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课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075731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管理课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安全管理课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安全管理课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安全管理课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安全管理课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管理课件.docx

《安全管理课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管理课件.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管理课件.docx

安全管理课件

煤矿安全管理

第一节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

一、安全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意义:

管理是对管理对象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安全生产管理简称安全管理,是对安全生产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

作用:

1、搞好安全管理是防止和减少事故的关键;

2、搞好安全管理是全面落实安全生产方针的基本特征;

3、搞好安全管理能使安全与生产技术措施有效地发挥作用;

4、搞好安全管理能促进企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安全管理的性质与地位

1、安全管理的性质:

安全管理作为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确定工作范围的活动,应该具有某些特殊的自然属性。

了解这些特性,可以更好的掌握安全管理的方法和规律,以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从安全管理活动的产生和发挥作用的机理来看,安全管理应具备以下基本性质:

①思想性②意志性③效益性④强制性⑤长期性⑥科学性

⑦层次性⑧预防性⑨群众性⑩社会功能性

2、安全管理的地位:

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管理的重要地位,可以从它和生产管理的关系中反映出来。

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促进。

但安全管理是生产管理的基础部分,涉及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企业的凝聚力;涉及社会的稳定和企业的社会信誉,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涉及国家财产安全和环境安全,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安全管理的基本要素是人、财、物、信息、时间、机构、制度等,前五项是安全管理内容,后两项是安全管理手段。

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研究如何正确而有效地处理这些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实现安全管理的目标。

这些原理包括八个方面的基本原理:

系统原理、人本原理、能级原理、整分合原理、反馈原理、封闭原理、弹性原理、动力原理。

1、系统原理:

所谓系统,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确定目标的有机整体。

任何管理对象都是一个系统,它包含若干子系统,同时又隶属一个更大的系统。

现代安全管理的每一个基本要素都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为了达到安全管理优化的目的,必须从整体出发,对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根据企业大系统的安全总目标,协调各子系统的分目标,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进行控制和管理,这便是系统原理。

2、人本原理:

人既是管理的主体,又是管理的客体,在一定的管理层次上及管理他人,又被他人管理。

管理作为一种社会活动,是以人为主来展开的,使上下衔接形成一条以人为主体的管理链,这就是人本原理。

因此,安全管理活动要以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使全体人员能够明确整体目标,各自的职责,工作的意义和相互关系,主动和创造性的完成各自的任务。

3、能级原理:

在企业管理系统中,系统按安全管理功能的不同可分成不同的级别,各级别应有相应的安全管理内容和安排相应的安全管理者,各级安全管理者各在其位、各司其职,这就是安全管理的能级原理。

能级原理确定了系统建立安全组织机构和安排使用人才的原则。

能级的层次可分为:

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操作层。

4、整分合原理:

现代高效率的管理必须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进行有效的组合,这就是管理的整分合原理。

因此,在管理工作中只有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才能保证最佳整体效益的圆满实现。

5、反馈原理:

面对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系统的管理是否有效,关键在于是否有灵敏、准确而有力的反馈。

6、封闭原理:

任何系统的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这就是封闭原理。

封闭就是把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加以分割,使各部分、各环节相对独立,各行其是,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同时他们又相互衔接,相互制约,并且首尾相连,形成一条封闭的管理链。

坚持封闭原理,对于管理机构,不仅要有指挥中心、执行机构,还应由监督机构和反馈机构。

这些机构应相互独立、相互制约、权责明确,形成一个闭环回路。

对于管理来说,执行、监督、反馈、奖惩必须配套实施,缺一不可。

对于企业人员来说,必须有职、有责、有权、有奖、有惩,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每个人内有动力,外有压力,行动起来有声有色。

7、弹性原理:

管理是在系统内部、外部环境条件千变万化的形势下进行的,管理工作中的方法、手段、措施等必须保持充分的伸缩性,以保证管理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从而有效地实现动态管理,这就是弹性原理。

8、动力原理:

管理必须有强大的动力,只有正确的运用动力,才能使管理工作连续而有效地进行下去,这就是动力原理。

动力有三种基本类型:

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

四、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2、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3、安全生产人人管理、自我管理的原则;

4、“三同时”原则:

矿山建设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和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5、“四不放过”原则。

第二节、现代安全管理方法

一、现代安全管理方法简介

人们根据实践经验,按时序和方法的改革,把管理总结成为两种对称的方法,一是传统科学管理(简称传统管理),二是现代系统管理(简称现代管理或系统管理)。

企业管理的发展,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发展,可划分为两个历史阶段,即传统科学管理阶段,从1640年——1940年;现代系统管理阶段,从1940年至现在。

这两种安全管理方法,都是以安全生产活动为对象,以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知识作指导,实现安全生产的实践技术。

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在两种都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都被广泛的应用。

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及其应用,在我国只有30年左右的历史。

从新中国成立到70年代,这一时期的安全管理工作为传统安全管理。

传统安全管理虽然为防止伤亡事故发生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它存在不少缺点,其最主要的就是落后于生产的发展,也就是说事故预防工作总跟不上技术进步。

从70年代末开始,我国引进现代安全管理方法。

这种安全管理方法,正是对传统安全管理的补充和提高。

传统安全管理与系统安全管理的对比:

1、从概念上对比:

传统安全管理基本上是纵向分科,单项保安,事后追查处理,侧重操作者责任。

安全与生产脱节,凭经验和感觉处理安全生产问题,从宏观方面查找危险因素;系统安全管理把系统科学引入安全工作领域。

从性能、经费、时间等整体出发,针对系统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实施综合性安全分析评价,预测事故的可能性,采取措施,以获得最佳安全生产综合指标。

2、从实质上对比:

传统安全管理是强制安全、被动的事故管理、治标之策;现代安全管理是本质安全化、主动的条件管理、治本之策。

3、从机能上对比:

传统安全管理对项目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现代安全管理是对系统进行分析、评价、采取措施,也对项目进行计划、实施、检查和处理。

4、从类型上对比:

传统安全管理是事后追查型、事故分析型,出了事再说;现代安全管理是事先预测型,安全评价型,有把握再干。

5、从做法上对比:

传统安全管理是主要是人管人的办法,靠行政管理;现代安全管理是主要是提供物质基础,靠系统分析和评价。

6、从重点上对比:

传统安全管理是抓好对已发生事故的统计分析,即事故本身;现代安全管理是抓事前预防。

7、从属性上对比:

传统安全管理是安全附属生产,生产要安全,安全为了生产;现代安全管理是安全指导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综上所述,现代安全管理的特点是:

主要是在传统安全管理的基础上,注重系统化、整体化、横向综合化,运用新科技和系统工程的原理与方法,强调八大因素(法规、机构、队伍、人、财、物、时间和信息)管理,办法是完善系统,达到本质安全化,工作以事前为主。

什么是系统安全管理?

系统安全管理是指采用系统工程方法,从系统的危险认识入手,通过对系统本身的分析、预测、评价来认识问题,从而采取调整工艺设备、操作、管理、生产周期和费用投资等相应措施,消除或控制危险因素,使系统优化,将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并达到最佳安全状态的一种管理方法。

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系统安全分析;安全评价;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1、系统安全分析:

为了充分认识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就要对系统进行细致的分析,只有分析的准确,才能在安全评价中得到正确答案。

每一种系统安全分析方法,都有自己产生的历史和环境条件,所以并不能处处通用。

要完成一个准确的分析,就要综合使用各种分析方法,取长补短,互相比较,看看哪些方法和实际情况更相吻合,并力求简单实效。

2、安全评价:

系统安全分析的目的,就是为了安全评价。

通过分析了解系统中存在的潜在危险性和薄弱环节、发生事故的概率和可能的严重程度等,对系统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

3、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根据安全评价的结果,可以最系统进行调整,对薄弱环节加以修正和加强。

采取安全措施,主要是预防事故的发生或控制事故损失的扩展。

综上所述,安全系统工程的优越性在于:

可以使安全工作从过去的直观、经验的传统做法,改革成定性、定量的方法,进而预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采取相应措施;通过评价和优化技术,可以找出最适当的方法,使各子系统之间达到最佳配合,用最少的投资达到最佳安全效果和大幅度的减少伤亡事故的目的;还可以迅速提高安全工作人员水平。

二、安全目标管理

美国管理学者彼得.夫.杜拉克曾说过:

“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一个领域没有特定的目标,则这个领域必然被忽视”。

目标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管理。

(一)概述部分

1、安全目标管理的含义:

安全目标管理,就是运用目标管理的原理和方法,把企业一定时期的安全工作任务定性、定量的转化为目标,并逐级向下分解,然后通过管理使其实现。

安全目标管理把企业每个职工科学的组织在目标体系中,使上下目标明确化、具体化、程序化,使之明确自己在目标体系中所处的地、责任和作用,是各级、各人严格的、自觉的按照所定目标进行工作。

2、安全目标管理的作用:

①指引作用;

②增强组织应变能力作用;

③激励和推动作用;

④提高领导能力作用;

⑤促进安全管理基础工作和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作用。

3、安全目标管理的实施步骤:

开展安全教育→建立目标保证体系→制定单位总目标→目标展开→建立目标体系→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定期检查→其中考评。

4、安全目标管理的一般程序:

①安全预测;②建立系统安全目标;③优化安全目标管理的实施方案;④编制和下达安全目标管理计划;⑤实施安全目标计划;⑥监督检查安全目标的实施情况;⑦安全目标管理评价;⑧开始新的循环。

(二)安全管理的目标及主要内容

区队、班组的安全目标一般应根据企业安全目标转化分解而来。

安全目标可分为长期安全目标(3-5年)和年度安全目标,主要包括事故次数和经济损失等主要内容。

1、工伤事故的次数指标:

工伤事故指标是区队、班组安全目标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它标志着一个区队、班组安全工作的好坏。

因此,确定这个指标,不仅要考虑企业区队、班组的类型和大小,还要考虑到如何保证本企业总目标的实现和本区队、班组的历史情况以及同行业区队、班组的先进水平。

2、工伤事故的经济损失指标:

企业要讲经济效益,区队、班组更需要经济核算。

发生工伤事故必然会造成经济损失,这种经济损失可以通过下列各个项目加以计算:

①休工工时的损失;②停工工时的损失;③煤炭资源、设备工具等物资的损失;④工伤治疗费用;⑤死亡抚恤费;⑥其他发生的费用。

3、日常安全管理工作。

主要是将安全制度、安全教育、安全检查、不安全因素的整改等工作转化为数据指标,从而进行考核评价。

对于区队、班组的这些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数据化,作为目标进行严格的要求和考核。

这些工作可以采用人为的打分标准,将日常的安全工作按照它的重要性以及全管理的难易程度等,给定一个标准分数。

这样,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就有了明确的指标要求。

4、费用指标:

该指标是指实现企业财务部门下达的各种经济费用,如防护用品费用、保健津贴费用、清凉饮料费用等指标也应规定出上限,并落实到人头。

安全目标确定的基本要求:

①由区队、班组长根据企业安全机构提出的总目标,与职工一起提出先进可行的安全目标,经与上级主管部门协商后确定,并组织实施;②长期的安全目标应在前一年的第四季度确定,年度的安全目标应在前一年的12月份确定;③为保证区队、班组安全目标的实现,区队、班组必须制定出季度、月份工作计划,并保证实施。

安全目标确定的主要依据:

①国家和上级对安全目标的有关要求;②企业区队、班组现有水平和企业总的安全目标及未来的发展规划;③国内外同行业安全目标的标准,特别是先进的标准;④过去三年,特别是前一年有关安全目标的实际完成情况;⑤伤亡事故的统计分析和预测结果;⑥安全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⑦其他有关安全管理、安全技术信息等。

(三)安全管理目标的管理与奖惩

为使区队、班组安全管理目标得以实现,要利用经济手段,实行安全奖罚制度。

达到了目标就应该奖励,达不到目标就应该处罚。

否则,就不能调动全体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安全目标就很难实现。

1、对区队长、班组长的考核。

是安全第一责任者。

2、对区队、班组安全员和劳动保护检查员的考核。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伤亡事故指标和日常的安全管理任务。

3、对每个岗位工人的考核。

总之,通过安全生产的经济奖惩,可以使区队、班组安全目标与个人的经济利益直接挂起钩来,能够做到奖勤罚懒,调动职工的生产积极性。

(四)安全管理目标的贯彻落实

要贯彻落实区队、班组安全管理目标,必须紧紧抓住以下几个重要环节:

1、安全目标一定要层层展开,分解落实到每个职工,并制定为实现各自目标所要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通过安全目标的逐级展开,一定要达到在安全上层层有保证,即个人保班组,班组保区队,区队保企业,哪一级都不能出事故。

2、区队、班组要制定完成安全目标的措施,其内容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宣传教育措施、检查措施、隐患整改措施和评比奖惩措施等,并且要确定负责人和完成期限;

3、区队、班组安全管理目标在贯彻执行过程中,企业的矿长、经理必须按季度、年度组织检查,评价安全目标完成的好坏,并进行奖惩;

4、抓好区队、班组安全管理达标创优活动。

三、事故形成的基本要素及其控制途径

综合论的事故模式是世界上广泛被接受的事故理论。

这一理论综合的考虑了各种事故现象和事故致因,可以对事故作出正确、合理的解释,有利于对事故进行分析、预防和处理。

综合论认为,事故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由于社会因素、管理因素和生产中的危险因素被偶然事件触发而形成的。

即:

生产中的危险因素+触发因素=事故

这一理论认为,事故的发生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原因的,包括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基础原因。

1、事故的直接原因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指直接造成人员伤害的原因,如车辆伤害、物体打击和触电等;二是指直接造成伤亡事故的不安全状态(条件)和不安全行为(动作)。

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不安全条件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构成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或称为事故隐患)。

2、间接原因主要是指管理方面的原因,及管理缺陷和管理责任;

3、造成间接原因的因素是基础原因,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学校教育、民族习俗、社会历史、宗教和法律等。

4、所谓偶然事件触发,则是指由于起因物和肇事人的作用,而造成事故和伤害的过程。

综上所述,按照综合论的事故模式,事故的产生过程为:

由社会因素产生“管理因素”,进而产生“生产中的危险因素”,再通过偶然事件的触发而造成事故,发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进行事故调查分析时,则按与上述过程相反的程序进行:

通过事故现象,查询事故发生过程,在进一步依次寻找事故的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和基础原因。

根据综合论可以看出,事故是有其固有规律的,除了人类无法左右的自然因素造成的事故(如地震、山崩等)以外,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所发生的各种事故只要是高度重视,探索规律,遵守规律都是可以预防和大大减少的。

事故的预防控制途径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预防第一,防患于未然;②根除事故原因;③全面治理。

四、安全系统工程管理

(一)安全检查表

1、定义与特点:

将受检对象事先加以剖析,把大系统分成若干个子系统,然后确定检查项目,以提问的方式,将检查项目按系统顺序编制成表,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检查,这种表就较安全检查表。

安全检查表可在设计、设计审查、基建施工和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安全检查及安全教育中使用。

安全检查表的特点如下:

①具有系统性、全面性;②易于实现安全检查标准化、规范化;③具有直观性;④具有监督性;⑤易于编制,容易掌握,适用性强。

2、安全检查表的种类:

由于安全检查的目的和对象不同,检查的着眼点也不同,因而需要多种类型的安全检查表。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设计用的安全检查表;②矿井安全检查表;③区、队安全检查表;④专业性安全检查表。

3、安全检查表的编制方法:

安全检查表应该列举需要检查的所有可能导致事故的不安全状态和行为,要求不遗漏检查项目,通常从人、机、环境和管理等四个方面考虑,采用提问方式,并以“是”或“否”来回答。

一般格式为:

序号—检查项目—标准要求—回答—存在问题—整改措施—解决时间—负责人。

(二)事故树分析法。

事故树分析法的实质就是遵循逻辑学演绎分析的原则,利用事故树这种从结果到原因描绘事故发生并表示各种因素间逻辑关系的逻辑图的形式,对事故进行预测或分析的方法。

它是从一个可能的最终事件(即结果)开始,一层一层的逐步寻找引起事故的触发事件、直接原因事件和间接原因事件,直到基本原因事件,并确定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用逻辑图即事故树把这些原因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表示出来。

因此,事故树分析是一种演绎分析方法,即从结果分析原因的方法。

(三)安全信息管理。

1、概述:

信息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通过载体所发出的信息、情报、指令、数据、信号等一切可传递和交换的内容。

安全信息是指在劳动生产过程中起安全作用得信息。

安全信息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①根据信息来管理能量;②生产现场的信息是管理能量的主要信息,即第一线信息;③利用PDCA循环建立事故的预测信息管理体系,对安全管理工作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四个阶段,实施循环运转和自我完善。

安全信息管理的构成:

由管理对象、管理机构、管理信息系统三个方面构成。

2、煤矿安全信息管理的内容与步骤:

世界各工业发达国家,已经用电子计算机和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方法,使安全管理计算机化。

其应用范围基本上有以下四个方面①安全信息管理。

即利用计算机对安全管理中所涉及的数据资料进行管理、统计分析和处理;②安全信息分析软件。

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事故树的分析和计算,即事故树分析软件;③安全人员的教育培训;④安全用品的辅助设计。

(四)危险性预先分析

1、概述:

危险性预先分析是在进行某一项工程活动(包括系统设计、审查阶段、施工阶段和生产阶段)之前,为防止采用不安全技术路线,使用危险性物质、工艺和设备,对系统存在的危险类别、发生条件、事故结果等预先进行危险性分析的方法。

如果必须使用时,也可以从设计和工艺上考虑采取安全措施,使这些危险性不至于发生成为事故。

它的特点是把分析工作做在行动之前,避免由于考虑不周而造成损失。

危险性预先分析的重点应放在系统的主要危险源上,并提出控制这些危险的措施。

当生产系统处于新开发的阶段,对其他危险性还没有很深的认识,或者是采用新的操作方法,接触新的危险物质、工具和设备时,使用危险性预先分析查找危险就更为重要。

2、危险性预先分析的步骤:

①对所要分析的系统的生产目的、工艺过程以及操作条件和周围环境作充分的调查了解;②调查、了解和收集过去的经验以及同类生产矿山中发生过的事故情况;查找能够造成人员伤害、物质损失和完不成任务的危险性;③确定危险源,并分类制成表格,危险源的确定可通过经验判断、技术判断或安全检查表等方法进行;④识别危险转化条件。

研究危险因素转变为事故状态的触发条件;⑤进行危险分级。

为了分清轻重缓急,确定危险程度,找出应重点控制的危险源,就要对危险性划分等级。

(五)系统安全评价:

又称系统危险性评价,是指对所分析的系统的安全程度(或危险程度)作出评价,通过安全评价,使人们能够深入识别系统中各种危险的程度,分析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是否需要改变设计、原材料使用或采用什么安全设备,以指导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制定与实施,将危险性降低到允许的范围,提高系统的安全水平。

系统安全评价是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必要环节。

对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实现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系统安全评价分为定性安全评价和定量安全评价两大类。

1、定性安全评价:

定性安全评价可以按次序揭示系统、子系统中存在的所有危险,并对危险程度进行分类,以便按危险程度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安全检查表、事故树分析和事件树分析都可以作为定性的安全评价。

此外还可以把企业的安全管理、设备与工程设施、环境的安全状况和操作等因素综合考虑,进行安全评价。

定性安全评价不需要精确的数据和计算,应用起来比较方便,还可节省时间。

对于一个系统、装置设备,进行初步定性评价之后,大致已识别清楚,知道了薄弱环节,但是仍然有些问题需要回答。

例如:

系统发生事故的概率如何,系统经过怎样修改才能更完善更安全些,采取什么样的安全措施才能既经济又有效等等。

这就需要进行定量安全评价。

2、定量安全评价:

为了更确切的说明系统和装备的危险程度,应在定性安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定量安全评价。

定量安全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以可靠性为基础的评价方法,即采用事故树分析法或事件树分析法。

根据积累的故障率数据,计算出事故发生的概率,进而计算出风险率和社会允许的安全值,通过比较,评价系统是否安全。

另一种方法是指数法或评点法,它是以物质的物理化学特性为基础,结合其它条件计算出系统的危险指数或把危险计算成点数,然后进行评价。

第三节安全管理技术

一、安全管理的行政手段

1、建立合理的国家安全生产运行机制,即五方运行机制:

政府监督与指导、企业实施与保障、员工权益与自律、社会监督与参与、中介支持与服务。

2、坚持有效的管理原则

(1)安全与生产统一的原则是:

“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要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搞技术必须搞安全的原则。

(2)“三同时”的原则;

(3)“五同时”的原则:

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要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

(4)“三同步”原则:

企业在规划和实施生产经营发展、机构改革、技术改造时,安全生产要与企业同步规划、同步组织实施、同步运作投产。

(5)安全否决权原则

(6)事故查处的“四不放过”原则;

3、实施科学的安全检查

方法有四种:

经常性安全检查;定期安全检查;专业性安全检查;群众性安全检查。

4、规范的制度化管理

(1)严密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最基本的安全制度,是安全规章制度的核心。

由安全生产的责任体系、检查考核标准、奖惩制度三个方面组成。

具有制约功能、监督功能和检查评比功能。

(2)全面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制度

每个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法人代表担负,副主任由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担任。

(3)动态的安全审核制

新建项目实施“三同时”审核,现有项目实施动态定期安全审核。

(4)及时的事故报告制度;

(5)安全生产奖惩制度;

(6)危险工程申请、审批制度。

二、安全管理的法制手段

1、建立系统、全面的法规体系;

安全法制管理就是利用法制的手段,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建设、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判决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