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灯的阅读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8544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鳗鱼灯的阅读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鳗鱼灯的阅读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鳗鱼灯的阅读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鳗鱼灯的阅读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鳗鱼灯的阅读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鳗鱼灯的阅读答案.docx

《鳗鱼灯的阅读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鳗鱼灯的阅读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鳗鱼灯的阅读答案.docx

鳗鱼灯的阅读答案

鳗鱼灯的阅读答案

【篇一: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

语文试题

(总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温馨提示: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

请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题,祝你成功。

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请一定填涂清晰。

考试结束后,仅将答题卡交回。

一、语言的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项中字形且加点的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完成教育学会的换届工作,大家坚持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做了大量具体而微的准备工作,确保换届工作顺利完成。

b.人生在世,很多事情都不在人们的意料之中,用安之若素的态度去面对生活,才会享有一片安静、清新的心灵天地。

c.在科技讲座上,科学院院士告诫青年学子,要想在科技领域有大成就,不能只简单的进行科学实验,更勿期望一挥而就。

d.对您的好意,我只能敬谢不敏,因为我有自知之明,我做些具体的工作尚可,主管一职实难胜任。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中国航天人开拓进取,刻苦钻研,使我国跨入了航天大国的行列,成为当今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探索的国家。

b.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c.三月的武汉大学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月份,每到这个时节就会有大批的游客慕名前来观赏樱花。

d.好评如潮的《速度与激情7》以通俗的内容,紧凑的剧情,讲述了一个富有激情又感人肺腑的故事,同时影片的飞车画面更是十分丰富和刺激。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前几年,日南市终止了延续多年的一年一度的捕杀海豚行为,但在日本其他一些地区,大规模屠杀仍在继续。

,。

,,。

①许多人强烈要求终止这种残忍行为

②2009年拍摄的纪录片《血色海湾》揭露了日本太地町海湾血腥屠杀海豚的行为③即捕猎上来卖到水族馆或杀掉食用

④但是日本政府仍然允许渔民有限制的捕猎

⑤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极大的愤怒

a.②⑤①④③b.①④③②⑤c.②①⑤④③d.①⑤②④③

5、下面哪句诗的作者离开家的时间更长?

a、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b、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c、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d、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二、现代文(论述类)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长城的“家底”

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修建于春秋战国时期。

战国、秦、汉、晋、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金、明等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

近代以来,“万里长城”的声名逐渐远播世界,长城成为世界公认的中国伟大建筑奇迹。

孙中山评价长城说:

“中国最有名之陆地工程者,万里长城也。

?

?

工程之大,古无其匹,为世界独一之奇观。

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长城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被写入《义勇军进行曲》,后者成为新中国的国歌。

1987年,作为中国首批世界文化遗产,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也是世界上体量、规模最大的线性文化遗产。

国人早已熟知居庸关、八达岭、山海关、嘉峪关等著名的长城段落,以及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

明长城巍峨雄伟的景观深入人心。

长城又是中国人最陌生的文化遗产之一:

长城的修筑时间长、分布地域广、就地取材、形式多样、附属设施多、保存状况差别大,长期以来,不仅普通人难以分辨,就连学界也无法说清“什么是长城”、“长城到底有多长”,有重大影响的学术成果不多,对于一些长城相关遗迹的性质、年代等长期存在较大争议。

2006年,国务院颁布《长城保护条例》,这是中国第一次针对单项文化遗产制定专项保护法规。

同年12月,中国第一次系统、规范的长城资源调查工作正式启动。

人们第一次发现并确认,两千多年来,中国现存历代长城总长度达到了21196.18千米,分布于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3个县域内,包括墙体10053段,壕堑1762段,单体建筑29507座,关堡2210座,相关设施189处,共计43721处长城遗产,共同组成世界上规模、体量最大的线性文化遗产。

2006年,长城保护工程正式启动。

在长城资源调查过程中,文物考古工作者全面、准确地掌握了长城的规模、分布、构成、走向、自然与人文环境、保护与管理现状等基础资料。

尽管长城的“家底”已基本摸清,但长城保护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长城沿线的考古发掘、历史文化研究多存空白,长城正面临着自然和人为的破坏。

对长城的文化价值认识不清,经济建设、居民生活、旅游不当开发、不当维修等,都时刻威胁着长城的存续。

长逾2万公里的长城是中国独有的文化遗产,复杂多样的长城、贯穿中国两千年历史的长城,还有太多秘密等待人们发现。

(摘自2012.11《瞭望新闻周刊》韩冰《长城的“家底”》)

6、下列关于长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长城是中国唯一一个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

b.长城是世界上规模、体量最大的文化遗产,尚有很多秘密等待人们发现。

c.长城既是中国人早已熟知的景观,又是中国人最陌生的文化遗产之一。

d.复杂多样的长城是中国独有的文化遗产,分布于全国各地,长逾2万公里,贯穿中国两千年历史。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虽然长城的修建历史悠久,但直到近代以来,随着“万里长城”的声名逐渐远播世界,长城才成为世界公认的中国伟大建筑奇迹。

b.2006年,长城保护工程正式启动,文物古工作者通过系统、规范的调查工作,才第一次基本摸清长城的“家底”。

c.曾经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关于“什么是长城”、“长城到底有多长”这样的问题,不仅普通人难以分辨,就连学界也无法说清。

d.国人早已熟知居庸关、八达岭、山海关、嘉峪关等著名的长城段落,以及孟姜女哭长城的传说,所以明长城巍峨雄伟的景观最深入人心。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长城成为中国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被写入《义勇军进行曲》,后者因此成为新中国的国歌。

c.国务院颁布《长城保护条例》,是中国第一次钍对单项文化遗产制定专项保护法规,这足以说明长城的重要。

d.长城的保护受到多方面的威胁,包括对长城的文化价值认识不清,经济建设、居生活、旅游不当开发、不当维修等。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周访传

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

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

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

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

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

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

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

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

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

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

性谦虚,未尝论功伐。

或问访曰:

“人有小善,鲜不自称。

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

”访曰:

“将士用命,访何功之有!

”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宣力中原,然有平河洛之志。

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

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注】①散吏:

闲散的官员。

②海昏:

地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周穷振乏,家无余财振:

振作

b.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收:

收留

c.访复以舟师造湘城造:

前往

d.寻以为扬烈将军寻:

寻求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因家庐江寻阳焉因击沛公于坐

b.时有与访同姓名者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

c.访作长岐枨以距之焉用亡郑以陪邻?

d.又破之,奔于临贺从径道亡,归璧于赵。

11、下列用“/”给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

b.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

c.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

d.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周访功绩卓著,曾先后被朝廷授予扬烈将军、厉武将军、龙骧将军等职务,成为一代名将。

b.周访性格刚强,一旦蒙冤决不会忍气吞声。

为此,他深受皇帝赏识,并得到了奖励提拔。

c.在襄阳时,周访重视生产、军训,勤于收集粮食等军需品,王敦因此很害怕,不敢轻举妄动。

d.在讨伐敌人的战斗中,周访亲临前线指挥。

他既英勇果断,又能随机应变,因而屡战屡胜。

13、译下面的句子。

(10分)

①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3分)

②人有小善,鲜不自称。

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

(3分)

③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4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客中九日

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

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14.诗歌的第三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答:

(5分)

15.古人说:

“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答:

(5分)

16、古诗文默写。

(每空1分,6分)

1)携来百侣曾游,。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3)舞幽壑之潜蛟,。

4)丛菊两开他日泪,。

5),水随天去秋无际。

6)引壶觞以自酌,,。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题。

鳗鱼灯杨祥生

秋天的大江,风平浪静,宛如一马平川,正是捕鱼的佳期。

渔人和大黑猫正不遗余力地追捕受伤的鳤鱼,几天来的飞船击水,累得他气喘吁吁。

这条鳤鱼真大真猛呵,是渔人打渔几十年碰到的头一遭。

他清晰地看到,这条鳤鱼体长如蟒,鳞白似雪,头尖像刀,腮红比火。

眼看鱼已经困在网中,可惜他动作稍缓,收网时慢了半拍。

捕渔者谁不贪图擒只大鳤鱼,这是高超技术的象征,也是至高无上的荣誉,谁拥有了它,谁就是渔王,他怎能不心狂意乱呢?

然而鳤鱼非等闲之鱼,它身陷罗网,闷劲大发,奋不顾身朝前猛冲,网破鱼逃。

他急中生智,拔出鱼叉从天而降,只见水面泛起一团红水,一股白浪划成一条线疾飞而去,受伤的鳤鱼就这样遁人大江。

为此,他急得在小船板上跺了几脚,后悔了好大一阵。

凭多年来的打渔经验,他知道大凡受伤的鱼只管往前冲,不会往后退。

他不气馁,竟下定不逮到大鳤鱼誓不罢休的痴劲。

他迅速收网,一只小鲥鱼缠在网眼里,他悄悄地放到水里,职业道德告诉他,这是国家放养的鱼苗,严禁捕捉。

啊,一条鳗鱼,他一把捉住放到鱼篓里。

据说渔人最忌空手而归,如果打不到一条鱼就返船,你将永远抬不起头来。

有了这条鳗鱼垫底,他没有后顾之忧,可以一心一意追捕大鳤鱼了。

渔人大口大口抽了支烟,顿觉神清气爽,他用江水洗了把脸,吐了口痰,拍拍麻木的双臂,强挺胸脯,稳捺舵把,瞄准目标驰去。

小船突突驶了几个小时,突然颠了颠,开始往下沉。

他大叫一声:

不好,鬼滩!

渔人说的鬼滩是江夹口淤积混泥而成的暗滩,稍有负重物压上就下陷。

他仿佛进了鬼门关,从头凉到脚。

小船渐渐陷到船帮。

他犹豫了片刻,背起鱼篓,搂住大黑猫跳下水,靠娴熟的水性爬上岸。

眼前的情景令他傻了眼。

白茫茫的芦苇密密匝匝,分辩不出东南西北。

江风吹拂,发出哗哗巨响,揪人心肺。

天黑乎乎的,犹如一只大黑锅笼罩地面,阴森森悚人。

露水簌簌从芦叶上落下,凉得他直打战。

渔人筋疲力尽却没有一丝睡意,他反复想到的就是充饥,可是眼下干粮早已被鬼滩吞没,打火机也丢了,唯一剩下的就是条鳗鱼,他将鳗鱼从篓里取出,牢牢地夹在手指里。

没有火煮熟怎么办?

看来只有生吃,人饿急了吃什么都是香的。

大黑猫也饿得没有力气,双眸半闭,紧紧依在主人身旁。

它看到鳗鱼,一下睁开眼,伸出长长的舌头,咪咪地叫着,声音低哑而凄婉。

他一惊,大黑猫几次救他于险境的场面又在眼前闪现。

一次他躺在沙滩上睡觉,一条毒蛇爬到他身上,大黑猫用舌头舔了他一夜,靠睡沫将他弄醒。

渔人心头一热,便将鳗鱼递给大黑猫。

大黑猫咪咪叫了几声,咯嘣咯嘣嚼着鳗鱼,他仿佛欣赏一曲美妙的乐曲,慢慢地进入梦乡。

渔人被一声呼喊声惊醒,身旁站着几位陌生人,打着手电筒,大黑猫咪咪呼唤着。

陌生人告诉他,他们都睡了,只见床头站着只大黑猫,不停地叫唤。

他们知道有人遇到困难,就跟着大黑猫摸来。

打那以后,渔人不打渔了,在芦滩搭了间小棚,大黑猫守候在他身旁。

每晚,鬼滩旁有只马灯亮着,渔民们齐说,这盏灯是指路的鳗鱼灯。

(节选自《小说界》2012年第三期,有删改)

17、题目是“鳗鱼灯”,文末也以鳗鱼灯结尾。

说说“鳗鱼灯”在文中的作用?

(4分)

18、文中的渔人表现出了哪些性格特点?

请简要分析。

(5分)

19、渔人误入芦苇滩一段,景物有什么特点?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篇二:

河北实验中学春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

ass=txt>第Ⅰ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一段时间,于丹成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人物。

一边是她的书销售得异常火爆,先是《于丹<论语>心得》畅销,紧接着,《于丹<庄子>心得》新书签售活动创下日签售1.5万册的纪录。

另一边是人们对于丹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在签售会当天,一位男士冲入签售会场,脱去外套,露出t恤,上面赫然写着“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几个大字,以示抗议。

3月2日,中山大学博士徐晋如联合清华大学、暨南大学等知名高校的几位学生在天涯网上,发了一篇《我们为什么要将反对于丹之流进行到底》的帖子,称于丹“用《心灵鸡汤》般的语言来猥亵孔子”、“把人文理论庸俗化和媚俗化”,甚至希望“《百家讲坛》应立即让于丹下课,面向全国人民公开道歉”。

这些学生联名表态“要将于丹抵制到底”,回帖者众多。

拨开现象看本质,深究其本,所有纷争都指向一个焦点:

传统经典应如何解读?

现在有“大话”经典、“水煮”经典、经典“心得”、“品”经典,等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个性化的方式对传统经典改写、解读,似乎成了一股风气。

对这种现象,我们不能一棍子打死。

只要它的立意有可取之处,并且不以严肃的学术研究自居,就仍然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于丹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的解读是从‘学术金字塔’的塔尖走下来、与民众分享文化利益的一种尝试,采用的是‘心得’的方式,而非严肃的学术教材,这种解读并未伤害社会的群体记忆。

”另一方面,经典的意义也是双面的,在特定的条件下也可能会束缚人们的思想或被保守主义者加以利用。

个性化的、非学术化的解读,在一定的语境中能够起到解放思想、开放经典的作用。

长期从事文献传播学研究的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周庆山认为,于丹的成功之处在于借助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大众主流媒体解读经典文本,既迎合了国学热的文化潮流,更满足了公众在社会急剧转型期大众阅读期待心理,即寻求通过权威经典来找寻解脱精神压力乃至迷茫的良方与答案。

然而,这是否就意味着对传统经典的解读可以随心所欲、毫无顾忌呢?

周庆山提出,通过大众媒体对一种经典知识和文本进行阐释要严肃认真,尽量避免误读。

同时,媒体的传播不能过分追求收视率和轰动效应,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和文化影响,这就要把握好一个度,这个度可以用“信、达、雅”三个传播原则来概括:

要准确把握经典的基本精髓,要易于被公众理解接受,要有较高审美价值。

他觉得这也是

今后类似的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与传播活动中要注意的问题。

周庆山表示,经典传播的理想生态环境应该是在严谨把握经典文本基本精髓的基础上,采取诸如电视、电影、戏剧、多媒体甚至漫画等多种方式加以传播,传播方式只是一种形式,本质意义上还是要避免对经典文本的误读甚至歪曲。

无论如何,作为有着博大精深文化底蕴的中国来说,有很多的传播资源可以发掘,而发掘时要当心别把它弄得支离破碎。

有研究者认为,中国的传统经典历经几千年风雨,不但没有被割断却日渐升温甚至火爆起来,再一次反映了传统经典顽强的生命力和永恒的魅力人们希望从中获取心灵和生活上的指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这也呼唤着传统经典从学术圣坛走向民间,走到人们的生活中。

这对文化传播者来说既是商机,又是一个不能回避的历史责任。

“于丹式解读”再一次反映出传统经典走入民间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1.“用个性化的方式对传统经典改写、解读,似乎成了一股风气”,对这种个性化

阅读的现象,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个性化解读只要立意可取,并且不以严肃的学术研究自居,某种程度上具有一

定的积极意义。

b.个性化的解读,在一定的语境中能够起到解放思想,开放经典的作用。

c.个性化的解读并不意味着对经典的解读可以随心所欲,无所顾忌。

d.个性化的解读应采用“心得”等方式,使经典从学术金字塔走下来、与民众分

享文化利益。

2.“传统文化资源开发与传播”应该遵循的原则,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大众传媒对经典知识和文本进行阐释时态度要严肃认真,尽量避免误读,形式

可以不拘一格。

b.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底蕴博大精深,我们要把握“信、达、雅”的原则,理

性谨慎地加以开发和传播。

c.传统文化的传播应寻求通过权威经典来找寻解脱精神压力乃至迷茫的良方与

答案。

d.文化经典的传播不能过分追求收视率和轰动效应,还要考虑社会效益和文化

影响。

3.一方面于丹的书销售得异常火爆,另一方面她又遭到强烈反对,其原因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有人喜欢中国的传统经典,有人不喜欢。

b.于丹的书中立意有可取之处,但她也用《心灵鸡汤》般的语言猥亵了孔子。

c.于丹虽然与民众分享了文化利益,但她让经典从学术金字塔上走下来了。

d.她的书迎合了国学热的文化潮流,满足了公众在社会急剧转型期大众阅读期

待心理;但她把人文理论庸俗化和媚俗化,是对经典的亵渎。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耒,字文潜,楚州淮阴人。

幼颖异,十三岁能为文,十七时作《函关赋》,已传人口。

游学于陈,学官苏辙爱之,因得从轼游,轼亦深知之,称其文汪洋冲澹,有一倡三叹之声。

弱冠第进士,历临淮主簿、寿安尉、咸平县丞。

入为太学录,范纯仁以馆阁荐试,迁秘书省正字、著作佐郎、秘书丞、著作郎、史馆检讨。

居三馆八年,顾义自守,泊如也。

擢起居舍人。

绍圣初,请郡,以直龙图阁知润州。

坐党籍,徙宣州,谪监黄州酒税,徙复州。

徽宗立,起为通判黄州,知兖州,召为太常少卿,甫数月,复出知颍州、汝州。

崇宁初,复坐党籍落职,主管明道宫。

初,耒在颍,闻苏轼讣,为举哀行服,言者以为言,遂贬房州别驾,安置于黄。

五年,得自便,居陈州。

耒仪观甚伟,有雄才,笔力绝健,于骚词尤长。

时二苏及黄庭坚、晁补之辈相继没,耒独存,士人就学者众,分日载酒肴饮食之。

诲人作文以理为主,尝著论云:

“自《六经》以下,至于诸子百氏骚人辩士论述,大抵皆将以为寓理之具也。

故学文之端,急于明理,如知文而不务理,求文之工,世未尝有也?

?

”学者以为至言。

作诗晚岁益务平淡,效白居易体,而乐府效张籍。

久于投闲,家益贫,郡守翟汝文欲为买公田,谢不取。

晚监南岳庙,主管崇福宫。

政和四年卒,年六十一。

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历临淮主簿历任.b.坐党籍,徙宣州.c.五年,得自便..d.知文而不务理.

拥有辞官投闲务求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张耒才华卓著的一组是(3分)()①十三岁能为文,十七时作《函关赋》②学官苏辙爱之③有雄才,笔力绝健,于骚词尤长④学文之端,急于明理⑤效白居易体,而乐府效张籍⑥其文汪洋冲澹,有一倡三叹之声a.②③④b.①④⑥c.①③⑥d.①②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耒少年聪颖,十三岁能为文,十七岁时已经享誉文坛。

他入仕前游学于陈,

时苏辙任陈州府教谕,对张耒颇为赏识。

b.张耒二十岁中进士第,居官顾义自守,清净自如。

后来曾因结党被贬监管黄

州酒税,又改任复州。

c.张耒外表伟岸,有雄才,笔力雄健,尤善骚词。

当时苏门学士独存张耒,世

人纷纷求学于张耒门下,每天拿酒和他共饮。

d.张耒由于长期赋闲,家贫,陈州郡守翟汝文想要为其购买公田,张耒辞谢不

受。

晚年监南岳庙,主管崇福宫。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因得从轼游,轼亦深知之,称其文汪洋冲澹,有一倡三叹之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学文之端,急于明理,如知文而不务理,求文之工,世未尝有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8—9题

道中喜雨曾几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①。

一夕骄阳转作霖②,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

①苏:

今江苏苏州。

秀:

秀州,今浙江嘉兴。

②霖:

一连数日的大雨。

8.本诗颈联中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

请结合诗句分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诗眼”是诗词中最精炼传神或最关键的某个词,是一篇诗词的主旨所在。

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哪个词?

并结合全诗说出理由。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