。

③不少于500字。

(三)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由于不同的经历和感受,往往都有许多奇思妙想、美好愿望或远大理想,请你以“我好想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把题目补充完整。

如“我好想遨游太空”“我好想有个知心朋友”“我好想有个自己的小天地”……②展开丰富的想象,做到语句通顺,能表达出真情实感。

③500字左右。

(四)六年的小学生活多么令人难忘,许多人和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请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个人、一件事或一堂课,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写完认真修改,使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叙述有一定的条理,500字以上。

【答案】【参考例文】

充满爱的世界

   爱,能使绝望中的人有新的希望;爱,能使失败的人恢复自信;爱,能使快要放弃的人恢复勇气,重新振作;爱,能使生活发生奇迹;爱,能让我感到了温暖。

   记得那时,我还在上幼儿园。

一天傍晚,妈妈送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