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发热.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075105 上传时间:2022-12-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冒发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感冒发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感冒发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感冒发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感冒发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感冒发热.docx

《感冒发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冒发热.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感冒发热.docx

感冒发热

咳嗽(慢性支气管炎)

黄泰生医案:

安某,男,60岁,1988年2月9日初诊。

患慢性支气管炎5年,咳嗽冬季尤重,痰白带泡沫,胸脘作闷,夜间咳甚,动则喘息加剧,不能平卧,每晚只能睡三四小时,纳少、便溏,日四五次,苔白腻,脉缓滑。

自诉长期使用抗菌素罔效,观其病历,常服止嗽散、陈皮末、川贝液、消咳喘、鲜竹沥等品,仍缠绵不愈。

诊察患者,属脾肺阳虚,脾为湿困,肺失肃降而致咳嗽。

《金匮要略。

痉湿喝病脉证治第二》,防己黄芪汤条中有“喘者加麻黄,气上冲者加桂枝,之说,治拟防己黄芪汤合苓桂术甘汤并加麻黄温阳除湿,入肺定喘:

防己10g,黄芪15g,西党15g,白术8g,云苓12g,甘草4g,法夏8g,炙麻黄4g,陈皮8g,桂枝4g,五味子4g,干姜6g。

5剂。

二诊咳嗽减轻,睡眠较好,能安睡五六小时,咳嗽痰少,饮食稍增,大便软,日两三次,腻苔减退,脉缓滑。

宜加重温阳化湿之力,上方加附片8g(先煎)。

服10剂后,症情逐日减轻,嘱加强体质锻炼,注意气候变化及饮食起居调摄,病愈。

(江西中医药1994;(4):

28)

按语:

据黄氏经验,防己黄芪汤常用于治疗内伤虚证的“慢支咳嗽”。

痰湿犯肺而见咳嗽痰多,痰白而稀,胸腔作闷,乏力,便溏,苔白腻,脉濡滑者,合二陈汤以健脾化痰;若见喘促短气,言语无力,咳声低弱,自汗恶风,或口干面红,舌淡脉弱者,合生脉散以益肺定喘;若见肾不纳气之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气不得续,汗出,肢冷,面青者,合金匮肾气丸以补肾纳气。

妙用黄芪桂枝五物汤

戴廷荣

  

  中医名著《金匮》里面写了许多妙方,黄芪桂枝五物汤便是其中的一种。

它由五种药物组成:

黄芪12克、芍药9克、桂枝9克、生姜12克、大枣4枚。

这一妙方主要治疗血痹,即现在常说的关节酸痛病症。

经临床应用,这一妙方还可治疗以下几种现代病———

  颈椎病:

这种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由颈部长期劳损等原因引起,病情严重时可产生头痛、视觉模糊、四肢无力伸举。

治疗时可用本方加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姜黄。

  肩周炎:

这一病症是由肩关节软组织引起,多发生于50岁左右的患者,严重时无法抬起双臂,穿衣梳头都感觉困难。

治疗时可用本方加羌活、秦艽、防风、灵仙、姜黄。

  坐骨神经痛:

这一病症由风寒所致,重症患者无法坐下。

治疗时可用本方加丹参、当归、草乌、川牛夕、蜂蜜、炙甘草。

  脑血栓:

这一病症主要因血管狭窄使得血流迟缓所致,严重时患者将会半身瘫痪。

治疗时可用本方加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地龙。

  心绞痛:

这一病症是由心肌急剧的暂时性缺血与缺氧所引起,发病时前胸有异常疼痛的感觉。

治疗时可用本方加瓜壳、薤白、红花、三七粉。

《健康时报》(2002年08月29日第十六版)

应对当前感冒发热的实用方黄煌2011-03-0618:

32:

30|

昨天,江苏省卫生厅发布了防流感的公告:

每年1-2月份是我省冬季流感发病高峰期,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我省流感疫情还有可能进一步上升,而现在正值春运,大规模人群流动,易造成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扩散、蔓延。

省卫生厅提醒广大公众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我则为大众推荐几张治疗感冒发热的小方。

第一张,柴胡退热方:

柴胡40克、生甘草10克、黄芩15克、连翘50克,水1500毫升。

以水1500毫升,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30分钟,取汤液约600毫升,每次服150毫升,每三小时一次。

适用于病毒性感冒的发热,多发热持续,汗出而不畅,面红身热,或咽喉痛,或咳嗽,或头痛。

如汗出热退即可停服。

如服药三次,仍然不得大汗,则要改方。

如汗出多而热不退者,加生石膏50克。

第二张,麻黄退热方:

生麻黄10克、生甘草5克、生石膏30克、桔梗10克、黄芩15克、栀子15克、连翘50克,煎煮半小时,每三小时服一次。

如汗出热退即停服。

适用于身体壮实,皮肤偏暗的病毒性感冒发热患者,表现为发热不退,无汗恶寒,多有咳嗽、咽痛、鼻塞、头痛者。

如汗多加大石膏用量可达60克。

有心脏病、贫血、消瘦、高龄的患者慎用。

第三张,三汁润肺饮:

生萝卜、生梨子、生荸荠各等量,榨汁,每次饮用200毫升,一日3次。

适用于感冒发热之后,咳嗽痰黄,大便干结者。

对号入座

初起感冒------葛根汤

前额头痛,后头痛,脖子,肩膀,背部酸痛,不舒服-----葛根汤

鼻涕或痰稀稀白白似鸡蛋清----------小青龙汤

鼻涕或痰黄黏稠-------------麻杏甘石汤

咳嗽痰稀白-------------小青龙汤

咳嗽干咳,黄黏稠------------麦门冬汤

喉咙不舒服吃冰或吹风就不舒服-----------小青龙汤

喉咙不舒服咽喉痛,发炎-------------麦门冬汤

晕--------------------------------苓桂术甘汤

痛-----------------------------芍药甘草汤

肚子不舒服--------------------平胃散

拉肚子一般水泻----------------胃苓汤

拉肚子急性肠炎---------------葛根芩连汤

见药方解说-------------------小柴胡汤

药方解说

葛根汤:

感冒初起:

头痛,发烧,恶寒,脖子,肩膀,骨节疼痛,而无汗。

一般头痛,脖子,肩膀,背部酸痛都可以用。

注意事项:

一直在流汗的时候,不要服用。

平常吃不会发汗,但感冒欲汗不得汗时,则会发汗。

小青龙汤:

感冒第一,二天不要用,第三天后不管有哪些症状,只要流清涕或稀白的痰都可以使用,一吃不管是咳嗽,流鼻水,发烧恶寒,通通可以痊愈。

平常任何时候,只要见到流清涕就可以用。

过敏性鼻炎,气管炎,支气管炎,动不动就打喷嚏,流稀稀白白的鼻涕(成泡沫状似鸡蛋清)。

注意事项----感冒第一,二天不可以使用。

寒性的气喘-气喘而有恶寒,流清涕或稀白的痰。

寒咳-咳嗽而痰白稀。

一吃冷,一吹风就咳(或不舒服)。

麻杏甘石汤:

流黄稠的鼻涕或痰。

热性的气喘,急性肺炎,热郁肺叶(胸闷,呼吸急促,唇红似擦胭脂,量体温却不一定发高烧)。

麦门冬汤:

热咳,干咳-咳嗽无痰,喉咙会痛,沙哑,或咳嗽痰黄稠。

扁桃腺发炎。

常说话者,最佳保养药方。

苓桂术甘汤:

几乎所有的晕都有效,包括内耳,前庭神经不平衡,低血压…等。

晕车(上车前就吃或用浓缩药粉填在肚脐,再上贴透气胶布亦可;吃了不但不伤胃,反而胃口大开又健胃)。

眼压过高(平常眼睛,眼眶会胀胀的)。

鼻涕倒流。

青白色的痰或鼻涕。

芍药甘草汤:

中药的止痛药,虽然不一定百分之百可以止痛,但简单安全有效。

全身一切挛急疼痛都可以用,尤其---痛经,小朋友半夜哭闹,治腹痛如神(日本汉医博士极力称赞),爬山回来小腿肚痛。

打嗝,呃逆,放屁。

肩腰腿脚痛,结石痛,脚无力…等,皆可缓解。

巴金森氏症,小儿脑性麻痹,皆可长期服用而缓解。

平胃散:

肚子不舒服,胀气,消化不良,吃坏东西(肚子痛,拉肚子)。

注意事项:

孕妇不要吃。

(跟孕妇不能吃薏仁的理由一样,不要想得太可怕)。

注:

平胃散+五苓散=胃苓汤。

胃苓汤:

拉肚子,水泻,上吐下泻(包含某些霍乱),一吃就拉。

拉肚子不是很痛,拉的几乎都是水。

注意事项:

孕妇不要吃。

葛根芩连汤:

急性肠炎,一切细菌病毒感染之拉肚子(大便黏黏稠稠似稀饭)。

拉肚子来势汹汹,肚子会绞痛,大便黏稠,肛门重重的,一直想拉却老是觉得拉不干净,口会渴,嘴巴也会干。

注:

到大陆等落后地区旅游一定要带。

小柴胡汤:

感冒的中间期(已经不再发烧,恶寒,或有轻微的发烧,而不恶寒)口苦,咽干,目眩,心烦,胸胁闷痛,食欲不振,有想吐的感觉。

眼睛,耳朵,咽喉不太舒服,耳鸣,淋巴结疖。

非感冒而有以上任何症状时,亦可服用。

往来寒热(发烧时不恶寒,恶寒时不发烧,但两者明显交替发作)莫名其妙的发烧。

头痛(痛在太阳穴附近)。

楼进阶应用---举例:

1。

口苦,眼睛不舒服,发烧,喉痛---小柴胡汤+麦门冬汤。

2。

内耳不平衡,晕眩,眼压过高---小柴胡汤+苓桂术甘汤。

3。

发烧,鼻涕黄稠,咳嗽,喉咙痛---麻杏甘石汤+麦门冬汤。

4。

口苦,眼睛,耳朵不舒服,发烧,头痛,淋巴有节疖,肚子痛-小柴胡汤+芍药甘草汤。

5。

喉咙不舒服,紧张就咳---麦门冬汤+芍药甘草汤。

6。

感冒引起拉肚子----小柴胡汤+平胃散。

7。

感冒发烧,并发急性肺炎,喘,高烧不退---麻杏甘石汤+鱼腥草(1~2克),一吃马上改善。

8。

初起感冒,就鼻腔热热的,连自己呼吸都感觉到干干热热的,甚至会痛---葛根汤+黄芩,桑叶,菊花(各0。

5克)。

(注:

此时葛根汤用量比平时少一点。

9。

初起感冒,就咽喉痛---葛根汤+桔梗,百部,元参(各0。

5克)。

(注:

麦门冬汤会影响葛根汤发汗的作用,所以初期感冒发烧恶寒,欲汗不得汗时不用。

10。

喉咙会痛,也有一些痰,但不是很稀---麦门冬汤+苓桂术甘汤。

11。

流清涕,但咽喉痛---小青龙汤+黄芩,桔梗,百部,元参(各0。

5克);或苓桂术甘汤+麦门冬汤。

注:

小青龙汤原则上不与麦门冬汤或麻杏甘石汤一起使用。

注:

本内容之单味药原则上仅供进阶者参考以加强疗效,不用准备;若要应用则视需要酌量使用一二味即可。

剂量及服用法(1钱=3克)

1。

葛根汤:

葛根(4钱),麻黄(2~3钱),桂枝(2钱),芍药(2钱),甘草(2钱),生姜(3钱),大枣(4枚)。

(水三碗半,先煮麻黄,葛根至二碗半,去掉水面白沫,入诸药煎至八分,温服,令汗微出)。

(注:

初起感冒,若有汗要去掉麻黄,或用桂枝汤。

2。

小青龙汤:

麻黄(2。

5钱),桂枝(2。

5钱),半夏(3钱),细辛(8分),生姜(2。

5钱),五味子(1钱),芍药(2。

5钱),甘草(2。

5钱)。

(水三碗半,先煮麻黄至二碗半,去沫纳诸药,煎八分,温服)

3。

麦门冬汤:

麦门冬(5钱),半夏(1。

5钱),甘草(1钱),大枣(4枚),粳米(5钱),党参(3钱)。

(水煎服)

4。

麻杏甘石汤:

麻黄(1。

5~2钱),杏仁(3钱),石膏(6钱~1两)(碎,绵裹),甘草(1。

5钱)。

(水四碗,先煎石膏至三碗半,再煮麻黄至两碗半,去

上沫,再纳杏仁,甘草,煎至八分,温服)。

5。

苓桂术甘汤:

茯苓(5钱),桂枝(3钱),白术(4钱),甘草(2钱)。

(水煎服)

6。

芍药甘草汤:

芍药(4钱),甘草(4钱)。

(水煎服)

7。

平胃散:

苍术(3钱),厚朴(2钱),陈皮(2钱),甘草(1钱),生姜(2片),大枣(2枚)。

(水煎服)

8。

胃苓汤:

苍术(2钱),厚朴(1。

5钱),陈皮(1。

5钱),甘草(1钱),生姜(2片),大枣(2枚),桂枝(1。

5钱),白术(2钱),茯苓(3钱),猪苓(2钱),泽泻(1。

5钱)。

(水煎服)

9。

葛根芩连汤:

葛根(3钱),黄芩(3钱),黄连(2钱),甘草(1钱)。

(水煎服)

10。

小柴胡汤:

柴胡(4钱),黄芩(2。

5钱),甘草(2。

5钱),生姜(2。

5钱),半夏(2钱),党参(3钱),大枣(2枚)。

(水三碗,煎至一碗半,去渣再煎至八分,温服)

黄芪桂枝五物汤在儿科运用举例

时间:

2009年09月19日12:

00来源:

中国当代医药杂志

董先荣

黄芪桂枝五物汤出自《金匮要略》,“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

”其方辛温平和,有调和营卫,升发阳气,温通经脉之功。

主要用于阳气不足,气滞血瘀,营卫不和所致局部肌肉麻木为特证的血痹证。

方中用黄芪补气,桂枝通阳为主,辅以芍药除痹,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共成温阳行痹之效。

笔者临床应用本方治疗儿科多种疾病,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举例如下:

1体虚感冒

临床大多体虚儿童,免疫力低下,稍感风寒极易感冒,多汗,纳差,长期不明原因发热,迁延不愈,甚则肺炎。

这类小儿治疗颇为棘手,常规治疗收效甚微。

笔者采用异病同治之法,运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此类小儿疾患其效甚佳。

病例1,患者,男,3岁,2007年12月5日初诊。

患儿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每月至少感冒2次,遇冷即发,且久治不愈,经常住院治疗。

初诊:

面色苍白,精神欠佳,易出虚汗,食欲不振,形体瘦弱,大便偏干,舌质淡红,苔薄白。

此乃体质虚弱,营卫失调,病不在邪多,而在正虚。

治以调和营卫,益气健脾。

药用:

黄芪15g、桂枝6g、白芍6g、防风6g、白术6g、茯苓10g、煅龙骨10g、煅牡蛎10g、党参10g、砂仁3g、生姜2片、大枣10g,连服5剂。

2007年12月15日二诊,患儿精神状态明显好转,食欲增加。

吩咐再服3剂,巩固疗效。

随访3月未发感冒。

2小儿多汗

小儿多汗系指1~3周岁小儿,每晚寐时遍身汗出如珠,甚则湿透衣衫,熟睡1h后渐渐收敛。

此种表现貌似盗汗,但无潮热,舌红,口干等阴虚症状,究其原因大多与肺肾不足有关。

明·万密斋认为小儿“肾常不足,肺常虚。

”肺与肾有相互滋生,相互依存的关系。

肾虚不能承上以滋肺,则肺虚易汗;肺虚不能养下以滋肾,则肾虚不摄。

故临床治汗大多采用敛肺固肾之法,但往往收效甚微。

采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龙牡,益气调和营卫、交通心肾,治小儿多汗,疗效尚可。

病例2,患者男,2岁,2007年9月28日初诊。

近半月来每晚汗出,汗出如水洗,次日精神较差,食欲不振,舌质淡红,苔薄白。

治以益气调和营卫。

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黄芪15g、桂枝6g、白芍6g、龙骨10g、牡蛎10g、党参10g、白术6g、砂仁3g、浮小麦10g、神曲10g、炙甘草3g,连服5剂。

外用五味子、五倍子各15g,共研细末分为3份,于每晚睡前取一份,加温开水调成干糊状贴脐,外用绷带固定。

服药5剂及外敷药后,患儿晚上出汗大大减少,饮食增加,精神很好。

后又服2剂巩固疗效。

此方妙在桂枝和白芍,启发心阳,敛阴和血,一启一闭,再配伍黄芪益气固表,协调营卫,汗证立愈。

3小儿消渴

消渴证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多饮、多尿,多食和消瘦。

笔者在门诊收治了很多例消渴患儿,这些患儿虽有多饮、多尿、消瘦,却无消谷善饥。

而且绝大部分患儿食欲欠佳,以纳呆求治,和西医的糖尿病根本不同,并作血糖等检查排出了糖尿病和尿崩证。

临床观察这类患儿,特别喜欢高浓度饮料,如糖水、果汁等,这正是此类消渴证的致病原因。

甘味过厚,久则生湿,脾恶湿,湿则伤脾、困脾。

脾虚输布失权,脾困则脾阳不升,津液不能上承故口渴喜饮。

脾虚则土不生金致使肺气虚,通调水道失节,使之尿频量多。

脾气呆滞,则纳谷不香,进而消瘦无力。

病例3,患者,女,3岁,2005年7月初诊。

纳少,无力,多饮,多尿半年余。

昼夜频频饮水,且非浓糖水不饮,致使夜间不能安睡,仅夜间需饮600~800ml,小便清长且遗尿,大便不成形,每日2~3次,乏力烦躁。

检查:

面黄肌瘦,毛发无泽稀疏,入睡则汗多,精神较差,舌淡,苔薄白。

已在各大医院治疗多次无效。

辨证:

中气亏虚,营卫失调。

治则:

益气升阳,调和营卫。

  

初方:

黄芪15g、桂枝6g、白芍6g、党参10g、白术6g、升麻6g、柴胡6g、葛根6g、牡蛎10g、大枣10g、甘草5g。

  

5剂后复诊,食欲增加,夜间饮水减少至1次,尿量明显减少,睡眠改善,精神好。

上方继服10剂后痊愈。

4荨麻疹

病例4,患者,男,13岁,2007年10月26日初诊。

周身丘疹,反复发作近3年,每因天气变化和夜间发作或加重,甚时疹布全身,融和成片,奇痒无比,难以入睡,时时恶风,胃纳不好,大便时溏,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辨证:

营卫不和,气虚风盛。

治则:

调和营卫,益气祛风。

  

处方:

黄芪20g、桂枝10g、白芍10g、蝉衣6g、白藓皮10g、当归10g、熟地15g、白术10g、防风10g、大枣10g、生姜10g、炙甘草6g。

进药3剂,疹出减少,奇痒去,大便成形。

再进5剂,则风疹尽除,再服补中益气丸4瓶以善其后。

患病3年,屡治不愈,观其以往用药,不是祛风除湿就是清热解毒之品。

本例久病气虚,营卫不调是其病机,所以用本方补虚调卫,蝉衣、白藓皮祛风止痒而获效。

本方取桂枝汤调和营卫,伍黄芪益气固表,其药视之平平,但临证只要辨证确切,运用灵活,确有药到病除之功。

本方重在调和气血,而补虚之力不足,对有本方适应证而又有虚象者,需加入补虚之品,才能取得较好疗效,而对大虚之证非本方所能为之,阴虚火旺之体尤不对证。

简言之,本方适应证是阴阳失调,而虚象不甚明显,又无阴虚火旺者。

[参考文献]

[1]成都中医学院.金匮要略选读[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44-45.

[2]虞佩兰,张宝林.实用中医儿科手册[M].长沙:

湖南科技出版社,1980:

361-362.

[3]徐振刚.何世英儿科医案[M].银川:

宁夏人民出版社,1979:

182.

[4]湖南中医药研究所.简易中医疗法[M].3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74,89.

[5]戴歧,刘振芝.刘惠民医案[M].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321-363.

[6]陆拯.症状辨证与治疗[M].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1979:

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