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08310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5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

《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级科学上册教案.docx

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课题

科学在我们身边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体会科学无处不在。

教学目标

1、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即:

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答问题。

2、认识到科技是不断发展的,喜欢大胆想像与未来科技有关的内容;关心日常生活中科技新产品、新事物。

3、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初步认识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重点

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即:

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答问题。

教学难点

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即:

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答问题。

教学方法

实验法

教学准备

2个漏斗,2个乒乓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

在玻璃杯口上放一个塑料垫板,垫板肯定不会掉下来,如果在盛水的杯子上覆盖垫板,杯口朝下时,垫板会掉下来么?

2、教师演示实验。

3、学生实验。

4、教师:

这个小实验包含着科学道理,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这样的现象,只要你细心观察,你就会体验到,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从探究身边的科学开始。

二、探究过程:

活动一:

我们来做小实验。

1、不借助双手的力量,你能站起来么?

(1)学生热身活动:

起立、坐下、起立、坐下。

(2)讲解演示实验方法与要求:

让一名学生端坐在讲台前的椅子上,双脚着地往前放。

教师把手指放在他的额头前,不让他的身体向前倾,试一试,这位同学能站起来么?

(3)学生猜测并说出理由。

(4)分组实验:

按照要求,两个同学一组实验。

(5)交流、分析实验结果:

自由猜想坐在凳子上的同学无法站起来的原因。

(6)教师小结:

这个简单的实验包含着深奥的科学道理。

至于究竟怎么回事,大家的猜想对不对,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解决这些问题。

课下,同学们可以继续研究,看还能发现那些问题。

2、“吹蜡烛”实验。

(1)教师提出实验要求:

在同学们的实验桌子上有蜡烛、火柴、漏斗、瓶子、木块、文具盒、书本等,隔着现状不同的物体吹蜡烛,会把蜡烛吹灭么?

思考其中的道理。

(2)学生预测:

隔着什么物体能吹灭蜡烛?

强调注意事项:

瓶子、木块等于蜡烛的距离必须相等;嘴与蜡烛的火焰妖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这个实验不是比赛吹蜡烛,而是试一试那种方法能吹灭蜡烛。

(3)分组实验:

小组合作试验,教师巡视学生的实验情况,指导学生控制实验变量,进行对比试验,并做好实验记录,同时启发学生把身边的事物作为实验材料,注意进行试验。

(4)讨论:

A、为什么隔着漏斗、瓶子能吹灭蜡烛?

(隔着瓶子吹气时,因为空气流动越快,气压越低。

空气沿瓶子四周流动形成低压区,外部气体迅速流入低压区,正式这种空气流动吹灭了蜡烛。

而隔着漏斗吹气有两种情况:

一是使漏斗的宽口对着火焰,火苗将斜向口都的宽口端,并不容易被吹灭。

因为吹出的气体从细口到宽口时,逐渐疏散,气压减弱。

这时,漏斗宽口周围的气体由于气压较弱,将涌向漏斗的宽口内。

因此蜡烛的火焰也会涌向漏斗的宽口处。

如果吹气时用力大,空气流速大,外面的空气就会从喇叭口中央向内跑,从而在蜡烛周围形成气流,也能将蜡烛熄灭。

二、使漏斗的小口正对着蜡烛的火焰,从漏斗的宽口处用力吹气,蜡烛能很容易的被吹灭。

B、为什么隔着木块、文具盒、书本等吹不灭蜡烛?

(空气吹不过去,形不成气流)

3、“吸饮料”实验。

(1)教师:

我们在生活中喝饮料、喝奶时,常常用到吸管,利用吸管可以很方便的帮助我们喝到饮料和牛奶。

今天我们用两个吸管试一试。

(2)提出实验要求:

同学们用两只吸管同时去吸饮料,一支插到饮料里,一致放在杯外,用嘴同时吸两支吸管,看能否吸到饮料。

(3)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引导学生说出实验中的发现,并猜猜其中的原因。

(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用吸管来喝饮料时,嘴就好比一个真空泵,稀奇时口腔的气压就降低了,由于空气压力要保持平衡,外面的气压比口腔内的气压大,大气压压迫饮料的表面,就把饮料沿着吸管压到口腔里来了。

如果我们口含两根吸管,那根露在杯子外的习惯使你的口腔无法形成真空泵,换句话说,你的口腔这台真空泵漏气,这样你口腔中的压力和外面的大气压一样,饮料依然原封不动的留在杯子里。

4、教师小结:

同学们,刚才做实验的过程就是做科学的过程。

实际上,我们做的这些活动既是科学家曾经做过的活动。

科学家为了弄明白一个事物的真相和原理,就要不断地做实验,知道弄清楚为止。

比如:

科学家根据隔瓶吹蜡烛的实验制造了流线型的汽车、飞机、轮船等,不仅美观,而且提高了运行速度和安全性能。

科学就是提出问题,然后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

5、感悟科学。

请同学们自己打开课本第四页,欣赏图片。

师总结:

看来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只要你是个有心人,我们身边的科学就不难发现。

三、拓展活动:

课下,请大家以“身边的科学”为主题进行一次调查活动,继续我们探索的脚步。

备注

 

作业布置

以“身边的科学”为主题进行一次调查活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玩具里的科学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玩中体会乐趣,学到知识。

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

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教学重点

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教学难点

描述的准确性。

教学方法

实践性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玩具。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从玩玩具开始,探索玩具里的科学。

(板书课题)

2、玩玩具、说特点。

(1)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同学们可以先玩自己带来的玩具,然后把你的玩具跟同学们交换着玩,还可以上来挑选老师带来的玩具;可以自己玩,也可以以小组为在玩的过程中,同学们要仔细观察这些玩具有什么特点,可以怎样玩,怎样玩有趣味性,怎样玩有创造性?

在玩得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和问题,请记录下来。

(2)学生玩玩具,教师巡视指导。

(有的小组搞起了小皮球跳高比赛,让小皮球从同一高度落下,观察哪个小皮球跳得高;有的小组试着往小皮球里面冲气,然后拍一拍皮球;有的则干脆放掉小皮球内的气,找一找拍瘪皮球的感觉;有的用笔简单地画出小汽车、小船的外形;有的竟“异想天开”,拆开了小汽车,观察其内部的构造;有的小组尝试让不倒翁做各种动作,不倒翁仍恢复原样,惹得同学哈哈大笑;有的吹起了气球,观察其颜色的变化;有的忽然有了灵感,把小船放在水中,然后往上面放东西,最后在船舷上做个记号,真有点曹冲称象的味道;有的同学关于有的学生则缠着老师问这问那……)

学生玩得兴致很高,就这样竟持续了20分钟。

(3)引导学生介绍玩具的特点。

师: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玩具有什么特点?

可以怎样玩,有哪些趣味玩法和创新玩法?

生:

我的玩具皮球是红色的,用力一拍,它还会弹起来。

小皮球的玩法很多:

可以拍、可以踢、可以滚、可以抛。

我们小组还用三个小皮球搞了一次跳高比赛,结果这个冲气足的小皮球获胜。

生:

我玩的是小皮球,充满了气跳得高,放掉气就很难跳起来。

生:

我的小汽车和小船的外形很圆滑,大概是为了减少空气的阻力。

生:

我的遥控汽车是灰白色,一启动开关它就行驶。

把它拆开,我发现里面有一个小电动机。

生:

我的玩具是不倒翁,上面小,下面大,怎么推它也不会倒。

生:

我的玩具是氢气球,红色,一松手,它就跑房顶上去了。

……

师:

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说明你们在玩玩具的同时学会了观察。

3、提出问题

师:

同学们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

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给大家说一说?

生:

我吹的肥皂泡泡为什么是圆的?

生:

滑板车怎样才能跑得比较稳?

生:

遥控汽车是靠什么运动的?

生:

毽子上为什么要插羽毛?

生:

我的小皮球打上多少气才合适?

生:

我的机器人为什么会说话?

生:

玩具汽车轮子上有花纹,为什么?

生:

小船为什么是这种形状?

(学生手指着玩具小船说。

生:

氢气球为什么会上升?

生:

不倒翁为什么不倒?

生:

电子琴玩具为什么能发出不同声音?

……

师:

这么多“为什么”,怎么去解决呢?

我想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大胆实践,勤于研究,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会得到解决。

4、设计或改进玩具

提出活动要求:

同学们发现了那么多问题,你们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一点儿也不比科学家差,老师真佩服你们!

在研究过程中,你们对现在的玩具还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

现在,就让你们当一回“小科学家”、“小设计师”,充分发挥你的想像力、创造力,设计或改进一种玩具,可以把你们的想法说出来,也可以把它画出来,小组成员要团结协作,开动脑筋。

看哪个小组设计或改进的玩具最具科学性,最新颖!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

(有的小组讨论设计智能玩具,有的小组画出了设计图样,有的小组试着给玩具汽车装上螺旋桨,有的小组把机器人安装无线电接受天线,有的小组在制作能倒立、能战立、能躺倒的新型“塑性金刚”,有的小组将玩具汽车拆开,加了上润滑油,同时加上了功率大的马达。

师:

哪些小组愿意把你们的作品介绍给同学们?

学生展示、介绍作品。

师:

同学们认为他们的作品怎么样?

学生评价作品。

师:

同学们的设计都很有创意,你们已经迈出了创造发明的第一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玩具店的橱窗里一定会摆上你们的作品!

5、课堂评价

师:

同学们,这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6、拓展活动

师:

40分钟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是我们的科学研究才刚刚开始,课下,请同学们制作一些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一玩,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7、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制作一些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一玩,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备注

 

作业布置

制作一些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一玩,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我们周围的动植物

课时

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内容

了解周围的动植物,并能与其和谐相处。

教学目标

1、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周围常见植物;能讨论、交流保护植物的方法。

  

2、想知道、爱提问与植物有关的问题;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知道我们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学习用不同标准给植物分类;知道周围常见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教学重点

初步学习用不同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会用感官感知周围常见的动物。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教学准备

观察周围的动植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提问:

1.通过课前观察植物,你们有什么发现?

  

2.你观察过的植物是什么样子的?

3.你观察的是麦苗,那麦苗与成熟后的小麦有什么区别?

4.麦子开花吗?

  

5.同学们,对于我们周围的植物,你们观察的细致吗?

6.这节课,我们来仔细的观察、研究一下我们周围的植物。

好吗?

(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1、观察、研究植物

(1)我们要想知道植物的某些特点,应怎样观察?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2)这些方法都很好,下面就用你们的方法,观察同学们带来的这些植物。

观察时,不同的植物要采用不同的观察方法,不要破坏它们,还要防止被植物扎伤。

  

本组观察完可到其它小组观察。

  

(教师参与小组活动,适时点拨)  

(3)我们比一比,看哪一组观察得最仔细,发现得最多。

  

小结:

你观察得真细致,叶子上的纹就叫叶脉,指一指哪是叶脉?

  

(学生指)  

谈话:

  

(1)还有别的发现吗?

叶脉什么形状?

你是怎么知道的?

  

(2)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

让我们互相交流一下。

  

(你们真了不起,这么多发现。

)  

(3)交流其它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