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作业设计常见问题及评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103173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7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后作业设计常见问题及评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后作业设计常见问题及评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后作业设计常见问题及评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后作业设计常见问题及评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后作业设计常见问题及评析.docx

《课后作业设计常见问题及评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后作业设计常见问题及评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后作业设计常见问题及评析.docx

课后作业设计常见问题及评析

课后作业设计常见问题及评析

课后作业设计常见问题及评析

一、作业设计出现问题的原因

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为提高课堂效率,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多数教师都会精心设计新课导入、活动开展等环节,但是笔者发现课堂最后一个环节,即课后作业的设计往往被忽视。

受应试思想的影响,平时的课后作业以读背词汇或完成习题等机械作业为主,而教研课或公开课上设计的某些作业忽视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降低了作业的有效性。

二、有效设计课后作业的重要性

有效的作业应该是完整课堂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作用至少包括以下两点:

(1)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某些具体问题,达到巩固知识、发展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2)要求学生通过有效的前瞻性学习,熟悉下一课的学习内容,发现一些具体问题,使学生在新授课堂中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听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三、作业设计存在的常见问题及评析

1.作业要求偏高,学生力所不能及

在一次市级英语课堂教学比赛中,一位授课教师所教的内容是《牛津初中英语》(以下简称《牛津英语》)8AUnit2SchoolLife中的Checkout板块。

这节课的整体教学设计、教师的基本功以及课堂驾驭能力都赢得了评委老师的一致赞誉。

授课教师在最后一张幻灯片上给学生呈现的课后作业是:

Usemoreinformationtodesignawebsiteforyourschool.

对于大多数初二学生来说,为学校设计一个英文网站这样的作业恐怕是力所不能及的,加上农村学校许多硬件设施条件的限制,这样的作业自然是形同虚设,学生根本无法完成。

作业布置需要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客观条件出发,引导他们以旧知为基础,运用新知解决问题和发展能力。

例如,笔者在教这一节课的内容时设计了以下作业:

WearegoingtosetupanEnglishwebsiteforourschool.Everyoneiswelcometowriteaprofileaboutourschool.Itmustincludethefollowingthreeparts:

(1)Yourstudies;

(2)After-schoolactivities;

(3)Compareyourschoollifenowwiththatyouhadinprimaryschool.

这样的任务能引导学生通过完成要点

(1)和

(2)复习与学校生活有关的知识,并基于要点(3)发掘更多的资源信息,在比较两个时期的学校生活的过程中巩固运用few,little,many,much等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发展语言运用能力。

2.作业要求含糊,学生操作困难

Goodman(1986)认为,“当儿童知道用语言去做什么事时,就会反过来刺激他们驾驭语言形式的欲望,以便使语言表达满足他们的需要。

”在一次教研课上,某授课教师给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是预习阅读部分,但是学生根本不清楚通过此次预习应该达到什么目标,需要完成哪些具体的语言任务,学生用语言做事成为一句空话。

预习作业的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为课堂学习扫清一些障碍。

同时学生在预习时发现的一些问题会促使他们在上新课时集中注意力,更有针对性地听讲并解决预习时的疑惑。

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预习作业时一定要细化目标,提出具体可行的要求。

例如,某阅读板块是介绍大熊猫的生长过程和面临的危险,笔者设计了如下预习作业:

(1)Readthenewwordsaboutpandas'livesanddanger;

(2)Findoutmoreinformationaboutpandas'livesanddangerontheInternet.

该作业对学生预习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同时指导学生从基础知识和信息获取两个方面为学习新课做好了准备。

3.作业形式求异,忽视基础知识

不少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喜欢求新求异,对巩固单词、短语等基础知识的作业避之唯恐不及,因此喜欢布置诸如MakeaPoster、WriteaReport、MakeaSurvey等作业。

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教师认为与单词、短语有关的任务不符合新课程标准关于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而只有那些实践性和综合性强的作业才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语言的能力。

词汇学习在语言学习中的地位非常重要。

有研究表明,学生接触新词汇至少需要5~16次才有可能真正掌握该词汇(Nation,1990)。

教师要摒弃英语词汇学习只能依赖死记硬背的错误认识,“把教育从死的知识和无活力的概念中解放出来,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而智慧是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方式,绝不是知识在大脑中的机械堆积”(钟启泉,2009)。

例如,《牛津英语》7BUnit3FindingYourWay的语法部分的内容是学习表示运动的介词(如across,through,down),一位教师设计了如下作业:

课后仔细观察学校的所有建筑及场所,并画出简略平面图,然后以主人身份向来访者介绍学校概况。

要完成这项任务,学生必须掌握所学的表示运动的介词。

Whenyouwalkacrossthebridgeovertheriver,youcanseethelibrary.Gothroughthecorridorofthelibrary.Thereisapalk...

该作业以任务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记忆和运用词汇,既重视词汇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又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4.个人作业主导,忽视课后合作

一些教师把课堂作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主阵地,而布置课后作业时则以要求学生单独完成学习任务为主,忽视课后作业对培养学生合作能力的重要性。

利用课后学习任务驱动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具有下列优势:

不受课堂教学时间限制,能使合作更加充分;不受老师有意无意地主观干扰,能让合作更真实。

同时,课后合作还能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各种资源信息,提高合作的质量。

教师在布置MakeaQuestionnaire、HaveanInterview等综合性较强的作业时,应为学生创造合作的平台与契机。

例如,在学习《牛津英语》8AUnit5WildAnimals后,本校一位教师要求学生写一份关于某种野生动物的报告。

要求如下:

(1)小组内讨论确定拟描写的动物及选择该动物的理由。

(2)针对该动物的外貌、习性、面临的生存危机以及人类应采取的保护措施四个方面,每位成员完成其中一个方面的描写。

(3)小组内集体深入讨论每位成员的作业,并适当修正和补充,最后合成完整的报告。

这种作业中的有效合作能让不同智慧水平的小组成员互相作用、互相补充,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交流和合作中共同获得发展(屈小武,2009)。

5.弱化学生反思,忽视策略调控

授课结束后,多数教师会结合学生的课堂反应以及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进行反思,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扬长避短。

这样的反思目标指向仍然是以“教”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全面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状态和情感体验。

实际上,学生的自我反思是判断学生是否学得顺畅和有效的途径之一。

给学生布置课堂反思性质的作业能为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提供更科学、更客观的依据,教师能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重新剖析、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课堂反思是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调整学习策略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一次教研课结束时,笔者设计了一张表格,要求学生对本节课中自己和老师的表现进行反思和评价。

教学内容是《牛津英语》7AUnit6Fashion的综合技能训练部分,讨论在不同场合和活动中穿哪些服饰较为合适。

为了能了解学生更真实的情况,该作业采用了匿名形式。

(Ownership)与关联(Relevance),才能满足学生实际使用语言的需要,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作业的空间。

这里的“选择”是指让学生感到他们在用语言做自己选择的有用的、有趣的或开心的事情;“主宰”指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自我控制学习进程,让学生感到完成学习任务是自己的内在需要;“关联”是指学生用语言完成的任务要与他们自身有关系,即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活体验(转引自龚海平,2010)。

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也应立足上述三点,努力做到作业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升,自主与合作的统筹兼顾,兴趣与习惯的综合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作业的应有功效,使之远离形式主义和应试思想之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