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名言100句.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07689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150.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曾子名言100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曾子名言100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曾子名言100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曾子名言100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曾子名言100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曾子名言100句.docx

《曾子名言100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曾子名言100句.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曾子名言100句.docx

曾子名言100句

曾子名言100句

(公务员版)

一、执政为民

1

失众失国

、得众得国

【原文】

“《诗》云:

‘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

仪监于殷,峻命不易。

'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礼记大学》

【译文】

《诗经》中说:

“殷代没失民众时,行为也能配上帝。

应以殷商为借鉴,获得天命不容易。

”这是说,得到民众的就得到国家,失去民众的就失去国家。

【启示】民众是国家的根本。

纵观历朝历代,横观整个世界,国家的兴亡,最终起决定作用的都是民众。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道出了治国的基本规律,也体现了曾子的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都是与曾子的这一思想一脉相承的。

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以民为本,更是根本。

2、大畏民志

【原文】

“子曰:

‘听讼,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

'无情者不得尽其辞,大畏民志,此谓知本。

”《礼记大学》

【译文】

孔子说:

“审理案件,我与别人一样,分清是非曲直。

不同的是希望诉讼的案件不再发生。

”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能尽说狡辩的话,使民心民意得到尊重和敬服,这就叫做知道根本。

【启示】

曾子把尊重敬服民心民意作为根本,道出了治国就要为民的

本质要求。

只有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才能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3、好民之好,恶民之恶

【原文】

“《诗》云:

‘乐只君子,民之父母。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礼记大学》

【译文】

《诗经》中说:

“君子真快乐,爱民如父母。

”百姓喜欢的就喜欢,百姓厌恶的就厌恶,这就是所说的百姓的父母。

【启示】

在两千五百年前的是社会制度下,唤出“爱民如父母的声音”是多么伟大啊。

4、言信乎群臣,泽施乎百姓

【原文】

“入是国也,言信乎群臣,则留可也;忠行乎群臣,则仕可也;泽施乎百姓,则安可也。

”《说苑说丛》

【译文】来到这个国家,国君说话对群臣诚信,就可以留下;群臣做事对国君尽忠,就可以在这里做官;恩泽能够给予百姓,就可以在这里安家。

【启示】

曾子把施恩于民作为治国的最高等级看待,我们的人民政府更应该施恩于民,作为人民的公务员就应该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宗旨。

二、坚定志向

5、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原文】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

【译文】

曾子说:

“读书人不可以不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而路途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

奋斗到死才罢休,不是很遥远吗?

【启示】理想是前进的动力,意志是客服困难的法宝。

曾子对有志之士提出两条要求:

一是要有远大的理想与抱负,以天下为己任;二是实现目标,对事业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种精神在历史上曾经影响着一代一代仁人志士奋斗不息,今天的公务员更应该具备这种精神。

6、大节不可夺

【原文】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君子人与?

君子人也。

”《论语泰伯》

【译文】曾子说:

“可以把幼小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一个国家的命运委托给他,面对生死存亡的关头却不动摇屈服。

这样的人是君子吗?

是君子啊。

【启示】君子就应该担负起保卫国家治理国家建设国家的重任。

曾子在这里描绘出一个临危受命,系国家安危于一身,处生死存亡关头,安国家、保社稷,不为利害所动,不为威武所屈的君子形象。

7、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原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礼记大学》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发扬光明的品德,在于使民众革旧图新,在于达到最好的境界。

启示】

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是儒家规定的大学“三纲领”,也就是成年人学习进修的三个目标。

“明德”是道德教育,“新民”是学习治理民众的本领。

“止于至善”是达到最好。

“三纲领”对我们今天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8、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礼记大学》

【译文】

古代那些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就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想整治好自己的家庭,就先修养好自身的品德;想先修养好自身的品德,就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想端正好自己的心思,就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就先使自己获得知识;使自己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穷究事物的原理。

【启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古代知识分子的进身步骤,人生追求。

它体现的是目标、进取精神和社会责任,激励着一代代仁人志士为之奋斗,也深深影响着中华民族忧国忧民性格的形成。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位卑未敢忘忧国”不正是这种精神演化而来的吗?

9、执仁立志

【原文】

“君子执仁立志,先行后言,千里之外皆为兄弟。

苟是之不为,则虽汝亲,庸孰能亲汝乎!

”《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

【译文】君子坚持仁爱,坚定志向,先做后说,千里之外都是兄弟。

假如你不这样做,那么即使是你的亲人,哪又有谁肯亲近你呢!

【启示】

从政者执仁立志就是有美德,人们就亲近,千里之外都一样!

三、调研决策

10、尊其所闻则高明,行其所闻则广大

【原文】

“君子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闻,则广大矣。

高明广大,不在于他,在加之志而已矣。

”《大戴礼记曾子疾病》

【译文】君子重视信息,就能使德行高超明达;善于运用信息,就能使事业宽广宏伟。

德行的高超明达,事业的宽广宏伟,不取决于别的,取决于意志的加强罢了。

【启示】

“所闻”就是所掌握的信息。

决策离不开信息。

两千多年前的曾子就看到了信息的重要性,不能不让我们佩服;懂得运用信息,是曾子的又一高明之处。

这这在今天更为重要。

11、格物致知

【原文】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

《礼记大学》

“致知在格物。

正,心正而后身修,下平。

【译文】

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追究事物的原理。

追究事物的原理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了知识后才能意念真诚,意念真诚后才能端正心思,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自己的品德,修养好自己的品德后才能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整治好自己的家庭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才能使天下太平。

【启示】通过实践取得真知,是“格物致知”要告诉我们的真理。

常说的实践出真知,毛泽东说: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也是这个道理。

12、思而后动,论而后行

【原文】

“君子虑胜气,思而后动,论而后行,行必思言之,言之必思复之,思复之必思无悔言,亦可谓慎矣。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译文】君子思考问题要克服感情用事,考虑好再行动,论证后才去做。

行动必须考虑符合计划,符合计划后必须考虑经得起检验,考虑经得起检验必须考虑到不会出现后悔的话,了。

【启示】

曾子为人们描绘出一条谨慎从事的路线图,和执行决策的路线图:

行动前思考(思)、论证按计划行事(思言之);行动后检验(思复之)、总结(思无悔言)。

这五个步骤规定了实践的全过程,与现代管理学的要求几乎完全一致,是我们做事仍应遵循的规律。

13、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原文】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礼记大学》

明白

【译文】世上万物都有根本和枝节,世间万事都有开始和结束,了他们的先后秩序,就接近事物的发展规律了。

【启示】世上万事万物都是有发生、发展、结束规律的,把握规律是为政治事的关键环节。

四、仁政德治

14

必勉于仁

必勉于仁也。

《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

、将说富贵,【原文】“君子将说富贵,

【译文】君子想要喜欢富贵,必须在仁德上下功夫。

【启示】在旧时代,取得富贵就要执政有功、事业有成。

曾子告诉人们:

做好官、执好政,必须致力于仁政。

15、国以义为利

【原文】

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礼记大学》

【译文】国家不应把财利作为根本利益,而应把仁义作为根本利益。

【启示】“以利为利”还是“以义为利”是一个价值观问题。

也是治国者的治国理念、治国原则问题。

16、天下以仁为尊

【原文】

“君子以仁为尊。

天下之为富,何为富?

则仁为富也。

天下之为贵,何为贵?

则仁为贵也。

《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

【译文】君子认为仁德最为珍贵。

富有天下四海之内叫做富有吗?

只有拥有仁德才叫富有。

贵为帝王天子叫做尊贵吗?

只有拥有仁德才叫尊贵。

【启示】“仁和富贵”与“义和利”一样,同是个价值观问题。

也是治国者的治国理念与原则问题。

17、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

【原文】

“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

”《礼记大学》

【译文】

君子首先要慎重地修养德行,有了德行才会有民众,有了

民众才会有国土,有了国土才会有财富,有了财富才会供给使用。

【启示】

1治国者以义为利并不是不要财,而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曾子在此为治国者指出了一条正确的取财之道;先要有德政,通过德政取得民众和国土,再通过民众和国土得到财富。

也就是“德政——民众——财富”三部曲。

18、安上治民

【原文】

曾子有问,子曰:

“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礼者,敬而已矣!

故敬其父,则子悦;敬其兄,则弟悦;敬其君,则臣悦。

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所敬者寡而悦者众,此之谓要道也。

《孝经广要道章》

【译文】

曾子请教问题,孔子说:

“安定国家,治理百姓,没有比用礼更好的办法。

所谓礼,就是尊敬罢了!

尊敬他的父亲,做儿子的就高兴;尊敬他的哥哥,做弟弟的就高兴;尊敬他的君主,做臣下的就高兴。

尊敬一个人而千万人高兴,所尊敬的人少而感到高兴的人多,这就是重要的道理。

【启示】圣人把安定国家,治理百姓,作为治国的基本任务。

19、移风易俗

【原文】

曾子有问,子曰: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

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孝经广要道章》

【译文】

曾子请教问题,孔子说:

“教导百姓亲爱,没有比用孝更好的办法;教导百姓礼貌顺服,没有比用悌(爱兄长)更好的办法;转变风俗习惯,没有比用音乐更好的办法;安定国家,治理百姓,没有比用礼更好的办法。

【启示】

曾子在这里肯定了孝悌礼乐道德教化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

移风易俗是我们至今仍然常用的一个成语。

20、教可化民

【原文】

曾子有问,子曰:

“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也,是故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

《孝经三才章》

【译文】先王看到教化可以转变人心风俗,所以先做到广泛地施爱,于是百姓没有抛弃自己父母的;向他们宣扬道德和正义,于是百姓就喜欢依照道德和正义去做;先做到待人恭敬礼让,于是百姓就不相互争夺;用礼乐引导启发他们,于是百姓就和睦相处;用事例告诉人们好坏的标准,于是百姓就知道哪些是该禁忌的。

【启示】教化德治是儒家的治国主张,“教可化民”非常精练地说出了注重教化的原因。

对国民进行道德素质教育永远是治国者的一项重要任务。

21、善以为宝

【原文】

惟命不于常。

”道善则得之,不善则失之矣。

楚国无以为宝,惟善以为宝。

”《礼记大学》

《康诰》曰:

《楚书》曰:

【译文】

天命不是永久的。

”这是说,行善就会

楚语》中说:

楚国没

《尚书康诰》中说:

得到天命,不行善就会失去天命。

《国语有什么可以作为宝,只是把美德作为宝。

【启示】善就是美德。

孔子强调“为政以德”,用道德治理国家,从政者就要把美德作为宝。

五、敬业勤政

22、进则能达,退则能静【原文】“君子进则能达,退则能静。

岂贵其能达哉,贵其有功也;

岂贵其能静哉,贵其能守也。

”《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

【译文】君子为官就能通达,退隐就能静养。

难道看重的他的通达吗?

看重的是他有功;难道是看重的他的静养吗?

看重的是他能坚持操守。

【启示】

“进则能达,退则能静”是从政者的原则与要求。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退休不退志,保持本色。

23

退思补过

、进思尽忠,

“君子之事上也,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故上下能相亲也。

”《孝经事君章》

【原文】曾子有问,子曰:

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译文】曾子请教问题,孔子说:

“君子奉事君主,做事就要考虑如何竭尽全力,事后就要考虑有没有过错怎样弥补,奉行顺从君主美好的言行,纠正制止君主的错误举动,所以君臣上下的关系亲密。

【启示】

这是从政者的做事原则。

这里的“事上”,不能单纯理解为奉事君主,在“君王即国家”的时代,做官就是“事上”。

这里的“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与“日旦就业,夕而自省”是一致的,事业与修身相结合。

从政者不仅自己要“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对君主也不是一味顺从,而是“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24、益上之誉,损下之忧

【原文】

“君子进则能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

不得志,不安贵位,不博厚禄,负耜而行道,冻饿而守仁,则君子之义也。

《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

【译文】

君子做官就要给国家加添声誉,并能减少百姓的忧愁。

如果自己的意志得不到国君的理解,就不要安居高位,不去讨取丰厚的俸禄。

就是干农活,当普通百姓,也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即使挨冻受饿也要坚持仁爱。

这就是君子大义的表现。

【启示】

这是对“进则能达,退则能静”的进一步解释。

25、食人之禄,忧人之事

【原文】

“食人之禄,则忧人之事。

《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

【译文】接受人家的俸禄,就要为人家的事担忧。

【启示】在其位就要谋其政。

26、昼则忘食,夜则忘寐

【原文】

“君子思仁义,昼则忘食,夜则忘寐,日旦就业,夕而自省,以役其身,亦可谓守业矣。

《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

【译文】

君子思慕仁德和正义,白天从事事业忘记吃饭,晚上自我反省忘记睡眠,以此锻炼自身,就可说守住基业了。

【启示】

这就是废寝忘食成语的来源。

曾子告诉人们,就要具有废寝忘食的精神,才能有所成就。

六、识人用贤

27、多知而择,博学而算【原文】

君子多知而择焉,博学而算焉,多言而慎焉。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译文】君子要能够识别多种人并区别对待,能够广泛地学习并辩别好坏,多参与谋议并出言谨慎。

【启示】

只有多了解人、能够识别多种人,才能有选择的因人因才而用。

时至今日,“多知而择”仍是选才用人的重要前提。

28、目者心之浮,言者行之指

【原文】

作于中则播于外也。

曾子立事》

“故目者,心之浮也;言者,行之指也。

故曰:

以其见者,占其隐者。

”《大戴礼记

【译文】

内心有活动,在

眼神是内心的浮现,言论是行动的表示,

外就有表现。

所以说,通过显现的,就能看到其隐蔽的。

【启示】

曾子在这里讲的是观察人、识别人的方法问题,观察一个人的外在表现,就可以了解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9、听其言,知其好观其悦,知其术

【原文】

听其言,可以知其所好矣,观说之流,可以知其术也;久而复之,可以知其信矣;观其所亲爱,可以知其人矣。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译文】

听了他说的话,就可以知道他的爱好;看他喜欢的什么,就可以知道他的心术想法;长期考求他的言论,就可以知道他诚实不诚实;看他亲近热爱什么样的人,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

【启示】

见上条。

30、巧言令色,难于仁

原文】

巧言令色,触小行而笃,难于仁矣。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译文】用好话笑脸逢迎人,局限于耍小聪明,很难达到仁的境界。

【启示】

这样的人往往会投领导所好,善于钻营,是选拔任用特别要注意的。

31、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原文】

‘人

“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故谚有之曰:

‘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礼记大学》

【译文】

喜欢一个人又能知道他的缺点,憎恶一个人又能知道他的优点,这样的人天下少有啊!

所以有谚语说:

“溺爱子女的人看不到他孩子的坏处,贪心的农夫看不到他庄稼的茂盛。

【启示】感情不同往往影响着对人的看法。

对亲近的人常有所偏爱,因而看不到他的缺点,对憎恶的人常有所偏恨,因而看不到他的优点,因此对他们常不能公正对待。

所以,从政者必须去掉偏心和偏见,全面看待每一个人,力争做到对每一个人都客观公正。

特别要注意管好自己、亲属子女和身边的人。

32、忠信得之,骄泰失之

【原文】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礼记大学》

【译文】做国君有个大原则,忠厚诚实的人一定要得到他,骄横放纵的人一定要丢弃他。

【启示】

这里讲的是治国者的用人问题。

曾子提出的用人路线在重德,用人唯贤,德才施用。

曾子把它看作是“大道”,强调了它的重要性。

33、举贤退恶

【原文】

“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

”《礼记大学》

【译文】发现贤人不能举荐,或虽举荐了却不能让他处在自己前面,这是怠慢;发现恶人不能斥退,或虽斥退了却不能驱逐到远方,这是过错。

【启示】这里讲臣者荐才问题。

特比提出要能把“贤”过自己的人举荐到比自己更高的位置上。

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有慧眼,还要有博大的胸怀。

这一点在今天也是难能可贵的。

七、理财用财

34、德本财末

【原文】“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外本内末,争民施夺。

《礼记大学》

【译文】德行是根本,财富是末梢,如果把根本当成外在的东西而把枝末当成内在根本,那就是与百姓争夺利益。

【启示】“德本财末”是个治国方略问题。

35、财聚民散,财散民聚原文】

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礼记大学》【译文】

治国者聚敛财富,民众就会离散;治国者散财于民,民众就会归聚。

【启示】“财聚民散,财散民聚”是财富分配、治国方略,涉及国家大局。

36

《礼记大学》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原文】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没有仁德的人牺牲自身品

【译文】有仁德的人使用财富来完善自身品德,德以求发财。

两种品德的鲜明对比,告

【启示】是仗义疏财还是巧取豪夺是两种人格、诫人们要以义取财、以财修德。

37、悖入悖出【原文】“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礼记大学》

【译文】

对人说话不讲道理,别人也会用不讲道理的话回答;用不正当手段得到的财物,别人也会用不正常的手段拿走。

【启示】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要人们以理服人,取财有道。

38、生财有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原文】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礼记大学》

【译文】

生发财富有个正确的方法,要使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生财的勤奋,用财的节省,那么财富就可以经常充足了。

【启示】

此言很富有经济学色彩,浅显易懂而勿庸置疑。

简言之,就是开源节流,这仍是我们今天理财的原则。

39、高而不危,满而不溢

【原文】

曾子有问,子曰:

“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

高而不危,所以长守贵也;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

《孝经诸侯章》

【译文】

曾子请教问题,孔子说:

“处在上位而不放纵,地位高也不会出现危险;控制开支,节约费用,慎重地执行礼仪法度,财富充实也不会遗失。

地位高却不危险,是长久高贵的保证;财富充实却不遗失,是长久富有的保证。

【启示】

追求长久富贵是人之常情。

怎样长久富贵,此言道出了简单而不易做到的方法:

不骄奢淫逸,坚守制度,勤俭节约,这仍是我们今天应把握的方法。

40、贫不胜忧,富不胜乐

【原文】“弟子不学古知之矣,贫者不胜其忧,富者不胜其乐。

《博物志杂说上》

【译文】我没上学前就开始懂得这个道理了,贫穷的人禁不起忧患,富有的人禁不起享乐。

【启示】

成由勤俭败由奢,“富不胜乐”是人们应该常常记起的。

八、学习锻炼

41、不能则学,行则比贤

【原文】“不能则学,疑则问,欲行则比贤,虽有险道,循行达矣。

《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

【译文】

没有才能就学,有疑难问题就问,想做事就仿照贤人,虽然有艰险的道路,按照这个方法去做,就没有行不通的。

【启示】

“不能则学,疑则问,行则比贤”,大概是古今学子最好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也是孔子的“不耻下问”、“见贤思齐”思想的体现。

如果按此坚持终生,就可以事事通达,无往而不胜。

42、攻恶求过强所不能

【原文】

“君子攻其恶,求其过,强其所不能,去私欲,从事于义,可谓学矣。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译文】君子祛除他的不好的方面,查找自己的过失,增强自己不具备的才能,去掉偏爱的欲望,见到适宜的事情就跟着去做,可称得上好学了。

【启示】去除缺点,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去掉不切实际的欲望,见好人就学,是好学的标志,也是德志全面发展的途径,至今有用。

43、爱日以学,及时以行

【原文】

“君子爱日以学,及时以行,难者弗辟(避),易者弗从。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译文】

君子要珍惜时间用于学习,学到的知识及时用于实践,不回避困难,不贪图安逸。

【启示】

四句话的学习要求,今天也不过时。

44、博学孱守

【原文】

“君子博学而孱守之,微言而笃行之,行必先人,言必后

人。

”《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译文】

君子要广泛地学习知识并小心谨慎地去实践它,少说话并坚定地去做,行动一定要在别人前面,说话一定要在别人后边。

【启示】

行动在前,说话在后,不仅是一个学习方法,也是为人处事之道。

少说多做,也是今人做事的原则。

九、修身内省

45、修身为本

【原文】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礼记大学》

【译文】

上自天子下至普通百姓,都要以修身为做人的根本。

如果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

【启示】

曾子对修养提出了两条原则,一是普遍性,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无一例外;二是修养的重要性,是齐家、治国的基础。

可见修养不是个人的事、小事,是大事、大家之事,国家之事。

46、修身正心

【原文】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为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礼记大学》

【译文】所谓修养自身在于端正自己的心思,就是说,如果心有所愤怒,身就不能端正;心有所恐惧,身也不能端正;心有所偏爱,身也不能端正;心有所忧患,身也不能端正。

【启示】

“正心”就是确立正确的人生坐标、人生价值观,以便在人生旅途中排解各种难题,谱写人生乐章。

47、正心诚意

【原文】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礼记大学》

【译文】

想修养好自己的品德,就先端正自己的心思;想端正好自己的心思,就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就先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穷究事物的原理。

【启示】

“诚意”是意念真诚,做人真诚,做事真诚,这是待人处事最为重要最为宝贵的品德,直到今天市场经济时代更有特殊意义,仍要诚信为本。

48、日三省身

【原文】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