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图技术交底汇报材料.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088554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7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施工图技术交底汇报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施工图技术交底汇报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施工图技术交底汇报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施工图技术交底汇报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施工图技术交底汇报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施工图技术交底汇报材料.docx

《施工图技术交底汇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施工图技术交底汇报材料.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施工图技术交底汇报材料.docx

施工图技术交底汇报材料

 

一、东段概述

1项目背景

太原至佳县高速公路是山西省高速公路网布局规划的“人字骨架、9横9环”主骨架中第四横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山西省中北部地区西通陕、甘、宁,东达京、津、冀的重要战略通道。

本项目东接太原北环城高速公路,直抵京津地区,西接陕西佳县通往榆林产煤区,项目建成后必然成为快速连接东西部物流、煤运的大通道,把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用高速公路这条纽带有机地联系成了一个整体,对加快晋、陕、蒙煤业发展和晋煤外运起到重大作用。

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本项目的建设是加速实现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

●本项目的建设是实施山西省高速公路规划网的需要;

●本项目的建设是加速革命老区建设,大力发展地方经济的需要;

●本项目的建设是公路自身发展的需要;

●本项目的建设是平战结合、加强国防建设的需要;

●本项目的建设是促进旅游事业快速、高效发展的需要。

2项目走向及主要控制点

路线总体走向为近东南-西北走向,DZ2合同段起点位于静乐县赤泥洼乡家条岭村西1.2Km的太平庄,与DZ1合同段终点衔接,之后路线经留仙、土岭,设老龙山特长隧道后跨择善沟;路线沿择善沟北侧半山坡布设至丰润镇设古静互通,先后经晒庄、择善、袁家舍、后润子、前润子;然后路线拐向南,沿汾河东岸之省道S215东山坡布线,经李家会、湾子、高家舍后跨省道S215、汾河,经西六度,下穿规划中的镇静岚地方铁路,设静游隧道后跨岚河设娄岚互通;再跨省道S217,下穿越规划中的镇静岚地方铁路,然后沿龙泉河北侧山脚布设,经下龙泉、上龙泉、新舍科、辽庄至终点娄烦县赤土华,接太原至佳县高速公路西段起点。

DZ2合同段全长41.873km,中间控制点:

赤泥洼乡家条岭村、丰润镇、龙泉乡、赤土壑。

3技术标准及工程概况

3.1技术标准

东段DZ2合同段全长41.873km,技术标准及工程规模遵照晋发改交通发【2007】997号《关于太原至佳县公路东段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以及山西省交通厅文件晋交公字【2008】441号“关于太原至佳县高速公路东段初步设计的批复”执行:

公路全线设计速度采用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采用24.5米,桥涵设计荷载采用公路-Ⅰ级,。

其余技术指标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执行。

本项目采用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主要技术指标表

技术指标

DZ2

备注

公路等级

四车道高速公路

路线长度(km)

41.873

路基宽度(m)

24.5

80

分离式路基12.25

设计车速(km/h)

80

桥涵设计荷载

公路-I级

最小平曲线半径(m/个)

850/1

最大纵坡(%/个)

4/3

最小凸型竖曲线半径(m)

12000/4

最小凹型竖曲线半径(m)

8500/1

3.2工程概况

东段设计DZ2合同段路线全长41.873公里,挖方686.70万立方米(含立交区挖方182.953万立方米);填方462.687万立方米(含立交区填方124.345万立方米);特大桥1327米/1座,大桥4591.08米/26座、中桥1291米/16座、涵洞75道;隧道共2座,单洞合计13578米,特长隧道1座(分离式),单洞合计9923米,中长隧道1座(分离式),单洞合计3655米;互通立交2处;分离式立交1座,天桥5座,通道22道。

二DZ2合同段说明

1概述

本合同段(第DZ2设计合同段)路线大体呈东西走向,路线起点在静乐县赤泥洼乡家条岭村西1.2Km处,并与太原至佳县高速公路东段第DZ1合同段终点相接,经留仙、土岭,设老龙山特长隧道后跨择善沟;沿择善沟北侧半山坡布设,先后经晒庄、择善、袁家舍、后润子、前润子至择善沟口设古静互通;然后路线拐向南,沿汾河东岸之省道S215东山坡布线,经李家会、湾子、高家舍后跨省道S215、汾河,经漫咀岩,下穿规划中的镇静岚铁路,设静游隧道穿越山岭,后跨岚河设娄岚互通;再跨省道S217,再次下穿规划中的镇静岚铁路,然后沿龙泉河北侧山脚布设,经下龙泉、上龙泉、新舍科,在辽庄以南换岸跨越老省道217和龙泉河,沿道沟南山坡布线至该坡突出山嘴,再次换岸回跨龙泉河和老省道217到达本终点合同段(第DZ2设计合同段)终点——娄烦县赤土华(娄烦县与岚县交界处),接太原至佳县高速公路西段起点,路线长41.873km。

本合同段(第DZ2设计合同段)路线主要控制点如下

聚居点:

赤泥洼乡家条岭村、丰润镇、下龙泉、赤土壑。

道路:

省道S215(二级)、省道S217(二级)、规划中的镇静岚铁路(地方铁路)。

河流:

干河、汾河、岚河、龙泉河。

采空区:

龙泉煤矿、马家岩煤矿、珠峰煤矿。

2建设条件

2.1沿线地形、地质、地震、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

2.1.1地形地貌

项目区位于山西省中西部,横穿吕梁山脉。

由于受地质构造和长期的侵蚀、剥蚀作用,地形起伏、沟壑纵横,地形条件复杂。

总体地形中部高,两翼低,符合吕梁山脉的趋势。

根据区内地貌形态及成因类型可划分为多个次级地貌单元,现分述如下:

、黄土丘陵地貌

主要分布于静乐县赤泥洼乡家条岭、留仙、下马城至宁家舍和娄烦县静游镇上龙泉、下龙泉、新舍科、赤土壑(赤土华)一带,该区线路沿干河和龙泉河展布,区内侵蚀冲沟发育,沟谷上游多呈“V”字形,向下游逐渐开阔呈“U”字形,平面多呈树枝状,切割深度5~30m,微地貌为侵蚀冲沟、黄土梁、峁、陡坎,出露地层为新生界第四系冲洪积成因的粉土、粉质粘土、砂砾石,局部沟底出露奥陶系灰岩,植被以农作物为主,局部沟内及侧壁生长有灌木、杂草。

②、黄土覆盖中山地貌

该区分布于宁家舍、岩头至屹洞岩一带,该区微地貌为黄土山脊、梁、陡坎和深谷,植被不发育。

区内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侵蚀冲沟发育,沟坎众多,坎高一般1~3m,多呈“V”字形,沟坡稍缓,自然边坡稍稳定。

出露地层主要为碎石、块石、卵石、黄土、砾岩、泥岩、灰岩、白云质泥灰岩等。

③、黄土覆盖梁峁地貌

主要分布于圪洞岩、晒庄、前润子、后润子、丰润镇至李家会一带,路线主要沿择善沟、汾河东岸的山梁上布设,该区微地貌为黄土梁、峁、陡坎和冲沟,植被不发育。

出露地层主要为黄土、亚粘土,大部分沟底出露三叠系铜川组长石砂岩夹泥岩。

④、河谷平原地貌

该地貌单元主要分布于汾河和岚河河谷内,表现为河床、河漫滩及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各级阶地。

河床及Ⅱ级阶地大多由砾卵石及砂土互层组成,河漫滩及低级阶地表层由亚粘土及粉细砂组成。

I级阶地大部分作为耕地。

⑤、构造剥蚀中山地貌

分布于西六度、漫咀岩至步斗村一带,区内水系成南北向展布,山峦叠嶂,地势较陡峻,沟谷切割深约百米,呈“V”形,沟底狭窄难行。

出露主要地层为黄土、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紫红色细砂岩、粉砂岩夹泥页岩。

2.1.2工程地质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线路走廊带处于吕梁—太行断块西部的吕梁块隆区和中部的五台山块隆区内,北为宁武—静乐块隆,西以离石大断裂与鄂尔多斯断块为邻,东为叠加其上的晋中新断裂。

本合同段内EK56+500~EK61+200位于吕梁山块隆的中部,为该块隆的主体,东西长约60km,南北向长约50~60km,呈穹状隆起,“X”型断裂颇为发育。

EK61+200~终点段位处宁武—静乐块隆内。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结合地表地质调查分析判定,在线路走廊带内有一条断层、一个背斜和一个向斜:

断层F1:

推测断层,性质不明,位于晒庄村附近,上盘为黄土覆盖,下盘为灰岩(O2s),产状为280°∠35°,与线路斜交。

老龙山背斜:

轴部位于推荐线EK58+100~EK58+200段,两翼及核部地层均为灰岩(O2s),两翼产状分别为20°∠25°和210~230°∠40~80°。

后润子向斜:

轴部位于推荐线EK68+500附近,两翼及核部地层均为砂岩(T3y),两翼产状分别为225°∠10°和20°∠30°。

根据本段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结合现场地质调查资料和岩土类型的差异,确定分区原则和分区标志。

将本区划分为五个工程地质分区,见下表,具体分述如下:

工程地质分区表

工程地质分区

分区

代号

相应的路线里程

黄土丘陵区

Ⅰ-1

EK48+944.92~EK53+900

黄土覆盖中山区

EK53+900~EK61+500

黄土覆盖梁峁区

EK61+400~EK76+100

河谷平原区

EK76+100~EK78+800、EK80+680~EK81+070

构造剥蚀低中山区

EK78+800~EK80+680

黄土丘陵区

Ⅰ-2

EK81+070~EK90+795.193

Ⅰ-1区:

分布于静乐县赤泥洼乡家条岭、留仙、下马城至宁家舍一带,该区线路沿干河展布,区内植被不发育,地形简单,地势起伏不大,平坦开阔,东低西高。

区内侵蚀冲沟发育,沟谷多呈“V”字形,平面上呈树枝状展布,以南东向为主,冲沟切割深度约3~10m,沟坡较陡,一般较稳定;出露地层主要为卵石、黄土(Q4al+pl)和马兰黄土(Q3eol)。

该区段地形条件好,路基填挖高度都不大,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第四系黄土的湿陷性,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Ⅰ-2区:

分布于娄烦县静游镇上龙泉、下龙泉、新舍科、赤土壑(赤土华)一带,该区线路沿龙泉河展布,区内植被不发育,地形起伏不大,开阔,地势稍平缓,侵蚀冲沟发育,沟坎众多,坎高一般1~3m,冲沟切割黄土深度相对较小,多呈“V”字形,沟坡稍缓,深度一般都在10m左右,自然边坡稳定。

出露主要地层为砾石、卵石、黄土(Q4al+pl)、马兰黄土(Q3eol)、卵石(Q3al+pl)、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P2sh)紫红色细砂岩、粉砂岩夹泥页岩。

该区地形起伏不大,挖方高边坡少,但冲沟相对发育,高路堤数量稍多,主要不良地质与岩土为煤矿采空区和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厚度一般为10.0m左右,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Ⅱ区:

分布于宁家舍、岩头至屹洞岩一带,该区微地貌为黄土山脊、梁、陡坎和深谷,植被不发育。

区内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侵蚀冲沟发育,沟坎众多,坎高一般1~3m,多呈“V”字形,沟坡稍缓,自然边坡稍稳定。

出露地层主要为碎石、块石、卵石、黄土(Q4al+pl)、马兰黄土(Q3eol)、离石黄土(Q2eol)、卵石(Q3al)、砾岩、泥岩(N2)、灰岩、白云质泥灰岩(O2s)。

该区路线主要以隧道和桥梁为主,路堤路堑较少。

其中老龙山隧道进出口为第四系黄土、卵石,围岩级别为Ⅴ级,洞身围岩主要为厚层状灰岩,围岩级别为Ⅱ、Ⅲ级,岩石层间裂隙发育,岩石完整,岩质坚硬,浅部局部岩溶发育。

桥位分布地段砾岩、泥岩、灰岩埋深浅,是桥基良好的天然地基持力层,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

(1)灰岩岩溶发育,地下水丰富,对老龙山隧道的施工有影响;

(2)砾岩与泥岩(全、强风化)软硬相间,对桥基埋深有一定影响,当桥梁基础落入该层时,应按摩擦桩考虑。

Ⅲ区:

分布于屹洞岩、晒庄、前润子、后润子、丰润镇至李家会一带,路线主要沿择善沟、汾河东岸的山梁上布设,该区微地貌为黄土梁、峁、陡坎和冲沟,植被不发育。

区内地形复杂,起伏大,沟壑纵横,侵蚀冲沟发育,冲沟切割黄土剧烈,地形破碎,沟坎众多,沟壁陡峭,坎高一般3~5m,冲沟多呈“V”字形,切割深度一般都为10~30m,局部达到40m以上,自然边坡不稳定,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滑坡、崩塌时有发生。

出露主要地层为:

砾石、卵石、黄土(Q4al+pl)、马兰黄土(Q3eol)、卵石(Q3al+pl)、离石黄土(Q3eol)、砾岩、泥岩(N2)、三叠系上统延长群(T3y)砂岩和泥岩。

该区线路黄土受冲沟切割严重,岩石埋深大,控制性工程有桥梁、高路堤、深路堑,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

(1)上覆第四系黄土厚度大,下伏岩石出露少,仅在局部深沟内少量出露桥基埋深较大;

(2)该区黄土沟谷呈“V”字形,边坡主要为土质边坡,边坡稳定性较差,同时桥台处形成陡坎,黄土受水流冲刷侵蚀严重,发育规模大小不等的崩塌、滑坡较多,对桥台稳定不利。

(3)该区段分布有新第三系(N2)砾岩与泥岩互层或细砂夹砾岩,软硬相间,砾岩单层厚度一般为0.5~1.0m,厚度变化大,分布不稳定,对桥梁基础的埋深有一定影响,当桥梁基础落入该层时,应按摩擦桩考虑。

该区地基条件差,存在湿陷性黄土,局部有红粘土,崩塌和黄土等不良地质较多。

Ⅳ区:

分布于汾河、岚河和龙泉河河滩及其阶地,该区微地貌为宽广河漫滩及其阶地,多为良田耕地,植被发育。

区内河漫滩地段地形简单,地势开阔平坦,黄土覆盖区地形起伏不大,侵蚀冲沟发育,沟坎众多,坎高一般3~5m,冲沟多呈“V”字形,沟坡陡而高,深度一般都在10~30m之间。

出露主要地层为砾石、卵石、黄土(Q4al+pl)和马兰黄土(Q3eol)、三叠系上统延长群(T3y)砂岩和泥岩、三叠系中下统二马岩群(T1-2)砂岩。

该区地形平坦,地基主要由卵石砂砾组成,基础承载力高,不良地质少。

Ⅴ区:

分布于西六度、漫咀岩至步斗村一带,该区微地貌为黄土塬梁、冲沟、陡坎,植被不发育。

区内地形起伏大,侵蚀冲沟发育,冲沟多呈“V”字形,沟坡陡而高,沟底狭窄,沟谷长。

出露主要地层为黄土(Q3eol)、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P2sh)紫红色细砂岩、粉砂岩夹泥页岩。

该区线路工程主要以隧道形式穿越山脉,其中静游隧道进口为砂岩,围岩级别为Ⅳ级,出口为黄土、卵石,围岩级别为Ⅴ级,洞身围岩主要为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P2sh)紫红色砂岩,围岩级别为Ⅲ级,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全线马兰组新黄土具Ⅰ~Ⅱ级非自重湿陷性,对道路工程建设有一定影响,属地基相对不稳定区。

2.1.3不良地质

沿线沟壑纵横,侵蚀沟谷广布,地形切割严重,地形起伏较大,海拔最高点1968.6m,为老龙山山顶,最低点海拔1434.0m,为汾河河床。

工程地质条件复杂,沿线主要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有:

滑坡、采空区、崩塌、黄土陷穴及湿陷性黄土。

1)滑坡

根据外业调查,本合同段区内没有大的滑坡,仅有一处小型滑坡,或远离路线或对路线影响不大。

(1)EK71+300黄土滑坡

位于EK71+250~EK71+350左侧150m,丰润镇蜂窝煤厂对面的择善沟旁,为黄土覆盖层顺层滑坡,前后缘轮廓清晰,滑坡厚度在2~4m之间,滑床为弱风化砂岩,产状32°∠11°,滑坡长80m,宽50m,滑坡体积12000m3。

目前,滑坡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在暴雨、坡脚冲蚀等影响下可能诱发山坡失稳。

路线在此为古静互通A匝道与主线交汇处,以深挖形式通过,路基施工时清除现有堆积物,并对上部黄土边坡加以防护。

2)采空区

根据现场调查,EK88+700~EK88+900段存在煤矿采空区。

该采空区位于珠峰煤矿常胜窑矿区内,路线从常胜窑煤矿的边缘通过。

据珠峰煤矿技术人员反映和资料显示,常胜窑自东南方向向赤土华方向打了两条主巷道到赤土华采煤,巷道通过龙泉河后,由于煤层较浅松散覆盖层较厚,在洪水期间出现大规模渗水并造成巷道塌方,引起河面与附近的地方路下陷,后经赤土华村采用灌注水泥粘土浆处理,目前河道和地方路沉降已基本稳定。

巷道走向在120度左右,宽度在3.5m左右,高约3m,木材支护,过河后未支护,因巷道渗水塌方被废弃,巷道具体位置无书面坐标记载资料。

由于采空区附近(靠近龙泉河一带)地面已发生塌陷、裂缝和沉陷坑等现象,对拟建公路危害很大,经综合分析,设计采用充填注浆法进行治理。

3)崩塌

本合同段遍布马兰黄土,厚度大,冲沟发育,多呈“V”字形,坡陡坎高,沟面黄土呈块状整体结构,冲沟侵蚀切割黄土较深,一般都有崩塌发生;同时根据对沿线已有的黄土边坡调查,当边坡垂直高度大于6.0m时,边坡一般都不稳定。

除黄土陡坎崩塌外,还存在少量的石质崩塌,如:

EK68+730~EK68+750左30m钙质胶结的卵砾石崩塌、EK69+250~EK69+320左30m砂岩及钙质胶结的卵砾石崩塌等,一般规模较小,多分布于冲沟、陡坎的结合部位,对路线的影响较小。

4)黄土陷穴和湿陷性黄土

本合同段沿线广泛分布上更新统马兰组(Q3m)黄土,一般为浅黄色、灰黄色亚砂土、亚粘土,其结构较为疏松,具虫孔状或针状孔隙,夹卵砾石层,垂直节理发育,具有湿陷性,局部形成陷穴、落水洞、黄土柱等微地貌形态。

湿陷性黄土地基在地表水冲蚀、侵蚀作用下易形成湿陷变形,导致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影响路基及桥台地基的稳定性,需根据湿陷等级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处理。

对自重湿陷地段,应消除全部或至少2/3的土层湿陷性,建议采取强夯处理,并对涵洞、通道等构造物地基采取换灰土垫层法,桥头地基采用灰土挤密桩等,对非自重湿陷和较轻的自重湿陷性黄土,建议采取重锤夯实法或冲击碾压法或换灰土垫层法处理,同时应完善排水设计。

2.1.4地震

山西省是地震频发的地区之一,历史上地震活动主要发生在新生代断陷盆地内,震源多与盆地边界主干断裂关系密切,是新构造活动的强烈地区。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山西省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和《山西省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本合同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0.15g,地震反映谱特征周期为0.40~0.45s,对应原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史料记载,太原盆地内共发生6.5级地震3次,5~5.9级地震1次。

从以上值分析,走廊带属板内构造地震区,震源浅,强度大,震源深度呈层状约14~20km之间,平面上为北东向。

2.1.5气候

项目区总体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降水少,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干燥,秋季凉爽宜人,夏季炎热多雨,春季风沙肆虐,春旱频繁。

当年十月下旬上冻,翌年三月下旬解冻,冻土最深1.1米。

①气温:

区内气温1月份最低,7月份最高,随海拔标高每升高100米,温度降低0.3~0.6℃。

②降水:

区内降水量受到地形地貌的控制而出现差异性,随海拔标高增高降水量增大,全年降水集中在7、8、9月份。

③无霜期:

受地形影响,区内山岭与平微区无霜期长短不一。

④冻土深度:

项目区冻结期始于11月上旬,解冻期为3月中旬,最大冻土深度1.1米。

⑤风速及走向:

由于走廊带所处地势较高,使得这里降水量少,风速较大。

2.1.6水文

项目区为晋西汾河流域,相对高差较大,沿线分布众多河流,如汾河、岚河、龙泉河等,干河、择善沟均为季节性河流,地表水受季节性影响较大。

资料表明,各河流的径流分布与气候地区性变化相适应,其分布趋势与降水量的分布趋势大体一致,除受气候因素影响外,还受地质地貌、植被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项目区地下水按含水岩组可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裂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水、河流堆积物—砂、卵砾石层孔隙水四种类型。

2.2沿线筑路材料、水、电等建设条件及与公路建设的关系

2.2.1原材料

①、石料场:

选取7个石料场,其中自采料场2个;临县木瓜坪乡郝家岔村鸿达石料厂路面面层辉绿岩料场1个,已经取样试验,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可作为沥青面层磨耗石料;阳曲县城贾线旁远运路面面层花岗闪长岩可作为备选面层磨耗石材。

②、砂料场:

本合同段内选取8个砂料场,其中:

中粗砂料场1个,用于大桥、隧道等重要结构(康家会砂场);机制砂料场4个,还可考虑在隧道进出口设置机制砂加工场,用于一般防护工程及桥梁下部结构;砾石、中粗砂料场3个,主要供桥台、涵洞和挡墙台背回填使用,材料需自采并加工。

③、其他材料:

石灰:

主要集中在静乐县的西会和偏梁一带;水泥:

在太原、阳曲购买;钢材、木材:

在太原购买。

④、水:

本项目工程用水较为缺乏,汾河、岚河水量受季节性影响较大,干河、龙泉河、择善沟均为季节性河流,除雨季外一般干涸,工程用水只能在沿线打井采集地下水,掘井深度不一,家条岭至土岭段井深200~300米;屹洞岩至后润子、上龙泉至赤土华段井深200左右。

掘井位置按静乐县、娄烦县水利局规划范围内布设井位。

2.2.2运输情况

S1-2

DZ2合同段主要集中在静乐县和娄烦县境内,区内交通网络较完整,交通运输便利,S217、S215与路线垂直交叉,起点至择善沟口有地方土路与路线基本平行,一些路段需加宽,除个别山区路段需修筑一定的便道外,其他地区汽车均可直达工地;太原通往这两个县线的公路都是二级公路,交通量以大型货物重车为主,拥堵情况非常严重,通向两县的二级公路上各有一个收费站,对一般工程卡车的收费标准均为10元。

静游镇至静乐县城也有一个收费站,对各类车辆收费标准均为10元。

2.3与周围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协调情况

项目区在静乐县丰润镇有净居寺名胜区,路线布设避让了风景名胜区,并在工程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园林、生态学原理,利用地形地貌造景,还大地一个生命的绿色通道。

为此,必须利用公路两旁的自然植物群落,结合公路环境中人工植物群落的建立,采用障景、借景等造景手法,多层次、大手笔的创造景观。

通过植被的分割变化来衬托道路的植被轮廓线,从而形成一条绿色风景线。

充分利用当地苗木资源,结合沿线土壤、气候以及自然、人文环境,进行植物造景,力求创造源于自然、融于自然的公路绿化景观,实现绿在路中、路在绿中的“人、车、路、绿色调和”的理念。

2.4施工注意事项

1本项目总体设计图中多处存在路测“弃土填平”字样,意为以排水顺畅为原则,将路侧坡面坡脚与路基边缘间弃土填平,使路侧坡面水汇流入路基的排水系统,最后通过桥梁、涵洞等设施最终流出路基以外。

填土高度根据各段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填至与排水沟沟缘或边沟沟缘同高。

施工中加强动态设计,填方面积较大的区段应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加强坡面修饰。

2施工前,应仔细阅读设计文件,充分了解总体设计意图,对地形地物发生较大变化而引起设计方案变更的,应及时反馈至建设单位。

3根据施工具体情况,建设方、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密切协作,做好动态设计。

3路线

3.1路线平面指标的采用情况

50

S2-1

平面为1980年西安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11度。

路线总长41.873公里,路线增长系数1.197。

全段路线布设采用曲线法布设,路段内设平面转角点38个,平均每公里0.884个,最大直线长度4578米(位于老龙山特长隧道),反向曲线间最短直线长度289.390米,同向曲线间最短直线长度682.588m米;最大平曲线半径3000米/1处,最小平曲线半径850米/1处,其中R≥2500米的平曲线有3处,其余34个平曲线半径均小于2500米,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要求都设有缓和曲线,最小缓和曲线长度120.471米。

曲线间直线共11段。

本路段曲线长度28.536公里,平曲线长度占路线总长的68.15%。

路线平面指标的采用情况见下表。

平面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值

采用值

1

路线长度

公里

41.873

2

交点数

38

3

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极限)

米/处

400(250)

850/1

4

缓和曲线最小长度

70

120.471

5

曲线间直线最小长度(反向)

160(2V)

289.390

6

曲线长度占路线总长比例

68.15

3.2路线纵面指标的采用情况

51

S2-1

本项目高程系统采用国家85高程基准。

路段内全线共设变坡点51处,平均每公里变坡1.226次;最大纵坡4%/3处,最小纵坡0.5%/1处,最长纵坡及坡长2.0%/4010米(老龙山隧道),最短纵坡及坡长3.7%/460米;最小凸形竖曲线半径12000米,最小凹形竖曲线半径8500米;竖曲线共长21.849公里,占路线长度的52.18%。

路线纵断面线形指标的采用情况见下表。

纵断面主要技术指标采用情况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值

采用值

1

变坡点数

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