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09421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5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docx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习题答案

A选择题

1.4.1(A)1.4.2(C)1.4.3(C)1.4.4(B)1.5.1(B)1.5.2(B)1.6.1

(B)

1.6.2(B)1.8.1(B)1.9.1(B)1.9.2(B)1.9.3(B)1.11.1(A)1.12.1(B)

1.12.3(B)1.12.4(B)1.12.5(B)

B基本题

1.4.5

(1)略

(2)元件1和2为电源,元件3,4和5为负载

(3)(-560-540+600+320+180)*w=0平衡

1.4.6380/(

1102/8+R)=8/110,所以R≈3.7K,W

=(8/110)2×3.7K≈20W

 

1.4.7电阻R=U/I=6/50*103=120,应选者(a)图.

1.4.8解:

220/(R1+315)=0.35A,得R1≈314.

220/(R2+315)=0.7A,得R2≈0.

1.4.9

(1)并联R2前,I1=E/(R0+2Re+R1)=220/(0.2+0.2+10)≈21.2A.

 

并联R2后,I2=E/(R0+2Re+R1∥R2)≈50A.

 

(2)并联R2前,U2=R1*I1=212V,U1=(2Re+R1)*I1=216V.

并联R2后,U2=(R1∥R2)*I1=200V,U1=2Re+R1∥R2=210V.

(3)并联R2前,P=212*21.2=4.5KW.

并联R2后,P=200*50=10KW.

1.5.3I3=I1+I2=0.31uA,I4=I5-I3=9.61-0.31=9.3uA,I6=I2+I4=9.6uA.

1.6.3因为电桥平衡,所以不管S断开还是闭合

=200.

Rab=R5∥(R1+R3)∥(R2+R4)

1.6.4解:

Ua=U1=16V,Ub=<[(45+5)≈5.5]+45>×16/<[(45+5)∥5.5]∥

 

5.5+45>≈1.6.

Uc=(45+5)∥5.5×

Ub/

R总≈Ub

/10=0.16V,同理

Rd≈

 

Uc/10=0.016V.

 

1.6.5解:

当滑动端位于上端时,U2=(R1+RP)U1/(R1+RP+R)2≈8.41V.

 

当滑动端位于下端时,U2=R2*U1/(R1+RP+R)2≈5.64V.

所以输出范围为5.64-8.14.

1.6.6

 

1.7.1解:

等效电路

 

支路电流方程:

IL=I1+I2

E2-RO2*I2+RO1*I1-E1=0RL*IL+RO2*I2-E2=0

带入数据得I1=I2=20A,IL=40A

1.8.2解:

先利用叠加定理计算R1上的电流分成两个分电路

①U1单独作用:

解I'

 

R1(R

U1

2//R3)R4

12A

1115

2

②IS单独作用:

分流

''R4

1

1*24

SA

R4R1(R2//R3)

110.55

所以I1

 

'''

11

 

3

6A,

5

I30.5*I1A

5

 

1.9.4解:

根据KCL得

则I3

I2-I1

2-11A

 

U1R1I3

20*1

20V,U2

U1R2I2

2010*2

40V

 

1A电流源吸收的功率:

P1

U1I1

20*1

20W

 

P2

2A电流源吸收的功率:

-U2I2

-40*2

-80W

 

R1电阻吸收功率:

PR1

220*12

20W

 

R2电阻吸收功率:

PR

R22

10*22

40W

 

1.9.5解:

将电流源转换成电压源,如下图

则I1

12

11(1//1)

 

3

I35A

 

1.9.6解:

将两个电压源转换成电流源再合并为一个

 

I8-21A

2112

 

1.9.7解:

设E单独作用

 

uab’=E/4=1/4×12=3V

则两个电流源作用时uab’’=uab-uab’

=10-3=7V

1.10.1解:

设1Ω电阻中的电流为I(从上到下)

Uoc=4×10-10=30V

Req=4ΩI=30/(4+1)=6A

 

1.10.2

解:

先利用电源等效变换得下图:

 

A

 

1.10.4解:

先用网孔法求出I1

(R3I2

R4)I1

I2A

R4I2U

I2

8I1

2A

2I210

I7A

14

UOC

REQ

UR2I

R24

1082

该R1的电流从下到上为I1

1.10.5解:

设有两个二端口网络等效为

 

则(a)图等效为

 

有U1=E1=4V

(b)图等效为

I=4/4+1=4/5A

1.11.4解:

VA

VBVAVA

VCVB

1.12.9解:

1.开关第一次动作

uc(0+)=uc(0-)=10v

从1-72后,uc(--)=0,t放=RC=10msUc(t)=10exp(-100t)V(0<=t<=)

Uc(t)=10exp(-1)v=3.68v

2.开关第二次动作

Uc(t+)=uc(t-)=3.68v

Uc(--)=10,t充=10/3ms

Uc(t)=10-6.32exp(-300(t-0.01))vUc(2*10E-2s)=10-6.32exp(-3)v=9.68v

3.开关第三次动作Uc(0.02+)=uc(0.02-)=9.68vuc(--)=0t=10msuc(t)=9.68exp(-100(t-0.02))

1.12.10解:

i(0+)=i(0-)=-6/5AI(--)=6/5A

T=i/R=9/5s

I(t)=6/5-12/5exp(-5/9t)A

利用叠加法得:

i(t)=9/5-8/5exp(-5/9t)A

 

 

1.11.2解:

 

S断开时,UA

24

33.9

 

X2012

20

 

5.8V

S闭合时,UA

12

23.9

X20122V

1.11.3解:

利用叠加定理计算

1.50v单独作用

VA'

R2//R3X50100

R1(R2//R3)7

2.50v单独作用

 

VA''

R2//R3X(

50)

200

R2(R2//R3)7

VAVA'

VA''

100/7

1.12.6解:

(a)i(0+)=i(0-)=0,i()=3A

(b)i(0+)=i(0-)=0,i()=1.5A

(c)i(0+)=i(0-)=6A,i()=0

(d)i(0+)=i(0-)=1.5A,i()=1A

1.12.7解:

uc(0+)=uc(0-)=R3I=60V

Uc()=0

=RC=[(R2//R3)+R1]C=10mSUc(t)=60e-100t

i1(t)=Uc(t)/(R1+(R2//R3))=12e-100tmA

1.12.8解:

uc(0+)=uc(0-)=54VUc()=18v

=RC=4mSUc(t)=36e-250t+18

1.9.9解:

(1)利用叠加定理求I

U1单独作用:

I’=U1/(R1+R)=5A

IS单独作用:

I’=R1/(R1+R)IS=1AI=6A

(2)KCL:

IR1=IS-I=-4AIR3=U1/R3=2A

IU1=IR3-IR1=6AUIS=RI+R2IS=10V

(3)PU1=60WPIS=20W

PR3=20WPR1=16WPR2=8WPR=36

PU1+PIS=PR1+PR2+PR3+PR=8功0W率

电工学简明教程第二版(秦曾煌主编)

习题A选择题

 

第2.2.2题

 

B基本题

2.2.3U=220V,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U=220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V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V

 

2.2.4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V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2.4.5

(1)220V交流电压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2)U=220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v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2.4.6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j2∏fL

U=380V,I=30mA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L=40(H)

2.4.7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2.4.8I=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27.7(mA)

λ=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2.4.9W=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wL=314*1.65=518.1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I=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0.367(A)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2.4.10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Z=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

源。

w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λ=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P=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Q=w错误!

找到引用源。

2.4.11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0.588(v)

2.5.3(a)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b)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C)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d)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e)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2.5.4

(1)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2)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为电阻时,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3)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为电容时,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2.5.5令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I2=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11<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A

I=I1+I2=11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P=UIcos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2.5.6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i1=22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i2=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A2

表的读数I2=159uAA1表的读数I1=11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U比I超前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所以R=10(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L=31.8mHI=I1+I2=11A读数为11

2.5.7(a)Zab=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b)Zab=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2.5.8(a)I=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1+j1(b)I=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2.5.9(A)Us=(-j5)*I=5-j*5(b)Us=5*Is+(3+4j)*I=130+j*75

2.5.10解: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0.707<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U=(2+j2)*I+Uc=j2+1

2.5.11令Ubc=10<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则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UR=RI=5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j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5<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Zab=R+j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2.6.1f=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480Khz<535KHz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1.84Mhz<1605KHz

频率可调范围为480至1840KHZ,能满足中波段535至1605KHZ的要求

2.6.2

(1)R=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2.6.3设Z=R+jX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10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Z|*I=Uz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X=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Z=10错误!

未找到引用源。

 

A、选择题

9.1.1

(3)

9.2.1

(2)

9.2.2

(2)

9.3.1

(1)

9.3.2

(1)

9.4.1

(1)

9.4.2

(2)

9.4.3

(3)

9.4.4

(2)

9.4.5

(1)

9.4.6

(3)

9.4.7

(2)

B、基本题

9.2.3

当Ui≥5时,D导通,则Uo=Ui;当Ui<5时,D截止,则Uo=5v.

9.2.4

(a)图:

当Ui≥E时,D导通,则Uo=E=5v。

当Ui

(b)图:

当Ui≤E时,D导通,则Uo=Ui;当Ui>E时,D截止,则Uo=E=5v。

(c)图:

当Ui≤E时,D导通,则Uo=5v;当Ui>E时,D截止,则Uo=Ui。

(d)图:

当UiE时,D导通,则Uo=Ui。

9.2.5

(a)图:

当Ui≥0时,D导通,则Uo=Ui;当Ui<0时,D截止,则Uo=0。

(b)图:

当Ui≥0时,D导通,则Uo=o;当Ui<0时,D截止,则Uo=Ui。

9.2.6

(1)UA=UB=0时,DA、DB导通,则Vy=0,IDb=IDb=(1/2)IR=1.5mA,IR=12/R=3mA。

(2)UA=3v,UB=0时,DA截止,DB导通,则Vy=0,IDB=IR=12/R=3mA,IDA=0。

(3)UA=UB=3v时,DA、DB同时导通,则UY=3v,IR=(12-3)/R=2.25mA,IDB=IDA=

(1/2)IR=1.125mA。

9.2.7

(1)Ua=6v,Ub=0时,DA导通,DB截止,则Vy=(10v*9k)/(1k+9k)=9v,IDb=0,IDA=10v/(1k+9k)=1mA。

(2)Ua=6v,Ub=5.8v时,DA、DB导通,则Vy=(5.8v)/(1k+9k)*9k=5.22v,

IR=5.22/9k=0.58mA,IDB=0.58mA,IDA=(6-5.22)/1k=0.78mA。

(3)Ua=Ub=5v时,DA、DB都导通,则Vy=(5*9k)/(9k+1k)=4.5v,IR=4.5/9k=0.5mA,

1IDA=IDB=0.5mA。

23

 

9.3.3

 

R1

 

E

 

R2Dz

 

123

 

由于Va=R2/(R1+R2)*E=20*1100/(900+1100)=11v>VZ,则稳压管DZ稳压,则Va=10v,IR=

(20-10)/900=11.1mA,IR2=10/1100=9mA,所以IZ=IR1-IR2=2.1mA,IZ

IZM时,加大R1的值。

 

9.3.4

(a)

 

R

Ui

5.5

DZ

 

Uo=0.5v

 

123

(b)

 

123

 

24

134

 

(e)

 

234

 

R

5.5v

 

UiUo=14v

 

8.5v

 

345

9.4.8

2晶体管I:

1脚为发射极3,2脚为基极,3脚为集电极,为NPN型锗管4。

晶体管II:

为PNP硅管,1脚为集电极,2脚为基极,3脚为发射极。

9.4.9

(a)正常工作(b)不正常工作(c)(不正常工作)

 

9.4.10

(a)IB=(6-0.6)/50k=130uA,IBS=(12-0.2)/(1k*50)=240uAIBS

(b)IB=(12-0.6)/47k=240uA,IBS=(12-0.2)/(1.5k*40)=200uAIBS>IBS,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

(c)UBE<0,晶体管工作在截止区。

 

9.5.1

正常时,Ub=0,则发光二极管不亮,蜂鸣器不发声。

当发生故障时,Ub=5v,则发光二极管发光,蜂鸣器发声报警。

R2为发光二极管的限流电阻,R1为三极管的偏置电阻。

C拓展题

9.28

 

D1截止,D2导通,则UO1=4v。

D3导通,D4截止,则UO=-2v。

-2v

D3

0

D1Uo1

Uo

4v

D2D4

R1R2

 

-10v10v

9.4.11

(1)工作原理:

SB按下时,C迅速充电到6v,9013进入饱和区,继电器KA驱动,

KA闭合,电灯EL点亮,随着SB弹起(断开),C则通过R和9013放电,使三极管9013逐步由饱和区放大区截止区。

当C放电到9013进入截止时,继电器无工作电压,KA断开,则电灯EL熄灭。

(2)刚将按钮按下时,晶体管9013出去饱和状态,此时:

IC=0.36w/6v=60mA,IB=(6-0.6)/5k=1.12mA。

β约为200。

(3)IB=60mA/200=0.3mA,VC=0.3mA*5k+0.6v=2.1v。

(4)二极管D在此处做续流管用,起到保护9013的作用。

9.4.12(略)

 

第11章习题答案

A选择题

 

11.2.1

(3)

11.2.2

(2)

11.2.3

(3)

11.2.4

(3)

11.2.5

(2)

11.3.1

(2)

11.3.2

(3)

11.4.1

(2)

11.5.1

(1)

 

B基础题

11.3.3

解:

Auf=-(Rf/R1)=-500/10=-50

R2=R1//Rf=10*500/(10+500)=9.8K?

当Ui=10mV时,输出电压Uo=Auf*Ui=-50*10=-500mV

1.3.6

解:

UO1=-(Rf/R1)*Ui

UO2=-(R/R)*UO1=-(-R/R)*(Rf/R1)*Ui)=Rf/R1*Ui

Uo=UO2-UO1=Rf/R1*Ui—(-Rf/R1)*Ui=2(Rf/R1)*Ui

11.3.7

4

 

11.3.8

解:

第一级为电压跟随器:

UO1=Ui=—2V

第二级为反向比例运算电路:

Uo=—Rf/R1*UO1=(—2R1/R1)*(-2)=4V

 

23

11.3.9

 

234

123

 

解:

Uo1=—10/1*Ui1=-10Ui1

由KCL定理:

i1+i2+i3=if

即Uo1/10+Ui2/5+Ui3/2=—Uo/10

Uo=10Ui1—2Ui2—5Ui3

 

11.3.10

解:

Uo1=(1+R1/K/R1)Ui1=(1+1/K)Ui1

根据叠加定理

Uo=(1+KR2/R1)Ui2—KR2/R2*Uo1

=(1+K)Ui2—K(1+1/K)Ui1

=(1+K)(Ui2—Ui1)

 

11.3.11

解:

U+=R3/(R2+R3)Ui2

U-=U+=R3/(R2+R3)Ui2

由“虚断”可知

(Ui1—U-)/R1=(U-—Uo)/Ri

因此:

Uo=(1+Rf/R1)U_—Rf/R1*Ui1

=(1+Rf/R1)*R3/(R2+R3)Ui2—Rf/R1*Ui1

=(1+20/4)*20/(4+20)*1—20/4*1.5

=—2.5V

 

11.3.12

解:

由“虚断”和“虚短”可知

i1=if,U+=U-=0

所以

i1=Ui/R1iF=—dUo/dtUi=—R1*Cf*dUo/dt

Uo=—1/(R1*Cf)∫Uidt+Ui(0)

初始情况下:

Uo(0)=0Ui=-1V

于是

Uo=-Ui/(R1*Cf)*t

得t=-(Uo*R1*Cf)/Ui=0.1S

若要使积分时间t’=10t=1S,则Cf*R1=-Ui/Uo*t’=0.1s

即有

R1=100k,Cf=1uF或者R1=10k,Cf=10uF

11.3.13

解:

由“虚断”可知

U-=U+=R3/(R2+R3)Ui2

由“虚短”可知

(Ui1—U-)/R1=(U—Uo1)/Rf

所以

Uo1=-Rf/R1*Ui1+R3/(R2+R3)*(1+Rf/R1)Ui2

=-20/10x1.1+20/(10+20)x(1+20/10)x1

=-0.2V

第二级是积分电路

Uo=-1/(R4*Cf)∫Uo1dt=-Uo1/(R4*Cf)*t

于是

t=-Uo/Uo1*R4*Cf

=-10/(-0.2)*20x103*1x10-6

=1S

 

11.3.14

(1)反向比例运算电路

Uo=—3Ui=—RF/R1*Ui

取Rf=50k?

,R1=50/3k?

R2=R1*Rf/(R1+Rf)

=12.5k?

23

 

(3)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Uo=5Ui=(1+RF/R1)Ui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