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富源县五里德煤矿变更核实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96807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195.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富源县五里德煤矿变更核实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云南省富源县五里德煤矿变更核实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云南省富源县五里德煤矿变更核实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云南省富源县五里德煤矿变更核实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云南省富源县五里德煤矿变更核实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富源县五里德煤矿变更核实报告.docx

《云南省富源县五里德煤矿变更核实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富源县五里德煤矿变更核实报告.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富源县五里德煤矿变更核实报告.docx

云南省富源县五里德煤矿变更核实报告

 

云南省富源县五里德煤矿

变更矿区范围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富源县大河镇五里德煤矿

二00五年四月

 

云南省富源县五里德煤矿

变更矿区范围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呈报单位:

富源县大河镇五里德煤矿

法人代表:

张旭

矿长:

张旭

编制单位:

云南省地质学会

勘查资格号:

第334532012号

单位代表:

陈宇同

项目负责:

罗家贤

技术负责:

罗家贤

编写人:

罗家贤刘敦千宁显周

参加人员:

谢秋存郭丽江

提交单位:

富源县大河镇五里德煤矿

提交时间:

二OO五年四月

正文目录

 

附图目录

顺序号

图号

图名

比例尺

1

1

五里德煤矿变更矿区范围统一图例

2

2

云南省富源县五里德煤矿变更矿区范围地形地质图

1:

5000

3

3

五里德煤矿变更矿区范围下三叠统综合地层柱状图

1:

1000

4

3

五里德煤矿变更矿区范围上二叠统含煤岩系综合地层柱状图

1:

500

5

4

五里德煤矿变更矿区范围2勘探线剖面图

1:

2000

6

5

五里德煤矿变更矿区范围4勘探线剖面图

1:

2000

7

6

五里德煤矿变更矿区范围A-A′纵剖面图

1:

2000

8

7

五里德煤矿变更矿区范围钻孔煤层对比图

垂直

1:

500

9

8

五里德煤矿变更矿区范围M3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平面图

1:

5000

10

9

五里德煤矿变更矿区范围M5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平面图

1:

5000

11

10

五里德煤矿变更矿区范围M7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平面图

1:

5000

顺序号

图号

图名

比例尺

12

11

五里德煤矿变更矿区范围M9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平面图

1:

5000

13

12

五里德煤矿变更矿区范围M11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平面图

1:

5000

14

13

五里德煤矿变更矿区范围M16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量估算平面图

1:

5000

15

14

云南省富源县五里德煤矿变更矿区范围水文地质图

1:

2000

16

15

五里德煤矿变更矿区范围4勘探线水文地质剖面图

1:

5000

17

16

五里德煤矿变更矿区范围M9煤层底板等高线及涌水量估算图

1:

5000

 

 

附:

附表(一册)

附件(四份合订一本)

第一章概况

为了加快曲靖市富源县境内的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地方矿业经济快速发展,“富源县大河镇五里德煤矿”响应中央对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计划将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扩大生产规模,延长矿山服务年限,通过对采区周边资源作了初步调查了解,将其采区东侧的一块埋深较大的闲置资源,向富源县、曲靖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及云南省国土资源厅提出申请,变更部分矿界拐点,将其纳入采矿范围,在获得省国土资源厅同意并经划定矿界范围后,委托“云南省地质学会”对其划定的矿区范围依据煤矿提供五里德煤矿普查报告及相邻普查报告进行资源储量核实工作。

1.1工作目的任务

资源储量核实的目的在于基本查明变更矿区范围内的可采煤层保有资源量及主要可开采煤层的经济基础储量,以便今后作为矿山开采设计、规划的资源依据。

任务是以“云南省国土资源厅”核准的“富源县大河镇五里德煤矿(变更矿区范围)坐标”对五里德煤矿变更矿区范围内可采煤层,以变更区内的控制开采标高1250m~1850m水平,据甲方提供由云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提交的《云南省富源县五里德煤矿普查地质报告》、部分《云南省富源县大河煤矿区总体地质报告》、及《云南省富源县五里德煤矿地质简测说明书》,并结合五里德煤矿开采情况,分煤层按1250m标高上、下分别进行资源/储量核实。

具体要求是:

对五里德煤矿变更矿区范围内的M3、M5、M7、M9、M11、M16、等六层全区稳定或基本稳定的可采煤层,据上述资料评价情况,编制相应综合图件,估算变更区内保有资源量。

于2005年4月底前提交初步审定稿交委托方(甲方)送省评审中心评审。

并获云南省储量评审中心评审认定。

评审通过后,按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复制交甲方使用。

1.2地理位置及交通

五里德煤矿变更区范围亦隶属于曲靖市富源县大河镇白马村管辖。

矿区位于富源县110°方向,平距13km,公路里程18km,地理坐标:

东经104°18′12″~104°19′42″,北纬25°36′37″~25°37′15″。

变更区边界南接硐山煤矿,东至F41断层,西至严湾冲村东侧,南红土田村东侧,南北向最长1360m,东—西呈南宽北窄,东南部近一三角形,总体形状不太规则,变更前矿区面积0.9238km2,变更后矿区总面积1.827km2,增扩面积0.892km2。

矿区交通方便,常年畅通无阻。

富源县城至大河全为柏油公路,矿区有3㎞简易公路与之相通,富源县城每天有班车往返于南部各乡镇,途经矿区西侧,往北西距富源公路里程20km,经富源走富源—曲胜高速,至曲靖73km,西距昆明209km。

(见图1—1)

1.3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矿区属构造剥蚀低—中山区,地势总体东髙西低,而区内由于构造及南北向硐山小河河流切割,形成—近南北东向沟谷,海拔标高东部山脊高程2002.2m,最低为南部硐山小河沟出图处1798.0m,相对高差204.2m。

矿区属珠江水系。

无大的河流,流经勘区的硐山小河沟,向南汇入大河(块泽河上游)经东部汇集喜旧溪河后注入南盘江,各沟谷小溪流量受大气降水量限制,流量随季节变化较大。

区内虽地处亚热带,但高原山区立体气候特征显著,每年12月至次年2月

为霜冻期,2~4月为风季,主导风向东南,常年最高气温34.9℃,最低气温-11℃,年平均气温13.8℃。

年降雨量平均1093.70mm,5~10月为雨季,占全年降雨量的86.5﹪,总之,本区显示为冬春干燥多雾,夏秋多雨湿润,即冬寒夏温,春暖秋凉的高原性山地季风气候。

区内居民以汉族为主,杂居少数彝族,除少部分人员参加采煤外,大多均从事农业生产,农作物以玉米为主,次为水稻、马铃薯、小麦,经济作物以烤烟为主。

区内乡镇企业主要有煤矿、煤焦厂,其它企业欠发达。

区内高压输电网纵横交错,五里德煤矿已计划实行双回路供电系统,各村均开通程控电话,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均在该区开通移动电话网络。

电力资源丰富,通讯极为方便。

据1999年《全国地震区划图》,本区属六级地震区。

又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0.22,富源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富源境内1537年,1833年和1856年先后三次发生过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

有感地震也偶有发生,且多系构造性地震。

建议按7度带设防。

区内及周边采煤历史较长,老窑及生产矿井较多,且主要沿西侧及南端浅部煤层露头开采。

主采M7、M9等煤层。

变更区西侧的五理德煤矿,己建成年产原煤6万吨的矿井。

属富源县采煤骨干矿井之一。

1.4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1.4.1矿区地质勘查史

大河煤矿区地质勘查工作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先后曾有多个地勘单位作过不同阶段地质工作,而煤矿的正式普查工作,是1990~1993年开展的,现简述如下:

1、1938年地质学家尹赞勋、王竹泉、路兆洽等在矿区内进行过地质调查,并作有1:

100万及1:

20万地质图,对滇东煤田区域性的地层,构造有所论述。

为建国后开展煤田地质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

2、解放后,1955年~1956年西南地质局524队、564队进行了富源至宣威一带含煤地层踏勘工作,并对煤层厚度和煤质作了评述。

3、1967年云南省煤田地质勘探公司143队提交了《滇东煤田恩洪煤矿区北部普查地质报告》,填绘了1:

25000地形地质图160km2,取样6件,发现为肥气煤、肥煤。

4、1973年8月贵州省地质局区调队开展了1:

20万区域地质调查。

提交了《1:

20万盘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为研究本区地层、构造及煤炭资源提供了较为系统的资料。

5、1985年国家重点项目,《川滇黔西南三省煤田区划》课题云南省分项目,由云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承担并开展了煤田区划工作。

提交了《云南省东部晚二叠世煤田地质研究报告》(送审稿)。

6、1990年3月—1991年12月,云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开展了硐山煤矿野外煤矿普查,提交普查地质报告,矿区工作面积25km2。

投入钻探6622.87m、小钻713.47m、槽探13794.7m3。

6、1995年云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提交《云南省富源县大河煤矿硐山勘探区普查设计》,云南省地矿局以云地第〔1992〕22号文批准开展普查工作。

7、1992年8月—1993年6月,受富源县委托由云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开展了五理德煤矿普查,后又开展了硐山煤矿详查地质工作,1992年12月结束野外工作,详查范围北起10线平行外推500m(即9线为界),南12线,东ZK1002和ZK1201连线,南北长1.5km,面积约2.0km2,于1993年6月提交详查报告。

储量计算范围南以12线为界,东边以ZK1201为界。

并编制了云《南省富源县大河煤矿区硐山煤矿详查地质报告》。

1993年6月编制了《云南省富源县五理德煤矿普查地质报告》。

1995年云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编制了《大河煤矿区总体地质报告》。

由于历史条件限制,大河煤矿区总体地质工作程度不高,硐山勘区,面积25km2,除详查区约2.0km2外,剩余地段尚缺乏系统地质工作(图1-2)。

 

8、1999年开展的全国统一换发新“采矿许可证”工作,五里德煤矿委托云南省地质矿产局第一地质大队开展了换证所需的地质资料简测工作,编制了《云南省富源县大河乡五里德煤矿地质简测说明书》。

上述工作为本次五里德煤矿变更扩大矿区范围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奠定了较好基础。

五里德煤矿位于大河煤矿区近北端西侧,变更区位于现采区正东侧,属大河煤矿区硐山矿段北端的一部分,具体位于硐山煤矿详查地段北部。

五理德普查区施有钻孔五个,1:

5000地质填图2.08Km2,煤层煤样7件,瓦斯样3件。

硐山矿段内经普查、详查工作共投入钻探6622.87m,坑探358.4m,槽探13794.7m3,采集半工业试验大样2件;铁箱试验样2件,简易筛分样2件,煤层煤样15件,煤芯煤样66件,大体重样3件,稀散元素样76件,瓦斯样15件,煤尘爆炸试验样4件,岩石物理力学样6组,全分析水样4件,提交C级以上工业储量11748.27万吨,所提交《大河煤矿区总体地质报告》及《云南省富源县大河煤矿区硐山勘探区一矿段详查地质报告》部分指标及工程,基本满足了本次资源储量核实工作的需要。

1.4.2储量审批情况

《大河煤矿区总体地质报告》由云南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1995年提交,据查未经审批。

变更区南侧的详查矿段,属富源县委托而开展,所提交详查矿段报告,是否审批,未找到依据证实。

也未设及到变更区,故所编本核实报告仅依据能收集的普查资料及矿山委托所编制资料开展的。

据资料反映,钻探工程质量较高,收集所施工的5个钻孔,一般岩矿采取率都在80%左右;地层及主要煤层对比较为可靠。

报告总结出有对比意义的主要标志层8层,辅助标志层5层;对地质构造的研究基本满足了要求,基本掌握了区内的煤质情况和分布规律,大致查明了五里德煤矿及变更区的水文地质条件。

基本满足了本次资源储量核实工作的需要。

1.5资源储量核实范围及本次工作情况

受“富源县大河镇五里德煤矿”委托,云南省地质学会依据五里德煤矿提供由省国土资源厅核定的变更矿区范围拐点坐标,对变更区范围资源储量,按原来由省地矿局第一地质大队提交而未经省局审批的《富源县大河煤矿区总体地质报告》的硐山矿段普查资料,结合矿山委托开展的简测和五理德煤矿普查报告,在划定范围及标高内,按现行《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划分块段,其它指标依据原储量计算采用情况进行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核实范围及变更区位置见(图1—3)(变更矿区范围示意图)和表1—1。

表1—1富源县大河镇五里德煤矿变更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拐点编号

x(纵坐标)

Y(横坐标)

矿1

2835090、00

35430205、00

矿2

2835070、00

35430880、00

矿3

2834500、00

35431360、00

矿4

2835090、00

35431430、00

矿5

2835145、70

35431868、60

矿6

2834003、80

35432504、50

矿7

2833980、00

35430662、00

矿8

2834315、00

35430786、00

矿9

2834326、00

35430378、00

矿10

2834768、00

35430200、00

矿区面积

0.9238km2(原)0.892km2(新增)合计1.827km2

标高

1850m~1500m(原)1850m~1250m(变更)

通过本次实地调查五里德及周边煤矿的开采现状进行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初步查明了五里德煤矿除原采区内开采M7和M9煤层外,变更区煤层由

于埋深较大,保存完整,所有可采煤层均无风氧化带,以变更区内最低标高1250m为界,对其之上所有可采煤层核实资源量合计731.12万吨,其中M9煤层资源量172.07万吨,其它煤层资源量559.05万吨,断层带两侧煤柱资源量89.01万吨。

目前可利用资源量642.11万吨,其中333资源量452.10万吨,334资源量190.01万吨,矿界内1250m标高之下共有资源量50.22万吨,其中333资源量29.25万吨,为拟建五里德煤矿变更区年产9万吨井型提供了较可靠地质资源依据。

第二章区域地质概况

2.1区域地层简述

区域地层系统在该区出露较完整,主要有下二叠统茅口组海相沉积碳酸盐;上二叠统峨嵋山玄武岩组火山集块岩,火山熔岩、凝灰岩;龙潭组含煤岩系砂岩、粉砂岩、泥岩及煤层、煤线,长兴组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及煤层、煤线;下三叠统卡以头组砂岩、粉砂岩,飞仙关组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细砂岩,永宁镇组灰岩、泥质灰岩,关岭组:

灰岩、白云质泥岩、白云岩等。

2.2构造特征

区域及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Ⅰ)、滇东台褶带(Ⅰ3)、曲靖台褶东,即宣威—牛首山拱褶断东(Ⅰ34),富源凹褶(Ⅰ34—3)是一个上古生界及三叠系的坳陷带。

燕山运动时形成褶皱断裂。

根据大地构造形态发展特征,黔西煤田之滇东部分,以师宗—弥勒大断裂为界,可分南北两个煤区。

北煤区根据古陆的相对位置及现在的构造形态,可分为圭山、恩洪、富源、宣威等四个亚煤区。

本工作区位于富源亚煤区,大河复式向斜北段西翼。

在漫长地史时期的发展中,特别是三叠纪以后,区域经受多期次的构造变形,造成区内不同方向,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不同时期的构造形迹广泛发育,并控制了区域成煤盆地的空间展布,总体形成一幅由北东向构造,南北向构造,北北西向构造组成的褶皱断裂构造形态和特征。

2.3岩浆活动

区域岩浆活动弱,主要由晚二叠世峨嵋山玄武岩、层凝灰岩、火山集块岩、火山角砾岩及少量与玄武岩同源异相的辉绿岩侵入岩体组成。

矿区未见除玄武岩喷发以外的岩浆活动与动力变质作用。

 

第三章矿区地质

本矿区位于原“大河煤矿区硐山详查矿段”北端,北起0线小街子南侧,南止6线以北,东自F41断层,西到严湾冲村附近的F15和F11断层附近,具体位置含原采区由12个矿界拐点控制,详见“地形地质图”(附图2)。

3.1地层

在变更矿区范围内,经钻探揭露及地表自然出露的地层,由老至新依次有:

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长兴组(P2c)、三叠系下统卡以头组(T1k)、飞仙关组(T1f)永宁镇组(T1y);第四系(Q)等。

现分述如下:

3.1.1二叠系上统(P2)

3.1.1.1峨嵋山玄武岩组(P2β)

分布于变更区北西,岩性为暗绿灰色、灰色块状玄武岩、玄武质凝灰岩。

呈细晶等粒结构,具杏仁状构造,属一套火山岩建造,龙潭组之下呈假整合接触关系。

厚度大于30m。

3.1.1.2龙潭组(P2l)

由一系列粉砂岩、粘土岩、细砂岩夹煤层煤线组成的连续沉积含煤岩系,地层厚度145.20~169.78m,平均157.49m,按岩性组合、含煤特征不同划分为两段,现分述于后。

(1)龙潭组第一段(P2l1):

岩性主要为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夹煤层及煤线组成。

厚61.24m。

局部夹有极薄层状菱铁岩,含少量团块状透镜状黄铁矿。

该段内共含煤12层,一般有8层,其中可采煤1层(M16)含硫量相对高,煤层间距、厚度变化较大,有分岔复合现象。

底部常含一层0.15-0.5m的铁锰质古风化壳,定为B1标志层,与下伏P2β呈平行假整合接触。

(2)龙潭组第二段(P2l2):

浅灰、灰色中厚层状粉砂岩、粘土岩夹煤层,煤线及菱铁岩(厚5~50cm不等)组成。

厚96.25m,该段内共含煤16层,一般10层,其中可采和大部分可采煤层4层(M7、M9、M11、M13),局部可采1层(M14),多为半暗—半亮型煤,其煤层厚度较大、层位较稳定,煤质最佳。

3.1.1.3长兴组(P2c):

浅灰绿色中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粘土岩夹煤层、煤线组成。

局部夹薄层菱铁岩(单层厚度1~10cm不等)。

该层含煤10层,一般7层,其中局部可采或大部可采煤层2层(M3、M5),均为块状的暗淡至半暗淡型煤。

地层厚度92.50m。

3.1.2三叠系下统(T1)

3.1.2.1卡以头组(T1k):

岩性为灰绿色薄层状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细砂岩、泥岩呈不等厚互层,具水平层理及斜交层理,产丰富的动物化石Lingn、LaSP、OxytamaSP、PteaiaSP等腹足类。

厚度115.0m。

底部粉砂质泥岩中产大量辨鳃类动物化石。

与下伏P2C地层呈整合接触。

中部具绿色、天蓝色厚层状粉砂岩,局部夹紫色粉砂岩条带,不显层理。

产εitheriaSP。

厚度约35.00m。

上部夹暗绿色厚层状细砂岩。

有时夹紫色粉砂岩,顶部具水平层理。

产εitheriaSP。

厚度36.00m。

3.1.2.2飞仙关组(T1f)

为一套紫红色泥岩、粉砂岩、细一中粒砂岩,呈不规则状互层或夹层产出。

该组地层总厚度385.00m。

根据岩性组合及生物化石的差异,将其划分为三个段,即T1f1、T1f2、T1f3。

现分述如下:

(1)飞仙关组第一段(T1f1):

紫红色薄至中厚层状粉砂质泥岩、粉砂岩。

粉砂岩中夹中厚层状细砂岩,底部为中厚层细砂岩。

具小型斜层理及交错层理,厚度147.00m。

(2)飞仙关组第二段(T1f2):

紫红色、紫灰色薄—中厚层状中细粒含铜砂岩夹粉砂岩。

岩石性硬,风化后常形成陡岩,地貌特征明显。

上部为紫灰色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和泥岩,产UnioniteoSP、ClaraiaSPClaraiaClarailingnlnsp。

厚度170.00m。

(3)飞仙关组第三段(T1f3):

下部为紫红色薄—中厚层状粉砂岩与细砂岩互层。

下部为黄绿色中层状细砂岩,岩性坚硬,抗风化能力强,常呈陡岩地貌,上部为紫红色薄一中厚层状粉砂岩与灰紫色泥质粉砂岩互层。

中上部夹泥灰岩薄层。

顶部含少量灰色灰岩薄层。

下部产较多动物化石,(UnianiteoSP),厚度80.00m。

(4)永宁镇组(T1y):

区域上可分为上下两段,而矿区内仅见第一段,岩性为灰色厚度状灰岩。

泥质灰岩,下部以泥质灰岩为主。

中部为细晶灰岩夹薄层状泥质灰岩顶部主要为泥质灰岩。

厚度>250.0m。

3.1.3第四系(Q)

区内第四系为松散沉积,主要分布于冲沟两侧及平坝之中,岩性为褐色褐红色粘土、黄灰色碎石、灰色褐黄色粉质粘土砂砾等组成,区内可进一步分为洪冲积层(QPaL)残坡积及滑坡体。

厚0~20m不等。

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3.2构造

在变更区范围内:

总体地层呈一个走向近南北的向斜构造,轴向近南北位于变更区近东侧。

北端被F41截错,西翼地层倾向近正东,倾角西侧陡(20°~32°),东侧较平缓(6°~12°)东翼地层6°~20°的宽缓向斜构造,两翼地层为T1f2—T1f3,向斜核部为T1y。

矿区内构造特征,主要以断裂构造为主,小褶皱构造不发肓。

①褶皱构造:

区内只有少量规模很小的褶曲,主要位于变更区西侧的原采空区内,图上未能标注。

②断裂构造:

变更区内共发现大于20m以上断层8条,其中近南北走向正断层5条,逆断层2条。

而断层规模落差大于50m的有4条(F11、F15、F27、F28);落差大于30m的有3条(F30、F31、F41),落差小于30m有1条(F29)。

其断裂构造、分布情况详见附图。

现将变更矿区范围内及周边附近地段的主要断裂构造,现分述于后。

3.2.1断层

五里德煤矿及变更区构造类型属中等。

原采区断裂极为发育,变更区构造相对简单,共发现和大致查明垂直断距>30M的断层6条,其中5条为正断层,1条为逆断层。

而对今后开采有影响的断层主要为2条,现分述如下:

3.2.1.1F15断层:

位于矿界西部严湾冲村东侧,走向近南北、长>2000m,两端延出图,倾向西、倾角82°,南端局部被第四系掩盖,西翼(上盘)出露地层为T1f1及P2L1,东翼(下盘)出露地层为T1f2,据冲沟点测量,及钻孔揭控推测垂直断距近300m。

为一张性正断层,西部与F11正断层形成一大的断层带,至使F11与F15的夹块,地表岩层倾角>40°,断层带宽北端可见2~5m,泥质充填,中~南端被第四系掩盖,对今后开采西部煤层有一定影响。

该断层也是变更矿区范围西部资源量估算边界线,且还应注意断层破碎带涌水。

3.2.1.2F11逆断层:

位于F15西侧,走向近南北,北端延出图,使中间地层T1f1呈一楔子向下掉落,倾向西,倾角71°,长>1000m,西盘上升,断距大于280m,逆断层。

两断层夹块以前未估算资源量本次也不予估算。

由于F11、位于村庄傍侧,对开采变更范围煤层无直接影响。

3.2.1.3F30逆断层:

位于变更矿区西边北端,南端交于F11断层,断层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南西,倾角较陡,长度>500m。

断距虽较大,但对原采区和变更区煤层开采均无影响。

3.2.1.4F29正断层:

位于变更矿区的东北部边缘,北端延伸出图。

断层走向近南北,倾向西为270°,倾角不明,长度>800m,断距约为25m。

到矿界附近已无明显断距。

该断层应为一浅部正断层。

3.2.1.5F41断层:

位于变更矿区东部边界附近,断层断距由北至向南逐渐变小,地表断距最大30m,断层走向北北—南东东,倾向西为280°,倾角>70°;长度>1500m,深部ZK402控制,断距小于20m,北端落差大于南端,对开采东部边缘煤层有一定影响。

3.2.1.6F27、F28断层:

位于变更矿区范围东部边界外围,断层走向近南北,F27走向两端延出本图幅,长度大于2000m,F28北端交于F27,南端亦延出图,两断层均为正断层,虽然断距较大,但以本次资源量估算无关,不再赘述。

第四章煤层

4.1含煤性

4.1.1区内含煤性概况

富源县五里德煤矿及变更区,位于富源县硐山煤矿详查矿段的南部及南东部地段,变更矿区范围内及硐山煤矿详查矿段的含煤性基本相同,龙潭组、长兴组地层是区内含煤地层,含煤地层厚度226.20—260.71m,平均厚度244.99m。

含煤层、煤线共有24—33层,平均26层,累计总厚度20.67m,平均含煤系数8.44%。

较硐山矿段偏少。

区内含可采煤层6层五理德原采区为10层,可采煤层全部集中分布于长兴组(P2c)及龙潭组(P2l)地层内,可采总厚度7.25m,平均可采含煤系数2.96%。

4.1.2煤层赋存情况

区内煤层主要赋存在长兴组、龙潭组的煤系地层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