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173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0.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全册.docx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全册.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全册.docx

浙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劳动技术教案全册

浙教版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情况:

本班学生人数为41人。

大部分学生上课纪律较好,但也有少数学生在课堂上有随便不遵守纪律的现象,这就影响了上课的质量。

大多数学生还是喜欢上劳动与技术课的,他们还是喜欢动手,做小制作。

总之,要使班级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当然,我也应该严格要求学生,提高本班的教学质量。

二、教材概况:

本册教材内容涉及很广。

包括有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简单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

以项目为载体,旨在使学生掌握技能、注重探究、引导创新,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并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

教材内容从浅入深,逐步深化,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而且由于教材内容广,材料不足,所以教师应根据内容采购材料。

三、教学目标

1、养成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

2、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

3、通过劳动技术教育课的教学与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的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四、教学重难点

1.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3、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五、教学措施:

1、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贯彻双向主体的教学思想。

2、加强实践训练,鼓励多动手动脑.课余时间多看课外书,扩大知识面。

3、课内学习和课外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4、课堂上注重分层教学,作业上体现分层设计。

为优生和后进生量身定做合适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手段。

使优生能尽情发挥,后进生也能适得其需。

5、熟练掌握微机操作、课件制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学生利用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便利学习与成长

六、教学时间安排 :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1

始业教育

1

2

1.奇妙的针法

1

3

2.美丽的钩针花样

1

4

中秋放假

5

3.香皂结

1

6

4小刺猬

1

7

国庆放假

8

5.象妈妈和它的孩子

1

9

6.电影放映机

1

10

7.无土栽培

1

11

8.无土栽培常春藤

1

12

9.神奇的音乐片

1

13

10.水果电池

1

14

11.自制冰镇番茄

1

15

12.煮饭

1

16

13.芽苗菜的栽培

1

17

元旦放假

18

16.我的理想

1

19

17.图像捕捉器

1

20

复习

1

21

优秀作业作品展

1

   

浙教版六年级上册劳动与技术教案

●课题1.立体插卡●使用1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设置图形格式的方法。

了解、掌握绘制、复制、移动、组合图形的。

掌握插入、移动、设置艺术字的方法。

2、从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品质以及持之以恒,克服困难的意志。

3、在学会制作编织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民俗风情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绘制,移动,复制图形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设置图形格式的方法,组合图形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绒线绳、剪刀、棒针

●板书设计

立体插卡

●作业安排

课内

课外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问在过节日的时候,互相祝福,护送礼物,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可以再网上祝福,也可以网上护送礼品,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最高兴的节日就是过新年了吧,家家还挂上了大红灯笼,你知道电脑中的大红灯笼是怎么做成的吗?

1:

分析灯笼及组成对于喜庆的大红灯笼同学们都非常的喜爱,这时让学生观察:

新春红灯笼的各个部分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小组讨论法)观察后让小组互相讨论,总结出灯笼是由矩形、椭圆这两种自选图形经过绘制、复制、组合形成的。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制作立体插卡(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小组合作法)

(1)、教师演示,教学生如何绘制矩形,并将菜单栏简要给学生介绍一下,鼓励学生自己探究其他图形的绘制。

(2)、比较插卡设计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再次演示示例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灯笼体和灯笼提手的相识之处,让学生讨论回答。

讨论完成后,让学生根据灯笼提手的制作,自己动手做出灯笼体。

在同学们制作灯笼的过程中,这时教师巡视他们制作的如何,并对个别理解、掌握不好的同学进行个别点拨和辅导,使学生掌握设置图形格式的方法。

在巡视过程中,并注意以下点:

①及时对知识点不熟练的同学进行个别点拨辅导。

②从审美角度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辅导。

③让小组合作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3)比较吹塑纸与卡纸的不同,对折吹塑纸有什么好方法,动手试一试。

老师演示制作,学生跟随老师的步骤认真听讲,理解各种技能的灵巧运用展示孩子们的制作成果,让同学们感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回顾所学习的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为巩固这节课所学习的知识,让学生自己完成一幅灯笼作品,并按照所给图形自己尝试制作。

二、课堂小结

教学调整(需用手写)

●教学随笔

 

●课题2.简易灯笼的设计●使用1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设置图形格式的方法。

2、了解、掌握绘制、复制、移动、组合图形的方法。

3、掌握插入、移动、设置艺术字的方法。

4、学会制作一两件手工插卡灯笼,从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品质以及持之以恒,克服困难的意志。

●教学重点

插入、移动、设置艺术字。

●教学难点

掌握设置图形格式的方法,组合图形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绒线绳、剪刀、棒针

●板书设计

简易灯笼的设计

●作业安排

课内

学习制作简易灯笼

课外

制作简易灯笼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两件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这些灯笼作品的共同特点,它们是怎么制作的方法以及使用的材料。

3、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二)思考讨论,了解方法。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尝试当一回设计师,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中讨论。

2、看制作步骤图,进一步了解制作方法。

(三)分组合作,模仿制作

1、制作作品。

2、提醒学生安全使用劳动工具。

3、学生动手制作,教师巡视。

4、交流制作的过程和心得,鼓励创新。

(四)作品展示,综合评价

1、集中展示各组的作品。

2、小组内讨论对作品的评价,并根据评价情况在书上各项里打星。

(五)开拓创新,设计制作。

1、鼓励学生在课后运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用不同的材料,制作出有特色的小作品。

2、请家人或同学观赏自己制作的作品。

教学调整(需用手写)

●教学随笔

 

 

●课题3.简易宫灯的制作●使用1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制作1-2件作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2、利用钩针技法制作有观赏价值的作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树立审美意识,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知识。

3、学会使用常用手工工具,规范操作,具有良好的劳动习惯。

●教学重点

插入、移动、设置艺术字。

●教学难点

掌握设置图形格式的方法,组合图形的方法。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绒线绳、剪刀、棒针

●板书设计

简易宫灯的制作

●作业安排

课内

学习制作简易宫灯

课外

制作简易宫灯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出示宫灯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环节:

引导模仿制作教师巡视

第三环节:

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师作好指导。

第四环节:

评价、鼓励、总结学生活动预设

(一)展示激趣,导入新课

1、出示作品,说出制品所用的材料和编织方法。

2、分组讨论。

(二)模仿制作

1、通过学生自由阅读模仿制作中的图片和文字说明,找到自己感兴趣的手工作品,了解其制作方法,步骤。

2、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分组合作,模仿制作,要求每一小组选1-2件作品合作完成。

使用工具注意安全,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做完整理桌椅。

3、展示作品,评价作品。

(三)设计制作

1、学生在模仿制作的基础上,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分好小组,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作品,由小组成员讨论制作的作品。

2、收集材料,准备工具,根据分工动手制作。

3、设计作品中没有安排评价栏目。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小制作,体验劳动的快乐。

(四)交流评价

教学调整(需用手写)

●教学随笔

 

 

●课题4.认识吉祥结●使用1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吉祥结的寓意,感受中国文化

2.通过比较观察,认识吉祥结,知道吉祥结的多种编法。

3.了解吉祥结的编织工具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

1.认识吉祥结,了解其寓意。

2.吉祥结的特点

●教学难点

1.认识吉祥结,了解其寓意。

2.吉祥结的特点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

●板书设计

认识吉祥结

●作业安排

课内

课外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独白:

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中国结中的实用结,如:

纽扣结、死结等,其实,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结应该是装饰结!

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组漂亮的中国结作品。

2.观看配有音乐的中国结作品画面。

3.提问:

同学们,听着这么美妙的音乐,欣赏着这一幅幅栩栩如生,精美绝伦的优美作品,你想到了什么?

这优美的作品又说明了什么?

教师总结,升华学生对中国结的认识和对中国结的思想情感,并引出新课。

(同学们,一根简单的绳线就能编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精美绝伦的优美作品,说明了什么?

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它说明我国的劳动人民,我们的祖先聪明、智慧、伟大。

那么,我们在为我们的祖先感到骄傲的同时,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应该用我们的巧手,继承这优美的传统艺术,并将它发扬光大,同学们说是不是?

那这节课我们就从最简单的结学起——吉祥结。

二、授课

1.实物投影:

展示要编织的作品——吉祥结。

2.课件演示:

吉祥结编织方法及步骤。

介绍钉板,珠针,镊子在编制吉祥结中的用处让学生说说这些工具在吉祥结编制中都会有哪些用处

3.实物演示并讲解编织方法、步骤及要求。

第一步:

将绳折成十字。

第二步:

从绳头开始,逆时针一根压住其前方的另一根,依次类推。

最后拉紧。

第三步:

从绳头开始,顺时针一根压住其前方的另一根,依次类推。

最后拉紧

4.学生分组进行编结练习。

(1)教师巡视指导,个别问题个别指导,普遍问题集中指导。

(2)学生作品实物投影展示,教师给予评价或肯定。

三、回顾对比吉祥结和玉米结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点让学生观察书本,分别说说各自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四拓展.了解吉祥结的各种不同编法让学生观察书本P13,了解吉祥结不同的编法,并说说这些编法各自的特点

教学调整(需用手写)

●教学随笔

 

●课题5.百变吉祥花●使用1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吉祥结的结构特点和编织方法。

2、在掌握基本编织技巧的基础上,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

3、通过对吉祥结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树立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掌握制作“海底世界”水族馆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在制作时,创造性地运用技术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徒手,钉板,大头针编织

●板书设计

百变吉祥花

●作业安排

课内

课外

●教学过程

一、回忆复习

二、在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