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高校教师资格岗前培训理论考试复习资料职业道德修养.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97392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高校教师资格岗前培训理论考试复习资料职业道德修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山东高校教师资格岗前培训理论考试复习资料职业道德修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山东高校教师资格岗前培训理论考试复习资料职业道德修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山东高校教师资格岗前培训理论考试复习资料职业道德修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山东高校教师资格岗前培训理论考试复习资料职业道德修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高校教师资格岗前培训理论考试复习资料职业道德修养.docx

《山东高校教师资格岗前培训理论考试复习资料职业道德修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高校教师资格岗前培训理论考试复习资料职业道德修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高校教师资格岗前培训理论考试复习资料职业道德修养.docx

山东高校教师资格岗前培训理论考试复习资料职业道德修养

职业道德修养

一、名词解释

1、道德:

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2、职业道德:

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

3、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调节教师与他人、教师与集体及社会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

4、教师职业作风教师职业作风是教师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

5、教育人道主义:

所谓教育人道主义,就是教师在教育劳动过程中,应当从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出发,尊重人、爱护人、协调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以人道主义的言行影响、培养学生。

6、教书育人:

所谓教书育人就是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要自觉地用人类崇高的思想、高尚的道德区塑造学生的灵魂,并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7、教师职业义务:

是教师对学校、学生、学生家长、学校领导和教师集体所承担的责任,所应履行的职责。

8、教师职业良心:

是教师在教育劳动中对教师责任的自觉意识,是教师在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义务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

9、教师职业荣誉所谓教师职业荣誉,就是对教师职业行为的社会价值作出的公认的客观评价和主观意向。

10、教师职业幸福是指教师在教育工作实践中,以自己出色的劳动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和理想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

11、教师道德行为:

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生的有利于或有害于学生、学校、社会及他人的行为。

12、教师道德行为选择:

道德行为主体根据自己的道德观念自主地决定按照某一种方案行动,以实现自己的道德意图的道德活动。

13、教师道德修养:

是指教师为了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根据教师道德的原则、规范、范畴的要求,在道德方面所进行的一种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活动;以及经过锻炼改造而形成的教师道德品质和达到的师德境界。

14、教师道德品质:

是指以教师为职业的道德主体所特有的行为习惯和行为特征,是教师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利益关系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倾向和一贯表现。

二、选择、填空及判断

1、内化的规范称为(良心)。

2、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因而是一种精神,它又是一种以指导行动为目的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因此它又是实践精神。

3、共同利益高于一切是原始社会的基本原则。

4、自由平等也是原始社会最重要的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

5、维护和反对奴隶对奴隶主的人身依附和绝对屈从的对立和斗争,是奴隶制社会道德最基本的内容。

6、人们从事的各种职业活动是各种职业道德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7、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内容: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8、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

9、利己主义是资产阶级道德的核心,也是它的最基本的原则。

10、自由、平等、博爱是资产阶级的主要道德规范。

11、生产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出现,是职业道德形成的历史条件。

12、职业道德的正式形成是在(奴隶社会)。

13、劳动是道德产生的根源。

14、社会分工是道德形成的关键。

15、平等是原始社会最重要的生活准则和道德规范。

16、维护封建的宗教等级关系,是封建道德最基本的社会内容。

17、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18、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为下述两种对立的观点:

“道德决定论”和“非道德主义”道德无用论。

 

19、职业:

就是人们由于特定的社会分工和生产内部的劳动分工而长期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20、在调节范围方面,职业道德主要是用来约束从事职业的人员。

适用范围的有限性。

21、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是教师职业产生的历史前提。

22、原始社会教育活动的承担者主要是部落的一些首领、以及老人、能人和妇女。

他们的从教活动是教师职业的萌芽。

23、春秋时期的孔丘为了推行他的政治主张,在中国第一个办起了“私学”。

24、孔丘提出的最重要的教育主张是有教无类。

25、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学校教育开始出现,教师职业随之产生。

26、春秋战国时期最大的私学是儒墨两大学派创立的。

儒家私学以孔子为最盛,墨家私学以墨子为首。

27、法国第一个建立了巴黎师范学校,首开人类师范教育的先河。

28、学生在心理和道德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向师性,即喜欢模仿教师。

29、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教师的根本职责就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

30、教师职业的本质属性是育人。

31、调节教师的行为,从而实现对教育过程的协调功能,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

32、学生的“向师性”心理决定了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特点。

33、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统摄教师职业道德全局和贯穿教师职业道德始终的准则,是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贯彻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指导和依据。

34、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统领整个教师职业道德体系。

35、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体系的总纲是教师处理各种利益关系的总方针。

36、人道主义的发源地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

37、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的社会职责。

是对教师这一称谓的最简洁、最准确的解释。

能否自觉地做到教书育人,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准的最重要的标志。

38、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一直是我们教育方针的核心和教育的目的。

39、人的全面发展,是人自身发展的最高目标,也是社会发展所要最终达到的目标。

40、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个性的自由全面发展。

41、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涵义:

是指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的充分发展,个人素质能力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能力的统一发展。

42、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概括为:

(1)人的解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起点。

(2)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是一个历史过程。

(3)、集体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43、全面教育也称通识教育。

44、爱岗敬业、依法执教是教师正确对待职业的行为规范。

45、热爱学生、教学相长是教师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行为规范。

46、严谨治学、博学多才是教师正确对待自身业务的基本规范。

47、关心集体、团结协作是教师正确处理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行为规范。

48、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进行自我修养的行为规范。

49、爱岗敬业的具体要求:

要热爱教育工作,一要畏业,二要爱业,三要乐业,四要创业。

50、师爱具有鲜明的自身特点:

一是目的性;二是广范性;三是科学性。

51、“罗森塔尔效应”实质上是师爱效应。

52、人们对教学相长的理解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相互促进;二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53、治学:

是教师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

教师的治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专业知识的研究;二是对教育规律、教育方法的研究。

54、智德:

是指教师在对待科学知识的态度上,在追求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品质。

55、教师之间的关系具有二重性。

一方面,教师之间的关系具有协调性;另一方面,教师之间的关系具有矛盾性。

 

56、在中国教育部史上,孔子是最早提出教师应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思想的人。

他指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57、风度仪表是人的精神气质及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教师的风度仪表是其内心世界的表露,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形式。

58、教师的教育能力包括:

(1)教学能力;

(2)思想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3)教育科研能力。

59、苏霍姆林斯基强调:

“全体教师团结一致是教育工作成功的保证。

60、良心作为一种道德意识,它的社会的心理特征有四个方面:

一是内在性,二是综合性。

三是稳定性四是广泛性。

61、教师职业荣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是指社会用以评价教师职业行为的社会价值尺度,也就是对教师履行职业义务的道德行为的(赞扬);另一方面是指教师对自己职业活动所具有的社会价值的自我认识,也就是职业良心中包括的(自尊、自爱)。

62、对幸福范畴的解释,归结起来有两类:

一类是禁欲主义,一类是纵欲主义。

63、教师职业义务:

(1)自然义务,

(2)社会义务。

64、荣誉:

包括两方面;客观评价和主观感受。

65、许多教师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视为自己最高的人生价值观和最大的人生幸福。

66、教师职业幸福范畴:

指教师在教育工作实践中,以自己出色的劳动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和理想而得到的精神上的满足。

67、教师的职业幸福观,应强调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应强调个人幸福与集体幸福的统一,应强调创造与享乐的统一。

68、道德行为是道德行为主体自知的行为。

69、道德行为是道德行为主体自身自觉的自我选择的行为。

70、道德行为是行为主体有利于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在经创优道德意识支配下自愿选择的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叫做恶行,也叫做不道德的行为。

71、道德容许行为是一种过渡性质的行为,属道德行为。

72、道德行为的选择是教师在面对两个以上的道德行为方案时,在一定道德意识的支配下,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自愿自觉的判断取舍和决定一种道德行为方案的过程。

73、社会自由是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外在可能性。

74、内心信念:

是指人们对某种观点、原则、理想等所形成的真挚信仰。

75、教师的意志自由:

是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内在自由。

76、道德行为选择的意志自由表现了人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77、道德行为按性质分为:

善行和恶行。

78、教师道德的修养的特点:

一是要有自觉性。

二是具有持久性。

三是具有实践性。

79、教师道德修养的实质:

就是不断地解决道德必然性与个人道德选择能力之间的矛盾。

80、慎独:

是指个人在独处无人监督时,仍能谨慎遵守道德原则,他是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又是道德修养所达到的一种极高的境界。

81、师德重在慎独,必须在“隐”“恒”“微”上下功夫。

82、教师道德内化的三个阶段:

服从阶段、同化阶段、内化阶段。

83、教师道德品质的构成有六个基本的要素:

是教师道德认识、教师道德情感、教师道德意志、教师道德信念、教师道德行为、教师道德习惯。

84、道德习惯是构成道德品质的最终环节。

85、教师道德内化的意义:

(1)完成教师道德由他律到自律的升华。

(2)实现了教师道德的规范作用。

(3)达到了培养新一代教师的道德目的。

86、非道德行为:

是一个不涉及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行为。

不是不道德行为。

87、社会越不发达,社会关系越落后,教师活动的限制就越多,选择的自由也就越小。

88、教师的意志自由是教师道德行为选择的内在自由。

89、道德选择的自由,不是毫无制约的绝对自由,而是通过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把握之后获得的一定条件下的自由。

90、教师所获得的自由度与对必然认识的深度和广度成正比。

91、教师道德评价依据其主体不同可以分为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

三、简答及论述

1、道德规范的特殊性是什么?

第一,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

第二,道德规范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

第三,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

2、职业道德的特点:

第一,在内容方面,职业道德总是要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和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带有强烈的具体职业特征。

第二,在形式方面,职业道德行为准则的表达方式,往往比较具体、灵活、多样。

第三,在调节范围方面,主要是用来约束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第四,在功能和效果方面,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成熟性。

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

第一,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公民的基本素质。

第二,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第三,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第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能够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落实到实处。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积极作用是什么?

第一,提高竞争意识。

第二,开拓创新观念。

第三,增强平等观念。

5、如何消除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消极影响?

第一,消除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消极影响,首先要求我们加强集体主义,反对极端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第二,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师职业道德,作为对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基本道德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有效补充。

第三,要引导人们超越个人权利,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6、为什么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首先,从自身来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培养合格教师的需要。

道德修养是每个教师的事,是每个教师胜任工作的必要条件。

例如,人民教育家陶行知不仅重视自身道德修养,还要求他领导的育才学校的师生,每天问一下自己:

“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他要求大家重视“公德”和“私德”的修养,“修筑人格长城”。

其次,从学生角度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完成教师的历史使命,培养合格学生的需要。

学生在心理上和道德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向师性”即喜欢模仿教师。

再次,从未来的角度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需要。

7、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教师的劳动,作为一个培养人、塑造人和改造人的伟大工程,具有鲜明的特点。

①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

②教师职业的复杂性。

③教师劳动过程的复杂性

8、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教师道德同其他职业道德相比,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①道德意识的自觉性。

②道德行为的示范性。

③影响结果的深远性。

9、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

①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②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

③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

19、教师职业良心的作用。

第一,教师行为前的选择作用。

第二,教师行为中的监督作用。

第三,教师行为后的自我评价作用。

总之教师职业道德良心是教师行为的隐蔽的却最有力量的调节器。

20、简述教师道德行为选择中的价值冲突。

①由于社会或他人对教师的期待或要求不一致所引起的教师内心的矛盾。

②由于教师改变角色而形成的新旧角色所承担的义务之间的冲突。

③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一个教师往往身兼几种社会角色,不同的角色往往赋予其不同的义务,从而形成义务间的冲突。

21、简述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作用。

①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中介作用。

②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教育作用。

③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裁决作用。

④教师道德行为评价的维护作用。

18、教师职业义务的特点。

第一,履行教师道德义务是教师自愿选择的结果。

第二,教师出于道德义务选择的行为,不企求相应的报酬。

第三,教师道德义务的内容必须付诸行动才具有现实意义。

10、联系实际,谈一谈教师职业道德的调节作用。

调节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功能,调节教师的行为,从而实现对教育过程的协调功能,是教师职业道德最基本、最主要的功能。

教师的职业道德调节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调节教师与学生关系的作用。

教师可以运用其专长力量使学生敬佩自己、信赖自己;运用其吸引力量团结学生;运用其权威力量对学生施加特定的影响;运用其奖赏力量扶植学生良好的表现和正气;运用其强制力量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

第二,调节教师与教师关系的作用。

每个教师要做到:

正确对待持不同教育观点的同事;正确对待优秀的教师;正确对待新老教师;所有教师要为教育好学生这一共同目标通力合作,求同存异相互配合,共同提高。

第三:

调节教师与领导关系的作用。

无论是普通教师,还是具有一定领导职权的学校领导,有应遵循教师道德的要求,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处理好双方的关系为共同的教育目标服务。

11、简述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主要内容。

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

12、为什么说教书育人原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①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职责。

②教书育人体现了集体主义原则的要求。

③教书育人是教师职业道德原则中的根本原则。

13、教师应如何贯彻全面发展原则?

(一)把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来认识

a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可分解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

具体说来,使每一个人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是教育的最高理想,教育的远期目标。

而全体学生全面地得到基本发展,在此基础上各自得到不同的个性发展,就应该成为我们的现实理想和近期目标

b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要求教师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C把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要求教师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二)开展面向全体的全面教育

全面教育的内容是由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来决定的,主要包括:

体质教育、政治思想教育、智力教育、情感教育、社会劳动教育和人际交往教育六个方面。

(三)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学生的特长

在充分发挥教育教学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上,应注意:

A,并非德、智、体、美、劳的面面俱到的发展。

B,要突出本学科的特点。

C,发展学生的特长。

(四)全面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A、业务能力;B、思想品德;C、审美能力。

15、简述教师在风度仪表方面的要求。

风度仪表是人的精神气质及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教师的风度仪表是其内心世界的表露,是其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形式。

首先在腐蚀服饰上,要做到整洁高雅。

其次,在神态上,要做到愉快亲切。

第三,在言谈上,要做到谦逊文雅。

第四,在举止上要做到稳重端庄。

第五,在待人处事上,要做到真诚热情。

16、简述教师教育能力的主要内容。

(次简答题)教师的教育能力是多方面的,它主要包括:

教学能力、思想工作与组织管理能力以及教育科研能力。

17、教师怎样才能做到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是爱人民、爱祖国和人道主义的道德准则在教育工作中的直接贯彻和具体要求。

要做到热爱学生,首先要全面了解学生。

一是了解每一个学生。

二是全面地了解学生,三是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灵。

其次,要热爱所有的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公平的,不是爱个别或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把爱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

例如在教育实践中,有的教师只爱学习上的“尖子”学生,爱听话守规矩的学生,还有的教师对亲朋好友的子女格外关心,不爱那些存在着各种缺点的后进生。

再次,要严格要求学生。

一是要严而有爱,二是要严而有格,三是要严而有方,四是要严而有恒。

 

22、教师道德行为的特征:

(1)是道德行为主体自知的行为。

(2)是道德行为主体自身自觉的自我选择的行为。

(3)是行为主体有利于或有害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23、依据动机和效果辩证关系原理,试论如何进行教师道德行为善恶的考察与判断。

(次论述题)

一个完整的道德行为,是从一定动机出发到一定效果的过程,动机和效果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动机和效果在行为总体上是统一的。

首先:

二者相互依存,互为前提。

其次,动机和效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

再次,动机和效果的统一是一个以实践为基础的过程。

正是由于实践,才将动机和效果联系在一起,实现了从动机到效果的转化。

另一方面,动机和效果之间存在差异和矛盾。

动机和效果的统一,是充满了差异和矛盾。

第一,善的动机引出同等程度善的效果,恶的动机引出同等程度恶的效果。

第二,善的动机引出恶的效果,恶的动机引了善的效果。

第三,善或恶的动机引出大于或小于预想的善或恶的效果。

第四,善或恶的动机引出善恶相间的效果。

24、教师道德内化的意义:

(1)完成教师道德由他律到自律的升华。

(2)实现了教师道德的规范作用。

(3)达到了培养新一代教师的道德目的。

25、述教师道德修养的方法:

(1)理论学习的方法

(2)实践锻炼的方法(3)慎独的方法

26、教师职业道德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次)

(一)教师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第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要求教师进行道德修养。

第二,为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需要进行道德修养。

第三、德品质的后天形成和可变性的特点,要求教师进行道德修养。

(二)教师道德修养的可能性

第一,每一个教师都有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力。

第二,社会或阶级为教师进行道德修养提供了条件。

第三,人性的后天性和可塑性是道德修养的先决条件。

14、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哪些?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

爱岗敬业、依法执教;热爱学生、教学相长;严谨治学、博学多才;关心集体、团结协作;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第一章道德与职业道德

P2道德的本质:

社会经济关系对道德本质的决定性作用;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P6道德的特点:

特殊的规范性;独特的多层次性;广泛的社会性;更大的稳定性。

P7道德对经济的反作用:

有助于巩固其所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影响社会的生产发展;引导人们的生活方式。

P8道德的起源:

神启论;本性论;感性欲望论。

道德的产生:

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的主管条件;劳动是道德产生的根源;社会分工是道德从萌芽到生成的关键条件。

原始社会的道德:

P10

奴隶社会的道德:

P11

P14道德发展的规律性:

社会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发展;总趋势不断进步;在批判继承中发展。

P15职业道德的特征:

内容上有职业性;表达方式上有具体性;调节范围上有限性;功能上有适用性。

P16职业道德形成的条件:

社会分工是其形成的历史条件;职业活动的出现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

P19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P20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意义:

跟本上提高公民综合素质;促进各行各业发展;促进社会风气的好转和和谐社会建设。

第二章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P22教师职业的产生:

1.人类教育活动出现是其社会基础2.社会生产力发展是其经济基础3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是其历史前提。

P27教师职业的社会意义:

1传承发展人类文化2维护推动社会发展3促进人类自我完善

P29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必要性:

1是做一名合格教师的需要2是培养合格学生的需要3是迎接新世纪挑战的需要4是克服市场经济消极影响的需要。

P30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积极作用:

1提高竞争意识2增强创新观念3高扬公正精神。

克服市场经济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消极影响: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现指引自己2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教师职业道德3树立社会责任意识。

P32如何确立和实现教师职业理想:

1对教育的意义和地位要有深刻的理解2对教育的内在规律要有正确把握3对教育的具体工作要有热爱之情和献身精神。

P32教师职业职责:

1对学生负责2对学生家长负责3对社会负责。

P33教师职业作风:

1实事求是,坚持真理2工作积极,认真负责3平等待人,团结互助。

P34教师职业技能:

1钻研业务知识2掌握教育规律3具备管理能力4勇于实践创新。

P34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1示范性2复杂性3创造性4长周期性。

P37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道德意识的自觉性2道德行为的示范性3影响结果的深远性

P39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

1对学生的教育作用2对教育过程的调节作用3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作用4对教师的激励作用。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P43教师职业道德确立的依据:

1一般的社会道德原则2一般的教育原则3“以人文本”的原则。

P44教师职业道德原则的地位与作用:

教师职业道德体系,包括教师职业道德原则/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教师职业道德范畴三个基本要素。

这三个要素中,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居于核心地位,具有定向/指导和评价作用。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内容:

1尊重人2关心人3爱护人。

P49教育人道主义原则的确立与要求:

含义与要求:

1尊重每一个学生2关爱每一个学生3教育学生学会尊重/学会关爱4教师还要把教育人道主义贯彻到其他一切人际关系的处理中。

教师职业道德三大原则:

人道主义原则、教书育人原则、全面发展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