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学武汉地震课程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1822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大学武汉地震课程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长江大学武汉地震课程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长江大学武汉地震课程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长江大学武汉地震课程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长江大学武汉地震课程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江大学武汉地震课程设计.docx

《长江大学武汉地震课程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大学武汉地震课程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江大学武汉地震课程设计.docx

长江大学武汉地震课程设计

长江大学

地震勘探原理课程设计

 

姓名:

汪昊

班级:

勘工(卓越)21301班

学号:

201300550

 

 

....................1、实验目的....................

....................2、实验内容....................

....................3、软件介绍....................

................4、主要步骤及软件操作..............

....................5、成果分析....................

......................6、体会......................

 

1、实验目的:

《地震勘探原理》课程设计是地球物理,应用物理,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

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性训练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主要训练学生对地震资料及进行常规构造解释的实际能力,具体要使学生达到:

(1)加强对地震勘探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认识;

(2)了解地震数据、测井数据加载方式;

(3)熟悉地震资料解释的流程和方法;

(4)熟悉同相轴的追踪和断层的识别;

(5)了解地震资料解释的基本成果。

2、实验内容:

(1)学习discovery软件的功能特色,掌握discovery软件的基本操作;

图1GeoGraphixDiscovery软件

(2)建立工区,完成地震、测井等数据的加载;

(3)熟悉地震资料解释的基本流程与方法,合成地震记录制作;

(4)层位标定与追踪对比,着重学习层位、断层的解释与追踪及速度场、等T0图、深度构造图的绘制;

(5)初步学会地震成果的地质分析;

(6)掌握编写地震资料解释文字报告的方法与能力。

 

3、软件介绍:

本次地震解释使用软件为GeoGraphixDiscovery-GESXplorer、PRIZE、SeisVision、DataManager、GMAplus。

(1)Discovery是微机系统上集数据管理、地震解释、测井研究以及地质分析为一体化的油藏描述平台;

(2)GESXplorer为一体化地质解释系统,包括绘图(GeoAtlas和LandNet)、网格制作和曲线制作(IsoMap)、矢量和光栅测井曲线的解释性剖面(X剖面);

(3)PRIZM是多井测井曲线分析系统,用于评价、分析、管理和操作测井数据,确定油藏模型。

PRIZM包括完整的分析性剖面和地质绘图能力。

作为Discovery的一部分,PRIZM具有紧密联系地质解释、绘图和地震解释的能力;

(4)SeisVision为地震解释系统,用于评价、分析、管理已有和潜在油气藏的构造和地层,具有将地质解释、测井数据管理、作图、作曲线和可视化紧密一体化的能力;

(5)DataManager是通过ProjectExplorer、CoordinateSystemManager、QueryBuilder、SeisBase、WellBase、和ZoneManager等模块将所有组件访问和操作数据联系起来。

4、主要步骤及软件操作:

图2主要操作步骤

4.1、建立工区

(1)点击File>>New>>Home点击“下一步”。

输入新文件名(whzjwjf)。

图3建立新工区

(2)点击File>>New>>Project点击“下一步”。

对工区描述、选择米制单位(metric)。

点击“下一步”。

(3)在DatabaseCoordinateSystem对话框中,为工区选Region(China)、System(UniversalTransverseMercator)、Zone(50:

114E-120ELongitude)、Datum(WorldGeodeticSystem1984)。

工区的所有数据都将用选择的坐标系统存储。

点击“下一步”。

(4)在NewProjectWizard中出现对话框。

选取默认值,点击完成。

(5)ProjectExplorer开始建立新工区,工区建立以后将被激活。

 

4.2、井数据的导入

打开WellBase模块,点击File>>Import>>Spreedsheet分别导入井位数据、分层数据和井斜数据。

图4导入井数据

 

4.3、地震数据的加载

(1)在ProjectExplorer中,点击Tools>>GeoGraphix>>SeisVision。

(2)在SeisVision对话框中加载3D数据体(sgy.sgy)。

图5地震数据的加载

 

(3)在3DSEG-YLoadWizard对话框中,加载过程共有6步。

步骤如下:

导入sgy数据>>设置相应sgy数据参数(一般为默认值)>>设置主测线、联络测线、X、Y的道头位置和道长>>扫描数据>>浏览工区所在的坐标位置>>以3dx格式输出加载的数据体,选择存储位置。

 

4.4、测井数据的加载

(1)在Prizm中加载测井曲线,点击File>>import>>ASCIIimport>>选择需要输入的井(文本文件);

图6测井数据加载与曲线输出

 

(2)点击起始第一行的数据,选择井深单位meters,AC为DT单位:

US/MT,DEN为RHOB(密度)单位:

GM/CC。

4.5、地震合成记录

(1)点击SeisVision模块,加载生成的3dx数据,此时可以显示工区和井坐标。

(2)设置基准面高程(200)和替换速度(2000)。

图7Synview校正

 

(3)激活well1井,进入Synview模块。

(4)调整合成地震记录的显示方式,并进行合成记录与地震记录的匹配。

4.6、层位追踪

(1)激活层,选择HorizonManager模块,将目的层位激活。

(2)切过井剖面,选择井,井左边曲线选择GR,井右边曲线选择为Synthetic,更改曲线显示方式(曲线颜色,填充方式等)。

图8Formation层位追踪

(3)选择激活层位,进行层位追踪,追踪方法有手工追踪、半自动追踪和自动追踪,追踪时采取纵测线和联络测线相结合,逐步加密的方式进行。

(4)追踪完成后做连井地震剖面,通过连井剖面检查层位追踪质量。

4.7、划分断层(等to图、等深度图、速度场的制作)

(1)选择解释层位,命名断层(F1、F2)。

(2)将主测线和联络测线分别解释,解释完后,如下图示。

图9划分断层

选取插值方法,对工区进行插值,制作等to图、等深度图和速度场图。

1、断层平面组合

所谓断层平面组合是在平面图上将同一断层相同盘上的断点连接起来。

为此,需要先把同一层位的全部断点投影到平面图上,并在平面图

上标出断层上下盘中断点的位置、断开层位、落差、地层产状、隆起高点和凹陷中心点的位置等。

然后把平面图上属于同一条断层的断点,按照断层的延伸方向,在平面图上连接起来。

同一断层的上升盘(或下降盘)应位于断层面的同一侧,同一断层在互相平行的侧线上性质相同(同正断层或逆断层),产状相似或有规律地变化。

同一时期的构造运动形成的断层,其断开层位应基本一致,或有规律地变化。

同一断块内,地层产状变化应有规律。

图10断层在平面图上的显示

2、勾绘t0等值线

在做这一步骤的时候我们已将各个测量点数据都标注在测线地图上,并标注了井位与断层断点断距,将断层平顶面组合,连接起来,接下来开始勾绘等值线。

勾绘等值线是将图上有相等时间值的点以10ms为间距连接起来。

勾绘等值线一般从易到难,从低到高或从高到低先绘出大致轮廓,如构造的高点和低点、构造轴线等,然后在逐一考虑构造细节。

在断块区分块勾绘。

勾绘过程中,我们按照平面勾绘出的等值线所反映的构造形态、范围、高点位置及幅度的特征应与各剖面上相应的特征一致;勾绘的等值线应符合构造规律两个原则进行工作。

 

4.8、等值线图

(1)打开GeoAtlas模块,创建新图层,选择WELLID和层位顶深(TopMD)数据。

图11等值线图

(2)更改显示方式(字体大小、颜色等),选择TOPMD图层,添加WELLID数据,制作等值线图。

4.9、编构造图

构造图是指用等深线(或等时线)及其他地质符号表示地下某一层面起伏形态的一种平面图件。

它反映了某一地质时代的地质构造特征,是地震勘探最终的成果图件,是钻探提供井位的主要依据,因此,绘制构造图是地震勘探中十分重要的工作。

图12深度构造图

5、成果分析:

本次课程设计成果有四个图件,即等to图、等深度图、速度场和等值线图。

通过对目的层同向轴的追踪反应出地层的信息,对剖面进行井字型切割剖面,通过差分法后得出等深构造图。

其整体的地层呈南部高,北部低,其断层主要沿纵测线分布,但不是一一对应,通过时间深度域的转换可以得到等值线图,初步得到构造图地势的高低,分析图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该地区两端为凹陷(向斜),中间鞍部为背斜构造,在右上方背斜和向斜共同翼有断层构造,从而在平面图上看出井位均在背斜高点或者两翼上,符合油藏分布特点。

6、体会:

经过两周的地震资料解释课程设计,我得到了许多课设的心得体会,让我加深了对已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学到了实际解释中更加实用的知识。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加深对地震勘探原理的理解和认识,了解井数据、地震数据、测井数据加载方式,掌握了层位标定、同相轴追踪和断层识别,学会了地震资料解释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整个课设共分为五大步:

工区的建立;井数据、地震数据和测井数据的加载;地震数据解释;等to图、等深度图、速度场和等值线图的制作;做每一步的过程中,都加深了对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增强了我的自学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另外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毛宁波老师、赵岩老师给予我极大的帮助,让我获益匪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