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10621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

《数一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数学九年义务教育第一册第一课的内容

“数一数”。

我们知道,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前,经过了学前教育,大多数儿童在未学习这一课前,已能数出100以内的数,甚至会写,而且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

但孩子们的头脑中,还未必有10以内数的概念,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10以内数的概念,为以后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但是学生刚刚结束幼儿园生活,进入小学,对课堂学习还不适应,容易疲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表达能力有限。

《课标》提出“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教材很注重学生数感的建立,本节课就是帮助学生建立数感的起始课。

主题图是一幅乡村小学开学时的情景,表面看起来好像跟数学没有太大关系,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通过观察发现,所看到的一切只有通过数才能描述清楚,而且要经过组织才能汇报得井然有序。

这正是培养学生于无声处听惊雷、于平淡处创造精彩的数学素养的开始。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3)初步体验数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

数数的方法。

本节课的难点是:

用较为简捷明了的数学语言来汇报所看到的物体的数量。

二、教法和学法

很显然,在教法和学法上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动手操作学习。

“儿童的智慧在手指尖上”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做至恠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概念的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合作学习。

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贯穿教学全过程,注意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营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三、教学过程

1、谈话交流,自然过渡。

轻松的谈话交流是拉进师生较好的途径和方法。

因此,本节课开始,我以谈话的方式进入课程,会显得比较自然有效。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已经是小学生了。

从现在开始,你们将老师一起在明亮的教室里,共同学习、生活,探讨许多数学问题,学习很多数学知识,可能有同学心里纳闷儿:

数学有什么用啊?

老师给你举一两个的例子吧,小的比如用钱买东西,大的如控制宇宙飞船上天都要用到数学知识。

所以,数学是很有用的知识,学会它你们可以知道很多事情,还能增长本领,会解决很多问题。

我们的数学书上有许多有趣的游戏和活动,那可是一个神奇的数学天地呀!

同学们,你们愿意学好数学吗?

只要你们爱动脑筋,多老师一起交流、讨论,就会发现数学是多么的生动有趣!

当你们感到自己的本领一天一天地增长时,该是多么愉快呀!

2、层层推进,学习数数。

(1)口头数数

你会数数吗?

(分三个层次进行)从1数到10,试试看。

出两只小手,同桌之间相互数一数有几根手指。

集体交流:

先请几

个会数数的同学数给大家听,再请不会数或数得不好的同学试着数几次。

(2)看图数数

1激发观察兴趣看书第2――3页彩图。

教师启发提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

这是一个

富裕的乡村小学。

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同学们高高兴兴地上学来

了。

同学们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请同桌相互说一说。

接下来全班交流,注意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我在这里随时提醒学生:

还有什么?

由此自然过渡到下一个环节

2数图中的数量。

教师在学生随意说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按照数目从大到小的顺序数出图中事物的个数。

一次教学数出数量是

1的人和物;其它数量的人和物。

这里仅介绍1的教学。

一面国旗、一位老师、一座教学楼等。

学生回答后,教师及时指出:

像这样,一面国旗、一位教师、一座教学楼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同时在国旗图案旁边对应贴出数字卡片“1”)

在教学数其它数时,注意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如:

有四个同学在小

小气象站观测时,要及时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的教育。

3认读110各数。

10个物体都数完后,让学生再对照教材

第4――5页看一看每一个集合圈里的物体的个数和旁边的数。

从小到大的顺序读一读这些数。

为进一步强化孩子们对数的认读能力,我在这里随机出示数字卡片1――10,请学生抢答。

4猜数游戏背对抢答学生出示1――10的卡片。

允许学生提示:

“猜

得太大了,大了,小了,很接近了……”学生在帮助下所猜出的数

不断接近目标数,直到猜中。

猜数游戏的设计意图在于培养学生的数感,使得课堂气氛热烈、愉快。

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使知识在有趣的活动中得到巩固。

5数身边的物体。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授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所以,我设计了这个供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环节,让学生自己寻找身边的物体,并且用数量来加以描述,使学生的知识及时得到内化,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3、全课小结引导学生相互补充,完成小结。

四:

板书设计

本课采用图文结合式的板书。

这是依据儿童的形象思维占主导优势而设计的,板书是随着学习内容的先后出现的,用简笔画画图,图上的字,词是用贴字卡的形式出现,通过可爱的图象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增进学生记忆的加强。

五:

说课综述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注意做到以下三点:

1、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2、应充分利用教材的资源;

3、倡导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做到了既突出重点,

又突破难点的教学目的

说课稿1-5各数的认识

一、说教材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1—5的认识和加减法。

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理解基数、序数的

含义,数的认、读、写、数的顺序,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并运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材的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

理解1—5各数的基数、序数的含义。

本课难点是:

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

二、说教法

1.情景教学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

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因此情景的创设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

新课开始,电脑出示“野生动物园”的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幅图,4人一组充分说一说这些美丽画面上都有些什么,并有序的一一数出,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举例说明法

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的含义以后,要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1—5中的任意一个数说一句话,通过学生举例说明,既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获得用数学的体验。

3.发现法

教学1—5各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教师发给学习小组一些圆片,让学生自己摆一摆、比一比,通过摆圆片,让学生发现在1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2,在2的基础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3,从而了解数的顺序,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发现活动,关注活动中的学生,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新知,亲历探索过程。

三、说学法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实践操作法、观察比较法也是本节课中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要方式,同时

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1.观察法

观察主题图的画面及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例如,教学主题图时,观察目的明确。

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画面上都画了什么,观察结束后组织讨论,你怎样看就会又快又不数丢物体

呢?

这一安排不仅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而且教给学生观察的思维方法。

2、实践操作法

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他们需要

通过各种活动来学习知识,发展自己的智慧。

因此,在教学1—5各

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通过学生动手摆圆片,亲身感知、体验数的顺序,从而得出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培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主要由五个环节来完成;

(一)观察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1、图片引入,让学生看看图上都有些什么,要怎样看就能做到又快又不会丢,明确要按一定的顺序观察。

这样教学设计提供了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抓住孩子爱玩的特点,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从图过渡到数,建立数的概念

1、从图过渡到数。

同学们都说有1头大象,那么,除了大象,

还有什么也能用1表示,找找看。

2、同样的思路教学2—5各数的认识,这样就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数字来源于生活,从而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三)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运用数在学生认识了1—5各数以后,设计游戏,让学生在自己身上、教室里、家里找一找、数一数,并用学过的数说一句话。

这样就让学生把生活实际与数学较好的联系起

来,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四)动手操作圆片,学会比较数的大小

1、认识数的意义以后,让学生自己摆圆片,摆一摆、比一比,哪个数大,你是怎么想的?

渗透了自然数的计算单位和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1。

2、认识数的大小以后,进行猜数游戏,如5的前面是几?

3的后面是几?

还有可能是几?

通过反复练习,学生较好的掌握了数的大小比较这一知识点。

3、最后学习写数。

写数是本堂课的另一个重点,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

学生对1――5各数早已很熟悉了,主要是引导学生规矩、工整的写数。

这一教学环节就要充分利用电脑软件的直观性,清楚的显示1――5各数运笔的轨迹,先让学生观察、感知,再通过描红、独立书写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板书设计:

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将本课的板书设计得很简洁,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说课稿认识立体图形

一、理解教材

《认识物体和图形》是学生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开始,主

要从形状这一角度来使学生初步认识物体和图形。

这一单元包括:

体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

因为现实生活中孩子们接触的大多是立体图形,所以教材把认识立体图形排在平面图形之前。

教材在这部分内容的编排上体现了新课标的两大理念:

注重知识与生

活的联系;注重在活动中学习知识,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然地完成学习过程,掌握知识。

二、学生分析

儿童对形状的知觉是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协同运动的,这有利于增进他们对所处环境的认识,为将来学习几何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其实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各种形状的物体,关于形状,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的感知经验,只是这些经验太感性,需要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拟定目标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将教学目标定为:

1通过操作、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这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