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知识年高考质量分析漳州课改网引领互助反思网站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92456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知识年高考质量分析漳州课改网引领互助反思网站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质量管理知识年高考质量分析漳州课改网引领互助反思网站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质量管理知识年高考质量分析漳州课改网引领互助反思网站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质量管理知识年高考质量分析漳州课改网引领互助反思网站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质量管理知识年高考质量分析漳州课改网引领互助反思网站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知识年高考质量分析漳州课改网引领互助反思网站首.docx

《质量管理知识年高考质量分析漳州课改网引领互助反思网站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知识年高考质量分析漳州课改网引领互助反思网站首.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管理知识年高考质量分析漳州课改网引领互助反思网站首.docx

质量管理知识年高考质量分析漳州课改网引领互助反思网站首

(质量管理知识)年高考质量分析漳州课改网引领互助.反思网站首

    2010年高考文科综合(历史科)试题特点和对2010届高三历史复习的反思

平和一中历史备课组

高考是学生高中阶段最重要的考试,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也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体现。

研究高考试题,分析应考工作的得与失,无疑会对今后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一、试题特点

1.立足知识,突出能力,在平稳中求发展。

试题突出历史学科基本能力的考查。

选择题基本上考查“阅读和提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两项能力。

非选择题则综合测试《考试说明》所规定的四项能力要求。

试题注重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考查。

如选择题第16、20、23题等重点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掌握;第17题考查史学理论与方法;第41题C考查通过提取材料中甘地经济思想的信息并加以评价的能力。

2.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强调社会热点与学科知识的有机结合。

试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第17题强调历史研究要与时代同行;第18题展示新中国在处理重大国际问题中所秉承的“求同存异”原则;第38题既体现世界文明的多元性,又从全球视野看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历程,其中第(4)问要求总结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与西欧人均GDP强劲上扬的共同经验,更凸显了时代性;三道选考题蕴含着对民族关系、政治民主化、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等具有现实意义的热点话题的关注。

选考题关注热点话题。

3、加强学科间综合渗透:

试题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考查典型体现在第38题中。

其考查的范围涵盖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模块。

试题继续坚持跨学科知识融通的命题导向。

如选择题第15题“明代福建商品经济”在选项中糅合了地理知识,第24、25题用上海世博会与中国茶文化为载体形成题组,分别考查历史、政治学科知识,第20题更是融历史、地理、物理学知识与研究性学习于一体。

非选择题第37题(地理)、39题(政治)都涉及历史素材,第38题以经济学图表资料为素材,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加以解读、分析,在巩固去年高考历史学科命题探索成果的基础上,加强了学科间的渗透与交叉。

3.强调历史材料的运用,历史学科特色明显。

阅读、调动和运用各种资料是历史研究、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

2010高考历史题坚持运用历史材料,构建试题情境。

试题材料十分丰富,命题者不仅要求考生通过材料,理解题目主旨,更要求他们能够提炼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解决问题,体现论从史出的原则。

4.关注史学成果,提升学生认识。

试题尊重教材、依托教材,但更尊重历史学科学,依托史学成果建构新的问题,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认识和看待历史。

试题突出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新史观的应用。

第13题“日本平假名与中国草书”考查中华文明的扩展与传承,第16题“唯适之安”、18题“求同存异”、23题“《华盛顿邮报》评论”均体现全球史观与整体史观等。

这些新史观在第38题和选考题的命制中也得到了鲜明的体现。

5、试题体现地方特色:

今年的历史试卷巧妙挖掘反映我省区域经济特色和宝贵精神遗产的命题素材,彰显福建卷之地方特色。

如第15题《闽部疏》记载的明代福建商品经济的活跃、第16题严复手书“唯适之安”所反映的维新思想、第24题近代电报业。

-

-

又如第15题《闽部疏》记载的明代福建商品经济的活跃、第16题严复手书“唯适之安”所反映的维新思想、第24题近代电报业与福建茶叶价格变化的关系等。

6、坚持以学生为本,体现人文关怀。

试题设计构思新颖,立意恰当。

具有一定的选择性。

语言表述直白、清楚,没有无效信息的干扰。

二、对2010届高三历史教学的思考

1.指导学生全面地、牢固地掌握学科知识是应对高考的根本。

就是要求我们上好每一节课,不猜题押宝。

教师在指导学生复习过程中应稳扎稳打,依据“课标”和“考试说明”落实知识要点、认识知识结构。

要通过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探究,记忆知识要点,通过把握知识间的联系,认识基本的知识结构。

2.重视学科能力的的提升。

在全面落实《考试说明》中各项能力考核目标的基础上,特别应注重训练学生解读历史材料和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教材以外的新材料构建试题情境,考查学生学习水平,应该是“一纲多本”现实下高考发展的基本趋势。

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准备。

3.应注意在教学中渗透对现实性问题的思考。

根据高考历史题的特点,我们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与历史知识的整合,而整合的落脚点应放在现实问题在历史上的发展轨迹上。

4.加强审题和答题方法的训练。

教师应指导学生探索审题、答题的思路和方法,在理解试题要求及考查意图上下功夫,杜绝背题应考。

训练学生在阐释问题时做到论从史出。

2010.9

 

2010年福建高考英语科质量分析

平和一中杨巧安

一、试卷情况:

1.体现课标理念,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和考纲的要求,立足语境运用。

试题严格执行了教学大纲和考纲的要求的,遵循了英语学科命题的原则。

试卷在命题原则、能力检测趋向、题型结构等方面体现了“稳中出新,稳中有进”的特点。

就是强调稳中求变,注重交际,突出能力,强调应用。

整个试题选材生活化,具有时代性。

试卷难度控制得当,立足语境,强化运用。

试题未出现过多的纯语法题,而是都放在特定的语境中考查。

2.重视基础知识,强化文化意识

对考生知识面的考查紧扣考纲,将语言作为一个载体,考查对自然科学、社会生活等各方面的知识和具有时代性的语篇的理解能力,既注重测试英语语言和文化基础知识,又突出考查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试题着眼双基,突出交际性,定位语篇,注重知识的覆盖面,重视综合文化素质的考查,着力考查学生运用英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试卷特点分析

1、听力部分

听力部分难度一般,但能直接捕捉到信息的题目较少,大部分需要考生在听的基础上进行推理,才能作答。

2、单项选择

单项填空题中涉及到的话题包括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现象、StephenHawking最新科学探索、青海玉树地震、校园及交通安全以及冰岛火山的影响。

这些都突出了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热点,富有时代感。

题目灵活,体现了在语境中进行语言学习的理念,但考查的知识点又比较基础。

其特点有:

①难度适中。

考查内容均为考纲中所列的语法项目但是难度都在学生能解决的范围之内。

②仍然突出动词考查。

③基础化和生活化。

④对思维和分析能力要求较高。

侧重特定语境运用语言的考查。

3.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题语篇描述在美国出生的华人学习汉语的经历和趣事,反映其对中国语言文化传承的反思。

选择的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话题,篇章的难度不大,着重考查考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对语篇的理解能力。

4.阅读理解

试题所选语料真实、语言地道、原汁原味,没有偏颇,突出文化导向,重视中西方文化的双向了解,并且体裁多样、题材丰富,改写贴切,最大限度地保留原语料韵味,使用较多高级词汇和丰富的语言结构。

如阅读理解所选语言材料的题材有人物传记、电视传媒、低碳减排、校园生活、美国印第安民族文化等,融知识性、时代性、社会性、文化性于一体。

所有的设题语言精炼,五篇阅读短文词汇量计1563词,设题词数为731词。

试题选材和设题也具有典型性和新颖性。

如阅读理解(A)篇中的设题要求考生推测concluding-graph,设题新颖,考查考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阅读理解(D)篇的MEMO体裁首次在我省高考试题中出现。

5.短文填词

短文填词重点测试考生在整体语篇理解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英语语法、词汇以及正确拼写单词的能力

6.书面表达

作文是一道半开放试题,是以“WATERFORLIFE”这一主题的交流活动为情景,力求让考生围绕着全球水资源缺乏的话题,按照题目中的图片提示对水资源短缺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考生在进行表述他们看法的过程中,明白保护水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考生的节水意识和环保意识。

简洁的图片以及英语关键词提示不但减少学生翻译、摘抄原句的可能,而且给考生留有思维拓展的空间,让绝大部分学生有话可写,较好地检测学生自由表达、学以致用的能力。

 

浅析2010年福建省高考数学试卷

福建省平和第一中学林宝金

2010年的高考已落下帷幕,对高考数学卷的分析和研究仍在继续。

认真细致地分析和总结,对以后特别是2011届高三年数学的教学和复习,能起到引导和明确方向的作用,对提高教学成效、多出人才大有裨益。

纵的来看,省高考数学试卷延续了近几年的基本考点,考试内容立足高考主干知识模块:

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突出基础、突出主干、突出知识的重组,关注新课程“关注过程、突出探究、强调运用、追求开放与多样”的理念;据初步统计,数学主干知识的占分比例在文理科中约为88%。

根据2010年数学高考考试说明和高考试卷的实际,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我罗列以下浅见,供同仁参考。

一、高考数学卷的题目“不离其宗”。

对照高考的“指挥棒”—《2010年数学高考考试说明》,2010年高考数学卷的题目完全在数学课程教学要求和命题限定的范围,可谓考试不是为了难倒教师和考生,而是为了科学选拔人才。

全卷难易程度中等偏上,结构、题型基本

弘扬福建省高考自主命题注重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思想、基本运算方法考查的一贯风格,主干内容、重点内容、重点知识的运用、化归思想、解题策略全面考查。

与此同时,试卷命题有效地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理念,拓宽考试视野,突出能力立意,着重考查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能力,思维变通的能力,多角度、换角度考虑问题的能力以及心理稳定能力;设计不同坡度的试题,适当科学地增加考试的难度(个别题目难度偏大)、深度和区分度;有力有效区分不同能力层次的考生,促使优秀考生能力的积极发挥。

尤为明显的是,数学考卷增加新增内容与创新性试题的占分比例,设计了适量的、没有现成解题模式的创新性问题,考查考生数学能力和素养。

如文15与理10、15题。

合理设置探索性开放式试题,考查了考生的探究能力,如理17、理18、理19、理20、文20、文21文22是“存在型”探索性问题,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探索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存在;理18是方案设计问题,符合题设条件的方案不止一种,属于结论开放性问题;理18、理19、理20、文19、文21及文22等都有多种解法,考生可根据自己的思维习惯,以不同的思考角度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殊途同归”。

理13和理19、文9等题则取材于考生熟悉的学习、生活实际,考查考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水平,检测考生知识迁移现实情景能力,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考数学卷的特点“新、广、转、分”。

1、数学试卷的题目较“新”。

新型题目综合性较强,对思想方法要求较高、较灵活。

学生应考后的反映,“与平时训练的模拟题、测试题有些差异,题型较新,有难度”。

“新”题的出现影响部分学生答题心理。

如,理科选择题第10题、填空题第15题都是较难的题目,学生花在上面的时间较长,个别学生甚至没有时间答完考卷;一些平时成绩较好的学生遇到此类题目后心慌意乱,情绪低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面两场科目的备考和发挥。

考生觉得题型较新、解题相对棘手还有理科第8、9、18、20题。

2、数学试卷覆盖的知识点体现在“广”。

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试题涉及高中数学的各种基础知识,知识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网络化的知识体系。

2010年考查主要内容:

章节

题号(理科)

题号(文科)

1.集合与简易逻辑

9、15

8、12、

2.函数

4、10、15、19、20

7、21、22

3.数列

3、11、15

20、17

4.三角函数

1、14、

2、10、16、

5.平面向量

7、

8、11/18

6.不等式

8、16、21

5、

7.直线和圆的方程

2、21

2、14

8.圆锥曲线与方程

2、7、17

11、13、19

9.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

6、12、18

3、6、20

10.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13

11.概率、概率与统计

13、16、20

9、14、20

12.导数及其应用

20

22

13.复数

9

4

14.算法初步

5

6

15.创新题

10、15

15、16

试题涉及的知识点:

题型

理科

文科

选择题

两角差的余弦公式、以抛物线为载体求圆的方程、等差数列性质、分段函数的零点、程序框图、简单几何体的基本概念、以抛物线为载体求向量的数量积、以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载体结合图形的对称求线段的最值、复数与集合结合的信息题、应用函数图象求解的信息题

集合运算、二倍角公式、三视图、复数、目标函数的最值、程序框图、分段函数的零点、以平面向量的模为载体判断充要条件、茎叶图、三角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以椭圆性质为载体求向量数量积、

填空题

求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三视图、概率、三角函数图象的对称轴、函数信息题

双曲线的渐近线、统计中的样本容量、归纳推理

解答题

以不等式解法为载体的概率题、求椭圆方程及判断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证明面与面垂直、求面与面所成角、以几何体为载体的几何概型的概率最值、三角形与二次函数结合的应用题、函数的单调区间、定积分、类比、直线参数方程及圆的极坐标方程、绝对值不等式解法及恒成立问题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项和、应用等差数列性质求变量、以平面向量数量积为载体求概率、求抛物线方程及准线方程、判断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几何体的体积、证明线面平行、以几何体为载体的几何概型的概率最值、三角形与二次函数结合的应用题、函数导数基本知识(单调性、求变量最值)

3、数学试卷题目的解答要善用“转”。

2010年高考试卷强化考查函数与方程思想、分类与整合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考生一定要会变通,善于“转”:

化不知为已知、化繁为简。

如,第10题、第16题、第17题、第19题、第20题等要求考生根据试题进行信息的分析、检索、加工和组合,特别是转化,探求问题实质,寻找解决方案。

如,理10以函数的图像特征为载体,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掌握信息综合所学知识,结合图形解题的能力。

问题的解决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套用,需要考生经历探求函数图像间关系的整个思维过程;文10的解决需要考生经历对三角函数图象平移变换进行合理尝试的过程;文16和理15的解决,也需要考生经历尝试、归纳、猜想与推证的过程,有效地考查了考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数学试卷设置题目难易梯度旨在“分”。

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科学合理进行分值的分配,有效区分考生的数学能力和水平。

试题在很大篇幅上考查了图形基本量的计算,如文科第3、6、9、20题,理科第5、6、12、18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理科第10、15、19、20题,考查数学的阅读理解能力。

理科第16、17、21题突出了运算求解能力的考查,要求不高(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中的运算能力也降低)。

概率题选材于学生熟悉的学习、生活实际,贴近生活,如理科第13、文科第9题,重在考查学生对概率的本质理解。

导数出现次数少、难度下降,体现中学数学的基础性,如理科第20题,文科第22题尽管是导数的背景但是实际是考查数学中最本质的转化思想和函数问题,有效区分了考生的数学素养。

选择题与往年相比难度偏大。

前7题属于基础题,比较容易得分,但从第8题开始,每小题涉及知识点多,难度增大。

第8题注重考查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及学生的估算能力;第9题考查双曲线的第一定义(其中利用重要结论处理比较简捷);第10题考查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侧重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包含了对重要不等式或线性规划的应用;第11题侧重考查平面向量与解析几何的综合应用,以及利用重要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第12题属于立体几何类型题目,考查空间想象能力以及体积分割法。

填空题理科第11题至第14题属于基础题,第15题属于信息题,重点考查函数性质及数列等知识。

文科的填空题难度较小,大多数学生都能完成。

解答题理19、文21题与2009年高考类似,仍为函数应用题,着重考查了最值的求解,体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理18、文20题是立体几何题,重点考查空间面面关系和线面关系的证明以及二面角的求法,难度适中,其中把概率放在空间几何体中求最值,有新意,无疑对部分考生造成了心理压力。

理20、文22题函数与导数问题,与往年相同,学生感觉入题容易,但深入较难,不易得高分。

此题重点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最值、定积分(理),灵活性较强,能有效区分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群体。

总之,今年高考试卷根据数学新课程的要求,从理念、导向、公平的角度出发,以设计的问题考查知识的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运用,突出数学思维,区分数学素养。

三、数学卷的启示

1、全面掌握高考试题考查导向

省高考数学试卷,选材新颖,立足教材,强调基础,联系实际,阅读量较大,重视考查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注重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应用能力的考查。

总的来说,题型新颖,突出重点.注重思维,突出能力,有较好的区分度,选拔功能鲜明突出。

具体举例如下:

1.理15、文16注重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数学素养。

2.理10、15、文12、15,考查考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有效应用信息以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理13、文9、13考查概率统计最本质的内容、思想。

4.理20、文16主要考查考生归纳、猜想与推证的能力。

5.理5、文6给出程序框图,考查算法的应用。

6.理17及文19、21、22是“存在型”探索性问题,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探索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存在,考查考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开放性、探索性。

2、认真抓好教学和复习

一是教学要围绕基本内容,提高对数学概念的本质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视课本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基本方法的学习。

基本概念,就是指定义,定理的涵义和延伸,比如说,函数、充要条件等等;基本思想,即数形结合、方程与函数的思想方法等;基本方法,比如选择题的排除法、代入检验法,数列求和中的裂项相消法,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法等等。

二是要重视复习工作。

全面回顾知识,构建知识网络,稳扎稳打。

突出抓好各章难点、典型例题分析(考点,方法,易错点,引伸和变形)、错题的分析(为什么错?

错在哪?

启示和教训)、各章小结(高考命题趋势,考查形式等)。

(1)重点专题训练。

坚持以函数与不等式、数列、概率和统计、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导数与向量等主干知识为板块的专题复习,增加数学的专项训练、归类训练、限时训练,特别是加强选择题、综合题以及各项能力要求的专项训练,力促学生掌握各类试题的解题方法。

如,专题训练“解排列、组合应用问题”的思维方法,使学生掌握优先考虑、插空、捆绑、逆向思考、分配分组等多种基本思维方法。

(2)分析典型错题。

通过分析历届学生省高考考试的思维错点、典型错误的分析,查找原因,总结完整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找出学生易犯习惯性错误的根源,开出“诊治的秘方”。

如,解答题理科第16题把不等式和概率结合在一起,需要考生在掌握不等式解法的基础上才能解答。

考的虽然还是基本的知识点,但是很多考生对这种经过包装、重新组合的题型不适应,导致不必要的失分。

要针对学生在应用概念、性质、定理、公式解题时忽略解题基本原则,忽略挖掘问题的隐含条件而造成解题失误的情况,让学生查找失误原因,以便对症下药,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从而降低错误率,减少无谓的失分,切实提高高考成绩。

(3)训练运算能力。

数学高考量大,时间紧,要步步为营,快而准。

选择题、填空题在数学学科中的比例较大,分值较高,很有必要强化解选择题、填空题的训练,从而提高得分率。

在高考立体几何题中也往往有较大的计算量(今年解析几何计算量减少)。

还有估算、相近计算问题也是值得注意的。

要求学生每一次做题都得像高考一样投入、限时答题。

(4)训练规范答题。

每次测试、练习都要求学生做到“四要”:

一要熟练、准确;二要简捷、迅速;三要注重思维过程;四要规范。

规范是高考取得高分的保证,要防止由于解题格式、过程、表述的不规范而失分。

会做的题要不出错,杜绝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出现。

任课教师对每周一次的练习一定要全批全改,将规范答题训练作为高考多出人才、多出成果的一个重要工作去做。

 

2010年高考语文教学质量分析

平和一中高三语文备课组 

清秋送爽,金柚飘香。

不是春光,胜似春光。

平和一中又迎来一个硕果累累的季节,2010年高考再创辉煌,赢得各级领导和全县人民广泛赞誉。

这是一连串辉煌的数字:

应届文史类考生陈伊凡以641分列福建省第16名,已成为清华大学学子,其中语文成绩为131分;应届文史类考生朱煜杰以635分列福建省第27名,其中语文成绩为128分;应届理工类考生周勇以653分列平和县第1名,语文成绩126分。

应届本一上线人数139人,比去年增加38人。

考取浙大、上海交大等重点大学的考生明显增加,他们的语文成绩都有长足进步。

各个班级都出现了很多语文成绩优秀者,语文成绩优秀率大幅提升。

多年来平和一中师生面对种种不利因素,秉承自强不息、负重拼搏的优良传统,坚持“质量求生存、竞争求发展”,以必胜的信念、科学的方法和旺盛的斗志,努力拼搏,历史性的突破,极大地激发了一中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一中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升了平和一中品牌在漳州市、福建省的影响力。

为大面积提高平和一中高考语文成绩,我们高三语文备课组树立正确质量观和科学备考观,团结协作、奋力拼搏、无私奉献,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做法:

(一)目标明确,统筹兼顾,注重阅读积累,科学安排进度。

根据去年考试说明的内容,分块复习,逐步推进,讲练结合,注重讲评;增加课堂容量,守住课堂这块语文主要阵地,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质量,打好“攻坚战”和“主动战”。

语文教学应把阅读放在首位,阅读量非常重要,有一定的量,语文素养才能上去,光靠做题,是上不去的,相反会破坏感觉与兴趣。

语文学习的第一要务是读书。

读书的目的是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语文高考要让多读书的学生受益”。

语文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理解、感觉、体验、察悟,包括语感,主要靠大量阅读中去涵泳,逐步习得。

如果缺少个人的阅读体验与感觉,没有个性化的阅读,而老师讲得太多、太细、太零碎,还可能破坏涵泳的美好感觉,使美文鉴赏变成冷冰冰的技术性分析,甚至沦为考试技巧应对。

因此我们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大量好文章,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形成阅读的爱好与习惯。

高中三年坚持利用互联网收集“时文美文”,印发美文专题,扩展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位。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高考试题发展的趋势,引导学生适当阅读报刊、收看电视(时事节目),留心身边的世界,关注生活,提高思想认识,积累写作素材。

坚持文学名著的考查,起了非常好的导向作用,尤其是在高二选修课上,紧密结合高考考试说明,开展名著阅读介绍与文化经典讲解,注重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贯彻“细水长流、分段推进”的理念,采取读书竞赛、名著故事情节演讲比赛、名篇名段诵读比赛等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推进学生自觉主动学习和阅读。

不断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

挑选一些精彩的片断,让学生认真读一读。

保护学生对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

有计划地安排学生阅读名著,进行扎实、有效的复习教学。

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是传承中华文化优良传统的重要途径,为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注重对文化经典阅读材料内容的理解,要求能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行分析、概括和评价。

并把易中天先生的《实话孔子》,视频以及一些高考专家的讲座视频作为教学的有益补充。

注重学习《论语》《孟子》中那些至今仍然要活力的智慧精华。

不做琐碎的语言分析,让学生从中汲取智慧。

我们努力遵循高三语文教学规律。

认真研究本校学生实际,认真学习新高考有关精神,努力做到:

不盲目拔高要求,不随意加快进度,不盲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