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8782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21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苏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苏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苏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苏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docx

《苏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docx

苏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一、物质的分类

1.物质的分类依据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研究物质,人们常根据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对物质进行分类。

根据物质的存在状态,将物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根据物质的导电性,将物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将物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物质分类方法

(1)按组成结构分类

(2)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

如氧化物的分类

①酸性氧化物

a.概念:

能够与碱反应生成________的氧化物。

b.举例:

写出CO2和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②碱性氧化物

a.概念:

能够与酸反应生成________的氧化物。

b.举例:

写出CaO和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物质的转化

1.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类型

物质的转化

化学方程式举例

单质―→化合物

化合物―→单质

碱性氧化物―→碱

酸性氧化物―→酸

酸―→盐

碱―→盐

盐+盐―→两种新盐

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

2.钙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化学反应的几种类型

1.以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为分类依据,化学反应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变化,化学反应可分为

(1)氧化还原反应:

元素化合价__________的反应;

(2)非氧化还原反应:

元素化合价_______________的反应。

知识点1 物质的分类

1.将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其中正确的是(  )

A.硫酸  纯碱  孔雀石[Cu2(OH)2CO3]

B.硝酸  烧碱  绿矾[FeSO4·7H2O]

C.醋酸  乙醇  碳酸钙

D.盐酸  熟石灰  苛性钠

2.盐是一类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通过一定反应可直接形成盐的是(  )

①金属单质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非金属单质 ⑤酸性氧化物 ⑥酸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全部

3.在稀硫酸、二氧化碳、铜片、食盐、生石灰、一氧化碳、纯碱、铁片和木炭粉9种物质间存在下面的相互关系,选择可代表①~⑤的适当物质,使有连线的两物质能发生反应。

(1)请推断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⑤________。

(2)写出下列序号之间的化学方程式:

①和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和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2 物质的转化

4.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  )

A.2KClO3

2KCl+3O2↑

B.NH3+HCl===NH4Cl

C.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D.Ba(OH)2+MgSO4===BaSO4↓+Mg(OH)2↓

5.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uO―→Cu(OH)2B.CuSO4―→Cu

C.CaCO3―→CaOD.MgSO4―→MgCl2

练基础落实

1.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

A.K2CO3B.Na2CO3

C.NaClD.NaHCO3

2.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酸,第二种是混合物,第三种是碱的是(  )

A.空气、硫酸铜、硫酸B.水、空气、纯碱

C.氧化铁、胆矾、熟石灰D.硝酸、食盐水、烧碱

3.小美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了5种物质(如图所示),相连环的物质间所发生的反应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分解反应B.复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D.置换反应

4.《新科学家》网站报道,科学家通过电解Fe2O3、SiO2、CaO的熔融液(1600℃)制得了铁,按照物质结构分类对熔融液中的三种物质进行分类,其中正确的是(  )

A.均属于混合物B.均属于金属氧化物

C.均属于纯净物D.均属于非金属氧化物

5.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非金属氧化物分为不同的类别。

例如从某种意义上可将P2O5、SO2、SO3、CO2、Cl2O7等归为一类,则下列氧化物与它们属于同一类的是(  )

A.COB.NOC.Na2OD.N2O5

6.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

A.稀有气体、尿素、冰水混合物

B.乙醇、浓硫酸、胆矾

C.金刚石、铁矿石、大理石

D.水银、水蒸气、水煤气

7.下列属同一范畴的物质是(  )

①NaCl ②(NH4)2SO4 ③NH3·H2O ④KOH

⑤Fe(OH)3 ⑥HNO3

A.③④⑤B.①③⑥C.②③⑤D.②③⑥

练方法技巧

8.下表中每组均有4个选项,请选出1个跟另外3个选项属于不同分类的选项序号,将其及挑选依据填入下表:

组别

备选项

挑选项

序号

挑选

依据

1

A.NO B.CO2

C.SO2 D.P2O5

2

A.S2- B.I-

C.Fe D.SO

3

A.HCl B.CO2

C.NH3 D.CaO

练综合拓展

9.从对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出发,指出下列各组物质中与其他类型不同的一种物质:

(1)Na2O CaO SO2 CuO______

(2)NaCl KCl NaClO3 CaCl2______

(3)HClO3 KClO3 HCl NaClO3______

(4)NaHCO3 Ca(HCO3)2 NH4HCO3 K2CO3______

10.请尝试对你所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并与同学交流。

(1)请按下列线条提示,画出Fe、Cu、S、H2、HCl、NaOH、H2SO4、Ba(OH)2、NaHCO3、K2O、CuO、NaCl的物质结构分类图:

(2)对下列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①硫在氧气里燃烧;②红磷在氧气里燃烧;③铁丝在氧气里燃烧;④铝箔在氧气里燃烧;⑤蜡烛在氧气里燃烧。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基础落实

一、

1.组成 状态 性能 气态物质 液态物质 固态物质 导体 半导体 绝缘体 可溶性物质 微溶性物质 难溶性物质

2.

(2)①盐和水 CO2+2NaOH===Na2CO3+H2O ②盐和水 CaO+2HCl===CaCl2+H2O

二、

1.C+O2

CO2 2H2O2

2H2O+O2↑ Na2O+H2O===2NaOH SO3+H2O===H2SO4 Fe+H2SO4===FeSO4+H2↑ CuCl2+2NaOH===Cu(OH)2↓+2NaCl Na2SO4+BaCl2===BaSO4↓+2NaCl CuSO4+Fe===Cu+FeSO4

2.①2Ca+O2

2CaO ②CaCO3

CaO+CO2↑ ③CaO+H2O===Ca(OH)2 ④Ca(OH)2+CO2===CaCO3↓+H2O ⑤Ca(OH)2+2HCl===CaCl2+2H2O

三、

1.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2.

(1)发生变化 

(2)不发生变化

对点训练

1.B [本题考查了酸、碱、盐的分类。

A项中纯碱为Na2CO3,属于盐,错误;C项中乙醇属于有机物,不是碱,错误;D项苛性钠为NaOH,属于碱,错误,故选B。

]

2.D

3.

(1)Fe H2SO4 CO2 CaO Na2CO3

(2)Fe+H2SO4===FeSO4+H2↑

CaO+H2SO4===CaSO4+H2O

Na2CO3+H2SO4===Na2SO4+CO2↑+H2O

CO2+CaO===CaCO3

解析 该题结合物质的性质,考查物质分类的应用。

据单质①能和酸②发生化学反应,推知①应为活泼金属单质即为铁,而酸只有稀H2SO4,即②为稀H2SO4,则氧化物④应为碱性氧化物,即④为CaO,则氧化物③为酸性氧化物,即CO2,⑤属于盐且既能与H2SO4反应,又能与CaO反应,则⑤应为Na2CO3。

4.C [A为分解反应,B为化合反应,D为复分解反应。

]

5.A

课后作业

1.B [符合钠盐集合的是B、C、D,符合正盐集合的是A、B、C,符合碳酸盐集合的是A、B,故B正确。

]

2.D

3.A [由相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可知,它们之间可发生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没有涉及分解反应。

]

4.C [熔融液为三种物质的混合物,但对任一种物质来讲都是化合物,即都是纯净物。

]

5.D [题干中的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

]

6.D [水银是液态汞,属于金属单质,水蒸气是水,属于化合物,水煤气是H2、CO的混合气体。

]

7.A [A中的③④⑤均是碱,而B、C、D中的各项均不同类。

]

8.

(1)A 其余均为酸性氧化物(或D 其余均为气体)

(2)C 其余均为离子 (3)D 其余均为气体

解析 物质的分类方法很多,同一种物质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属于不同的类别。

在对物质分类时,要对每一组内的物质从状态、组成特点、性质、实验操作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多方位思考分析,寻找规律、明确异同,根据题目要求分析和解答。

9.

(1)SO2 

(2)NaClO3 (3)HCl (4)K2CO3

解析 

(1)SO2是非金属氧化物,其他三种为金属氧化物;

(2)NaClO3是氯的含氧酸盐,其他三种是金属氯化物(或从氯元素的价态上找);(3)从氯元素的价态上分析,HCl中Cl为-1价,其他为+5价;(4)前三者为酸式碳酸盐,K2CO3为正盐。

10.

(1)从左往右:

Fe、Cu S、H2 HCl、H2SO4 NaOH、Ba(OH)2 NaCl、NaHCO3 K2O、CuO

(2)分类标准1:

是不是化合反应:

化学反应①②③④为一类,都是化合反应;反应⑤不是化合反应。

分类标准2:

反应物的特点:

化学反应①②为一类,都是非金属单质与氧气反应;化学反应③④为另一类,都是金属单质与氧气反应;反应⑤是化合物与氧气反应。

分类标准3:

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①②③④⑤为一类,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第2课时 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的单位

1.物质的量

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它表示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集合体,符号为________。

2.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标准:

1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______________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________________个。

(2)符号:

________。

(3)计量对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子团、电子、质子、中子等所有

___________。

3.阿伏加德罗常数

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通常用______表示,符号为______。

4.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与粒子数(N)的关系

n=__________________。

二、摩尔质量

1.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符号:

______。

单位:

________或__________。

2.数值:

以g为单位时,数值与该粒子的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相等。

3.物质的量(n)、质量(m)、摩尔质量(M)的关系:

n=

知识点1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每摩尔物质约含有6.02×1023个粒子

B.摩尔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C.摩尔是物质的质量单位

D.摩尔是物质的数量单位

2.下列关于物质的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物质的量实质上就是物质的质量

C.物质的量是一种物理量的单位

D.摩尔既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又是粒子数量的单位

知识点2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3.在0.6molBa(OH)2中,含有OH-的数目是(  )

A.约为1.2B.约为7.22×1023

C.约为6.02×1023D.约为3.01×1023

4.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氦气中有2NA个氦原子

B.使用摩尔时必须指明粒子的名称

C.1mol任何物质所含的原子数为NA个

D.1mol任何物质所含的粒子数为NA个

知识点3 摩尔质量的应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2的摩尔质量是2g

B.1molH2O的质量是18g·mol-1

C.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g·mol-1

D.2gH2含1molH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镁原子的质量就是镁的相对原子质量

B.一个氧原子的实际质量约等于

g

C.水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18g

D.二氧化硫的摩尔质量是64g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molO的质量是16g·mol-1

B.Na的摩尔质量是23g·mol-1

C.CO2的摩尔质量是44g

D.氢的摩尔质量是2g·mol-1

练基础落实

1.同质量的下列气体中,所含原子数最少的是(  )

A.CH4B.CO2

C.H2SD.N2

2.下列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g碳中所含的碳原子数

B.阿伏加德罗常数是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数

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6.02×1023

D.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A,近似为6.02×1023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1mol任何纯净物都含有相同的原子数

B.1molO2中约含有6.02×1023个氧气分子

C.1mol氢中含有2mol氢原子

D.阿伏加德罗常数就是6.02×1023

4.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g·mol-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  )

A.MgB.

g

C.

gD.

g

5.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

2H2↑+O2↑,某同学电解一定量的水,制得8gH2,则该8gH2的物质的量为(  )

A.2molB.4mol

C.8molD.89.6mol

6.1.6g某物质中含有6.02×1022个分子,则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16B.64C.32D.96

练方法技巧

7.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

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

A.16∶9B.23∶9

C.32∶9D.46∶9

规律 “守恒法”解题是指在解题过程中利用化学反应或化学现象中的一些守恒关系来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特的解题方法。

只要“守恒法”使用得当,可收到解题步骤简捷、快速、准确之功效。

本题依据质量守恒关系列式解题。

8.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1∶1 ②它们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为1∶2 ③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2∶3 ④它们所含的C原子数目之比为1∶1

⑤它们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7∶11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练综合拓展

9.2.5molBa(OH)2中含有__________个Ba2+,含有______个OH-,2.5molBa(OH)2的质量是________g。

10.

(1)0.3molNH3分子中所含原子数与________________个H2O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相等。

(2)含有0.4molAl3+的Al2(SO4)3溶液中所含SO

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

11.臭氧(O3)层是地球的保护伞,它对太阳紫外线有吸收和阻挡作用。

(1)臭氧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__。

(2)0.5mol臭氧中含有O3的分子数目是__________,含有O原子的数目是______。

12.已知16gA和20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0.04molC和31.76gD,则C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_。

13.已知8gA能与32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gC和一定量的D,现将16gA与70gB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生成2molD和一定量的C,则D的摩尔质量为多少?

 

第2课时 物质的量

基础落实

一、

1.一定数目粒子 n

2.

(1)0.012kg12C 6.02×1023 

(2)mol

(3)原子 分子 离子 微观粒子

3.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 6.02×1023mol-1 NA

4.N/NA

二、

1.单位物质的量 M g·mol-1 g/mol

2.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

对点训练

1.A [根据物质的量的概念要点分析:

A项,每摩尔物质约含有6.02×1023个粒子,正确;物质的量是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其单位是摩尔,B、C、D错误。

]

2.A

3.B [n(OH-)=0.6mol×6.02×1023mol-1×2=7.22×1023。

]

4.B

5.C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在质量以g为单位时,摩尔质量在数值上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相等,故A项错误,C项正确;1molH2O的质量是18g,B项错误;D项中2gH2的物质的量是1mol,含有2molH原子,D项错误。

]

6.B [1mol氧原子的质量是16g,1mol氧原子的原子数约为6.02×1023,故1个氧原子的质量约为

g;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与12C原子质量的

相比所得的数值,单位为1(常省略),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1。

]

7.B

课后作业

1.B [质量相同时,不同物质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的倒数之比,故本题中相对分子质量越小的物质,其分子数越多。

原子数的多少还需要考虑分子中的原子总数,在已知分子数之比的基础上,再分别乘以各原子数,即能比较原子数的多少。

]

2.B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0.012kg12C中所含有的原子数,符号为NA,近似值为6.02×1023mol-1,故B正确,A项未说明12g碳原子为12C。

]

3.B [A选项,纯净物并不都是由原子组成的,A选项错误;C选项,1mol氢的表示法错误,并且没有说明是原子还是分子;D选项,阿伏加德罗常数约是6.02×1023mol-1,并不就是6.02×1023,所以D选项错误。

]

4.C [当质量以克为单位时,摩尔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及1mol原子的质量数值相等,故1mol该原子的质量为Mg,而1mol原子的数目为6.02×1023个,故1个原子的质量为

g。

]

5.B [H2的摩尔质量为2g·mol-1,8gH2的物质的量n=

=4mol。

]

6.A [相对分子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摩尔质量,因而只要求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即可,由题可知1.6g该物质的物质的量n=0.1mol,所以M=

=16g·mol-1,所以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

]

7.A [由反应可得:

X+2Y===R +  2M

M(R)  2M(M)

4.4g  m

由题意知M(R)∶2M(M)=22∶18=4.4g∶m,解得m=3.6g。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4.4g+3.6g-1.6g=6.4g,所以Y与M的质量比=6.4g∶3.6g=16∶9。

]

8.D [题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相同,所以含有的CO和CO2的分子数目也相同,则①的叙述是正确的。

又因CO和CO2分子中的O原子数分别为1和2,则物质的量相同的CO和CO2,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1∶2,则②的叙述是正确的。

对③来说,CO和CO2的分子中原子总数之比为2∶3,所以③的叙述也是对的。

对④来说,物质的量相同的CO和CO2,C原子数目之比也是1∶1,则选项④也是对的。

最后是⑤,CO和CO2分子中电子总数分别为14和22,即物质的量相同的CO和CO2电子总数之比为14∶22=7∶11,则选项⑤也是正确的。

]

9.1.505×1024 3.01×1024 427.5

解析 1molBa(OH)2含有1molBa2+和2molOH-,1mol的粒子数为6.02×1023,用Ba2+和OH-的物质的量分别乘以6.02×1023即可得出答案。

Ba(OH)2的摩尔质量是171g·mol-1,所以其质量为2.5mol×171g·mol-1=427.5g。

10.

(1)2.408×1023 

(2)0.6mol

解析 

(1)设0.3molNH3与x个H2O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数相等,则有:

0.3mol×4=

×3,则x=6.02×1023×0.4=2.408×1023。

(2)根据Al2(SO4)3中Al3+与SO2-4物质的量之比为2∶3,已知Al3+为0.4mol,则SO2-4为0.4mol×

=0.6mol。

11.

(1)48g·mol-1 

(2)3.01×1023个

(3)9.03×1023个

12.106g·mol-1

解析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

m(C)=m(A)+m(B)-m(D)

=16g+20g-31.76g

=4.24g

M(C)=

=106g·mol-1。

13.18g·mol-1

解析 化学反应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8gA和32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2gC,生成D的质量为8g+32g-22g=18g,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