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案工作七大治疗模式详细笔记.docx
《个案工作七大治疗模式详细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案工作七大治疗模式详细笔记.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个案工作七大治疗模式详细笔记
四.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三大传统治疗模式
人本治疗模式
个案工作服务模式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个案工作任务中心模式
危机介入模式
家庭治疗模式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1)理论假设
1人的成长与发展假设:
人生活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生活、心理、社会三个层面相互作用,推动个人成长和发展。
2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
强调服务对象问题与其感受到的来自过去、现在及问题处理三方面压力有关,使其出现心理困扰,人及交往出现冲突。
3对人际沟通假设:
人际沟通是保证人与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是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4对人的价值假设:
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暂时是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也具有自身有待开发的潜在能力。
(2)治疗技巧
包括直接治疗技巧和间接治疗
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的治疗的具体方法。
直接治疗技巧:
分为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和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
非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社会工作者直接向服务对象提供各种必要的服务,而服务对象只处于被动接收状态的各种辅导技巧。
这种辅导技巧不关注服务对象的自身感受和想法。
主要包括:
支持、直接影响和探索描述宣泄。
反思性直接治疗技巧是指社会工作者通过服务对象相互沟通,引导服务对象正确分析和理解自己问题的各种具体技巧。
这种辅导技巧比较关注服务对象的自身感受和想法。
主要包括:
现实情况反思、心理动力反思和人格发展反思。
间接治疗是指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的具体方法。
特点:
把服务过程分为研究,诊断和治疗三个阶段。
1注重从人际交往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
2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成因;
3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
2、认知行为治疗模式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内容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基本原理包括两项基本原则和三种意识层次的理论假设,以及依据这些理论假设而设计的治疗方法和技巧。
(1)基本假设
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是以人的认知和行为作为关注焦点的治疗模式。
它包含两个基本假设:
一是认知对人的情绪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二是人的行动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和情绪。
就认知因素而言,包括三种不同意识状态的层面:
意识、自动念头、图式。
(2)治疗方法和技巧
方法:
根据服务对象问题的复杂程度安排5—20次的面谈,对于一些特别困难的案例,像人格障碍等,辅导面谈的次数可以超过20次,每次面谈的时间大约45—50分钟。
技巧:
包括个案概念化、合作式的治疗关系、苏格拉底式的提问、结构化和心理教育、谁知重型。
(3)认知行为治疗模式的特点
①认知和行为因素的结合。
②采用综合的方式开展个案辅导工作。
3.理性情绪治疗模式
理性情绪治疗模式以人本主义作为自己理论的基础,认为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断追求成长发展的趋向,表现出两种不同趋向,一种是发展出健康、理性的生活方式,另一种则发展出不良的非理性的生活方式。
(1)理论基础
理论:
A代表引发事件,是指服务对象所遇到的当前发生的事件;B代表服务对象的信念,是指服务对象对当前所遭遇事件的认识和评价;C代表引发事件之后出现的各种认识、情绪和行为。
(2)治疗技巧
①非理性信念的检查技巧,即对服务对象情绪、行为困扰背后的非理性信念的原因进行探寻和识别的具体方法。
它包括:
一反映感受;二是角色扮演;三是冒险;四是识别。
②非理性信念的辩论技巧,即对产生服务对象情绪、行为困扰的非理性信念进行质疑和辨析的具体方法。
辩论技巧主要包括:
一辩论;二是理性功课;三是放弃自我评价;四是自我表露;五是示范;六是替代化选择;七是去灾难化;八是想象。
(3)理性情绪治疗模式的特点
具体包括五个方面:
明确辅导要求、检查非理性信念、与非理性信念辩论、学会理性生活方式、巩固辅导效果。
4.个案工作任务中心模式
(1)任务中心模式把服务介入的焦点集中在位服务对象提供简要有效的服务上,希望帮助服务对象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自己所选定的明确目标。
高效的服务介入必须符合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一是介入时间有限、二是介入目标清晰、三是介入服务简要、四是介入过程精密、五是服务效果明显。
在任务中心模式看来,任务就是服务对象为解决自己的问题而需要做的工作。
它是服务介入工作核心,是实现介入工作目标——解决问题的手段。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服务对象的自主性包括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服务对象具有处理自己问题的权利和义务、服务对象具有解决自己的问题的潜在能力。
(2)治疗技巧
任务中心模式认为,有效的沟通行动必须具备两个要素和达到五种功能。
这两个要素是:
有系统、有反应。
沟通行为需要达到的五种功能包括:
探究、组织、意识水平的提升、鼓励、方向引导。
(3)任务中心模式的特点
第一,清晰界定问题。
包括四个方面:
(1)服务对象知道这个问题存在。
(2)服务对象承认这是一个问题。
(3)服务对象愿意处理这个问题。
(4)服务对象有能力处理这个问题,并有可能在服务以外的时间尝试独立处理这个问题。
第二,明确界定服务对象。
包括两个方面:
服务对象必须是愿意承担自己的任务,并且做出承诺,愿意尝试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救助对象;服务对象处于正常的生活状态,具有自主的能力。
第三,合理界定任务。
任务中心模强调,只有把以下三个因素融合到任务中,这样的任务才是合理可行的。
这三个方面的因素是:
服务对象的问题、服务对象解决这个问题的能力、服务对象的意愿。
5.危机介入模式
(1)危机介入理论
①危机的定义:
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
危机通常分为两类:
一是成长危机,二是情境危机。
②危机的发展阶段:
一是危机发生,二是应对,三是解决危机,四是恢复期。
(2)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
及时处理:
由于危机很意外性强,造成危害性大,时间有限,需社工及时接案,及时处理,尽量减少对服务对象及周围他人的伤害,抓住有利可改变时机;
限定目标:
危机介入首要目标是以危机的调适和治疗为中心,尽可能降低危机造成危害,避免不良影响扩大,把精力集中在目前有限目标上,社工才能与服务对象共同协商和处理面临的危机;
输入希望:
因当危机发生后,服务对象通常处于迷茫、无助、失去希望的状态,在危机中帮助服务对象的有效方法是给其输入新的希望,激起服务对象改变的愿望;
提供支持:
处理危机中,社工需充分利用服务对象自身拥有的周围他人的资源,为其提供必要支持,也要培养自主能力;
恢复自尊:
危机发生通常导致服务对象身心混乱,自尊感下降,社工着手解决危机时首先了解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帮助其恢复自信;
培养自主能力:
危机是否能够解决最终取决于服务对象是否恩能够增强自主能力,虽在危机中有所下降,但也不能认为其缺乏自主能力,整个危机介入过程就是社工帮助服务对象增强自主能力免得和克服危机的过程。
(3)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
①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
②迅速做出危险性判断;
③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
④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6.人本治疗模式
(1)理论假设
人本治疗模式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其理论假设涉及对人性的基本看法、自我概念、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等重要的基本概念。
自我概念:
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看法包括服务对象对自己的知觉和评价,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知觉和评价以及对环境的知觉和评价三部分。
服务对象自我概念形成会受到周围他价值标准影响。
心理适应不良和心理适应失调:
当他人价值标准内划分为服务对象的内心要求时,就会使服务对象自我概念与真实经验和感受相冲突。
为维护自我形象,服务对象通常借助曲解或否定方式保持自我概念与经验表面一致,这时心理状态为心理适应不良。
严重的导致心理适应失调。
(2)治疗策略
创造一种有利的辅导环境让服务对象接近自己的真实需要,变成一个能够充分发挥自己潜在能力的人。
1能够准确领悟周围的人和事,具有基本安全感是理性的人;
2能够充分把握每一时刻,珍惜和享受生活适应力强;
3能够依据自己真实愿望选择生活方式,并勇于承担行为的责任忠于自己
4面临众多选择,而且能够体会到心理上的极大自由;
5积极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具有丰富的创造力。
(3)特点
1注重社会工作者自身的品格和态度
2强调个案辅导关系,需要具备真诚、同感和无条件积极关怀三项充要条件,包括六个方面内容:
表里如一,不评价,同感,无条件的接纳,无条件的爱,保持独立性
3关注个案辅导过程
7.家庭治疗模式
(1)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理论假设
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以家庭作为基本的治疗单位,假设家庭的动力和组织方式与个人的问题密切相关,通过家庭动力和组织方式的改变来解决个人和家族的问题。
它的基本概念涉及四个方面:
1家庭系统:
家庭由不同的成员组成,每个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一个组织化的系统
2家庭结构:
一是次系统,再家庭系统中存在着像夫妻亲子等更小范围的系统。
二是系统之间的边界,家庭及家庭内次系统之间具有与周围分割的界限。
三是角色和责任分立,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中占据一定位置,扮演一定橘色,承担一定责任。
四是权力结构,每个家庭都具有一定的权力运作方式。
3病态家庭结构:
一是纠缠与疏离,家庭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边界不清晰就会出现纠缠与疏离的现象。
二是联合对抗,当家庭成员之间出现相互冲突的现象是时,有些成员会形成同盟,与其他成员对抗。
三是三角缠,家庭成员之间通过第三方实现相互沟通交流,把第三方带入两人互动关系中。
四是倒三角,家庭的权力并不集中在父母亲手里,而是由孩子掌握,会出现权力结构倒置现象。
4家庭生命周期:
家庭自身有一个发展变化的周期,从两人组成家庭的形成期到增添第一个孩子进入发展期,再到家庭基本结构稳定的扩展完成期,孩子逐渐长大离开家庭之后进入收缩期,直到所有孩子离开家庭完成收缩期,最后家庭面对解体的解组期。
(2)治疗技巧
①重演:
即让家庭成员实际表现相互交往冲突的过程,呈现家庭的基本结构和交往方式;
②集中焦点:
让家庭成员注意力集中在家庭交往方式问题的关联上,避免家庭成员回避问题;
③感觉震撼:
即利用重复声调的高低和间接的语词等方法,让家庭成员明了社工谈话的内容;
4划清界限:
帮助家庭成员分清交往边界线,使家庭成员之间交往变得更有弹性;
5打破平衡:
协助家庭成员挑战家庭病态结构,改变家庭的权力运作方式,打破原来病态家庭结构的平衡;
6互动方式:
让成员了解相互之间的关联方式,明白自己是怎样影响其他家庭成员的,关注家庭成员之间互动方式;
7协助建立合理的观察视角:
运用自己专业知识和经验向家庭成员提供专业的意见和解释,协助服务对象建立合理的观察生活的视角;
8似是而非:
通过强化问题,让家庭成员之间冲突更加明显,使原来模糊不清的错误想法显现出来,从而为家庭成员了解和改变问题背后的错误想法提供机会;
9强调有点:
引导家庭成员关注整个家庭或个人有点,避免过分关注家庭不足。
(2)结构式家庭治疗模式的特点
家庭治疗模式的实施过程包括前后相连的三个主要阶段:
进入家庭、评估和介入。
在这三个介入过程中,特点为:
①以家庭为焦点的工作。
②关注家庭功能失调的评估。
③强调家庭功能的恢复。
三个任务为:
改变家庭成员的看法;改善家庭结构;改变家庭错误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