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标准.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1250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6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标准.docx

《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标准.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标准.docx

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标准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G/TF50-2011

学习纲要

 

柳武高速公路No.1标项目部

2012.5.26

一、总则

1、公路桥涵工程施工应积极推广使用可靠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二、术语

1、大直径桩——直径D≥2.5m的钻孔灌注桩。

2、超长桩——桩长L≥90m的钻孔灌注桩。

3、高强度砼——强度等级≥C60的砼。

4、高性能砼——采用砼的常规材料、常规工艺,在常温下,以低水胶比、大掺量优质掺合料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制作的,具有良好的施工工作性能且硬化后具有高耐久性、高尺寸稳定性及较高强度的砼。

5、大体积砼——现场浇筑的最小边尺寸≥1m,且必须采取措施以避免因水化热引起的内表温差过大而导致裂缝的砼。

6、结构物的表面系数——(结构物冷却面积m2)/(结构体积m3)。

7、悬臂浇筑法——在以桥墩为中心的顺桥向两侧,采用专用设备对称平衡地逐段向跨中浇筑砼梁体,并逐段施加预应力的施工方法,常采用挂篮等特殊工艺设备。

8、预拱度——为抵消梁、拱、桁架等结构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位移(挠度),在施工或制造时所预留的与位移方向相反的校正量。

三、施工准备和施工测量

3.1施工准备

1、对技术条件复杂的工程,应进行多方案比选,编制安全可靠、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和专项安全技术方案。

2、水泥、砂、石、外加剂等施工原材料的选择应在工程开工前通过试验确定,各种原材料进场时,应按本规范的有关规定进行相应的质量检测和试验工作。

3、开工前应完成现场的“四通一平”工作,即通路、通电、通水、通讯及平整场地。

3.2施工测量

1、施工过程中,应对桥梁工程控制网进行不定期的检测和定期复测,定期复测周期不应超过6个月。

2、平面控制测量等级:

a.多跨桥梁总长1000m≤L<2000m,或单跨跨径150m≤Lk<300m,或高架桥;测量等级属四等。

b.多跨桥梁总长L<1000m,或单跨跨径Lk<150m;测量等级属一级。

3、各等级平面控制测量,其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为<±50mm,四等控制网最弱相邻点边长相对中误差≤1/35000(一级控制网相对中误差≤1/20000)。

4、布设平面控制网时,四等及以上平面控制网中相邻点距离≥500m,一级控制网在平原、微丘区相邻点距离≥200m(重丘、山岭区≥100m)。

控制网中最大距离≤平均边长的2倍。

5、高程控制测量等级:

a.多跨桥梁总长1000m≤L<3000m,或单跨跨径150m≤Lk<500m;测量等级属三等。

b.多跨桥梁总长L<1000m,或单跨跨径Lk<150m,或高架桥;测量等级属四等。

6、四等高程控制测量技术要求:

偶然中误差<±5mm,全中误差<±10mm,附合或环线水准路线长度<4km。

7、大桥和特大桥的每端应至少设置2个水准点,作为水准网的控制点。

8、桥涵工程施工放样测量时,应对桥涵各墩台的控制性里程桩号、基础坐标、设计高程等数据进行复核计算,确认无误后再施测。

四、钢筋

4.1一般规定

1、钢筋应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单,进场时除应检查外观和标志外,尚应按批号、规格等分批抽样进行力学性能检验,钢筋每批质量不宜大于60吨。

2、钢筋在工地存放时,按规格分批堆放,并设立标志,存放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

存放地应有防、排水措施,且钢筋不得直接置于地面,顶部应采用合适的材料予以覆盖,防止水浸和雨淋。

3、钢筋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钢筋产生锈蚀。

对预留钢筋外露部分,当外露时间较长时,宜采取包裹、涂刷防锈材料或其他有效方式,进行临时性防护。

4、钢筋级别、种类、直径应按设计规定采用,当需要代换时,应得到设计人员的书面认可。

5、预制构件的吊环,须采用未经冷拉的热轧光圆钢筋制作,且其使用时计算拉应力不大于50Mpa。

4.2钢筋的加工

1、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损伤,有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当除锈后钢筋表面有严重麻坑斑点,应降级使用或禁用。

2、采用冷拉方法调直钢筋时,HPB235级钢筋冷拉率≤2%,HRB335、HRB400级钢筋冷拉率≤1%。

3、钢筋弯制末端弯钩时:

a.当弯曲角度180度时,其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3d。

b.当弯曲角度135度时,其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5d。

c当弯曲角度90度时,其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10d。

4、箍筋的末端应做弯钩,一般结构弯钩平直部分的长度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应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且弯钩弯曲角度宜为135度。

4.3钢筋的连接

1、钢筋的连接宜采用焊接接头、机械连接接头。

2、仅当钢筋构造复杂施工困难,且钢筋直径≤28mm时方可采用绑扎接头。

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不应采用绑扎接头。

3、受力钢筋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应错开布置。

对焊接接头和机械连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35d且不小于500mm)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对绑扎接头,两接头间的距离应不小于1.3倍搭接长度。

4、焊接时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受拉区受力钢筋接头面积的最大百分率为50%,受压区钢筋接头面积无限制;

5、钢筋焊接宜采用闪光对焊,或采用电弧焊、电渣压力焊(仅适用竖向钢筋连接)、气压焊。

6、每批钢筋焊接前,应先选定焊接工艺、焊接参数,按实际条件进行试焊,对外观及力学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7、电弧焊宜采用双面焊缝,除非双面焊无法施焊时,方可采用单面焊缝。

a.双面焊缝长度≥5d,单面焊缝长度≥10d。

b.焊接接头不宜位于最大弯矩处,且距钢筋弯曲处距离≥10d。

c.搭接电弧焊,两钢筋搭接端部宜预先折向一侧,两接合钢筋的轴线应保持一致。

c.帮条电弧焊,应采用与主筋相同的钢筋。

8、钢筋机械连接宜采用镦粗直螺纹、滚轧直螺纹、套筒挤压连接接头。

a.镦粗直螺纹、滚轧直螺纹适用d≥25mm的热轧带肋钢筋。

b.套筒挤压连接适用d=16~40mm的热轧带肋钢筋。

c.机械连接件的最小砼保护层厚度,应符合设计受力主筋保护层厚度规定,且不得小于20mm,连接件与钢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

9、钢筋机械连接检验验收:

a.技术单位应向使用单位提供有效的型式检验报告。

b.接头工艺试验,每种钢筋接头试件不应小于3个。

c.现场检验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现场随机截取3个试件进行外观质量、单向抗拉强度试验。

10、机械接头连接组装完成后:

a.镦粗直螺纹接头,套筒每端不宜有一扣以上的完整螺纹外露。

b.套筒挤压接头,挤压后套筒长度应为原套筒长度的1.1~1.15倍。

11、砼强度>C25的构件,钢筋绑扎接头的搭接长度:

a.HPB235钢筋,受拉区接头长≥25d且末端应做弯钩,受压区接头长≥0.7*25d。

b.HRB335钢筋,受拉区接头长≥35d且末端可不做弯钩,受压区接头长≥0.7*35d。

c.HRB400钢筋,受拉区接头长≥45d且末端可不做弯钩,受压区接头长≥0.7*45d。

4.4钢筋的绑扎与安装

1、当钢筋过密影响到砼浇筑质量时,应及时与设计人员协商解决。

2、钢筋绑扎:

a.钢筋交叉点宜采用直径0.7~2.0mm的铁丝绑牢,必要时可点焊。

b.绑扎宜采取逐点心改变绕丝方向的8字形方式交错扎结,对直径25mm及以上的钢筋宜采取双对角线的的十字形方式扎结。

c.结构拐角处的钢筋交叉点应全部绑扎,中间平直部分的交叉点可交错绑扎,但绑扎的交叉点宜占全部交叉点的40%以上。

d.钢筋绑扎时,箍筋一般应与主筋垂直。

e.绑扎钢筋的铁丝丝头,不应进入砼保护层内。

3、钢筋与模板之间应设置垫块:

a.砼垫块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密实性,采用其他材料制作垫块时还不得含有对砼产生不利影响的成分。

b.垫块应相互错开、分散设置在钢筋与模板之间,在结构侧面或底面布设数量不少于3个/m2,重要部位应适当加密。

c.垫块应与钢筋绑扎牢固,绑丝丝头不应进入砼保护层内。

d.砼浇筑前,应对垫块的位置、数量、坚固程度进行检查。

4、钢筋骨架的焊接,应在坚固的工作台上进行:

a.拼装前,应按设计图纸放大样,放样时考虑焊接变形的预留拱度。

b.拼装时,在需要焊接的位置宜采用楔形卡卡紧,防止焊接时局部变形。

c.骨架焊接时,不同直径钢筋中心线应在同一平面上,较小直径的钢筋在焊接时,下面宜垫以适当厚度的钢板,相邻的焊缝应采用分区对称跳焊,不得顺方向一次焊成。

d.施工顺序宜由中到边对称向两端进行,先焊骨架下部,后焊骨架上部。

相邻焊缝应采用分区对称跳焊,不得顺方向一次焊成。

5、焊接钢筋网的受力钢筋为HPB235时,钢筋网焊接:

a.当焊接钢筋网只有一个方向为受力钢筋时,网两端边缘的两根锚固横向钢筋与受力钢筋的全部交叉点必须焊接,其余交叉点可焊接或绑扎一半。

b.当焊接钢筋网的两个方向均为受力钢筋时,则沿网四周边缘的两根钢筋的全部交叉点均应焊接,其余交叉点可焊接或绑扎一半。

6、灌注桩钢筋骨架制作:

a.制作时应采取必要措施,保证骨架刚度,主筋接头应错开布置。

b.应在骨架外侧设置垫块,垫块间距在竖向不应大于2m,在横向圆周不应少于4处。

c.运输过程中,应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变形,骨架顶端应设置吊环。

五、模板、支架

5.1一般规定

1、模板宜采用钢材、胶合板或其他适宜材料制作。

2、模板和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3、模板的表面应平整,接缝处应严密且不漏浆;模板与砼的接触面应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废机油等油料,且不得污染钢筋及砼的施工缝。

4、模板和支架均应进行施工图设计,经批准后方可用于施工。

5、在模板上设置的吊环,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制作,且吊环的计算拉应力应≤50Mpa。

5.2模板、支架设计

1、钢模板和钢支架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规范》,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

2、模板背面应设置主肋和次肋作为其支承系统,次肋应与模板长度方向垂直。

3、支架的总体构造和细部构造均应设置成几何不变体系,支架立杆间应设置水平和斜向等支撑连接杆件。

4、采用定型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材料作支架时,其构造应满足:

a.立杆底层纵横向水平杆作扫地杆时,距地面高度应≤0.35m。

b.立杆上端包括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的长度应≤0.7m,立杆上端应采用U形顶托。

c.支架高度大于4.8m时,其顶部、底部均应设置水平剪刀撑,中间水平剪刀撑的设置间距应不大于4.8m。

d.立杆间距小于或等于1.5m时,应在支架的四周及中间的纵横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其间距应不大于4.5m;立杆间距大于1.5m时,应在拐角处设置通高的专用斜杆,中间每排每列均应设置通高的八字形斜杆或剪刀撑。

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应在45°~60°之间,斜杆应每步与立杆扣接。

e.支架的高宽比宜小于或等于2。

f.在支架中设置通道时,其宽度应≤4.8m,通道上部架设专用横梁,通道两侧立杆应加密并加斜杆,与架体连接牢固,机动车通道还应设置防撞设施。

5、模板、支架设计应考虑下列荷载,并按规定进行组合:

a.模板、支架自重。

b.新浇砼、钢筋等重力。

c.施工人员、设备、材料等荷载。

d.振捣砼时产生的振动荷载。

e.新浇砼对模板的侧面压力。

f.砼入模时产生的水平方向的冲击荷载。

g.其他可能产生的荷载,如风荷载、雪荷载等。

6、验算刚度时,结构面外露模板,挠度≤模板构件跨度的1/400,支架受载后挠曲杆件其弹性挠度≤构件计算跨度的1/400。

7、验算模板、支架抗倾覆稳定系数应不小于1.3。

5.3模板的制作与安装

1、钢模板应按批准的加工图进行制作,成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