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县板枣产业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81118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稷山县板枣产业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稷山县板枣产业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稷山县板枣产业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稷山县板枣产业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稷山县板枣产业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稷山县板枣产业调研报告.docx

《稷山县板枣产业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稷山县板枣产业调研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稷山县板枣产业调研报告.docx

稷山县板枣产业调研报告

稷山县板枣产业调研报告

一、稷山县板枣简介

稷山板枣果实皮薄、肉厚、核小,肉甘甜,为扁圆形,略带上宽下窄状,故名板枣,成熟的鲜枣,皮为黑红色,肉见白绿色,含糖量达31.33%,含酸量仅为0.1%,每百克含维生素丙为499.7毫克,还含有钾、钠、钙、锰、锌、铁等多种微量元素,食之脆而好咬,味甜且香。

制干后的好枣,含糖量高达71.5%,各种维生素和氨基酸的含量均较鲜枣有所增长,药用价值极高,且耐贮藏和运输。

稷山县是中国枣树栽培发源之一,有史记载栽培可上溯到千年之上,该县陶梁老枣园现存活有唐代的古枣树。

历代被列为宫廷食品,历代县宰弘扬推广、扶持生产。

早在1957年,稷山板枣就进入国际市场;1961年在全省农博会上摘取116种红枣之桂冠;1970年参加广交会,远销北美、日本、东南亚;1982年获首届农展会最高奖,并在全国常州红枣鉴定会上被评为红枣之首,列入国宴食品;1986年获全国首届农博会最高奖;1993年获山西省农业博览会金奖;1994年获全国林博会金奖;1996年获北京全国食博会名牌产品;1997年11月在山西省首届干果经济林产品评比展销会上,被评为山西省十大名枣之首;1999年获北京国际食博会名牌产品;2000年在山东乐陵全国红枣交易会上又获金奖,并被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红枣之乡”;2003年6月,被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红枣之乡”;2003年11月,稷山板枣接穗搭载长征二号火箭升入太空,高接换优提高了品质;2004年9月,国家农业部颁布了全国首部稷山板枣和苗术等级划分标准以及稷山板枣生产技术规程三个国家标准。

2004年11月,被农业部,中国农科院、中国果菜专家组委会命名为“全国红枣产业十强县”。

2009年11月,在国家农业部、中国农科院、中国果蔬流通协会等单位举办的2009年中国果蔬产业品牌论坛暨全国名优果蔬表彰大会上,山西省稷山县生产的稷山板枣又获殊荣,被评为“中国十大名枣”,并位居榜首,稷山板枣栽培历史悠久,果品质量上乘,品牌特色突出,发展潜力和空间巨大,市场价值认可度高。

“千年稷山枣,万里枣花香”,目前,全县枣树栽植面积15.3万亩,主要分布在稷峰镇、化峪镇、蔡村乡的55个村,总挂果面积10.3万亩,年产板枣5000万公斤,产值6.3亿元,现有千年枣树17500棵,500年以上枣树50000棵,全县共有枣农7500户,枣农人均收入万元左右。

2004年成立了“稷山县红枣协会”,注册了“稷山板枣”商标。

村级枣协会发展到22个,板枣专业合作社达28个,枣制品加工企业88家。

二、近年来稷山县发展板枣产业的成功做法

近年来,稷山县委、县政府为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立足县情大力实施板枣富民战略。

为了充分发挥产业特色和本地优势,做大做强板枣产业,我县成立了稷山板枣生产和枣制品研发加工基地建设领导组,制定了推进板枣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设立了稷山县枣业发展服务中心,具有较强的统筹兼顾和综合协调能力,不断加大科技研发和技术推广力度。

县委、县政府在全县上下开展了大宣传、大培训、大观摩等活动,通过典型带动、市场牵动、行政推动等手段,动员群众掀起了栽植板枣树的高潮,大力提升板枣生产科技水平,大力推进板枣产业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以枣富民推进转型跨越,以枣为媒扩大对外开放。

使全县的板枣产业发展实现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倾力建成5万亩优质板枣观光区

稷山县城郊5万亩优质板枣观光区是稷山县15万亩板枣的核心区域,该园区从2010年开工,建成后将成为涵盖姚村、陶梁等18个自然村的优质板枣生产区和休闲观光采摘区。

该县以建设5万亩优质板枣观光园区为契机,该县深挖千年枣文化精神,使稷山板枣这一品牌更加富有文化内涵:

园区内,千年以上树龄的枣树有1.7万余棵、500年以上树龄的枣树8000余棵,它们千姿百态、经历风雨、风韵犹存;游人在这种意境下采摘板枣、品尝板枣,定会有不同感受。

园区内专门设有优质苗木繁育区、标准化管理示范区、优质板枣新栽区,从枣树栽植到结果,都进行标准化的管理。

为提高板枣的产量与质量,该县每年定期举行赛枣会,评选出精品板枣并进行奖励,激励枣农培养出在大小、整齐度、色泽、糖分、可食率、比重等方面合格的优质板枣。

同时定期邀请省内干果林专家对枣农进行技术培训。

县政府对园区实施统一化管理,捆绑使用农、林、水、科技、农发等支农资金,每年拿出200万元用于园区的建设和对技术员的指导费用,按照“老枣区管理增效益,新口区不空扩规模,枣产品科技创效益,枣市场质量拓销路”,加快园区建设步伐,有效促进枣农增收。

2、成功举办板枣文化节

2015年第六届板枣科技文化活动周,稷山县委、县政府创新平台,运用比赛、表演、采风、观摩、培训、建立网站、开设微信平台等形式,突出宣传了千年板枣的文化特色、县城的人文环境和产业转型的新变化。

稷山县已经连续六年成功举办金秋板枣文化活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年来,通过板枣科技文化节这个平台,该县推广了板枣种植新技术,拓展了板枣新市场,并深度挖掘了传统农业的旅游文化元素,催生了观光农业这一新产业,有效推进了板枣生产与第三产业有机融合,进一步弘扬了以千年古县、千年大佛、千年板枣和华夏农耕文明发祥地为主线的“三千一地”稷王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科技推广、文化惠民、农民增收、百姓得实惠、产业大发展的良好格局,使之成为强县富民的有力支撑。

3、精心打造文化精品《枣儿谣》

新编古装蒲剧《枣儿谣》以清代稷山县吴城村村民吴绍先万里寻弟的真实事迹为题材,唱响了由红枣之乡稷山县传统文化孕育而生的人间真情。

剧中的吴伯宗由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王艺华扮演。

吴伯宗妻子枣香则由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戏剧文化大奖的国家一级演员贾菊兰扮演。

该剧2015下旬在北京和太原演出,均取得轰动效果。

在稷山流传久远的《枣儿谣》在剧中多次唱起,贯穿全剧,配以稷山枣乡背景,充盈着如诗如画的晋南风情。

通过表演,观众对稷山板枣文化有了新的深刻认识,进一步有力推动了稷山板枣品牌走出去。

4、强力推进实施“65311”工程

该县建立了六个标准示范园,优化生产模式。

稷峰镇、化峪镇新建高标准矮化密植示范园2个;蔡村乡新建大棚冬枣示范园1个;打造提质增效管理示范园2个;新建百枣园1个。

规范五个专业合作社,聚焦发展合力。

组建稷王板枣科技联合社。

搭建科技服务平台,抓好科技合作社的建设,为广大枣农提供优质和专业的科技报务。

重点规范和壮大“一品红”、“稳学”、“华之萃”、“同仁苑”等四个板枣合作社。

按照“基础设施高标准,科技服务上台阶,全面提升服务”的目标,确保板枣合作社真正在“生产—销售—加工”等环节发挥作用。

要求每个合作社至少有成员30人,板枣基地至少达到500亩,提供技术咨询和农资服务1000人以上。

依托稷王板枣科技联合社,加快推进红枣市场建设步伐,及时掌握枣产品价格和供求动态,提升市场预测水平和信息服务质量,搭建销售市场。

提升三家企业标准,延伸产业链条。

认真研究扶持枣加工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升“贵妇人”、“雪东”、“味全果脯”三家枣加工企业进入龙头生产体系,延伸产业链,推进龙头引领,集群发展。

发挥好省、市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及全面创业资金的作用,支持蜜枣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对确定的三家枣加工企业,指导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全面财务管理体系、积极推动现代化企业管理。

组建一支技术服务队,提高管理效益。

积极引进人才,聘请省红枣专家、省林业学院副院长刘合,省红枣专家、省农科院园艺所马光跃,临猗县枣树技术员王新平等专家,常年担任技术指导;聘用稷山本土种植经验丰富的“土专家”,由枣业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王改娟牵头成立专业技术服务队。

具体做好四方面工作:

1、编制技术手册。

编制印发具有本土特色,符合稷山板枣生产需求的《稷山县板枣标准化生产管理手册》。

2、广泛开展培训。

采取“技术与物资、课堂与田间、点与面相结合”的科技入户培训措施,全年累计培训枣农不少于1万人次,全面提高广大枣农的标准化管理水平。

3、设立咨询热线。

向枣农公布专家热线,并在枣业中心设立专门的咨询服务电话,及时为枣农解疑答惑。

4、联合技术攻关。

针对我县板枣生产中存在的制约难题,确定研究专题,专家合力攻关,重点解决裂果、黑斑、存贮等技术难题。

培育十户电子商户,拓宽销售渠道。

培养更多的电子商务创业技能人才,推动板枣及其他农副产品网上营销,打破地域空间限制提高特色产品知名度,降低流通成本增加枣农收入。

举办电子商务创业培训,鼓励枣农参加培训,加快电子商务销售网络建设,重点培育板枣销售电子商务10户,达到参加培训、认证考试、网店完善的要求,推进代理、订单、网上交易等现代营销形式,通过现代科技的应用,拓宽板枣销售渠道和知名度。

为深度优化稷山县市场投资环境,稷山县大力发展互联网+,构建专业网站,开设微信平台,多方式、多渠道扩大稷山板枣知名度,优化投资合作软件;有意识的培育起一批资质信誉好、科技含量高的板枣深加工企业,强化网商培训,传递互联网思维,线上线下双轨营销,多措并举扩大销售,升级招商合作硬件;聚心聚力,软硬兼备,力求实效,成功引导县城经济市场进入良性循环发展。

三、稷山县板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稷山板枣经过历年发展,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同时在发展中也存在诸多隐患。

1、枣树品种亟待进一步优化

稷山板枣是传统产业,林农种植枣树经验丰富,但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

近年来,新栽枣树由于所产板枣个大质优,得到了大面积的推广,但是抗风险能力依然不足。

红枣收获季,受天气影响较大,一旦遇到阴雨天气,极容易产生裂果和落果。

2014年连阴雨天气,由于缺乏一定的预防和对抗措施,有大量新鲜红枣霉变在枣园里。

对策:

A、针对病虫害采取统一防治经费、药物器械、防治方法、防治时间、技术指导工作等,组织动员人力物力资源,共同做好病虫害防治,提高红枣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B、加大发展标准化矮化密植枣园,推广枣园专一化生产,提高单产能力;

C、提高枣农的保险意识,建议枣农购买农业保险,使受灾损失降到最低;

D、积极引导广大枣农科学防范降水天气,聘请专家指导、培训、研究解决裂枣的技术,积极联系引进食品加工企业进行生产合作,以工业化的发展理念对裂枣、落枣采取深加工,使其充分合理利用,发挥价值。

E、在枣树管理中积极探索引进覆雨棚,减少病虫害和阴雨影响。

2、标准化生产水平低

一方面枣农重栽轻管,管理粗放,整形修剪不到位,对于新置的枣园,由于前期不能带来经济效益,使得枣园的管理工作较为放任,大多不能达到标准化生产管理的标准;另一方面,一些枣农过于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盲目施肥、浇水、喷药,给板枣的长期效益和绿色果品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

大部分种植户在采收红枣时,质量意识淡薄,提前突击采摘、棒打棍敲、露天晾晒、不分等级的采收,直接导致干果烂、残、次、劣品严重。

同时,采后处理环节薄弱,枣果采后机械化商品处理率偏低,枣果采后损失率较高。

这些问题导致板枣产量下降,品质退化,即使在丰收年景,优质板枣率占比也不及五分之一。

对策:

A、认真研究扶持枣加工企业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兴建和扶持龙头企业使其不断壮大,真正起到龙头带动作用。

要力争让板枣龙头企业和板枣经纪人组织走向前台,唱主角,担重任,在重点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开拓国外市场,靠龙头企业带动发展;鼓励和引导枣协会、板枣专业合作社与农户对接,让枣农变成股民、变成产业工人,保证枣农收入稳定。

B、严格按照国家农业部颁布的“稷山板枣等级分化、板枣苗木、板枣技术规程国家行业标准”栽植板枣,采用无公害丰产栽培、标准化采收加工、储藏保鲜及产品包装等技术为稷山板枣标准化、无公害化生产奠定基础。

以积极申报板枣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为出发点,建立一套绿色食品操作技术规程,使果农在生产管理过程中按一定的方向和目标去管理,从而达到标准化管理的目的。

C、加强红枣加工企业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提高红枣产品的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晾晒、包装工艺,引进烘干、清洗包装等先进技术,降低烂枣率、提高红枣产品等级,提高产品质量。

3、品牌宣传方式及管理理念滞后、市场占有率低

稷山县是国家林业局命名的“全国板枣基地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品牌宣传和管理理念,园区建设和三产融合发展也取得显著成效,但在市场占有率上尚未获得明显提升。

每到板枣丰收年景,枣民枣贩散落在公路沿线,各自为战,销售难和无序竞争影响着板枣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对策:

A、聘请高端的设计团队,设计现代化的高端板枣产业发展规划,引导带动板枣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B、建立稷山板枣网,搞好舆论宣传,以枣为媒大力宣传稷山。

连续几年的板枣文化节为稷山板枣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每年举办的板枣推介会应该继续推行,它为板枣交易搭了一个平台,也提升了稷山形象。

C、积极申报稷山板枣原产地保护项目和积极申请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充分利用已有的“稷山板枣”商标和名特优产品等品牌优势,走“保证质量,扎口管理,重视包装,统一营销,有序发展”的路子。

D、强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板枣生产和研发加工基地,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规划建立稷山板枣专业批发市场。

4、板枣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品种单一

稷山板枣的销售以原枣为主,板枣深加工、精加工比例偏低。

现有的枣花蜜、枣茶、枣酒等产品虽深受市场欢迎,也尚未形成规模。

对策:

A、枣类资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在大力推广枣花蜜、枣茶、枣酒等现有产品的同时,研究开发适宜于鲜食、初加工、深加工等不同用途的品种,枣产品面临跨国际公司和其它果品的激烈竞争,必须提高枣果及制品的科技含量,迅速向优质化和品牌化迈进。

B、加强板枣与其他中草药结合进行深加工的研究和开发,给板枣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的提高,“药补不如食补”的观念和做法正深入人心并日益流行。

红枣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氨基酸、维生素、矿质元素),是药食同源的绝佳食品,同时在中医药学上有很高实用价值。

江南桔绿日,塞北枣红天,稷山板枣是老祖先留给稷山后人最宝贵的财富,稷山栽植发展板枣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人文优势、名特优势和加工转化优势,发挥优势,科学引导,稷山板枣富民产业,前景十分广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